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2K 次

古来品茶也有个习俗,叫“茶三酒四”。以茶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那么最早茶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从何时开始,荼形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呢?“茶道”本是中国的产物。为何时下的年轻人会认为那是东洋之趣呢?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最早的茶

茶,最初可不是像今天这样放在杯里来泡饮的。最初人们饮茶,是把茶叶放在锅里来煮饮的。而且,茶的功能与价值,最早也不是用作饮品,而是药用。那最早人们是怎样发现茶不仅能喝还能当药用呢?这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

传说早在四千七百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皇帝神农氏。为了医治百姓的疾病,亲自到深山采药。他每天都要采很多很多的药革,并亲口去尝试。有一天,他采药时,遇到了七十多种有毒的药草,一时间,毒性发作,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便摇摇晃晃倒在了一棵大树下。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风吹来,只见大树轻摇,被叶晃动,几片树叶恰好飘落到他的嘴边,他顺势一嚼,嚼着嚼着,就感到满嘴生香,舌底生津,不一会儿,神志便渐渐清醒过来。他赶忙捡拾一些树叶,带回去研究,发现这树叶果然能起到解毒、提神、镇痛、利尿、明日、去火、降脂、消食等多种疗效,并把它命名为“茶”,也就是今天的“茶”。

但是这里有点小问题,平时我们看到的茶树,都是长成一棵棵低矮的灌木,这神农氏发现的却是一棵大树,这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的茶树,都是古人后来插活繁殖而成的。为了采摘方便,就不让它们长高了,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样的树状。但神农氏那时的野生大茶树,现在我国的云南地区还保留有许多。从出土于贵州的茶籽化石表明:早在6000至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这里已有了茶树的生长。从这棵需要登着梯子才能采摘的野生大茶树来看,起码也已生长有2700百多年。事实证明,我国确实是茶的发源地。

  以茶为菜

在我国云南地区,有一个叫“基诺族”的少数民族,常常在招待客人时,将刚采摘来的新鲜茶叶放在锅里煮,然后捞起来,拌上香油、盐和其他作料用来蔬食。基诺族还把这种凉拌茶的吃法称作“那坡批批”。

基诺族的凉拌茶,就是保留了自药用之后,古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将茶当作一种苦菜来食用的证明。直到在《诗经》的《邶风·谷风》里,还有记载一首关于苦菜的歌谣:“谁谓荼苦,甘之如荠(ji)”“荠”是荠菜,意思是说:谁说荼苦呵,吃起来还是像荠菜那样苦中有甜的`呢!歌里表达了一种原配夫妻共同生活“夫妻恩爱苦作甜”的感觉。后来,人们又将它作为羹饮,就是在锅里煮成羹汤来饮用。

不过,人们真正普遍对茶的饮用,据顾炎武的《日知录》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就是说自从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军队打到的巴蜀(现在四川这个地方)以后,饮茶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当年巴蜀的一个文学家王馕地在他的一篇叫做《僮约》(就是与家奴的一个约定)的文章里,写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茶”,就是说,茶器具要洗涤干净,要到武阳(今四川彭山县)那个地方去买茶的内容。如今沪上一些时尚餐馆也推出以茶为原料的菜系,不仅口味清雅,还带点减肥功效,也颇受白领们的青睐。

  茶道老家在中国

现在,有许多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人,都以为中国的茶艺是向日本学的。事实恰恰相反,今天的日本茶道,在点茶的方法上,正是学的我国宋代的点茶方法。日本在古代,不仅没有茶,更谈不上茶道。茶,是在我国的唐代,日本派了许多的“遣唐史”,也就是到大唐来学习的代表团,其中,有一个僧人叫荣西的将中国的茶带到日本进行繁殖,后来又从宋代东渡到日本的禅僧那里学会了我国宋代僧人的点茶法,再从我国唐代的茶文中看到“茶道”一词,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日本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僧皎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的诗句,意思是说:怎样才能全面地掌握茶道的真正含义,只有丹丘(一个仙道)才知道。前面提到的《封氏闻见录》也有“茶道大行”之句。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茶文中提到“茶道”,只是,在唐代,集中国茶文化之大全者陆羽的《茶经》没有提“茶道”一词,中国文人用词,喜好引经据典,之后的茶文就不常用“茶道”了。

日本茶道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基本都是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另外,茶叶的生产工期也大大地加快。有了充足的时间,也促进了茶叶的品种的增加,于是,花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品种的生产,也得到迅速地发展。看来,这朱元璋皇帝,倒还蛮注意发展生产力的。

茶叶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到了清代,茶叶的国际贸易也进一步扩大。茶叶远销欧美,青花茶具整船整船地运往世界各地,使世界越来越了解中国的茶,喜爱中国的茶,迷恋中国的茶文化。

  “茶”字的演变

“茶”字在唐代之前,还有槚(jia)、荈(chuan)、茗(ming)、荼(tu)字作分别表示,直到唐代编撰《开元文字音义》,才统一改成今天的“茶”字。所以“茶”字是从唐代统一的。

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它不仅反映了在唐代,茶叶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人们饮茶逐成风俗,而且,“雅化”后的饮茶形式,也使茶的文化基本形成。特别是被后人称作“茶圣”的陆羽写的《茶经》出现后,据当时封演的《封氏闻见录》记载:“……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是陆羽的字,“鸿渐之论”是指陆羽写的《茶经》,意思是说:由于陆羽写了《茶经》之后,饮茶就更加讲究了,从而也使茶道推广于天下

  “茶”怎么就成了文化?

一般来说,一种由物质生活方式而派生的文化现象,或叫文化形态,首先必须有文化人以文化的形式加入其中,使这种物质生活融入了文化的形式与内涵,才能形成其独有的文化形态。茶之所以有别于其他饮、食品而形成其独特的茶文化,就是由于古代大批文人的加入,以大量的诗、文、书、画及其他艺术形式,表现了因茶性电所具有的苦、甘、俭、淡、静、和等内涵生发的中国文人情愫与人格追求,比方茶的平和,不像酒那样张扬;又比方茶的质朴与单纯,不像其他饮、食品那样雍繁而雕饰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人格精神与需求。直至发展到唐代,茶的文化便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