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中学语文《春》说课稿

中学语文《春》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8K 次

  一、说教材

中学语文《春》说课稿

《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的审美板块。从单元前言来看,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陶冶读者心灵,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优美语句。比如《春》这一课就是要求背诵的。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字里行间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

那么这篇文章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什么呢?按照教材中单元提示的话来说,就是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这一点也正是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材要关注自然”,“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一致的。

  二、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和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我将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理清思路,感受多姿多彩的春景之美。

2、通过诵读,体验灵动、活力、喜悦的情感之美。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语言的典雅之美。

由教材课后练习的编排来看,编者意图是:

积累、品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学习比喻的运用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本文的难点。

 三、说方法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七年级学生仍较多地沿袭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来说,感性的认知方式仍然是七年级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手段。这和《春》语言典雅,适于诵读相适应的。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因此我计划采取诵读指导法、情境体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做批注、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

  四、说过程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品文,我计划按照一课时45分钟来设计,大致分为 文本导入 “春”是什么

理清思路 《春》里有什么

重点突破 《春》怎样写的

文本拓展 “春”还可以怎样写

等四个主要步骤。具体如下:

(一)文本导入 --“春”是什么

新课标提出,要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这里我计划从古文字“春”谈起,请同学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谈对春的看法,如春的景物,对春的感受等等。这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情境,将文本放入传统文化的长河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学习,同时由一篇文章串联春的主题阅读。

给学生出示学习目标。

(二)理清思路:《春》里有什么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概括景物特点。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理清思路,感受多姿多彩的春景之美。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诵读指导。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起始环节我计划让学生自由朗读,尊重学生的原始理解。引导学生从学习抒情散文的角度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以学为主。

1、自由朗读课文和注释:

扫清阅读障碍。

文中写了《春》的哪些景物,给你带来什么阅读感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景物,用心把它读出来推荐给大家。

(三)重点突破:《春》是怎样写的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情感之美,揣摩语言之美。写作既是仿写,又是积累。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完成两个主要目标:通过诵读,体验灵动、活力、喜悦的情感之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语言的典雅之美。

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式话题展开:

请你结合文章思考:

朱自清先生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春天?结合文本回答。

示例:这是一个令人期盼的春天,你看,经历了一个严冬,作者连用两个“盼望着”,心情热切,东风刚至,就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

这是一个活动式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交流,读写结合的方式,品味春的生机与美。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关键词、主旨句、修辞句、感情或含义深刻句、特殊句式等。

(五)文本拓展:“春”还可以怎样写

春,是一个季节,是一种美,同时是一种心理感受。俗话说触景生情,我们心里一旦储蓄了大量美好的情感,那么我们眼里到处都是春天。

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

这里的拓展是承接主题,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更鼓励个性表达,实现师生、生生、生本对话。既是链接生活,同时也为了落实新课标语文实践性的特点,落实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