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六篇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4W 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六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幼儿智力。

2、教幼儿学习折衣服的方法,学会看过程图。

3、培养幼儿细致、认真的手工习惯。

4、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型白纸、水彩笔或油画棒。

2、衣服的折叠过程图及范例(经过装饰和没经过装饰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小人国要举行庆新年联欢会了,可是有许多小人还没有演出服装,请小朋友帮助他们设计制作漂亮的衣服。

2、欣赏范例。

让幼儿观察范例(装饰的和不装饰的)是怎样做成的,说说哪件衣服最漂亮,为什么?

3、折叠衣服:边示范边讲解,教幼儿看简单的折叠符号进行折叠。

4、装饰衣服: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花样装饰衣服。

5、服装展览:将幼儿折叠的衣服展览在作业袋中,组织幼儿欣赏、评论,对作业认真、细致、有创造的给予表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木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树木,爱惜木制品的意识

2、养成幼儿细致地观察周围事物及习惯,并会使用图画、符号等进行表征,体验探索的乐趣。

3、了解木头制品是怎样来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木制品制作过程图片。

2、木制品:桌椅、软木塞、火柴、铅笔、木制玩具、木制装饰画等。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关于树木和木制品的简单知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找出活动室内的木头制品,并用图画、符号等表示出来。师幼共同寻找。

2、(1)请幼儿讲讲自己找到了那些木头制品。

(2)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木头制品。

(3)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木材。

3、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木头制品,使用木制品时应注意什么?

4、(1)请幼儿讲座木制品是怎样来的。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讲述木制品制作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河蚌

2.实物“珍珠项链”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珍珠项链,教师把珍珠项链戴在脖子上。

交朋友,老师戴上这条项链漂亮吗?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项链吗?

(让幼儿互相议论后,知道使用珍珠做成的项链。)

2.你们知道珍珠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引导语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二、展开

1.课件演示:图片3

(1)教师:你们看珍珠生活在哪里?

(通过图片了解,珍珠生活在河蚌里。)

(2)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

2.课件演示:图片2

请幼儿观察。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环纹,

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

(3)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

3.河蚌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吗?

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

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4.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教师给幼儿介绍,河蚌以实藻类为生。

5.河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1)课件演示:

河蚌可以烧、烹、炖,制作成美味佳肴。

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

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三、结束

师幼共同探讨,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海水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已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另外教师还分组指导幼儿合作设计了B段节奏鼓谱。

活动目标

1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 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 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动过程

1 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 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欢快的太平鼓舞,请你们欣赏。看一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是,由身体时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动作。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 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鼓谱中四分音符的节奏是用“大鼓的图形”标志出来,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教师: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们用“小鼓的图形”标志出来,打起鼓来比较俏皮、有趣。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动作适合敲小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教师: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我们用“腰铃的图形”标志出来。扭腰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原地站着扭腰铃,还可以有什么变化?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教师总结:第一组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很新颖,特别是两个小朋友蹲、起的动作配合得非常好!咱们来看看第二组黄队的小朋友是怎么编的?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黄队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队形变化,在表演“前后串排”的动作时,小朋友眼睛相互看着,就更好了!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小朋友是怎样编的?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4、完整表演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各种物体的基本形态。

3、大胆利用各种线条和色块丰富画面,初步学习色块装饰画。

  活动准备:

1、教具:各种几何图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记号笔、绘画纸、油画棒、范例若干。

2、学具: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3、经验准备:有图形拼搭的游戏。

  活动过程:

1、“几何图形”来做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跟它们见见面?那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

*看,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各种图形的名称。

2、“几何图形”变魔术。

*现在,这些几何图形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教师利用几何图形快速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基本形态。

*你们看,变成了什么?是哪些几何图形变的?这只小鸟变得怎么样?

*你们想用几何图形来变魔术吗?你想变出什么呢?可以用哪些几何图形来变?

*请幼儿自由讨论,然后个别幼儿来示范。

谁愿意到前面来变一变?

*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做简单。

3、“几何图形”捉迷藏。

*现在几何图形变的小鸟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你们愿意吗?请幼儿闭上眼睛。

*出示小鸟的色块画。

*看看小鸟躲到哪里去了?你们发现小鸟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上丰富的色块。

*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漂亮在哪里?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色块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幼儿说,师边示范边讲解。

*想一想,除了用横线和竖线来变方格,还可以用什么线条变出方格来?

幼儿说出一种线条,教师就出示线条图片。

*教师:这些几何图形可以变出许多不同的物体,各种线条也能变出不同的方格来,方格里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变成了漂亮的色块。你们想来试一试吗?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介绍作画材料。

*教师提要求:(1)先想好你要用几何图形变出什么物体。(2)画的物体要大大的,并画在画纸的中间。(3)线条画出来的方格也要大大的,涂色块时颜色要均匀,而且一种颜色的色块要隔开来,这样画出来的画才漂亮。(4)画好后,你可以说一说你用什么几何图形变出了什么物体,它躲到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色块里了。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同伴合作制作简单的地球模型。

(2)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将部分国家的名称、风景名胜、人物。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在教师的示范及与同伴合作中掌握简易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本次活动目标在三个环节中完成。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引发幼儿学习地球的兴趣。

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猜谜语、谈话引出活动内容,与此同时复习巩固对地球仪的认识。

在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教师的制作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制作地球模型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了解掌握制作简易地球模型的方法,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第三个环节主要采用欣赏、谈话,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地球模型”是分题“地球只有一个”中的一节活动,它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幼儿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赋予有儿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我的这个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了解认识地球仪,学会协商合作,并通过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