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6W 次

导语:秦国名相范雎对于秦国的贡献可谓昭彰,那么范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范雎的人物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着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一套的热播,观众逐渐熟悉了范雎这个历史人物,当然有人喜欢范雎,赞赏他的隐忍和智慧;也有人厌恶范雎,觉得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而秦昭襄王确是非常的信任和重用范雎。先是听从范雎之言,废太后,逐四贵,强化王权,又拜范雎为相;接着,以秦国之威,施压赵魏两国,逼死魏齐,为范雎报大仇;再者,范雎与白起有嫌隙,依然支持范雎,最后白起无奈自尽。那么历史上的范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秦国到底有何特殊的功劳?

在笔者看来,范雎首先是个投机者。“废太后,逐四贵”表面上看是范雎进言,但细想下却是秦王之意。范雎入秦之时,昭襄王已经在位三十六年了,从曾经踌躇满志的青年君王到此时已是年过五十,日益衰老,但还是没有掌握最高权力。此时秦国的真正决策者是他的母亲宣太后,而朝中大事则是由宣太后的弟弟穰侯魏冉为首的“四贵”把持。秦昭襄王本人也是期望大有为的君主,并非庸庸碌碌之辈,不可能甘心当一辈子的傀儡,所以从宣太后手中收回王权也是势在必行。但是,昭襄王苦恼的是自己缺少得力的助手,甚至朝中的大臣连个为自己说话的人也没有。而范雎也是看准了一点,所以入秦后就积极向昭襄王进言,抨击穰侯魏冉的“公器私用”,力陈“废太后,逐四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大大向昭襄王表忠心,使秦昭襄王大为感动,最终成功夺回王权。而范雎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很快就被秦昭襄王任命为丞相。多年不得志的范雎终于出人头地,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次成功的投机。

其次,范雎是个典型的复仇者。司马迁说范雎眦睚必报,这个评价是非常贴切的。范雎早前是魏国大臣须贾的门客,曾经随须贾出使齐国。当时齐国在位的襄王非常赏识范雎,并向范雎赠送了大量的礼物,但范雎并未接受,却招来须贾的嫉恨,并与魏国丞相魏齐一起诬陷范雎叛魏通齐,让左右毒打范雎,还让宾客在范雎身上撒尿。范雎依靠自己的智慧最终死里逃生,之后化名为张禄,在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下来到秦国。在得到昭襄王的信任并担任秦国丞相后,范雎开始着手他的复仇大计。在得知须贾出使秦国后,范雎先是隐蔽身份去试探了一番,看在须贾送自己粗丝袍对自己还有一点情感的份上最终饶了须贾一命,但并没有完全放过他,而是特地大摆宴席,请来各国使臣共聚一堂,而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掺拌的饲料,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像马一样喂他吃饲料,狠狠的侮辱了一番,以报当年之仇。另一个仇人魏齐,范雎当然也不会放过,即使魏齐已经逃离了魏国躲进赵国的平原君家里,范雎还是让秦昭襄王施压赵国交出魏齐,最终魏齐绝望而自杀。

如果范雎只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者和眦睚必报的复仇者,那么他也就只是个小人,不足以与商鞅、张仪、樗里疾等人并列,成为秦统一的不世功臣,秦昭襄王也不可能如此信任和重用范雎。事实上,范雎本人非常有才能,是一个杰出的谋略家。长平之战中秦国之所以取得大胜,除了名将白起有大功,范雎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长平之战初期,赵将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法取胜,秦国君臣也是一筹莫展。此时,是范雎利用赵王急于求胜的心理,派人携带千金前往赵国施行反间计,最终促使赵国换帅,以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一改坚守待变的作战方针,为后来秦军全歼赵军创造了条件。而说到范雎对秦国统一大业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在范雎入秦之间,秦国虽然也积极东出逐鹿中原,但是缺少统一的战略思想,一会儿打这国,一会儿又打那国,飘忽不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除吞并巴蜀之外国土并没有明显扩大,还是把自己局限在函谷关内。范雎向秦昭襄王进言:“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此后,秦国真正拉开了统一兼并六国的序幕。仅凭这一点,范雎之功就不下于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