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之生也直》教案设计

《人之生也直》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3W 次

  教学目标

《人之生也直》教案设计

1、知识和能力:能归纳本板块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能理解并翻译本板块中的著名章节

2、过程和方法:研习孔子的有关论述,体会其举例论证的方法和语言特色;理解孔子论述中“直”的 内涵,认识“直”与“仁”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论语》充满了人生智慧.选择一个生活事例,说明孔子的名言中蕴涵的哲理;孔子倡导人的真性情,但并不是说让人恣意妄为.说说孔子倡导的是怎样的真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人的起点首先是人的存在,而人伦.道德,或者“大写的人”的起点是什么呢?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孟子说,能够扩充自己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便“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所以,他们点亮了人性的火光,开掘了人性的源泉,孔子似乎更趋向于“真”,孟子则又发展了“善”。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关于人的观念。

 二、探讨

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①直:正直,内不自欺,外不欺人②罔:不正直,自欺欺人③幸而免:侥幸地免于灾祸

[解释]

本章主要是讲直道。直道在〈〈论语〉〉中共提叙22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正直和直率。正直是指人的品格问题,属伦理学范畴;直率是人的性格问题,属个性心理学范畴。“直”的反义词有“枉”和“罔”。本章是直和罔对举,是指一个人的诚实,忠诚与否,做人是不是直道而行。一个人在世界上,要忠诚于事业,待人要诚实不欺,这是人间的正道。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①达:通达,明白,吃透②举直错诸往:把正直.正派的人提拔上来,把他们安置在不正直.不正派的人的上头.③乡:同“向”,原义指“过去”,此处指“刚才”。⑸富哉言乎:这话的意义多么深远!这话的内涵多么丰富!

[解释]

这一章有两个重点。

其一,孔子答樊迟问仁,明确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

其二,孔子提出智者知人善任观点,并一再提出“举直错诸枉”的主张。

[品析]

<<论语.为政>>中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请阐述“举枉错诸直”的重要意义。

讨论,明确:把正直的君子放在邪恶的小人上面,小人就会离去,没有作恶的舞台和机会,甚至会受到感化,从而改邪归正;把君子放置于小人之上,深得民心,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3,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①语:告诉②攘:盗窃③证:检举,揭发④为:替

[解释]

这一章通过叶公和孔子的一席话,说明法律和人情这一对矛盾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

叶公认为直躬告发其父攘羊是为人之子的直道,从法律的角度着眼,攘羊已经构成了犯罪,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告官才是正道,当然告官之前应当尽力做父亲的思想说服工作.孔子站在封建道德伦常的立场上,认为应当“子为父隐”,不去告官才是直道,说明孔子的直道,还有顺情入理的意思

4,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注:①愿:老实,厚道②德之贼:道德败坏者

[解释]

有那么一些讨好世俗。搞调和折中的老好人,他们处事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更没有原则性,孔子斥之为“乡愿”。这些人随人脚步,学人言语,似德非德,以假乱真,是人际正常关系的腐蚀剂,是道德的败坏者

[品析]

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温文尔雅,为什么对乡愿这类人充满道德义愤?

讨论,明确:孔子斥骂老好人.伪君子是损害道德的贼子,是因为这些人貌似忠诚.廉洁,赢得众人的喜欢,其实本质上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是一群没有是非原则的人。

5,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①疾:缺点,毛病②肆:肆意,不拘小节③廉:行为方正峭厉

[解释]

孔子对古今老百姓中三种性格缺陷的人进行分析,认为有明显的对比感。

古时候狂妄自大的人直言不讳,如今狂妄自大的人却放荡不羁。故时候骄傲自负人行为方正,如今骄傲自负的人却意气用事。古时候愚鲁的人直来直去,如今愚鲁的人却欺诈遮瞒。

  三、赏析

1,<<论语>>充满了人生智慧.选择一个生活事例,说明孔子的名言中蕴涵的哲理;

讨论:

2,孔子倡导人的真性情,但并不是说让人恣意妄为.说说孔子倡导的是怎样的真性情.

讨论:

  四、作业

1,背诵第一和第五则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