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墨家为什么反对儒家思想

墨家为什么反对儒家思想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3W 次

墨子(约前468一前376年),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是手工业者出身,当过木匠。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因为不满儒家提倡的繁琐的“礼”,后来就抛弃了儒家思想,招收弟子讲学,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家为什么反对儒家思想

墨子出身低微,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他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大主张。所谓“兼爱”、 “非攻”,就是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掠夺战争。他主张的“尚贤”,反对王公大人把持政权,要求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政治,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提倡勤俭节约,提出了“节用”、“节葬”等主张。墨子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的“兼爱”思想抹杀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墨子有弟子300余人,大多是手工业劳动者。这个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他们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他还推荐他的弟子出去做官。如果有人做官后背弃了他的主张,就要被召回。做官得到的俸禄,必须分一部分供这个组织使用。

墨子也亲自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主张。有一次,公输般替楚国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为了反对这次掠夺战争,一连走了l0天10夜,从宋国赶到楚国,劝楚王不要发动战争。他和公输般当场用模型进行攻守演习。他在演习中取得了胜利。公输般说:“我有办法可以打败你,但是不讲了。”墨子说:我也知道你的办法,就是叫楚王杀死我。我早已料到这点,已经命弟子在宋国准备好守城器械了。楚王感到没有取胜希望,只得放弃了进攻宋国的计划。一场战争终于被制止了。这件事情说明,墨子和他的弟子又都是实干家。

墨子提倡教育,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以其“兼相爱、交相利”的.中心思想为基础的。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他说:“乱何自起?起于不相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须在“交相利”的基础上发生关系,从而实现没有差别的爱与理想的和平社会,使孤苦伶仃的老人有所侍养而安度晚年,幼弱无靠的儿童可以有所依赖而生长发育。墨子说:如果人们都把别人的室家、身体、祖国看成跟自己的一样,同被自己所爱,那么盗窃、残杀、抢掠、攻伐之类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干了。墨子的这些想法当然只能是空想,但还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善良愿望,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墨子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视关于客观事物的实践知识。他提出过判断事物的是非真假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其中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一表是百姓民众利害,另一表则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目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对于教育和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的关系,墨子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食者国之宝”,即民以食为天的意思。从这个观点出发,墨子甚至主张在严重灾荒的时候,“士不入学”,使教育暂时停下来,从而节省一些费用。墨子还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也和物质条件有关,他说:“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意思是如果年成丰收,那么老百姓也会仁义善良;如果年成饥荒,那么老百姓便会吝啬丑恶。墨子的这个观点传播很广,汉朝时流传的谚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与墨子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墨子的这个说法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密切关系。

墨子的著作,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其中有些是墨子本人写的,有些是他讲学时学生所记的笔记,有些是战国后期墨家的作品。是研究墨子和墨家的基本材料。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曾经和儒家学说并称为“显学”。墨子有很高的社会威望,有北方圣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