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7篇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8W 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萌发喜欢小动物、愿意接近小动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3、引导幼儿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活动准备

小白兔头饰、小白兔、蘑菇图卡、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可爱的小白兔)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小白兔的特征。

(1)它的毛是什么颜色?它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它的耳朵是什么样的?

(2)小白兔喜欢吃什么?(注意告诉幼儿兔子是以苜蓿草为主食,以萝卜、青菜为辅食,否则会导致兔子腹泻)

(3)兔子的叫声代表什么意思?

〔1〕咕咕叫代表兔子很不满意或生气了。比如兔子不喜欢人家抱它碰它,就会发出咕咕的声音。

〔2〕轻轻磨牙代表兔子很满足或很高兴。如果大声磨牙代表兔子感到疼痛,最好带兔子去看兽医。

3、学习儿歌《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4、游戏互动:小白兔采蘑菇。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戴上小兔头饰扮演小兔。哨声响起,小兔们依次拿着小篮子采蘑菇(途中设置简单障碍,而且每次只采3个蘑菇),活动结束后看看那一组采的蘑菇最多。

5、教师评价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数活动,体验点数游戏的快乐。

2.初步建立按数取物的能力。

3.能够口手物一致地点数数量是3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到五的数字

2.图片:小蘑菇卡片若干,1—3的数字图片并贴到操作卡上。

3.操作玩具:萝卜、小红花、。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数字歌”,边模仿开汽车,

引导幼儿分别和1、2、3数字宝宝认识并问好。

二、展开

1.通过游戏《送礼物》学习1、2、3的点数。

(1)问:今天我们来到数字宝宝家,应该怎样送礼物,“数字宝宝1、2、3”才会高兴呢?

(送的水果个数要与数字宝宝表示的数量相等)。

数字宝宝1、2、3、分别表示多少数量?

教师:1表示数量是1的物体,2表示数量是2的物体,3表示数量是的物体。

(2)教师在示范版上分别根据数字出示相应的数量的水果卡片,演示按数取物。

(3)课件播放点数方法

(4)教师正确示范点数的方法:

右手食指指着点数的物体,自左而右一个一个点数,点一个数一个,

最后将所数物体按逆时针方向划圈,提高声调说出总数。

(5)幼儿进行点数,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点数。

2.幼儿送礼物练习按数取物

(1)取出操作卡,确认是数字宝宝和礼物材料

(2)请送给数字宝宝“1”1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1个小萝卜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请送给数字宝宝“2”2个蘑菇

(幼儿从盘中取出2个小蘑菇卡片放在数字2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4)请送给数字宝宝“3”3个萝卜

(幼儿从盘中取出3朵小红花卡片放在数字1的旁边)

请幼儿点数验证。

3.知识迁移:参观数字宝宝家,引导幼儿找找数量是“3”的物体。

三、结束

游戏“找朋友”,巩固按物取数:

听到几下声音,就请相应的数字宝宝举起来。

如“老师拍3下手”“敲2下鼓”等,也可邀请个别幼儿带领游戏,提高兴趣。

根据时间结束游戏和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提供相匹配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提示创编儿歌。

2、提供更多的节奏条卡,幼儿根据节奏卡念儿歌。并进行问答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 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3、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捉熊去

设计意图:

绘本《我们要去捉狗熊》极具游戏精神,描述了一家人克服种种困难前去捉熊,最后安全逃回家的故事。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同情心和泛灵意识,特别容易进入故事情境。如能借助故事情景,顺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指向设计活动,能使动作练习变得有趣,让幼儿百玩不厌。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是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之一。在我园,有一种质地极软、弹性很好的海绵垫子,平时用来给孩子们进行爬、滚的练习。在这次活动中,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它们变成了“又深又软的烂泥潭”,幼儿在通过时需要把脚抬高、保持身体平衡,这种新的锻炼方式与平衡木做成的“桥”一起对不同水平幼儿的平衡能力形成了适度的挑战,引发了幼儿强烈的活动欲望。

另外,在本活动中,我们把浴巾简单地卷起来做成“宝宝”,让幼儿带着“宝宝”活动,既增加了动作难度、提高了锻炼效果、激发了幼儿兴趣,又起到了安抚幼儿紧张情绪的作用。游戏情境中的互动语言充满人文气息,不仅起到环节过渡的作用,还渗透了关爱、互助的价值观。本活动融合了有关社会性、创造力和主动性等发展目标,具有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价值。

目标:

1.练习在平衡木、海绵垫上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2.能够根据一定的路线行进,遵守游戏规则。

3.敢于挑战自己,并乐于跟同伴一起参加游戏。

准备:

1、幼儿曾听过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

2.在场地上,用地垫铺成“家”,用红、黄、蓝三组海绵垫子当“烂泥潭”,用红、黄、蓝三组平衡木当“桥”,用纸箱等材料做“山洞”。

3.用浴巾做成的“宝宝”每人一个,红、黄、蓝三色的三角巾每人一块系在脖子上。

4.请一位教师配合扮演“熊”。

过程:

一、热身活动:和宝宝做游戏

师:你喜欢你的宝宝吗?你会带他怎么玩?

幼:我会背宝宝走路/我会抱着宝宝转圈/我会扶着宝宝走路/我会举着宝宝跳跳跳……

(幼儿每说到一种玩法,教师和幼儿便抱着“宝宝”一起做动作。)

师:宝宝累了,我们带着宝宝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吧。(幼儿摇“宝宝”睡觉,然后轻轻放下“宝宝”。)

二、情境游戏:捉熊去

1.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初步尝试玩游戏。

师:还记得《我们要去捉狗熊》的故事吗?故事讲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捉狗熊的游戏。大家看,这里是小桥,前面有一块大大的烂泥潭,远处有一个山洞,山洞里住着一只大熊。宝宝这会儿睡着了,我们一起去捉熊,好不好?

师:请你先看看自己三角巾的颜色,然后从相同颜色的“小桥”和“烂泥潭”上走过去。

(幼儿走过“小桥”和“烂泥潭”,教师关注幼儿走“烂泥潭”时的表现。)

师:今天大熊不在家,让我们沿着原路回去吧。

(析:第一次游戏设置的“熊不在家”的情节,有利于幼儿在比较轻松的心理状态下练习动作。)

2.交流行走的经验,重点练习“踩”的动作。

师:刚才去大熊家的路上,哪里最难走?谁还摔倒了?

幼:烂泥潭最难走了!

师:为什么烂泥潭很难走?

幼:因为烂泥潭很软/踩下去一个坑……

师:怎么走才能不摔倒呢?

幼:要把脚抬得高一点。

师:你来试试看。

幼:要轻轻地、慢慢地走。

师: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小结):原来经过“烂泥潭”时要把脚抬高一点,然后轻轻地、慢慢地放下去,这样就不会摔跤了。

师:好吧,趁着大熊这会儿不在家,我们再去练习练习!

(幼儿练习2~3遍。)

3.增加难度进行游戏。

(1)抱着宝宝去捉熊。

师:我的宝宝也想跟着我去捉熊呢!你们的宝宝想不想去呢?

师:好,那我们就请不想去的宝宝看家吧。其他的宝宝和我们一起去捉熊。你们能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吗?怎么保护呢?

幼:我抱好我的宝宝。

幼:我不摔跤,宝宝也不会摔跤。

(师幼一起抱着“宝宝”过“小桥”“烂泥潭”,到达“山洞”后,配班教师扮演大熊从“山洞”里出来,慢慢追赶。大家原路逃回“家”。)

(析:一方面,幼儿抱了“宝宝”之后,动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大熊”的存在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也加大了动作难度,从而有助于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2)增加器材难度再次去捉熊。

师:大家快关上门。

师:刚才真是太紧张了,大熊追过来的.时候,有两个妈妈摔倒了,还有两个爸爸从其他地方跑回家,差点迷路了。其实大熊的身体比我们重,他从烂泥潭里经过时会陷得更深,走得更慢。只要我们不摔跤,他就一定追不上我们。

师:瞧,熊在做什么?

幼:熊把“桥”变长了!

幼:熊还把“烂泥潭”变得更深了。

幼:他不想让我们去捉他。

师:你们还敢去捉熊吗?能顺利地走到熊那里去吗?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幼:我们要小心。

师:是的,我们不光自己要小心,还要相互帮助,看到有人摔倒了,旁边的人可以扶一下。

幼:我们要把脚抬得更高。

师:好,我们带上宝宝出发吧!

(“大熊”低声吼着,慢慢地从“山洞”里出来追赶幼儿。)

(析:在游戏中,幼儿容易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动作变形甚至摔倒,因此,“大熊”只是慢速追赶,以减少幼儿的游戏紧张感,切合小班幼儿的心理特征。)

4.转变情节进行游戏。

师:我们安全地回家了,门也关紧了。你们听到大熊说什么了吗?(“大熊”在“山洞”里喊话。)

幼:大熊很伤心。

幼:大熊说他不想抓我们,想跟我们做游戏。

师:大熊不想抓我们,只是想跟我们做游戏。那你们愿意跟他做朋友吗?

幼:我们跟大熊做朋友吧!

师:怎么才能让大熊明白我们的意思呢?

幼:我们去好好跟他说。

幼:我们站在山洞夕卜面跟他说。

幼:我们唱一首歌给他听。

(幼儿通过“小桥”和“烂泥潭”走到“山洞”外面,去安慰“大熊”,跟“大熊”做朋友。)

熊:你们好,我也有一个宝宝,你们想跟我的宝宝做朋友吗?

幼:好啊/原来大熊也有宝宝……

师:我们请大熊到我们家去做客,好吗?

(幼儿一起沿着原路返回。)

(析: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幼儿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带着对熊的理解和同情,又一次踏上了“找熊”的路,从而使重复的动作练习变得轻松有趣。另外,变化的情节也激发了幼儿关心别人、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三、整理活动:学大熊与宝宝做游戏

师:大熊平时是怎么跟宝宝做游戏的呢?让我们跟着“大熊”一起带宝宝玩吧。

熊:我会带着宝宝骑马(把宝宝放在膝盖上颠一颠),我会带着宝宝滑滑梯(让宝宝从膝盖往下滑),我还会让宝宝在我的身上滚一滚(让宝宝在腹部滚动)。

(幼儿跟随“大熊”一起做放松动作。)

(析:让幼儿和“大熊”一起带“宝宝”游戏,自然转入安静的整理活动,既承接了前面的游戏情节,又起到了放松幼儿身体、调整幼儿心理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锅可以暖和身体。

2。体验大家一起“吃火锅”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墙面和语言角张贴“火锅”的图片;幼儿回家品尝“火锅”;

2。故事录音;

3。操作材料(玩具锅子、炉子、餐具、玩具菜等)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1。冬天真冷啊,你们感到身体哪里冷啊?

2。小动物们也感觉很冷,你们快帮他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

二.吃火锅

1。听故事“吃火锅”。

2。故事后提问:

(1)现在你知道小动物们是怎么让身体暖和起来的?(吃火锅)

(2)火锅里都放了些什么呀?为什么?(重点:各动物喜欢的食物对应起来)

(3)你们有谁家里也吃过火锅?你喜欢吃的是什么呢?大家一起吃火锅,感觉怎样?

小结:冬天吃火锅,大家围一桌,又暖和,又开心。

3。操作体验:

(1)我们也来“吃火锅”。(重点演示用具、“涮”菜的过程)

(2)请你选一样自己最喜欢吃的菜,和你的朋友坐到桌子边一起吃火锅。

(3)指导:a幼儿互相讲讲说说自己喜欢的菜名称,交换;

b引导体验吃火锅围坐在一起开心又暖和的感觉。

活动反思:

本活动很适宜在冬天里开展,能体验吃火锅给人们暖和的感觉,特别能体现热热闹闹的情感。活动中,孩子们亲自操作让他们能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乐意说一说数一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能力,在与同伴一起游戏中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包装也越来越显得美观、精致、深受顾客的喜欢。如化妆品盒、食品盒等。既有使用价值,又可供欣赏和游戏,常常让孩子爱不释手,是一笔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和瓶交朋友”作为活动主题。结合《纲要》我抓住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好奇心强等特点,将小朋友们从家中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瓶子进行了装扮,贴上了眼睛和嘴巴,穿上了裙子和裤子,使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瓶娃娃。让小朋友亲亲、摸摸、看看、玩玩,做瓶娃娃的好朋友,从而了解瓶娃娃,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

[活动目标]

1)能在一定的情景中积极、自主地活动,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瓶娃娃,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

2)在游戏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瓶娃娃的奥秘。

3)体验游戏的快乐,在生活中积极动口、动手、动脑。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家中各种各样的空瓶子,帮它洗干净,贴上眼睛和嘴巴,装扮成瓶娃娃。

2)魔术箱一只,布置魔术场景。

3)米粒、沙子、豆豆、花生米等若干。

4)轻松、活泼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魔术师,变出瓶娃娃向小朋友问好。让儿分别说出它们是用什么瓶子做成的,并争着到魔术箱中摸。

二、去魔术城

让幼儿去魔术城。小朋友之间互相讨论,自由交谈,从名称说到大小、高矮、色彩、造型等。

三、和瓶娃娃交朋友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娃,亲亲小嘴,摸摸身体,相互比比高矮、胖瘦、颜色等。

四、听瓶娃娃唱歌

在瓶子里装上花生米等东西,盖上盖子摇动。

五、和瓶娃做游戏

播放轻松的音乐,启发幼儿和瓶娃做游戏。

评析:

整个活动构思精巧、情意昂盎然。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瓶子比喻成一个个形象、可爱的瓶娃娃,把本无生命的物体当成有感情、可以亲近和感知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思维形象爱新奇的特点。活动以“和瓶娃娃问好”“交朋友”“亲一亲”“抱一抱”“比高矮、胖瘦”“听瓶娃娃唱歌”“和瓶娃娃做游戏”等一系列活动环节,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对瓶娃娃的色彩、造型、特征、功用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产生了观察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听瓶娃娃唱歌”“和瓶娃娃做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看、听、摸、摇、比,与瓶娃娃充分接触,感知、探索,将瓶娃娃当成有生命、有感情的游戏伙伴,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真正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游戏的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