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小学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小学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9W 次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一见我出现在讲台前,就知道我是来给你们上课的老师,对不对?

小学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生:(齐)对!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说一句话,而且开头一个字是“啊”,是不是?(生笑。)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给我听听吗?

生:啊,原来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老爷爷啊!

生:啊,这位老师头发都白了,还能上课啊!(笑声)

生:啊,我以为今天上课的是女老师,没想到是位男的,而且是个……

师:是个老头子,是吧?(生笑。)

生:不是,是位老老师。

师:真有礼貌。——还有说的吗?(指一位举手的学生)看你“啊”什么。

生:啊,这位老师这么老,肯定有经验!(笑声)

师:(高兴地)真的是这样想的吗?我听了真高兴。

师:我姓于,叫于永正,是从徐州来的。于老师课上得怎么样, 上完课,你们再评价,好吗?请小朋友看几幅图。(师出示四幅不同的黄山的彩色图片。)

师:这些图片上有什么?

生:有一座—座的山,还有松树,还有云雾。

师:知道这是什么山吗?看不出来?告诉你们,这是黄山。(板 书:黄山)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它由许多山峰组成,有名的山峰 有72座,最著名的有三座,一座叫天都峰,一座叫莲花峰,还有一座 叫光明顶。这儿的山一座连着一座。(边板画边说)方圆500多华里, 是一个很大的地区,所以叫“黄山风景区”。(师在“黄山”后面加上 “风景区”。写“区”时,强调它的笔顺。)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黄山的景色怎么样?谁来说一说?

生: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

生:黄山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画儿一样美。

师:是啊。把它拍照下来,印出来,不就是画儿吗?咱们看看书 上是怎么写的,怎么形容的。请读读第1段。

(生打开书,自由读第1段,然后师指名读。)

生:(读)“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 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课文是怎么形容黄山景色的?用了哪个词?

生:(齐)秀丽神奇。

(师板书:秀丽神奇)

师:请大家看看黑板挂的四幅图片,再看看这两幅图(又出示两幅图),这幅是黄山有名的迎客松,这幅是“猴子观海”。看,黄山的景色多美啊,这块石头多么像一只猴子蹲在那儿观看云海啊。还有 这棵松树,看,它正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呢!小朋友,这就叫“秀丽神奇”!

师:黄山石是怎么个“奇”法呢?刚才我们看了“猴子观海”, 再请你们看一幅图。(出示“仙桃石”)这块石头像什么?

生:像一个大仙桃。

师:你的看法和书上的一样,还像什么?

生:我看它像个大南瓜。

生:像个大冬瓜。

师:看书上是怎样写的。 齐读第2段。

(生齐读第2段)

师:课文里说它是仙桃石。不过,你对课文写的内容满意吗?你想不想再加上一句或几句话?能不能?想好了再说。

生:这个大桃子桃尖朝上(师指图插话:“你看得很仔细,很会想象。”),可惜不是红色的。

师:说得很好!告诉你,它本来是个红色的仙桃,很新鲜,由于年代久远,变成化石了,红色就褪掉了。(笑声)

生:你们知道这个仙桃从哪儿来的吗?它是从蟠桃园里掉下来的,是孙悟空打掉的。(笑声)

师:你想象得太有意思了。刚才谁把它看成大冬瓜的?能不能说一说?

生:在一座山顶上,有一只大冬瓜,它头朝下,把儿朝上。(师插话:“他说的‘把儿’是指的瓜蒂。仙桃的尖儿,在他眼里成了冬瓜的瓜蒂了。瓜叶哪儿去了? ”)它被风吹跑了。(掌声)

师:你别说,听他这么一说,这块石头还真像个大冬瓜呢!—— 小朋友,黄山上有两块石头很有趣,而且一块比一块有趣。谁来读读第3、4段?看看是怎么有趣的。(“谁能把课文读得有趣?”指名生读第3、4段。)

师:石头有趣,读得也有趣。请看书上的插图——(投影“猴子观海”“仙人指路”)有趣吗?

师:还有“金鸡叫天都”,不过它是由几块石头组成的,请读读第4段。

生:(读)“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师:书上没有“金鸡叫天都”的插图,谁能根据书上的描写,给插上一幅图?咱们班谁是小画家?

(生推荐一名小朋友到黑板上作图。)

师:很会想象,画得不错!看谁能把这只金鸡读活。

(指名读,师范读,再齐读。)

师:(板书省略号)这是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很多奇石。

师:因为黄山的奇石太多,是写不完的,所以用了个省略号。

  第二课时

师:看看课题“黄山奇石”。你对这个“奇”是怎么理解的?它奇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奇?

生:它们的.形状太奇怪了。

师:怎么奇怪的?

生: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

师:还有的呢?

生:像仙桃。

师:是啊,这些石头太神奇了。——喜欢这些奇石吗?你能把这些石头的神奇,把你喜欢的感情读出来吗?每个人练一练,行吗?

(生自由朗读全文。)

师:谁愿意读第1段?

(一生读,表情很好,读得也很有感情。)

师:他有两个词语读得特别好,一个是“秀丽神奇”,一个是 “有趣极了”,表情也很好,脑袋一晃一晃的,让人感到“有趣极了”!(师模仿该生的语气和表情,众笑。)大家一起读读,我看谁的表情好。

(生齐读第1段。)

师:谁读第2段?

(一生读,读得较流利,表情也很自然。)

师:大家注意“仙桃石”三个字,为什么在这三个字上加引号? 后面的所有奇石的名字都加了引号,为什么? 一是因为是人给它起的名字,二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怎么读才能让人听清并记住它呢? 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

师:课文后面的所有奇石的名字都知道该怎么读了吧?下面四段咱们分组读,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读得好,各组先练两遍。

(每组先推荐一名朗读水平高的人进行“个人比赛”,再各组齐读,进行“集体比赛”。)

师:谁能背一背呢?

(生练习,师指名背。凡是能背出两段的,师都口头授予“背诵能手”称号。最后师背诵3、4、5段,背诵得正确、流利、有表情、有动作,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师:于老师能获“背诵能手”称号吗?

生:能!您是“超级背诵能手”!因为您背了三段。

师:谢谢大家!小朋友,书上写了黄山的奇石多得很,请看这块石头像什么?(出示“天狗望月”挂图)

生:像一只狗。

师:好眼力!它的名字就叫“天狗望月”。再看一块石头,(出示“笔架峰”挂图)这块石头太大,成一座小山峰了。你们看它像什么?谁给它起个名字?(生好奇地观察、思考。)你们可以议论一下,各自发表一下看法,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议论纷纷。)

生:它像老虎的爪子。

生:它像熊掌。

师:还真像一只大熊掌!有人叫它“笔架峰”,见过放毛笔的架子吗?像不像?

生:像!

师:但它更像小朋友说的熊掌!请你写一写,能行吗?这两个选择一个。你也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玉女弹琴”或者“狮子抢球”。你觉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写多少。书上写“仙桃石”不就是一句话吗?

(学生思考、写作,师巡视、辅导。)

师:小朋友写得真快,谁来读一读?

生:(读)“在一座山峰有—只狗,它昂着头,望着天空,好像在等待月亮出来。夜晚,月亮出来了,它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眼晴一眨也不眨地望着月亮。这就是黄山著名的“天狗望月”。

师:你写得生动极了!比书上写得还好!

生:(读)“黄山上有一块巨石,有人叫它笔架峰。我看它更像熊掌。你看,那五个脚趾头上,还长着尖尖的趾甲呢!”

师: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望而生畏呢!你也比书上写得好!“指甲”的“指”应改为“趾”,因为它是脚趾头。

生:(读)“你听说过‘玉女弹琴’吗?它是黄山上的一块大石头。远远望去,她好像一位少女,坐在那里弹琴呢!”

师:她弹的什么琴?

生:琵琶。

师:如果她弹的是琵琶,我再给你加一句:“那潺潺的山泉声,那阵阵的松涛声,就是她弹奏出来的声音。”(掌声)

生:(读)“黄山有一块石头叫‘玉女弹琴’。这位少女很苗条。她坐在山峰上正在弹古筝呢!”

师:在这位小朋友的想象中,这位玉女正在弹古筝。到底弹的是什么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虽然到过黄山,但没见过这块奇石。等你们今后见到了,或者看到图片了,再修改你写的这几句话吧!——下面,让我们再欣赏一下黄山的这些奇石。

(师分别出示“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彩色挂图。每出示一幅,就让学生说说它的名字,并请学生看图背诵了“猴子观海”和 “仙人指路”两段课文。生的兴致非常高。)

师:有写“獅子抢球”的吗?请一位小朋友读读吧,机会难得。

生:(读)“在一座山顶上,有一头狮子,它两只前爪按着一个大球,这是它刚刚抢来的。这就是黄山有名的奇石‘狮子抢球’。”

师:一头狮子看不出抢来。肯定还有一头或几头狮子在它周围。请展开想象,再改一改。咱们都是想象,因为都没见过。

生:我们见了以后再改!

师:说得对!同学们,我们该说声“再见”了。想不想对我说点什么?刚见到我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我一见到您,就觉得您的经验一定很多,您果然教得很好!

师:谢谢你的鼓励!

生:我开始对您不了解,现在我了解了,您真是一位好老师。

生:您很和蔼。

生:您上课很好玩,经常引我们笑。

师:愿大家笑口常开!小朋友再见!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