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大道之行也》的初二语文教案

《大道之行也》的初二语文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3W 次

感知课文

《大道之行也》的初二语文教案

文章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句总领全文,对“大同”社会作总的说明;随后,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依次展开;最后总结:在和平安定的“大同”社会里,黑暗现象将不再存在,暗含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

学法点拨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抓住关键排偶句,领会“大同”社会的特征

3、查找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大同”的社会理想对后世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的影响,认识这一理想的积极意义

4、结合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必然规律,正确理解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理想的含义及其在当时社会基础(奴隶社会)上不可能实现的局限性

自主学习——学习要点检索

1、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通“举”,推选)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选贤与能通,意思: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意思:

③可爱者甚蕃通,意思: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意思: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男有分,女有归分:归:()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

5、填空:《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是儒家经典之一“大道”是指

6、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答: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研读

问题探究

一、鉴赏语言

1、说说文章第二句中的“人”“使”字的作用

答:

点拨

联系这两个词的语境作答,当然如果了解古文中常有的省略现象,或诗词赋中的领字更好。

二、理解句子

1、说说文中的排偶句式的作用

答:

点拨

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思考。

三、体会情感

1、课文所说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你对这个“大同”社会怎样认识?

答:

点拨

扣住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四、综合评价

1、如何评价孔子的“大同”理想?

答:

点拨

先弄懂文章中思想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理解按照我们现在审美观点评审对于先贤思想的评价,始终应该坚持辩证的观点联系历史背景看。

品悟写法

一、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简洁明白,说理透彻,结构层次分明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1、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这样层次清楚,结构形式是()

2、语言生动优美,简洁明白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是因为文章大多采用()

学考对接——知识迁移运用

(1)积累运用

1、请划掉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①选贤与能A、yǔB、jǔ

②矜、寡、孤、独A、guānB、jīn

③男有分A、fēnB、fèn

④货恶其弃于地A、èB、wù

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

④不独子其子()

⑤矜、寡、孤、独()()()()

⑥废疾()

⑦男有分()

⑧女有归()

3、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按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5、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答:

二、阅读探究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答:

②男有分,女有归。

答: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

2、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

答:

3、①本语段可分为层,每一层的大意是。

②这几层的关系是:

4、总领全文的语句是,照应此句的是。

5、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

6、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答:

(二)课外类文阅读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1)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2)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1)什佰之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佰:指数目众多。

(2)结绳:在绳子上打结古代原始人没有文字,采用这种办法帮助记忆、传递消息。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使有什佰之器()

(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3)美其服()

(4)使人复结绳()

2、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

(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答: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答:

3、就《小国寡民》一文,谈谈老子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答:

4、试将此文与《大道之行也》相比较,看老子与儒家学者理想的社会有何异同。

答:

三、文采展示

1、孔子描绘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请按照大道之行也的结构与写作思路写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生活(150字左右)

自主学习——学习要点检索

参考答案

1、B(害人)

2、①“与”“举”推举

②“矜”“鳏”老而无妻的人

③“蕃”“番”多

④“说”“悦”愉悦、高兴

3、①分:职分归:女子出嫁

②恶:憎恶

③乱:造反作:兴起

④闭:用门闩插门大同:指理想社会

4、①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拥戴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担任领导,讲究信实,培养和睦的气氛

②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够受到供养

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④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5、礼记礼运;礼记;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6、课文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论述大同社会的特征。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研读

问题探究

1、参考答案

这两个字是领字,“人”字领其后两句,理解时前后句都要加上这个字同理,“使”字领其后四句,理解它们时都要加上这个字

2、参考答案

内容上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形式上看句式整齐,语气强烈,排山倒海而来,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3、参考答案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社会和平安定,人人都收到关爱,人人都安居乐业,人们珍惜劳动成果,无子嗣之心,尽全力工作。

尽管这个理想不能实现,但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改革家向往的目标,如洪秀全,康有为等受其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4、参考答案

孔子的“大同”理想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因素,这决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崇高目标,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当然,这样的理想也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根本出发的,有其局限性。

品悟写法

1、总分总

2、排偶句式,

学考对接——知识迁移运用

一、积累运用

1、①A②B③A④A

2、①通“举”,选拔②讲求;培养③以……为亲④以……为子⑤老而无妻的人,通“鳏”;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⑥残疾人⑦职分,指职业,职守⑧指女子出嫁

3、①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的实行,就是天下为大家所有。②因此人们不只以他的亲人为亲,不只以他的儿子为子。③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④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4、(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外户而不闭。

5、《大道之行也》中构想的“大同”社会是《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根源,“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共享出来的《大道之行也》是对这种社会理想总体上的构思,文中既有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的说明,也有对“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桃花源记》则再现了”大同“社会的这种特征与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因此可以说《大道之行也》是《桃花源记》的理论基础,《桃花源记》是《大道之行也》的艺术再现。

6、点拨: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我也很希望生活在这个“大同社会”中,因为现在社会中人们都太自私了,比如说果皮纸屑在外面就随手乱扔,在家里会不会呢?我敢担保不会孔子在文中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我想,如果人们真的能做到“天下为公”,这个社会一定就是充满爱的世界了。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1、①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

②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③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④所以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插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

2、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效果: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3、①一层:德才兼备的人管理大家的天下。二层:大家互相帮助,各得其所,不谋私利。三层:总结大同社会的景象。

②总—分—总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略

(三)课外类文阅读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即使(2)迁移(3)穿戴(4)再

2、(1)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

(2)邻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也互相听得见,可是人民直到老死,都互相不来不往。

3、在“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里,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科学、艺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主张回到远古无论是社会的上层还是一般百姓,大家都自食其力,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彼此合作而不相争,上下同心而不离散,民心淳朴,社会稳定,五谷丰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这样的国家是很容易垂拱而治的老子强调静观、无事、无为,也是一种理想境界。

4、不同点:

老子:只要人们顺应自然,不去追求超出满足自然之外的欲望,弃绝满足这些欲望的工具和交往,最终消灭战争。

儒家: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

相同点:都是共建心目中的和平安定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