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8W 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5篇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

目标:

1、 通过故事,使幼儿了解绿化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2、知道夏天避暑的方法。

准备:在散步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感受到树荫带来的凉快

过程:

1、 听讲故事“绿太阳”:

(1)太阳发烧了,大地和河水变的`怎样,会发生什么事?

(2) 小树、鱼、狗、小鸟、人……都热的怎样?

(3)为什么大家要到大树下?他们在为太阳做什么?

(4)大家在绿太阳下怎样生活?

2、幼儿到周围找树阴。

(1)哪里有树荫?我们去找找好么?

(2)找到了和树荫外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3、在树阴下休息,感受绿化为夏季带来的好处。

你们喜欢在树荫下吗?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2

设计意图:

美丽的秋季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多种水果激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及贪吃的欲望,孩子们经常在教室的陶吧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水果。而且我们陶艺班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大胆丰富,对同一问题常常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并且对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去做一做、玩一玩,进行一些艺术表现活动。故事《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见各种水果为线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题,将秋天的多种水果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适合中班幼儿。

在活动中,我们尝试将语言与陶艺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幼儿设计美观、形象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教具,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话,设置生动有趣的情节,使幼儿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制作形象的扩散。促使幼儿思维活动呈现多样性、独特性、变通性。我们鼓励幼儿愉快地表演故事,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欲望,体验陶艺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几种水果的味道,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贪吃。

2、在理解故事基础上,用已掌握的搓、团圆、捏、压印等技能,制作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

3、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创作,充分想象。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欲望、及动手能力等。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蛇多多》,幼儿对秋天的水果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2、小蛇、蝴蝶、香蕉、葡萄、苹果、西瓜的图卡若干。

3、人手一份泥巴,各种废旧材料:梳子、纽扣、瓶盖、牙签等。

活动过程:

一、语言

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师:1、美丽的秋天到了,小蛇多多想到外面去玩,于是它和妈妈打了个招呼。(导入故事情节,播放多媒体课件)

2、幼儿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评: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脑、眼、耳、手、口并用,使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言语等器官的相互联合,掌握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应用了电教媒体。让幼儿在想想、看看、听听、说说中学会运用语言。)

3、完整欣赏故事,表演故事情节。(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1}小蛇多多和小蝴蝶真有趣,让我们再来听听故事,学学它们的样子。

讨论:如果你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怎么做呢?为什么?

(评:在这个环节中贯穿《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孩子们如沐春风,勇于表现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对故事的情节加深了影响,为下面的陶艺制作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引导幼儿讨论角色分配以及道具的运用。

{3}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二、陶艺创作――故事中的形象。

师:1、今天我们就用泥巴来制作故事中可爱的小蛇、苹果、香蕉、葡萄、西瓜、蝴蝶,做好以后,就用你的作品表演《小蛇多多》的故事,好吗?

2、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这些东西呢?

幼儿讨论。

幼A:我用搓圆的方法制作圆圆的苹果,再用泥条做它的柄;

幼B:用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然后在它身体上装饰花纹;

幼C:我要用做油绳的方法制作小蛇多多的身体(幼儿进行演示做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棒,一下就想出了它们的制作方法。今天我还把你们收集的各种材料带来了,你们可以用它来制作水果上的花纹,小动物的眼镜,让我们来制作吧!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对幼儿的做法都给予了肯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利用自己的作品,边摆弄边讲述故事。

(评:幼儿拿着自己的陶艺作品心情无比的快乐,个个滔滔不绝的讲起了故事的内容。我们则鼓励孩子们保持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不追求作品最后达到的精美性,而是其思想的独特性、想象的广阔性、创新的大胆性,处处体现着各方面教育内容的互动。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新颖别具匠心,整个活动气氛浓厚,每个幼儿都被教师创设的情景所吸引,孩子们可以自由表现内心感受,同时不断从同伴处获取更多的信息,产生灵感,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教师则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与创造,接纳孩子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

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纲要》提到的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反映了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整体观念导向,活动中掺透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幼儿参与兴趣积极踊跃,收效很好,处处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导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3

一)、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中班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过程中,孩子们尝试在娃娃家中体验家里的各种角色,我们发现:孩子们开始有交往的意识,开始与同伴互动,但又不会合作,经常会为了争角色、抢玩具而发生摩擦,这些都是幼儿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那么,如何结合幼儿认知特点,培养幼儿礼貌用语、文明交往呢,我们觉得这是在生活中需要经常利用各种契机去实现的目标。幼儿园《课程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强调综合性,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内容间有机联系,互相渗透,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我们对照文本指引,不断检索和分析着新课程教材,努力寻找着不同教育策略。

老教材新上法就是我们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尝试的传承与突破的教学方式,“门铃响了”就是一个传统却受孩子欢迎的故事,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教材通常是以纯语言形式来呈现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会复述故事,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怎么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的教育功能?使教育目标在语言、认知、能力、情感领域有多方面的整合?我设想通过本次活动,既让孩子在观察倾听中感受故事情节,又在故事发展中习得简单交往语言,更让幼儿尝试运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使“与人分享”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活动中。

二)、活动目标:

1、在小兔分饼干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运用观察推理、等分等方法。

2、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点心,感受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小兔家的背景图、电脑、小动物插图、饼干、湿巾纸等

四)、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重点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兔的家里有什么家具?

3、兔奶奶给小兔做了饼干,数数有几块?

(二)门铃响了:

重点提问:

1、“叮咚”,是什么声音?谁在按门铃?(小刺猬进来)

(1)小兔会对小刺猬说什么?

(2)小兔说:“我们一起来分享饼干。”什么是分享?它们会怎么分呢?(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它们每人有几块饼干?

2、“叮咚”,谁会来呢?(猜谜语)

(小狗、小猴进来)

(1)小兔说:“我们一起来分享饼干吧!”要让它们分到的饼干一样多,它们会怎么分呢?(两位幼儿尝试操作)

(2)现在每人有几块饼干?

3、“叮咚”,门铃又响了,来了小熊一家。

(1)有谁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该请小熊一家坐在哪里呢?

(3)现在,小兔家有几个人了?

(4)小兔又要请大家一起分享饼干了,每人可以吃几块饼干呢?

现在,每人只剩一块饼干了!快点吃吧!

4、“叮咚”,门铃又响了。

现在每人只有一块饼干了,再有朋友来,怎么办呀?

(三)分享饼干:(兔奶奶进来)

1、请你们坐到小桌子旁,看看兔奶奶做了几块饼干?想想怎么分?

2、分享饼干。(关注幼儿分享饼干的情况)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4

活动目的:

1、体验与同伴一起利用黄豆叶柄制作宝塔的方法。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萌生幼儿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选择好一块黄豆地,把制作好的若干座宝塔放在地里。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等处观察宝塔的外形。

3、橡皮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外面散散步,看看我们的植物园里有什么变化?

2、幼儿来到黄豆地里自由观察,教师提问:

(1)你在地里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秋天叶儿变黄了、叶儿落了下来,只剩下光秃秃叶柄的同时发现自制宝塔)

(2)教师出示幼儿发现的宝塔提问:说说这像什么?

(3)师幼共同给宝塔取名字。

二、讨论制作材料

1、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幼儿观察后自由回答)

2、幼儿讨论怎么样做成的?

3、请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叶柄制作宝塔。

4、教师总结:这是用黄豆叶柄制作成的宝塔,它是由一根根叶柄编织而成的。今天我们也来动动我们的小手制作一座宝塔好吗?

三、幼儿制作宝塔

1、你想和谁一起合作就和谁一起合作。

2、幼儿采摘粗细差不多的叶柄开始制作。

(1)、将两根叶柄直角交叉放好;

(2)、把上面的叶柄两端向下对折(成“T”字形);

(3)、再取一根叶柄紧靠对折叶柄与横着的叶柄成直角交叉折下一端,另一边相同;

(4)、依次两边往下加织叶柄;

(5)、最后把折下来多余的叶柄用橡皮筋扎好,即成宝塔。

3、引导幼儿用橡皮筋作为辅助,教师适当予以帮助。

四、送我们的宝塔回活动室,开个宝塔展览会。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5

设计背景

秋天的草地上,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了蹦跳的蚱蜢、忙碌的蚂蚁,“这是什么虫子,它会飞吗?”“咦,怎么有的小蚱蜢是绿的有的是黄的?”“小蚂蚁爬来爬去在干什么?”“小蚂蚁这么小怎么搬东西的?”孩子们也忙碌起来,开始了探索秋虫之旅。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语言交流秋虫的各种秘密。

2.尝试用动作、语言表现秋虫,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家长准备:收集各种秋虫的图片、图书、照片等,帮助孩子丰富相关秋虫的不同经验,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

2.教师准备:带孩子外出捉秋虫,把幼儿收集的不同秋虫创设于环境之中,图书角增设昆虫的图书以及饲养秋虫等;上网收集相关秋虫的图片,制作课件“秋虫”;各种秋虫的胸饰以及一只大的十星瓢虫的制作。

活动过程

一、自由交流,分享经验

师:秋天到了,各种虫子都出来了,秋天有哪些虫子出来了呢?你知道这些秋虫的什么秘密呢?

1.个别交流

先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幼儿交流秋虫的秘密)

2.集体交流

(1)要求:宝宝在介绍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其他的宝宝要安静地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可在好朋友介绍完后再举手补充。在介绍时,把自己收集的图书、图片、实物带到面前给大家看。

(2)幼儿介绍:用完整的语言介绍。如我知道秋天有许多小蚂蚁爬出来了;蚂蚁喜欢住在泥洞里的,我在草地里看到蚂蚁在搬东西等。

(3)老师引导幼儿介绍不同的秋虫,如天牛、蟋蟀、蚱蜢、瓢虫、纺织娘、小飞虫、蜘蛛、蝴蝶、蜻蜓等,并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引导幼儿学学秋虫的飞、跳等,结合左右、轻重、快慢等模仿动作。引导幼儿数数虫子的腿、翅膀、黑点等。

二、课件展示,提升经验

1.蚂蚁排队、围在一起搬食物

师:它是谁,在干什么?怎样搬东西的?

提升:蚂蚁喜欢住在一起,热热闹闹,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如果一只蚂蚁发现好吃的东西,就会请来许多的好朋友,有的围成一圈,有的排成长长的队伍,齐心协力把东西搬回家,一起品尝。小蚂蚁团结在一起力量大,我们小朋友要向小蚂蚁学习,在一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蜘蛛织网、捉虫

师:它是谁,会干什么?

提升:蜘蛛会织漂亮的蜘蛛网,有的像蚊帐,有的像雨伞。它是一只勤劳的蜘蛛,做事专心认真,我们小朋友也要向蜘蛛学习,做事专心认真,好吗?

3.两种不同颜色的蚱蜢

师:这是什么昆虫,它们一样吗?

提升:蚱蜢喜欢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还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本领,春天草地绿了,蚱蜢的衣服也变绿了,现在是秋天,草地变黄了,蚱猛的衣服也变黄了。

4.五只七星瓢虫

师:它是谁?你怎么知道是七星瓢虫?

提升:七星瓢虫喜欢吃叶子上的蚜虫,会保护田里的庄稼,是益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瓢虫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子,专门破坏庄稼,是害虫。

5.一只十星瓢虫

师:猜猜它是什么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请认为是益虫的举手,认为是害虫的请举手。(整合对称和数数,以及让幼儿了解图书的作用)

6.请出图书

师:我们遇到问题了怎么办,那请图书来帮忙,因为图书里藏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和本领。

老师看书阅读有关瓢虫的知识,告诉幼儿十星瓢虫是害虫。

三、情感表达,模仿秋虫

1.自选秋虫

师:宝宝,现在请你去选一种秋虫胸饰,学一学它的动作、歌声,请你和好朋友说一说,你请的是什么虫,它喜欢干什么。等会儿请你表演给大家看。

2.幼儿模仿

老师整合节奏的语言表达:小瓢虫本领大,飞到叶上捉虫啦。和幼儿一起模仿秋虫的动作。

3.幼儿表演

师:你是一只什么虫,你在哪里干什么?

四、活动延伸,观看图书

1.观看“昆虫运动会”的图书

师:这些昆虫今天还要参加运动会呢,你们来看看,它们都参加了什么比赛项目。

2.幼儿和老师一起翻看大图书,边看边学说图书中的儿歌

师:以后我们再去找一找,你还想请什么昆虫来参加运动会,我们把这本图书做得更大更厚,好吗?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太阳出来是白天”、“月亮出来是晚上”的道理。

2.欣赏儿歌,初步学会创编儿歌。

3.幼儿有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懂得“太阳出来是白天”、“月亮出来是晚上”的道理。

活动难点:

欣赏儿歌,初步学会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图片:“太阳和月亮”。

2.幼儿操作材料:“太阳和月亮”。

活动过程:

一、感悟:白天真热闹

1.出示“太阳”,并伴随鸡叫。

提问:“小朋友,看谁出来了?”(太阳)

“又是谁在叫呢?”(公鸡)

那是天亮了,公鸡叫我们醒来了,该起床了,对不对?(引导幼儿做起床的动作)

2.“我们小朋友都醒来了,那看看还有谁醒来了?”

3.“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把它们做成了图谱,编成了一首诗歌,我们一起来看看!”(认识图谱)

4.提问:“太阳出来了,说明是?”(白天来了)“那白天来了,小鸟、小树、小朋友都醒来了,真?”(热闹)

5.“我们也来热闹一下好不好?”(带领幼儿做韵律)

6.引导幼儿创编有关“太阳”的`诗歌。(出示图片)

二、体验:晚上静悄悄

1.出示“月亮”,并伴随音乐《摇篮曲》。

提问:“谁来了?”(月亮)

“月亮出来了,说明是(夜晚)来了,我们该睡觉了?”(引导幼儿做睡觉的动作)

2.“我们再来看看还有谁也睡着了?”

3.“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也把它们编进了诗歌里,我们一起来听听!”(认识图谱)

4.提问:“月亮出来了,说明是?”(夜晚到了)“那晚上到了,小草、小花、小朋友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5.引导幼儿创编有关“月亮”的诗歌。(出示图片)

6.综合阅读小朋友创编的诗歌:“太阳和月亮”。

三、操作:感受“白天”和“晚上”

“小朋友们今天真能干,认识了太阳和月亮,知道了太阳出来了,是白天来了,好多好多的东西都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是晚上来了,好多好多的东西睡着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还为它们创编了好听的诗歌,我们自己鼓鼓掌。今天陈老师还带来了操作卡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讲解操作的要求,请幼儿动手操作。(重点介绍睁着眼睛,是白天,闭着眼睛,是晚上)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7

活动设计

背景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兴趣,而幼儿对身体各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通过此活动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很多的事情。

(2)、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3)、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认识自己的小手.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说出手能做很多的事情.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电脑课件 、录音机、磁带、纸、水彩、橡皮泥、纸偶等.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又能写来又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请幼儿猜一猜。引出课题

2.手影游戏教师用手表演几样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如:乌龟,大雁,孔雀,猴子,白兔等,让幼儿猜,然后邀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手影表演,同时模仿动物的声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我们的小手小朋友刚才我们用什么做的手影游戏啊?"引人本环节。教师戴纸偶讲手指宝宝的故事,然后问:"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喜欢手指宝宝吗?它也在你们身上,我们来找一找它?看看它是谁啊?请小朋友伸出手来看一看。"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三)玩游戏: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玩《小手拍拍》。

(四)看电脑课件,让幼儿说一说画面中的人们都用双手在做什么?再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知道手都能做什么?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五)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折纸、画画、泥塑等。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用手做事情的?

(六)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不玩刀子,剪子等;冬天洗完手要抹护手霜,出门要戴棉手套。

(七)结束活动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小手很高兴,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夸夸我们能干的小手吧!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8

有益的学习经验:

巩固认识8、9、10,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准备:

1.红、绿、黄灯笼分别为8、9、10。

2.活动室内拉几条线,让幼儿挂灯笼用。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灯笼,让幼儿点数每种颜色的.灯笼有几个。

2.找3个幼儿当挂灯笼的队长,每个队挂哪种颜色的灯笼,通过猜教师扣在讲台上的数卡确定,先猜对的优先挑选。

3.队长挑选队员,队长出题。比如说:接数,队长说6,幼儿说7则中选。

4.挂灯笼。每个队员拿一个灯笼,每队站成一行先报数,然后开始挂灯笼,每队由队长挂,队员递灯笼,每挂好一个灯笼,旁边的幼儿(观众)说出挂好x个,x添上1是x,还剩几个灯笼未挂。

5.指导幼儿做练习。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小朋友、荷叶、荷花、莲蓬各有多少个,在小朋友和莲蓬之间一一对应连线,比较多少,数数每个莲蓬上的莲子有几粒,在最多的莲蓬旁画勾。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9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报纸对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报纸种类的增多,报纸作为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报纸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几乎每户人家都订有一份或几份报纸,报纸上各种各样的新闻也成了小朋友谈论的话题,为此,我班创设了“小小新闻角”,孩子们把自己知道的各类新闻及报纸带到班级中,剪下重要的新闻贴在墙上,剩下的废旧报纸就堆放在一边。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们玩起了那堆废旧报纸,有的用报纸折飞机,有的把报纸撕成碎片,还有的用报纸团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废旧报纸却成了孩子的宝贝。孩子们对于报纸的玩法比较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

新《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报纸》。整个活动,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充分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同时,该内容符合当今课程“生活化、综合化、经验化”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二、 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正处于交往能力不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这一关键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我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一定剪、折、贴技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实践基础,但活动中缺乏合作精神,通过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

三、 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能尝试多种废旧报纸再利用的办法。

2、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

以上制定的活动目标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倡导自主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四、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想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新、旧报纸许多,胶水,剪刀,水彩笔,白纸、彩纸条等,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读过报纸、剪报的经验。

五、 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为了突破重点?我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资源,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类报纸,和幼儿一起讨论报纸的名称、用途,丰富幼儿有关报纸的知识和阅读报纸的经验,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积极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节课的难点:想方设法利用废旧报纸 。如何突破难点?我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六、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已有的经验,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提问:

(1)这是什么?

(2)你在哪里见过?

(3)你家里谁最喜欢看报纸?

(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看报纸?

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它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领;报纸有广告,它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动开始通过出示实物,直接进入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幼儿对报纸的认识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较贴近幼儿的问题:你家里谁最喜欢看报纸?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进行了总结概括,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2、听故事《报纸的烦恼》,感知报纸的不同情绪。(主要教法:故事教学法)

(1)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可报纸也有自己烦恼的事,请听故事《报纸的烦恼》。

(2)幼儿欣赏故事――《报纸的烦恼》,充分体会报纸的情绪。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会报纸的不同情绪,利用报纸这一生动的形象,给幼儿一种直观的印象,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1)报纸有什么烦恼?

(2)报纸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最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

(3)如果你有一张报纸,你该怎样对待它?

教师教育幼儿:看完的旧报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让幼儿懂得该怎样对待废旧报纸,以引出下一环节。)

4、尝试操作,能想方设法利用旧报纸。

(1)先引导幼儿讨论:用旧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2)教师介绍操作的材料和工具,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已经和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旧的报纸,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做的时候不要争抢,做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小箩筐里。

幼儿自由操作、创造。可以画图、写字、剪纸、剪贴、做服装、做运动器械等。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先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只要是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的、创造的,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其中教师注重幼儿的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倡导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化儿童学习方式。)

5、相互交流,展示作品。

“刚才你用报纸做了什么?”

6、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旧报纸供幼儿剪报,做画册、作画、折纸、剪纸等。

以上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索学习的对象。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做中学,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及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0

活动目标:

1、体验吃火锅的欢乐。

2、积累目测一部分接着往下数的经验。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1、模拟火锅一个,幼儿自制各种火锅食品,分类放在盘子内。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篮和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

1、幼儿模拟围坐火锅边。

2、规则

(1)取放每一品种的数量可由游戏者事先确定。

(2)锅里同类品种不能超过10个。

(3)篮里的菜必须投放到锅里表示烫熟后才能夹出放进碗里。

(4)必须从自己篮子里取菜投入锅里,但夹菜时可选锅里的任何品种,不必区别是谁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识别各种火锅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篮里放三至四种菜。

2、轮流往火锅里加菜,品种和数量都可由幼儿自定,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三、开火

锅里的菜较满后,盖上锅盖,共同念一首儿歌模拟开火,儿歌念完,表示锅里的水烧开了。

 四、吃菜

1、轮流用手做筷子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数一数各品种的菜吃了多少。

2、反复夹菜,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五、关火

1、盖上锅盖,每人数一数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与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种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锅的经验,可生成多种玩法:

玩法一:荤素搭配。幼儿先在锅里投放荤菜(每种菜的数量为10),然后开火、吃菜,用筷子将锅里的菜夹进自己的碗里,等荤菜都“吃”完后,再将素菜放入锅内,继续品尝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谱。幼儿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选择不同的`菜肴进行“吃火锅”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很适宜在冬天里开展,能体验吃火锅给人们暖和的感觉,特别能体现热热闹闹的情感。活动中,孩子们亲自操作让他们能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乐意说一说数一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能力,在与同伴一起游戏中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意图:

冬天来了,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着打扮有了变化,结合冬天这一季节特征,根据幼儿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开展了此次活动《吃火锅》。让幼儿有直观形象的感知,能自然而然地了解活动内容。从而了解数学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百科: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成都火锅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之《蜀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在1700年以上。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与搅拌的速度有关。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分享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

3.能创编棒棒糖跳舞的各种动作,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制作的PPT。

2.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我是一根棒棒糖,会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哟。

3.大根的棒棒糖,水盆,一次性小杯,勺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这是什么?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反思:以幼儿熟悉、喜爱的棒棒糖导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动之中。)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

2.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提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2)小熊后来为什么很难过?(3)我们该怎么帮助小熊呢?

3.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到,让小熊快乐起来?

(反思:听故事、看PPT,自然把幼儿引入问题情境: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这根棒棒糖的`甜味儿,也让河里的朋友尝到,让小熊快乐?这里出现了一个知识点:糖放在水里会溶化。)

三、实验:把棒棒糖放到水里

提问:(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哦,搅拌棒棒糖,也许会溶化得快一点,我们来试试,像跳舞一样地搅拌。

(反思:糖放在水里会溶化,至于如何让糖溶化得快一点,除了搅拌,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办法,比如用热水等等。在这里,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些感受,就选取了搅拌的方法。)

四、创编故事结尾

1.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好,将我们的好办法告诉小熊,并且编到故事里。这样,小熊就会非常快乐了。

2.幼儿创编故事结尾。

(反思:创编故事结尾,让孩子们从小熊的情绪变化中感受分享的快乐,并且为后面的环节“棒棒糖快乐地舞蹈”作了铺垫。)

3.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鱼、乌龟、螃蟹都游来啦。小熊高兴了,棒棒糖也很开心。棒棒糖说: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动作,我会搅拌得更起劲的,溶化得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师:跳舞是需要音乐的,我们用什么音乐来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听音乐,一起拍手。

教师唱:“我是一根棒棒糖,会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哟。”

2.幼儿自由创编各种不同的棒棒糖跳舞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反思:幼儿所熟悉的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节奏感很强,幼儿很容易合着节拍边唱边跳。)

3.尝尝水变甜了没有。

(1)我们创编了这么多棒棒糖跳舞的动作,现在我们来尝尝水变甜了没有。

(2)每人一小杯,尝一尝。

幼儿尝的时候,老师提问:你们猜,这盆水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越来越甜)棒棒糖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呢?(越来越小)如果到放学的时候再来品尝,水会怎么样呢?(更甜)那我们到放学的时候,再来看看尝尝,棒棒糖是不是越来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准备要吃,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鱼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乌龟游过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乌龟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螃蟹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也游走了。

河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围一个朋友也没有,他觉得很孤单,他想:“要是身边有朋友一起吃,大概会很热闹吧?”于是,他就喊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他又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没有来。他最后喊:“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听见,他觉得很难过。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块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到呢?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小熊吧。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让幼儿大胆地猜、说、画,观察表情的变化,加深对味道与表情的体验。

2、能运用多种途径表现味道与表情,感受美。

二、活动准备

1、教具:红、黄、蓝、绿KD板,黑板两块,酸甜苦辣的食品,幻灯片。

2、学具:背景作业纸,酸甜苦辣食品的贴纸,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

师:各代表队的小朋友,你们好!(老师好)欢来参加“猜一猜、试一试”的游戏比赛活动,首先有请各代表队的小组长说一句鼓励自己组员的话!(逐一快色介绍,调节气氛)

红队:大家好,我们是红队,我们的口号是——加油!加油!再加油!

黄队:大家好,我们是黄队,我们的口号是——胜利是属于我们黄队的!

蓝队:大家好,我们是蓝队,我们的口号是——棒!棒!棒!我们最棒!

绿队:大家好,我们是绿队,我们的口号是——绿队必胜!绿队必胜!

(二)游戏“猜一猜、试一试”。

1、 猜一猜。

(1)交代游戏名称。

师①:哇!你们可真有信心呀!相信这么多的星星肯定都是属于你们的,加油!

师②:下面,马上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游戏环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什么呢?(猜味道)

(2)结合生活经验讲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师①:你们平时尝过的食物都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达,XX东西是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或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东西有些什么〕

师②:各种味道可真丰富,如果让你们来猜老师尝到的是什么味道?你会从老师脸上的什么来猜?(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

师③:方法我们也知道了,那我们赶紧来比赛吧!

(3)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猜味道

①甜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4张表情图,请小选手们用刚才的方法来猜味道,每组有一次机会。下面,第一个优先权给哪一队呢?

——红队的小选手们,请准备,请看大屏幕——你猜她尝到的是什么味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笑起来——每个人笑起来的表情都是一样的,谁愿意来做做你漂亮的笑脸)——请个别幼儿示范。

——那她吃的是什么东西呢?(甜甜的西瓜),让我们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甜甜的西瓜。

教师:品尝甜味的表情——他在笑呢,嘴角向上,眼睛弯弯地象月亮

②辣味:第二个优先权给哪队?黄队的小队员,准备好了吗?好,请看大屏幕,她尝到的是什么味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接着看,让我们一起找出答案吧!(请大家一起来学做辣辣的表情)

教师:品尝辣味的表情——舌头伸出来了,还在吸凉气,脸都变红了,手还在不停地扇。

③酸味——下面剩下两队,谁先来?蓝队的小队员请准备,请看大屏幕,他尝到的又是什么味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让我们来瞧瞧看,他尝到的是什么食物?哎哟,看到柠檬,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来验证一下是什么味道,你们同意吗?(教师验证)“恭喜我们的蓝队,真的是酸酸的味道!

教师:品尝酸味的表情——眼睛、鼻子、嘴被酸的团在了一起。

④苦味——最后就请我们的绿队来做答,请绿队作好准备!他尝到的是什么味道?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请看大屏幕,他尝到的东西?今天呀,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与图片中一样的食品,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苦瓜的味道吧!

教师:品尝苦味的表情——咧着嘴,皱着眉头,吐着口水……

2、试一试。

(猜一猜的游戏环节已经结束,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队的星星,活跃气氛)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游戏环节“我试,我试,我试试试”

——请大家看黑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大作业纸,一边是看表情贴实物,一边是看实物画表情,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小队员作画速度快,制作的味道、表情图丰富,那哪组就是胜利。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延伸活动:

“小朋友对苦的知识理解还不够,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苦味的食品,但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还只是一点点知识,请小朋友回家用眼睛再去找找更多的苦味食品,今天的比赛到这就结束了!”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3

教学目的

了解螃蟹的外形和爬行特点。用自己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螃蟹的。学会唱《螃蟹歌》,边唱边用肢体表现。

重点、难点

边做动作边唱儿歌现代化教学手段卡带、卡带机、钢琴弹唱、螃蟹图片幻灯片、螃蟹舞蹈

教学过程

一、讲解

1.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看吧!"教师播放幻灯片,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师:"大家认不认识它啊?它是谁呢?""哦是螃蟹,那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更了解它,就能跟他做好朋友。"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螃蟹的特征(有八条腿、横着走路、有两个大钳子、有一个硬硬的.壳等)

4.让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模仿螃蟹走路,教师同时向小朋友灌输一些简单的螃蟹舞的动作。

二、学习歌曲《螃蟹歌》

1.师:"现在我们认识了螃蟹朋友,那我们为了欢迎我们的新朋友,我们为它唱首歌好不好?"教师放卡带,让小朋友们认真教学过程听,同时吸引幼儿注意力。

2.教师根据歌词一句一句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小朋友们灌输歌词,反复强调。

3.在教歌词的过程中配上简单的动作,在方便幼儿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接下来的舞蹈。

4.教师边弹钢琴边唱,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一句一句熟悉歌曲。在歌曲熟悉过后,播放卡带,跟着卡带边唱边做刚刚学会的动作。

三、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螃蟹,我们知道了它怎么走路,还为它开了欢迎会,为它唱歌跳舞,回家我们把新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好不好啊!"课后自我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幼儿接受的知识比较多。以故事的形式带动幼儿学习。集中了幼儿注意力,并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便于孩子肢体的发展和对歌曲的记忆与掌握。

3.在教歌曲和歌词是有些枯燥,这是应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和接受能力。

4.在孩子模仿螃蟹走路时,应注意课堂纪律。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4

一、活动背景

最近,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增设了玩色游戏,很受幼儿的喜爱,对于变色的现象幼儿有强烈的尝试愿望,每次都会把准备的色水全用光,老师准备的材料总是不够的。而当我询问一些孩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时,孩子们的答案让我陷入了思考,因为大部分孩子,并不在意结果,他们更在意的是变化的那一霎那。孩子“玩”分为两种:有效的“玩”和无效的“玩”,当然我不能完全否认孩子们的这种游戏方式,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完全有可能让幼儿的游戏过程更有序,整个玩色游戏变得更有意义。于是,我想到了图画书《小蓝和小黄》,这本书是由美国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于1959年首作绘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由彭懿翻译而来,这部作品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传达出隽永的人生智慧,它获奖无数是一部经典之作。我们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已经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图画书作品,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这样一本图画书完全适合他们的阅读水平。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蓝黄两色相混会变成绿色的现象。

2、大胆操作各种材料,玩变色游戏,并记录实验结果。

3、喜欢参与探索活动,愿意讲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1、黄色颜料水一瓶,在盖子内放置蓝色颜料制成魔术瓶。

2、故事图片若干及图画书《小蓝和小黄》PPT

3、蓝、黄色水(盖子内藏有相应变色颜料),蓝、黄油泥,蓝黄颜料画纸若干。

4、变色陀螺若干,大变色陀螺一个。

5、人手一份记录卡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变色小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2、设置悬念,请幼儿猜测“小蓝”是谁?

(1)师: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朋友认识,他的名字叫“小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

(2)教师出示蓝色纸片,现场撕出类似圆形纸片,告诉大家这就是“小蓝”。并且肯定大家的答案,小蓝就是蓝颜色,他也可以是一杯蓝色的水,也可以是一块蓝色的橡皮泥……

3、讲述撕纸画故事《小蓝和小黄》的前半部分,提出问题,鼓励幼儿进行变色小实验。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提出问题小黄、小蓝的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们了,我们来帮他们想一个办法(重现变绿的过程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看)

(3)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 魔术瓶实验:鼓励幼儿尝试变魔术,并拧开盖子发现秘密。

● 拓印实验:将蘸有蓝、黄颜料的海棉块重叠拓印便会出现绿色色块。

● “油泥拥抱”实验:鼓励幼儿将蓝、黄色油泥“拥抱”(混合揉搓)在一起,便会变成绿色油泥。

4、再次提出问题,小绿变不回来了怎么办?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5、延伸活动:小黄、小蓝、和许多朋友们玩起了旋转游戏,我们也一起玩陀螺旋转游戏。

(1)教师用大伞陀螺示范旋转,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在快速旋转时会变色,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2)幼儿玩变色小陀螺,发现变色规律,并记录结果。

五、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

3.初步懂得人的心情变化和表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高兴、愤怒、伤心时小兔子的表情图

2.供幼儿做表情图的空白脸形纸,油画棒

3.小房子,大树,小鸟,鸟巢的挂图各一

活动过程:

1.引出幼儿兴趣

1)出示小兔子跳跳的表情图。

2)“跳跳看上去怎么样呢?”

3)“跳跳怎么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一会儿伤心呢?”

2.分段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你们听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跳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表情看上去怎么样?”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小兔子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

“当跳跳听到小鸟的哭声,它的心里感到怎么样?”

“跳跳为什么自己也哭了?伤心的表情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为小兔子选择合适的表情图。

3)听故事的最后部分。

“跳跳想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呢?”

“小鸟回家后,跳跳的心情怎么样了?”

请幼儿想象小白兔开心的.表情并模仿表现。

3.完整欣赏故事

1)结合挂图,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2)“跳跳的脸部表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

3)启发幼儿理解人的表情会随这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4.做表情图

1)出示表情图,看看,讲讲不同面部表情的不同特征,如笑、哭、生气时的眼睛,眉毛,嘴是什么样的。

2)请幼儿说说还知道什么表情。

3)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制作1-2种表情图。

4)让幼儿和朋友相互说说自己做的表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