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合八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合八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2W 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集合八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畅等特点。

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

准备:

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

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

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

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

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

6.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

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

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一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音乐抽象,幼儿较难掌握。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进行律动教学,即事先给幼儿讲述根据音乐结构和性质创遍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配节奏、创编图谱、打击乐、游戏,不仅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减轻幼儿记忆的负担,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和打节奏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活动中享受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大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及雄壮有力的特点。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性质用节奏、图谱、游戏的方式表现作品的内容和形象。

3、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

2、狮王头像、动物头饰、乐器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完整欣赏音乐(1)

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完整欣赏音乐(2)

把你看到的表演出来。

3、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音乐里的故事:《狮王的故事》

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对画面进行匹配。

(1) 表现狮王出场的情景。(a段)(感受神气)

师: 请幼儿学一学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 狮王与小动物跳舞情景。(b段)(感受高兴)

师:当小动物们听到狮王说我不吃你们了,小动物心里感到怎样?他们怎么表示高兴的?(表演节目给狮王看,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小动物跳舞)。

(3) 表现狮王追小动物,小动物害怕躲藏的情景。(a段)(感受害怕)

师:狮王看着看着突然肚子饿了就大吼一声跑去抓小动物,这一下可不得了,把小动物吓得怎样了?

4、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图谱。

5、 完整欣赏音乐请幼儿对故事匹配节奏。

(1) 幼儿听音乐为故事配节奏。

(2) 选择相应的乐器

6、 幼儿打击音乐练习。

7、 师与幼儿游戏《狮王的故事》。请一名幼儿扮演狮王,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随乐即兴表演1-2次。

8、 活动结束:幼儿给音乐取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表达想上一年级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熟悉歌曲《读书郎》、《快上一年级》

2、教师准备:音乐、图谱等。

活动实录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律动:读书郎

引言:孩子们,让我们背起小书包上学去啦!

——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进活动室。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能大胆表达表现。

:你们的表现真不错,声音好听,动作也漂亮。来休息一下吧。

二、解读图谱,体验合唱

1、回忆歌曲

过渡语:听,这是哪首歌?

幼:快上一年级。

师:再过不久你们就要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就让我们来齐唱这首歌吧。

——幼儿齐唱歌曲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用好听、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

我的反思:

此处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提醒孩子们用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如“注意你们的小喇叭要控制好,还要听得到朋友的声音。”并且可以用眼神与肢体动作鼓励孩子,及时表扬幼儿“真像个一年级的学生了”、“做小学生就是好神气!”等等,激发幼儿情感的表达。

2、表现歌曲

(1)领唱

——出示歌曲图谱,共同解读图符

(个体、群体、个体+群体的图片放置在乐句前。)

关键提问:怎么唱?

幼:领唱的小朋友现场,后面的一起唱。

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是领唱

幼:第一段一个人唱,第二段下面的小朋友唱,最后一起唱,我是从图片上看出来的。

师:对,图符能告诉你很多小秘密。那谁愿意来领唱第一行?

(明确要求:领唱要注意什么?——幼儿:声音响亮,还要有表情。)

——个别幼儿与教师担任领唱,集体表现领唱的方法。

:领唱的孩子要有表情,声音响亮,下面配合的孩子也要注意声音的控制,准确的跟唱。

(2)接唱:绿蓝卡片

——变换图符,关键提问:图符有变化吗?怎么唱?

幼:前面一对是绿队唱,然后是蓝队唱,最后一起唱。

追问:图符告诉你要干什么?

幼:分两队。

——幼儿分组配合歌唱。

师:你们刚才配合的真不错,我还有些图片,谁来想想办法,可以放在哪里?怎么唱?

——幼儿自主将图片轮换位置摆放

引发讨论:这样摆放可以怎么唱?(红队与蓝队交换唱)

(3)第三次解读:出示轮唱歌词,让孩子们想象怎么唱。

关键提问:有休止符了,歌曲又可以怎么唱呢?

幼:像卡侬游戏一样,蓝队先唱,绿队等一会儿再唱。

追问:那要等多久再唱?

幼:有四个零,要等四拍。

师:不错的想法,来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怎么让红蓝两队朋友一起结束呢?

——师幼合作,教师唱一声部,幼儿唱二声部,引导幼儿了解红队多唱两小节才能与蓝队一起结束歌曲。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主动解读图谱,积极探索合作表现方式

:大家合唱的真不错,刚才我们用的是轮唱的方法来唱歌,也是合唱歌曲的一种形式。轮唱的时候不仅要听好同伴的声音,还要牢记坚持自己声部的歌词。

我的反思:

合唱表现的形式是孩子们喜欢的,在幼儿自主表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关注孩子之间的问题产生和质疑,鼓励孩子们发表不同的想法,开展不同的齐唱、接唱。在尝试理解轮唱方法时,还可以充分挖掘孩子们对图谱的想法,让孩子们尽情表述。体现幼儿的自主参与。

三、卡侬游戏,拓展经验

1、幼儿分组游戏

过渡语:(听响板声音)听,谁来了?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把平时说唱的卡侬游戏配上刚才歌曲的第一句和同伴游戏吧。

要求:卡侬游戏分两组,一组先开始,另一组休息4拍开始。每组幼儿都要坚持好自己一组的歌曲,唱完最后一个字时快速蹲下。

观察要点:幼儿能否按规则有序开展游戏

2、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结束语:配合的真不错,真像个要做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了,让我们把这首歌和快乐的游戏带回去找更多的朋友分享吧!放歌曲《快上一年级》

点评

亮点:

1、内容选择恰当,符合当前主题。教师能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高峰阶段,挖掘适宜的素材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并与主题相吻合。

2、目标定位符合主题活动的价值取向。通过本次活动中齐唱、领唱、接唱与轮唱的多种形式的歌唱,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习得。对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打下了基础。

3、环节设计合理,师幼互动良好。活动的每个环节的确循序渐进,不同的演唱形式逐步推进,在理解和尝试轮唱的过程中,教师掌控适宜。

建议:

情感目标的达成还需在每一个环节更加凸显,让孩子们充分表达上一年级的自豪、激动的情感。

自我反思

选材亮——用好《学习用书》是当下一线教师首要做好的基本功,因此我选用了书中的内容,结合幼小衔接的工作,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幼儿活——孩子们的音乐特质体现较好,她们喜欢唱歌,会合唱表现歌曲。尽管是老歌新唱,但是孩子们的热情仍是高涨的。

教法巧——在引领式的教学方法下,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很自然,让孩子们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想出更过不同的演唱方法。

有待提高之处:

情感的处理还不够明显,不仅用教师语言上的引导,更应该从多角度引发孩子在表达情感方面下功夫。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仅仅学会歌曲是不够的,教师应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仿编歌曲《春天在哪里》这个活动就是挖掘了歌曲可拓展之处,让幼儿在创编歌曲时更好的感受春天的多种声音和声音的美妙、有趣,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不仅可以用眼睛看世界,也可以用耳朵听世界,感受除视觉外的听觉美。使学生在表现和创造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幼儿用不同演唱方式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目标预设】

1、学习仿编歌曲《春天在哪里》,体验成功的乐趣。

2、学习问答形式和分组唱和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培养幼儿用耳朵感受生活的能力和体验季节之美的审美能力。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重点和难点】

学习仿编歌曲《春天在哪里》,替换动物的歌声。

【设计思路】

《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歌词格式整齐、压韵,唱起来朗朗上口,颇含诗意。春天在那里?以这个问题引头的歌词,展开了广阔的画面,也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余地。诗歌以明快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格调,与春天的景色融合一体,给幼儿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启迪。一般人们是从视觉上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而忽视听觉感受到的春天。我想让幼儿通过仿编歌曲《春天在哪里》中还有会唱歌的XX,让幼儿感受春天声音的美妙。让幼儿老歌新唱,多唱法。让幼儿在拓展歌曲,创编歌词,运用不同唱法再次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感情。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念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生活的联系。”时值初春,春的气息悄然而至,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歌曲《春天在哪里》正好表现这一主题,学生对春天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念与知识。新课标同时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解决难点,而应在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和过程来进行,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仿编歌曲《春天在哪里》这个音乐活动正是让幼儿在春的意境中,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创编,进一步丰富歌曲,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快乐和成功,并进一步感受春天声音的“美”,从而使幼儿对春天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更新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准备】

1、春天图片一幅、歌曲图谱一张。《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及伴奏带。

2、录音机、磁带(录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鸽子、鸟叫、小鸡、小鸭等声音)

【教育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师带领幼儿将歌曲完整唱一遍。

二、看图谱仿编诗歌

1、出示诗歌曲图谱

提问:春天除了有会唱歌的小黄鹂,你知道春天还有会唱歌的谁呢?(幼儿回答,教师在图谱上替换相应的图片)它是怎么唱歌的?(引导幼儿一起模仿歌声,如:蜜蜂——嗡嗡嗡)

2、我们一起用歌曲里的节奏来唱一唱。(如:还有那会唱歌的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还有那会唱歌的小蜜蜂。)

3、出示幼儿不易想到的春天的歌声:春雨—淅沥沥、溪水—哗啦拉、鸽子——咕咕咕

师:这是谁?它们在春天里是怎么唱歌的?(幼儿不知道时播放它们的声音,让幼儿模仿。)谁来唱一唱?(幼儿尝试唱出创编歌曲)

三、唱仿编歌曲,感受春天声音的美妙。

1、放伴奏带,幼儿分组歌表演仿编的歌曲,如:一组唱蜜蜂,一组唱青蛙,一组唱春雨……

2、教师小结:原来春天的蜜蜂、青蛙、春雨、小溪……都会唱歌,春天到处都有美妙的歌声。

四、学习用问答形式和分组唱和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1、师:歌曲中有一句问句,是哪一句呢?(春天在哪里?)

2、师:那老师来问?你们答?最后小蜜蜂的歌声老师和你们一起唱。(师生合作,用问答形式和分组唱和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进一步练习:可以女孩问,男孩答或交换,最后可以用幼儿创编的歌曲,如;春雨/小溪/青蛙等的歌声一起唱,进行多次练习,幼儿不易枯燥。

4、小结:春天来了,不光可以用眼睛看到,春天的歌声也会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活动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歌意境优美,全诗分四小节分别从“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和“田野里”四个地方,介绍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全诗语言整齐中富有变化,节奏明快,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教材。

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乐于读书,并且读出感情,首先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北方的春天来得比较迟,无法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和温暖 。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上网搜集了很多课文中描写到的春天的图片。在教学中,我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以及老师的范读来渲染课文情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在讲到春天的美景时我便把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展示出来给同学们看,他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哇噻,太美了!”“太美了!这时候我便因势利导“你们谁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春天很美很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一位同学都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内心对春天的赞美。

这首诗在写法上都是相同的,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一小节时,我先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再让学生自由试读、互读、指名读、齐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春天的美丽。后边几小节则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评读、分组赛读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在读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变得想读、能读、乐读,并且读出感情,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逐步提高。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西风的话》,感受其优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

2、按乐句摆放秋天的丰收果实,以增强乐句感。

3、在“拾落叶”游戏中,与同伴友好交往,抒发音乐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秋游,丰富对秋季特征的认识。

2、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布置一张丰收桌。

3、每人准备一件有关秋天的作品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手指游戏歌》。

二、欣赏乐曲《西风的话》。

1、启发幼儿回忆秋游的情景,边听音乐边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两拍一下地拍手,并讨论乐曲地性质。

3、教师随乐曲画波浪线,帮助幼儿感受乐曲地四个乐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质。

4、幼儿举起右手食指,随音乐空指教师画的线条,体会音乐的性质与乐句特点。

5、教师与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每句音乐的最后一小节做一个身体动作,如拍手、排肩等。

6、边听音乐,边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按乐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实物送往丰收桌,并在每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准确的放在桌子上。

7、按乐句做动作。

三、游戏《拾落叶》。

重复游戏时,可交换角色进行。

《西风的话》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在引导幼儿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把无形的音高转换成有形的线条,让幼儿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我根据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划出一条条高低清晰的旋律线,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用拳头表示力度“强”,用手掌表示力度“弱”,这样在划旋律线的同时,加入了力度处理,解决了力度变化的难点,让幼儿用简单形象的线条,增强了对乐句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时起时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欢乐嬉戏玩耍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5 3”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呼应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最后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通过聆听,听出歌曲中,杜鹃的叫声,孩子们都能听出来,并跟着模仿唱,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这个音,并在教学中加入“3 1”两个声部模拟“咕咕”声,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学习的重点,多数孩子能通过聆听和识读乐谱找到第一句中前后半句旋律相同,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难点在每一句开始的几个音的音准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乐句主和旋“1 3 5”三个音的音准,主要还通过跟琴声反复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后,还给学生加入了情景剧表演环节,孩子们非常乐于参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变成自己喜欢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针对我园开展的"争做好孩子"评比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我挑选了这首歌作为对孩子的一个鼓励和带动,以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争当好孩子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出音乐的风格,愿意大胆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2、通过肢体动作,尝试不同的节奏,加强身体协调能力。

3、学会律动基本动作,体验集体律动的快乐和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准备:我是勇敢小兵兵;

歌曲准备:我真的很不错;

活动过程:

1、进场:听音乐"我是勇敢小兵兵",随老师律动进场。

2、谈话导入:

(1)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交流受到表扬时的心情,以及提问幼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表扬?表扬方式有哪些?

(2)引出音乐听赏:用老师在歌曲里表扬自己的方式吸引孩子;

3、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1)让幼儿听听歌曲所表达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听了这首歌曲感觉怎么样?(自信、快乐的),引出歌名:我真的很不错;

(2)再次听赏,教师通过拍掌或其它肢体动作来带动幼儿表现音乐的节奏;

提问:"小朋友,刚刚的歌曲里除了说我真的很不错,还说了什么呢?"(幼儿答)教师帮助引导幼儿好歌词的顺序。

4、律动学习:

(1)教师随音乐示范表演律动一次;

(2)通过鼓励激发孩子学习律动的兴趣;

(3)老师放慢速度边分句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表达歌词部分内容的同时注意语言节奏和基本动作的顺序。

(4)边哼边唱边配语言节奏,跟老师一起学会律动的每个动作。(注意:扩指、旁按手、摆臂、小碎步、旁出腿勾脚……)

(5)幼儿初步跟跳,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5、游戏:我真的很不错(巩固)

(1)将幼儿分成两队面对面,请两个小队长,老师放一小节音乐,幼儿听音乐回忆动作,队长看看哪队幼儿反应最快,请先举手的小队表演,另一队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

(2)游戏结束,幼儿随音乐再集体表演一次;

(3)引导幼儿创编不一样的表扬自己的动作(即歌曲第一小节动作创编),并表演给小伙伴看,大家相互学习;

6、活动结束:

围成小圆圈,鼓励幼儿邀请我们的听课老师参与圈内互动,将创编出的新的表扬自己的方式换入歌曲第一小节,随音乐边唱边跳,音乐第三段时随老师离场,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幸福的我们》轻快活泼的风格,体会歌词中所蕴含的幸福感。

2、尝试运用歌唱、节奏游戏、舞蹈等方式表达对幸福的理解。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感受表达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幸福的我们》。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让幼儿初步体会幸福

由幸福宝宝的到来让幼儿讨论什么是幸福。

二、欣赏歌曲《幸福的脸》,理解歌曲表达的含义

1、先欣赏A段,让幼儿说说幸福是什么。

2、欣赏B段音乐,让幼儿理解歌曲中其他幸福的事情。

3、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中蕴含的幸福感。

三、玩拍手游戏,让幼儿体验歌曲温馨的氛围。

教师先介绍游戏规则,而后两名教师一起玩拍手游戏,激发幼儿玩的兴趣。

四、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对幸福的理解

让幼儿说说幸福的时候跳出来的舞蹈会是什么样,叫个别幼儿上来做

五、欣赏手语表演《幸福的脸》,体会不一样的幸福

由聋哑儿童引出手语表演,教育幼儿体会聋哑儿童的坚强与幸福。要向他们一样让大家能看到你幸福快乐的笑脸。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幸福的我们》是一节歌曲欣赏活动,歌词理解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因为歌词是乐曲的灵魂,是用于表现歌曲情感的直白,所以对于不认识多少字的大班幼儿来讲有一定难度,在这里教师制作了动画课件,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降低了理解难度,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画面,很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接受,按照歌曲的歌词意思进行分段欣赏,A段让幼儿欣赏什么是幸福?别人眼中的幸福。同时在欣赏之余,我还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为的幸福。B段音乐是幸福的事情,幼儿在心上的同时也说出来自己心中幸福的事情。这样将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幼儿用自编的动作来表现幸福的理解,将幸福生活化,更适合幼儿的经验。最后用聋哑儿童的表演将活动的意义更放宽放大,让幼儿从聋哑儿童的快乐和幸福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坚强,努力。幼儿通过看、说、做来体验、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让幼儿更准确地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同时对幼儿情感方面也做了很好的教育。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表现”的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为今后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