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起兴的作用是什么

起兴的作用是什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2W 次

导语:起兴是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那么这种诗歌创作手法有什么特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起兴的作用是什么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什么是比兴?

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只顽皮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只顽皮猴子

借喻:那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 兴分起兴和寄托两种: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兴在表现上比「比」更曲折幽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远,耐人回味。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如何把赋比兴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比/兴: 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夕阳秋风、云山雾水、香草美人、花鸟树木、淡月疏星等等都是词人感情和心志的寄托,却很少把他们的心灵之窗敞开,让读者直接窥视。这样,表面看来是写风花雪月、闺房儿女,其深层含义就有可能是身世感慨、君臣大义、家国兴废、人格操守,这就形成了词的婉约风格,读词也更有味道

  有没有好例子?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例

- 比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兴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什么是比兴? 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只顽皮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只顽皮猴子 借喻:那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 兴分起兴和寄托两种: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兴在表现上比「比」更曲折幽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远,耐人回味。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2.如何把赋比兴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比/兴: 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夕阳秋风、云山雾水、香草美人、花鸟树木、淡月疏星等等都是词人感情和心志的寄托,却很少把他们的心灵之窗敞开,让读者直接窥视。这样,表面看来是写风花雪月、闺房儿女,其深层含义就有可能是身世感慨、君臣大义、家国兴废、人格操守,这就形成了词的婉约风格,读词也更有味道 3.有没有好例子?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例 - 比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兴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