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9W 次

  《一个人的遭遇》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二专题名称是“和平的祈祷”。这个专题包含三个教学板块:“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第一个板块反映战争的灾难,第二个板块反映对战争的反思,第三个板块反映和平的愿望。“三个板块”互相渗透,层层深入,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通过一个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揭露了战争的灾难性。

  二、说目标

这个专题的关键词是“正视”“反思”“珍视”。根据专题要求,我将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拟定如下:

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遭遇,抓住细节描写,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进而理解小说主题;(3)情感与态度: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幸,珍爱和平生活。

【拟定说明】本节课目标的设立,就是尽可能抓住细节描写,选择对人物形象审美再创造这条线鉴赏文学作品,避免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这条路线走。

2.学习重难点:品味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想淡化理性分析,突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开放深入地阐发对文本的阅读感受。

4.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说教法、学法

《一个人的遭遇》学习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我通过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为此,引导学生按下列三种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自主探究;(2)合作学习;(3)朗读品味。

 四、说教学过程

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环节,四个小步骤”。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翻开厚重的人类历史,人类在不断跋涉的过程中,在沐浴阳光雨露的同时,又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每一段历程,人类都面临着正反交锋的痛苦,承受着战争的创伤。尤其是近代,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几十次大规模的局部冲突,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光可以流逝,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当被忘却。只有铭记历史,才知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

【设计依据】从人类历史角度出发导入,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激发学生阅读战争文学作品的兴趣,借此回顾历史,品味现在,展望未来。

第二个环节:文本研习

这里包含4个步骤:(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2) 品味细节,理解形象;(3)再现形象,获得共鸣;(4) 比较思考,获得评价。

第一个步骤: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整体阅读全文,思考问题:文中的一个人(索科洛夫),他有怎样的遭遇?(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他的妻子和女儿已经被敌人的轰炸机炸死。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又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现了交通事故……

【设计依据】读小说,一定要把内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是理解和评价作品的前提。此问题的设置针对的是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培养他们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步骤:品味细节,把握形象

细读文章,思考问题:文章通过经典、传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进行了刻画,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段,并说说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学活动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树立发展意识。因此,我设立以下四个过程完成步骤二的探讨。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回答――师生合作交流

第一个过程,是开发潜力的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相互启发、影响,达到互补、共进。

第三个过程,这是检验学习的过程。学生把对问题的认识向全体同学呈现,自觉发现学会知识对个人和他人的意义。

第四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事先说明他们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有重要的知识,不再把老师当成课堂上知识的唯一来源。然后让他们推选精彩语段,重点和他们交流三个语段。

语段①:他听到我的叫声,身子哆嗦了一下,跳下台阶,爬上脚踏板,悄悄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叫凡尼亚呢?”

用问题引入交流:这个语段哪个词语用得最传神,并分析其妙处。

交流要点:在这一个片段里,“哆嗦”这个动作描写最为传神。这么小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在流浪的生活中对亲情有些麻木了,而此时,忽然有人这么亲切地叫他,他就如触电一样,疑惑、迷茫、震动……一个细小的动作,传达出深刻的内容:战争,惨无人道。

语段②: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着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首先让学生朗读品味,然后再让学生谈读完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入交流。

交流要点: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凡尼亚找到“爸爸”的激动,催人泪下。战争的罪恶通过这个孩子的一系列动作和语言描写,暴露得淋漓尽致。

语段③:只是我的心震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奇怪得很,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喔唷”,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我先把我的感受说出来,用问题引入交流:他为什么会把心脏比喻成活塞?索科洛夫白天、夜里的行为表现是否矛盾?

交流要点:这一段内心独白,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争幸存者的坚强与善良,更深切体会到他内心的悲苦。战争虽然结束了,然而战争带给人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文章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为什么只选择交流这三个语段呢?

【选材说明】第一个语段重点品味传神的动词,第二个语段重点品味语言描写,第三个语段重点感受人物的心理。通过这三个语段的交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品味细节描写,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战争的灾难有一个具体认识。

第三个步骤:再现形象,获得共鸣

幻灯片投影四个片段:

①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

②“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

③“姑姑,您为什么哭呀?爸爸在茶馆边把我找到了,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可您却在哭。”

④只是我的心震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奇怪得很,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喔唷”,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学生自读品味――小组交流读――代表读

【设计依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要想深入下去,就不能以读者的身份单纯地面对文本。我设置了这四个语段。希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想象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使人物鲜活起来。通过再现形象,激起情感,产生共鸣。

  第四个步骤:比较思考,获得评价

设置两个问题:

① 小说中写的是“一个人的遭遇”,这种遭遇是他“一个人”独有的吗?为什么?

②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设计依据】问题①挖掘的是作品的主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相信他们对战争的灾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问题②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以获得评价。在这两个问题上,教师扮演的是倾听者,不做过多指导评价,鼓励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个人体验。

  第三个环节:布置作业:

文章结尾,“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假设你就是“我”,当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请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来表达你的感觉。

【设计依据】文章结尾是主题升华部分。此作业的设置其目的是让学生走入文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感受,加深对战争灾难的体验,完成主题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理解形象

再现形象,获得共鸣

比较思考,获得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