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3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创编情节、动作、歌词,探索音乐游戏的玩法。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五只小老鼠和大黑猫的图片。

2、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创编歌词。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幼儿拍手)

2、从背后出示小老鼠,原来是"小老鼠"来了(加表情),小老鼠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还有个本领,会骨碌骨碌转;嘴巴尖尖的,幼儿学学,尾巴细细的、长长的)

3、小老鼠还带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哦,一共有五只小老鼠,五只小老鼠在一起玩,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呢?(偷吃米来偷吃油,咬破了许多小人书,偷吃饼干偷吃肉……教师加以整理)

3、你们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大家流露对小老鼠的憎恨)

6、老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大黑猫)教师叫:喵喵喵喵喵。

7、你们想想,大黑猫看到小老鼠会怎么做呢?(教师情绪表现为紧张)会把小老鼠吃掉(教师学猫吃: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幼儿学学)吃掉了五只小老鼠。

8、刚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呀,我们一起把它编成简短的儿歌吧。(以问答的形式编)

二、配乐唱歌。

1、我们给这首儿歌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吧!(听一听)。

2、幼儿讲讲最喜欢歌曲中的句子?(根据幼儿的喜好师弹弹,幼儿唱唱。)

3、这首歌曲又有趣又好玩,我们一起来轻声地唱唱,也可以学学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弹音乐,表扬个别小朋友)

4、赏识孩子,使其他小朋友也大胆地表现出来。

三、探索音乐游戏玩法,分角色(用胸饰)进行表演。

1、部分幼儿表演(探索表演规则)。

*大黑猫很厉害的,谁做大黑猫,该怎么表现厉害呢?

*小老鼠比较坏,谁会表演,打算怎么表演?

*根据幼儿讲述,师幼共同总结游戏玩法。(如果小老鼠被吃掉了,就回到座位上。其他小朋友就为他们演唱。)

2、集体表演。(及时捕捉信息进行评价)

四、延伸活动:大黑猫休息了。

1、大黑猫今天吃掉了五只小老鼠,肚子可饱了,接下来他要去干什么呀?(休息了,睡觉了)

2、放音乐天亮了,小猫要出去锻炼身体,练本领!

活动反思:

1、针对学生书写不严谨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规范,通过学生板演,老师点播,学生自己改正的方式规范几何证明题的书写格式。

2、例题的设计上,选择了一类典型例题,进行了强化练习,对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的线段和直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而且引入了旋转的知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一知识加深了理解,并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迁移。

3、整堂课的设计重难点突出,在旧知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入了新知,并进行了提升,让学生学有所得。

本节课的不足与遗憾之处:

1、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间上用的比较多,导致最后一个实际应用题没有处理上。

2、知识的迁移上还有待提高,对知识点的联系还应该更系统一下,力争形成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能更好的,系统的学习这一章的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好的关注学生,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让自己很好的把握课堂,把握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小百科:对角线,几何学名词,定义为连接多边形任意两个不相邻顶点的线段,或者连接多面体任意两个不在同一面上的顶点的线段。另外在代数学中,n阶行列式,从左上至右下的数归为主对角线,从左下至右上的数归为副对角线。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国的儿童并不习惯于听音乐,对于没有太多聆听经验的儿童来说,安静地坐下来欣赏音乐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如果在听音乐的同时配合一些自然的动作的话,不仅会使听音乐的过程充满乐趣,还能帮助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孩子们对大森林充满了好奇向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发生的故事,因此设计了《狮王进行曲》活动。培养孩子“听”的艺术,获得一些基础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各方面的艺术能力。引发幼儿对动物的了解与关怀。

活动目标:

1、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图谱、动物头饰、录音。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受乐曲。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乐,听。”(播放乐曲)

这首音乐怎么样?(雄壮、有力,轻快、活泼)

二、 听故事引起兴趣。

1、音乐讲了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

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小树长的很密很密,风吹树摇,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准备出巡。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出来,狮王得意地大声吼叫,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小动物听了非常高兴,围着狮王跳起了舞,乐队为他们伴奏,他们跳的可开心了。

2、提问

(1)狮王出来之前小动物为它做了什么?(吹喇叭、打鼓)出示小图1。

(2)小动物“嗒嗒嗒咚”有节奏的吹着喇叭打着鼓欢迎狮王的到来。谁来学一学。一起学学。

(3)狮子大王出来后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出示图2)哪只狮子来学学。我们一起做狮王吼一吼。

(4)小动物们看见狮王来了是怎么做的?(出示图3)

三、 完整欣赏。

哪一段是狮王出来乐队欢迎他,哪一段是狮王大声吼叫、哪段是小动物围着狮王跳舞?完整听一听,边听边用声音、动作学学。

四、 分段欣赏。

(一)欣赏A段。

1、刚才用声音、动作来模仿,听听这一段讲了什么?

2、它们怎样演奏看着图谱说一说。

3、听音乐做动作。(2遍)

放音乐一,老师语言提示。

(二)欣赏B段。

1、狮王在干什么了?(走路、吼叫)

2、狮王怎么走路?学一学。

3、狮王吼了几次呢?仔细听一听。(出示大图2)

4、做狮大王听音乐有节奏的走一走,吼一吼。

(三)欣赏A。

1、狮王们吼的真有节奏,听这段音乐又是讲了什么?(出示大图3)

2、看图谱说一说吧。(音乐)

3、老师做狮王,小朋友做小动物围着老师高兴的跳舞。

五、完整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

一起完整的听听这首《狮王进行曲》。

六、分角色表演。

1、用声音、动作读一读这张图谱。

2、分角色表演。

(1)师做狮王。

(2)交换角色。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井井有条,紧扣主题,活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通过听赏、游戏,表现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模仿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形象进行艺术表现,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幼儿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打击乐是幼儿平时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各种乐器,简单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乐,的确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往往也面临一种难题--乐器不够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教室里常见的一些东西来替代正规的乐器,经过简单的加工改造,也能成为满足孩子乐趣的一种"乐器"。而《机器猫》这首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他们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节奏也比较明显。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打击乐《机器猫》。

本次活动为第二课时,整个活动以"机器猫"这个形象来贯穿,从简单地拍打身体部位到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幼儿在讨论、实践、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简易的"乐器"带入歌曲。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我们平时对打击乐器的定义,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意识地改造,积极地投入到"打击乐"活动中。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拍打出一些简单的节奏。

2、根据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利用各类"生活中的乐器"为歌曲《机器猫》拍打节奏。

3、通过用另类的"器乐"来演奏歌曲,从而巩固对歌曲节奏的把握,提高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已听过《机器猫》音乐,熟悉音乐节奏。

物质准备:

1、节奏谱。

2、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箱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跟音乐舞蹈,回忆感受节奏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用手指跳个舞欢迎客人老师吧。

2、你知道刚刚我们玩手指操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节奏谱)大家是不是还能看着节奏谱来为这首乐曲打一打节奏呢?

3、除了大家一起来拍手,你觉得还能用什么动作以怎样的形式来打节奏会更有意思呢?

二、为音乐伴奏,自由选择乐器

1、大家知道,机器猫身上有一个什么东西最神奇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机器猫的袋袋里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逐一出示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盒、积木等"乐器"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这些物品出了刚刚大家说到的那些常见的作用。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你听。当我用手拍打牛奶箱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有了声音我就能拍打出好听的节奏。你能吗?

4、除了牛奶盒你还能利用我这里的什么东西拍打出好听的节奏呢?谁愿意来试试?

提示:当拍打不能使一样东西发出声音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它和谁一起合作就能发出声音了。

5、大家真棒,能够把我的这些没用的东西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乐器,为了感谢机器猫,我们就利用这些"乐器"来为这首歌曲打一打节奏吧。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三、听音乐表演,完整演奏歌曲

1、谁来说说看,你手中的乐器表演哪一段会比较合适呢?我们来尝试一下。

2、对比每一种演奏方式,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3、交换乐器。

4、大家刚刚的表现真棒,机器猫听了大家的演奏也很满意,特意为我们大家准备了它最喜欢的"铜锣烧"来跟我们一起分享呢。

活动反思:

打击乐《机器猫》说课打击乐是幼儿平时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各种乐器,简单的拍拍打打就能演奏好好的音乐,的确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幼儿往往对于这类活动也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往往也面临一种难题--乐器不够用。所以我想到了利用一些我们生活中、教室里常见的一些东西来替代正规的乐器,经过简单的加工改造,也能成为满足孩子乐趣的一种"乐器"。本次活动中,我就利用"牛奶盒"、"铁罐子"、"纽扣"、"积木",通过教师的提示、幼儿的想象,分别改造成"鼓"、"沙球"、"碰铃",让幼儿分别以拍、摇、敲这三种形式来表演乐曲。而我之所以选择《机器猫》这首歌曲,是因为它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他们非常熟悉,而歌曲本身节奏也比较明显。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打击乐《机器猫》。

本次活动为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就已经让幼儿初步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能够以拍手的形式为歌曲打节奏,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在第一课时过程中其实有一个难点,就是最后一句的节奏,也是幼儿比较难以掌握的。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机器猫"这个形象贯穿始终,从简单的拍手,到拍打身体部位,再到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层层递进。出示"乐器"后让幼儿自己在讨论、实践、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简易的"乐器"带入歌曲,到最后还能分段看指挥合作演奏,不断对幼儿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的兴趣点始终围绕着活动的进程。

另外,本次活动中我的图谱也是加入了自己想法。既然《机器猫》是一首非常活泼富有童趣的音乐,那么传统的"叉叉"不免有些煞风景,因此我想到何不就利用与机器猫有关的一些物品,如机器猫的小铃铛,机器猫最爱吃的铜锣烧等来替代传统的"叉叉",这样会更有意思。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拓展我们平时对打击乐器的定义,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有意识地改造,积极地投入到"打击乐"活动中。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音乐抽象,幼儿较难掌握。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进行律动教学,即事先给幼儿讲述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创遍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配节奏、创编图谱、打击乐、游戏,不仅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减轻幼儿记忆的负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打节奏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及雄壮有力的'特点。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性质用节奏、图谱、游戏的方式表现作品的内容和形象。

3、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

2、狮王头像、动物头饰、乐器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完整欣赏音乐(1)

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完整欣赏音乐(2)

把你看到的表演出来。

3、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音乐里的故事:《狮王的故事》

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对画面进行匹配。

(1) 表现狮王出场的情景。(a段)(感受神气)

师: 请幼儿学一学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 狮王与小动物跳舞情景。(b段)(感受高兴)

师:当小动物们听到狮王说我不吃你们了,小动物心里感到怎样?他们怎么表示高兴的?(表演节目给狮王看,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小动物跳舞)。

(3) 表现狮王追小动物,小动物害怕躲藏的情景。(a段)(感受害怕)

师:狮王看着看着突然肚子饿了就大吼一声跑去抓小动物,这一下可不得了,把小动物吓得怎样了?

4、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图谱。

5、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节奏。

(1) 幼儿听音乐为故事配节奏。

(2) 选择相应的乐器

6、 幼儿打击音乐练习。

7、 师与幼儿游戏《狮王的故事》。请一名幼儿扮演狮王,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随乐即兴表演1-2次。

8、 活动结束:幼儿给音乐取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出示丁丁)

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们知道他最喜欢做什么了?

丁丁今天还带来几张图画,请小朋友帮忙看一下,画得怎么样?

二、通过图片理解歌词

1、幼儿观察后集体讲述 “请你们看一下,画了些什么?画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练声: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丁丁,现在我们一起来相互问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蔡老师你好)

2,节奏练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耳朵能帮助我们听辩各种不同的声音,现在我就要来考一考你们的耳朵能不能准确地听辩出我拍的节奏,而且还要把我拍的节奏一模一样的拍出来。你们能行吗?好,请小朋友仔细听。

a,学生听辨老师拍的节奏并拍出。

(1)×× ×× │×× ×│

(2)×·× ×× │×× ×│

a,提问:刚才我们拍的节奏一样吗?我们一起来拍一下。

b,出示两条节奏的卡片,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c,老师讲解节奏的不同点。

d,幼儿唱一遍两条节奏,并拍一下节奏。

b,幼儿做节奏的游戏:把节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词下面,幼儿听老师弹的琴声是哪一条节奏,如果是符点的就站起来拍手。

3、欣赏歌曲(教师范唱一遍)

现在我们就把丁丁这个故事,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唱的时候注意音乐中的符点。

三、在学唱基础上提高演唱要求。

1、、给音乐起名字。

小朋友我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讨论后起名字)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丁丁是个粗心的人,那么你们说做事粗心马虎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会被别人笑,还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对了,那么在这首歌曲中,丁丁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笑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听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举手表示。

2、幼儿听歌曲举手表示笑声。

除了笑声,老师还听到一个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个声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对,就象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样的画也会觉得很奇怪,所以要说“咦”,你们能不能来学学它的口气?能不能吧后面的笑声一起加上吗?

3、幼儿练习唱最后一个乐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来唱,表现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绪)。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变换多种形式教幼儿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声、集体演唱等)。

小朋友,你学了这首歌后,你会不会象丁丁那样粗心?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象丁丁那样的,一定会做个做事情细心,认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个好朋友,去帮助丁丁修改图画。(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