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锦集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锦集8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7W 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锦集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维吾尔族儿童的基本特征,对维吾尔族歌曲产生喜爱之情。

2、学习歌曲,尝试进行表演。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二、活动准备:

1、事先请一名女孩打扮成维吾尔族小姑娘的模样。

2、维吾尔族服饰,表现维吾尔族风情歌舞的录像带或教学挂图《维吾尔族小姑娘辫儿长》。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教学挂图,简单了解维吾尔族的民俗常识。

2、访问"维吾尔族小姑娘",初步理解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将维吾尔族小姑娘请进活动室,鼓励幼儿大胆访问她。

师: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漂亮的维吾尔族小姑娘,让我们快快把她请进来吧!

师:美丽的小姑娘,请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你从哪里来?

你能用唱歌的形式来回答吗?(鼓励幼儿也来访问)

(2)、教师总结提出的问题,讨论维吾尔族小姑娘唱的歌曲内容,重点理解"几岁和几根正相当"。

3、教师和维吾尔族小姑娘共同边唱边表演,请幼儿欣赏并轻声跟唱,对于歌曲中的难点如:切分音符,教师应用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感受并理解。

师:宝贝们,有一个地方啊老师觉得你们唱的跟老师不一样,下面你们仔细听老师再唱一遍这个地方。

师:下面看老师做动作来表示这个地方的节奏,宝贝们认真看!

4、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演唱歌曲。

师:老师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了舞蹈跳给宝贝们看,你们也把它编出来给老师看好吗?

四、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幼儿身穿维吾尔族服饰,自由表演《尝葡萄》。

五、活动效果及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了解维吾尔族儿童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对维吾尔族歌曲产生喜爱之情。

小百科: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受乐曲 ABA的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感受乐句。

2、运动不同的方式感受并表现乐句末的“叮!镲!”声,并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B段音乐的上行、下行。

3、知道在游戏中不与他人发生碰撞,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老鼠和猫的纸偶 猫头饰 老鼠鼻子 凳子 自制小乐器等

活动过程:

1、听着《快乐的小老鼠》的音乐,孩子们模仿老鼠进活动室。

指导语:小老鼠们,我们去那边玩吧!

2、请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节奏和特别的叮镲声。

(1)幼儿安静地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乐句。

指导语: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美国孩子很喜欢的管弦乐曲,里面有很特别的声音,请仔细听!

(2)听音乐,感受每个乐句末的叮镲声。

指导语:请再听一次音乐,在音乐的叮镲声处动动你的身体。

(3)再次听音乐,运用自制小乐器来感受乐句和乐句末的叮镲声。

指导语:你觉得这个声音像我们的什么乐器唱歌啊?我们拿起小乐器,合着音乐唱歌吧!注意,是在叮镲声的地方唱歌!

3、欣赏B段音乐,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上行、下行。

指导语:除了有特别的声音,这首乐曲还有一处地方是有变化的。我们听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上行和下行吧!

4、听着音乐用手指在身体舞台上跳舞,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乐句。

指导语:我的小手爱跳舞,它想听着音乐在身体舞台上跳舞,你的小手在哪个舞台上跳舞啊?音乐到叮镲声时你的小手怎么跳舞?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跳吧!

5、通过“挠痒痒” 游戏,让幼儿能够比较准确的知道在“叮!镲!”声处为一个乐句。

指导语:除了自己的身体舞台,还可以在别人的身体舞台上跳舞。

6、组织孩子玩游戏 “老鼠和猫”,在游戏中感受和表现音乐的ABA结构。

(1)幼儿听着音乐操作纸偶,创编不同的老鼠和猫的玩法。

指导语:你的猫在哪里?老鼠躲在哪里的?它们会听着音乐玩什么游戏呢?

(2)教师生动地表演游戏“老鼠和猫”,幼儿自由评说游戏,在评说中掌握游戏的玩法。

指导语:看,来了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它们听着音乐会玩什么游戏呢?

(3)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听着音乐玩游戏。游戏可反复进行2—3遍。

7、再一次完整欣赏乐曲,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打字小姐》,是一首管弦乐曲。

8、老鼠带着胜利的喜悦,快乐地跳起舞,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 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 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 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教学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儿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如下:

1 2 3双手放下 双手平举 双手高举

二、欣赏法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C——F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 秋天 到 , 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X X X │ X ─ X │ X ─ X │ X ─ 0││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X X X │ X ─ X │ X ─ X │ X ─ 0││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X ─ X │ X ─ X│ X X X │ X ─ 0││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活动评价:

1、会唱歌曲。

2、能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延伸:

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拾落叶。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谱的过程中,感受3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铃鼓、双响筒、圆舞板、木鱼(人手一件)。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图谱一幅、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听》,初步感受3拍子乐曲的旋律。

2、熟悉音乐《会跳舞的叶子》,进一步感知3拍子乐曲的旋律。

(1)倾听音乐《会跳舞的叶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身体动作感知音乐。

3、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并表现3拍子的节奏特点。

(1)观察图谱,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幼儿看图谱拍出节奏,重点指导休止符。

活动反思:

《会跳舞的叶子》是一节大班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大班的课程,开始上课时自己是有些胆怯的。一是本次从来没有教过大班,对大班的课程体系,幼儿的发展水平不是太了解。二是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老师来说,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优质课,心里有些底气不足。但是,每一次机会都很难得,既然没有,既然胆怯,何不就抓住机会试一试呢,做好自己,关注过程,只负责将过程走好,结果暂不考虑。

就这样,经过一次小组集体研课磨课最后形成了我们小组内部的教案。教案虽然有了,但是在实际上课的时候还会发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第一次上课时由于时间仓促之前没有试课,课后河师大的王老师及与会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建议,自己再一点一点推敲试想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想出与之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二次上课,孩子的画画效果不错,但是在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还有教学技巧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于是,开始逐字逐句地斟酌上课时要说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听课的姐姐们也给我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在综合了建议之后,我又一次修改自己的教案,最终形成了最后的文字。园里的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贾老师还把自己的经验也告诉了我,就是把自己上课时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背下来,上课的时候按照流程,做足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渗透着无数的汗水,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默默努力。蝴蝶破茧而出,背后是挣扎,是付出,是努力,付出和汗水从不欺人。

如果这节课,再让我上一次,我依然觉得还有地方能够做得更好。也许,就是这样上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能够得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也正好验证了那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更加注重反思,不只是反思自己,还要反思过程,反思活动结果,反思孩子。反思,让进步更多。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弹簧步的动作要领,尝试随音乐节奏整齐一致地动作。

2、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在共同游戏中体验民间风俗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由《大花轿》音乐改编的对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故事及旋律。

2、共同收集传统婚礼图片:抛绣球、戴红头盖、坐花轿、轿夫抬花轿等。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进一步把握弹簧步的要领。

通过学做轿夫抬新娘的情景导入,继续尝试弹簧步模拟抬轿子,注意动作的要领,跟着音乐节拍行进,为游戏做准备。

第二环节: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

1、把握音乐的节奏与时段,确定游戏规则。

(1)跟着音乐在一定的范围内稳当地走弹簧步模拟抬轿子,互相不碰撞。

(2)按照音乐的提示请轿夫、接新娘、抛绣球,不得提前或落后。

(3)抬花轿的队伍必须整齐地前进,不能散架。

2、了解规则的实际意义。

(1)最初在走动时,互相挤在一起,造成碰撞,用“抬着花轿走轿子,走大路不走小路”来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较空的场地行进。

(2)在音乐结束时还停在半路上,找不到邀请的对象,用“准时到达轿夫或新娘家门口”来提示,启发幼儿关注音乐的旋律,判断自己和邀请者的距离,准时到达。

有的幼儿爱相互邀请,或选择已经装扮过新郎新娘的同伴重复装扮,用情景性的语言“女孩子可以和女孩子结婚吗?…“一个人能结两次婚吗?”做出回应,使幼儿感到信服,从而愿意遵守游戏的规则。

3、逐步推进。

第一遍游戏——由教师扮演新郎,参与示范并用分段演示,使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

第二遍游戏——请一位幼儿担任新郎,试玩游戏,此时,教师作为一个引领者和讲解者为幼儿提供支持。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及时地用情景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巩固音乐游戏的规则。这个游戏最大的难点就是六人(新郎、新娘和四个轿夫)同时行进,幼儿时常走得七倒八歪,甚至散了架。此时,教师就引导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共同寻找整齐一致行进的好办法。最初,幼儿有两种意见,一是看着前面朋友的脚步走,二是听音乐走。教师让幼儿分别尝试这两种方法,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合适,即使看不见前面小朋友的脚步,只要跟着音乐节奏走,就不会散架。通过思考、比较和尝试,幼儿把握得更牢固了。

第三遍游戏——两顶轿子同时行进,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游戏。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不早不晚到达家门口),并作适当的提示(听着音乐比看脚步前进更稳当),推进幼儿游戏的进程,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初步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学习歌唱游戏的玩法。

3.在游戏过程中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追逃时注意安全。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眼罩一个

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歌唱游戏的兴趣。

(1)教师:有一只小老鼠,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蒙上了眼睛,走进房间,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开心极啦!

(2)教师:看看我这只小老鼠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并初步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2)教师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结束时的对话。

(3)教师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了解结束时两个小伙伴要做亲热的动作。

(4)教师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了解完整的游戏玩法。

3.在教师的带领下,个别幼儿尝试摸小伙伴。

4.引入猫捉老鼠的游戏情境,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1)老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观察。

教师:房间里除了老鼠,还会有谁呢?

老师继续示范玩游戏,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用手指动作表现老鼠尾巴、猫尾巴。

教师:如果请你用手指表现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师:怎么用手指表现小猫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尝试游戏。

师幼共同游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摸尾巴。

5.幼儿完整玩游戏。

小百科: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并初步学唱《欢迎歌》。

2、 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3、 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不同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三只熊》PPT。

活动重难点:

愿意参加唱歌游戏。

听辨不同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让我们走近看一看。

2、 原来是三只熊的家,他们是谁?(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3、 今天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要开个生日餐会,想邀请许多朋友来参加。我们也一起去吧。

二、朋友来做客

(一) 小兔来了,熊妈妈来迎接,让幼儿感受旋律,初步熟悉歌词。

1、“哎,有个小动物也想去,是谁呢?!”(点出“小兔” )

“我们和小兔一起去三只熊的家吧。”(引导幼儿学小兔跳)。

“三只熊的家到了。”

“门上还有个门铃呢。”引导幼儿一起按门铃。(播放熊妈妈的声音)

2、 “是谁唱着欢迎歌来欢迎小兔的?”(幼儿猜猜讲讲)

(打开门,出现熊妈妈)“原来是熊妈妈。”“跟熊妈妈打个招呼吧”。(“熊妈妈你好!”)

3、“熊妈妈唱的真好听,声音柔柔的,我们请熊妈妈再来唱一遍吧。”

4、再欣赏一遍熊妈妈的歌。

提问:刚才熊妈妈唱了什么?是怎么唱的?(教师重复歌词)

“谢谢熊妈妈的歌!”

(二)小鸡来了,小熊来迎接,幼儿初步跟唱。

1、“叽叽叽,叽叽叽,这是谁来了?”(小鸡)“来了几只小鸡呀?”(两只)

2、我们带小鸡一起到三只熊的家去吧。跟着老师学做小鸡的律动。

3、 小鸡也来按门铃了。(播放小熊的歌声)。“是谁在唱欢迎歌迎接小鸡呢?”(出现小熊)。引导幼儿和小熊招呼。小熊的声音跟我们小朋友的声音一样可爱,我们也来跟着小熊唱欢迎歌好吗?(引导幼儿随着录音跟唱,学小熊唱歌)

4、小熊说:“小鸡请进,请坐”。

(三)小鸭子来了,熊爸爸来迎接。

1、“瞧,有一群可爱的小鸭也来了”。“小鸭子走累了,坐下歇歇。”

2、“我们来按门铃,听一听这次是谁来开门。”你怎么知道是熊爸爸。“原来熊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低低的。

(四)一起唱歌

“熊妈妈唱得歌是柔柔的,熊宝宝唱得歌是稚嫩的,熊爸爸唱得歌是粗粗的低低的。那我们小朋友喜欢怎么歌声呀?”

“我们一起和三只熊来欢迎今天参加生日会的小动物吧”

活动反思:

在出示小兔的时候我们,我们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如“耳朵长又长,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按门铃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一下,动作可以做得更优美一些。小鸡出示的形式很好,和小兔的有所不同,但是噱头还是不够,教师的肢体语言还要再夸张一点。让宝宝们学唱的时候可以模仿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声音,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

托班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孩子开心,孩子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本领。托班对于每个孩子的语言都是要有小结的,而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地表扬她们。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学唱的时候我让孩子唱的还是比较少,还是需要多唱,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演唱,以达到目标。

小百科:欢迎指高兴地迎接,诚心希望;乐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