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13篇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1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85K 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13篇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鸭子上桥》是一首活泼欢快,伴有一定的情境的歌曲。第一段歌词琅琅上口,也较为浅显易懂,容易孩子们记忆,第二段歌词涉及到8至1的倒数问题;在旋律方面,歌曲中有间奏停顿和附点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该内容比较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歌唱活动,让幼儿愉悦身心,抒发自己的感情,体验一种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思维挑战与惊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表演唱歌曲,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2、借助多媒体理解并唱准歌词,在教师的动作提示下,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体验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惊喜。

活动重难点:

在间奏和附点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活动准备:

《鸭子上桥》课件、音乐磁带、钢琴、三座小桥、带幼儿体验走独木桥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这儿有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桥?过这座桥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今天有一群小鸭子也要来过河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这群鸭子是怎样上桥的?”

[点评:通过提问,激起幼儿对走独木桥的心理情感经验的回忆,从而把这种情感体验迁移到鸭子的身上,初步感受前后鸭子上桥时不同的心理特点。]

二、幼儿初步感知歌曲《鸭子上桥》的第一段歌词。

1、教师范唱第一段。(看多媒体)[点评:多媒体设计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爱,结合歌曲旋律能够帮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师:“几只鸭子上桥了?”“第一、二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第三、四只呢?为什么?”“最后几只鸭子是怎样上桥的?为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点评:通过提问和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帮助幼儿理解鸭子上桥时的三种心态:害怕、得意、大胆放心;通过学一学,让幼儿大胆的创编不同鸭子上桥的不同动作,为有情感地演唱歌曲作铺垫。]

2、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师:“这是什么?”(羽毛)“这儿有一句音乐,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呢?”帮助幼儿想象用动作来表示停顿的含义。

[点评:通过弹和教师哼唱间奏让幼儿想象鸭子们得意、开心的表情和动作,理解停顿的含义,并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让幼儿体验等待的愉快。]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练习歌唱第一段。(2遍)师:“小鸭子上桥真好玩,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这又是什么?(鸭蛋)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听听,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点评:通过倾听两种不同的节奏,结合“鸭蛋”形象地感知理解附点的唱法,轻松的达成目标。]

三、幼儿理解并尝试演唱第二段歌词。

1、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演唱第二段歌词。

师:“八只鸭子在桥上,小桥晃得厉害,小鸭子都站不稳了,我们来表演一下吧!”(听间奏)[点评:通过对情境的延续,感受间奏的装饰音,并结合教师的语言提示,让幼儿大胆创编鸭子站不稳要摔交的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师:“小鸭子想下桥了,你们听着音乐试着来唱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好吗?”幼儿自由编唱。

[点评:通过不直接出现第二段歌词,用伴奏和多媒体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创编歌词这一设计,强调孩子的自我学习和调整,以此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快乐的课堂、自主的课堂。]

2、幼儿倾听教师范唱第二段歌词,引进新的歌唱经验。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但我有一种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来唱小鸭子下桥的事情,想听吗?”

教师唱:“八只鸭子桥上走,对不对?走了一只桥上还剩几只鸭子?……”“我和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说出8到1的递减)[点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看桥上的鸭子数量的变化,感受1~8递增和递减的关系,顺利地掌握歌词,拓展幼儿思维,体验玩唱的乐趣。]

3、幼儿有节奏得朗诵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说说鸭子下桥的事情吧!”教师用动作提示8到1的递减。

4、幼儿学唱第二段歌曲。(2遍)“鸭子下桥真有趣,相信小朋友用歌声来表现会更好听!”

四、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歌曲《鸭子上桥》。

1、幼儿听音乐学习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鸭子上桥》。”

2、幼儿跟随音乐表演唱。(2遍)师:“这里也有三座小桥呢,让我们一起来过桥吧!”提醒幼儿注意自己是第几只鸭子。

[点评:这一环节我让幼儿自由组合,每组8人进行表演,要求幼儿边唱边表现出各种鸭子的神态与动作,通过走独木桥,再次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用轻快的声音进行表演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我们终于过桥了,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幼儿出活动室。

[点评: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把自己当成了小鸭子,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动作辅助、夸张的表情帮助学习、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最后以轻松的游戏结束活动,让幼儿意犹未尽,激发幼儿以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并知道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会领唱、对唱,培养即兴创编歌词的兴趣。

3、尝试用山歌的形式问答对唱,体验对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阿哥阿妹的'图片、山歌对唱的视频、歌词的背景图、红绿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山歌

师:记得上次听过的歌曲吗?

二、看、听、壮族的山歌对唱视频

1、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山歌的形式

三、出示山歌歌词有关的背景图

1、教师合琴演唱第一段

师:各种唱到谁?(阿哥、阿妹)

师:阿哥藏在哪里?(教师和幼儿可在背景图中找)

2、教师看背景图合琴唱第二段

3、教师与幼儿一起看歌词背景图合琴一起唱。

四、出示阿妹阿哥图片、分角色对唱

1、合琴教师阿妹角色、幼儿倾听

2、合琴幼儿唱阿哥角色

3、幼儿分组表演

4、分男女对唱表演

五、对唱游戏PK赛

1、请出阿哥老师与幼儿对唱、激发起幼儿对唱的欲望

2、教师与幼儿一起对唱、并从对方香包中找出阿哥或者阿妹

3、幼儿合琴对唱游戏、到最后一句时从对方的香包中找出阿妹或者阿哥、看那队的人最多为获胜。

4、教师总结对唱歌曲的要领

六、活动结束

Bbb b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学看图谱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活动准备:有关歌唱的图谱、节奏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春游,你看到了什么?”

(小树长出嫩芽了,小红花也开了-------)

“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师想用一首歌唱出来,听听我唱了哪些东西?”

(老师轻声歌唱)

二、出示乐谱,启发幼儿寻找与歌词相匹配的图片。

师:“这首歌很长,我们可以用乐谱记下来,看看,这句歌词用哪张图?”

老师出示图谱,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听歌曲选歌词填空缺。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做的乐谱完成了。听我来唱一遍。”

老师看图谱唱一遍

幼儿自己制作图谱

师:“你想有张自己做的乐谱吗?”

“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请你听老师唱自己填,好吗?”

(幼儿听老师清唱自己填乐谱)

“现在我们看看你填的和我的乐谱一样吗?”

(让幼儿对照乐谱)

“好,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

三、突出重点

引导幼儿找出难点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不会唱的.,很难的?”

(请幼儿自己发现问题)

“有谁会唱这个地方?”

“那请你们再听老师唱一遍吧。”

“现在我们都会擦黑能够这首歌了。我们听着优美的琴声一起唱一遍吧。”

“谁来帮它起个名字?”

“我们把这首歌唱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大意,了解常德方言特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童谣。

2、感受说唱歌曲的特点、能说唱相结合、体验说唱歌曲带来的乐趣。

3、知道同伴间发生矛盾的正确解决方法、懂得同伴间要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童谣图片,音乐,童谣表演视屏,童谣所需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主题

1.故事中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听童谣并看图分析童谣

教师完整朗诵童谣一遍

1.听完童谣感觉怎么样?听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张大小虫子图片。出示第二张嘟嘴的图片。

师:嘟嘴嘴是什么意思?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谁能来学学!

小结:其实发生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不要生气,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3.接着谁又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幼儿按照童谣的完整性给图片排序

1.幼儿可按照童谣完整性将图片排序。

2.师幼一起按照正确图片顺序朗诵童谣

四、游戏巩固童谣的完整性

1.在完整童谣图片中依次去掉前两张,师幼一起朗诵填补完整童谣。

2、依次类推去掉不同的图片、请幼儿完整填补童谣并能朗诵。

3.去掉所有图片,师幼一同朗诵完整童谣。

五、倾听音乐版童谣

1.完整倾听一遍:唱的童谣和朗诵的童谣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最后一句是如何唱的`?

2.试着跟琴声唱童谣

3.师幼一同唱完整版童谣并作相关的表演动作。

六、听音乐表演童谣

1.边唱边做动作,唱出完成童谣。

2.观众老师与幼儿互动唱出童谣。

3.朗诵和唱童谣各进行一次。

4.观看家乡常德这首童谣的歌表演,并给幼儿提供视屏中相应的道具来表演。

5.幼儿使用道具完整表演说唱歌曲虫虫飞。

七,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盖房子》,理解歌词内容,体验歌曲活动、欢快的情绪。

2.能够借助动作和建构游戏情境了解盖房子的顺序并学唱记忆歌词。

3.感受与同伴边唱歌边合作搭建房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过并熟悉《三只小猪》的故事。

物质准备:立体图式、碳化积木若干、泡沫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扮演猪妈妈,引起幼儿的倾听歌曲的兴趣。

二、倾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范唱第一遍,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2.教师范唱第二遍,引导幼儿知道歌曲中盖房子需要做那些事。

3.教师范唱第三遍違,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难点句“盖个大房顶,加个高烟卤”。

4.教师利用手势范唱第四遍,引导幼儿倾听盖房子的先后顺序。

5.结合故事情境,使用碳化积木盖房子的同时范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熟悉歌词的顺序;。

三、幼儿学唱歌曲《盖房子》。

教师扮演猪妈妈,引导在裝修房子和盖房子的情境中演唱歌曲三遍到四遍。

1.教师利用积木盖房子的同时范唱歌曲,并在唱到“我的墙壁已刷好”这一句时,在房子上装修出粉色的墙壁。

2.教师和幼儿共同演唱,请个别幼儿盖房子,并在唱到“我的'墙壁已刷好”这一句时,在房子上装修出黄色的墙壁。

3.“装修新式房子”的情境引导幼儿独自演唱歌曲两到三遍。

四、情景建构游戏

1.身体房子

引导幼儿在歌曲唱完时,用自己身体摆出房子的造型。

2.反思:以使幼儿对歌曲的学习状态有清醒的认识。

教师可以请幼儿说说歌曲中有没有不会唱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

3.结合《三只小猪》故事情境,分组盖出泡沫房子和木头房子。

五、延伸

和猪妈妈一起边唱歌边出去盖砖头房子略。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

2、学会演唱歌曲,能简单进行创编。

3、喜欢地方民歌,产生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反映幼儿园新事的PPT,图谱若干,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导入 (l)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安徽五河的梁老师。今天我带来两句五河的方言,可有趣了,教你们说一说吧(边做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她说的,说的

什么呢?

(2)教师出示嘴巴和问号图片,教幼儿边动作边说: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

师:来,和我一起说一说。

(3)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方言对白。

师:这两句五河方言不光可以说,还可以唱呢,来,和我一起试一试。

2、观看PPT,了解幼儿园的变化。

(1)她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到底说的是什么事呢?请看~(播放PPT)

(2)这是以前的幼儿园,又矮又破的教室,看,这是如今的幼儿园,象一座快乐的城堡一样拔起,‘陕乐城堡拔地起”。

(3)这是我们以前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小小的黑板,可是如今幼儿园都换上新新的桌椅了,们看。“班里换上新桌椅”。

3、教唱歌曲

(l)师:老师带来一首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说的就是这些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教师及时唱出并出示相应的图谱。幼儿说不出的部分教师直接说来,并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白,哪些是衬词。

(3)教师指着图谱清唱一遍。略带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清唱2遍,加上动作

(5)提问:刚刚我们唱的五河民歌和平常小朋友唱的歌曲呀不一样,五河民歌里隙了有歌词,有方言对白和衬词。

4、表演唱

(1)师:现在呢,老师唱歌词,你们唱方言对白和衬词,注意了唱的时候一定要做出相应的作,要做的夸张一点。

(2)师幼互换表演唱。师:你们表演的很好,那我们现在换过来表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5、幼儿创编歌曲。 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的幼儿园还有那些新事?让我们把它编进歌曲里吧。

6、和客人老师互动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歌词,客人老师唱对白和衬词,请听音乐。

客人老师和幼儿互换角色表演唱。

7、活动结束,与客人老师再见。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7

一、动作建议

●A段:1 -12小节 在胸前两次手再到右侧转动两次手腕;

13-15小节 拍击自己胸口;

16小节 在歌词“酸”字的地方双手在胸前向前推出;

间奏: 双手在胸前做火车咕噜转动作

●B段:17-18小节 双手在嘴吧旁边做吃东西动作两拍一次;

19小节 双手在耳朵两侧做转手腕动作两拍一次;

20-21小节 歌词“应当”动作一一双手在胸前做一拍一次;

歌词“不应当”动作一—双手由胸前向外推出一拍一次。

●游戏玩法建议

1、A段部分:领头人做动作在圈外随乐走动找朋友,其它幼儿坐在圈上边唱边学相应的动作。

2、间奏部分:玩追逃游戏,先抢到椅子为赢,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进入圈中做小狐狸。

3、B段部分:玩逗狐狸游戏,没抢到椅子的幼儿做狐狸,其它幼儿做逗狐狸的人。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腕转动的动作;在酸字的地方拍击朋友的肩膀;合拍的念儿歌及做动作。

2、现A段拍手、转手腕的动作模式,尝试替换A段拍手的动作。

3、胆的`大声表现呼应片段;正确的对待输赢;积极的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过程】

1、学狐狸跳舞,完整感知音乐。

(l)跟狐狸跳舞,学做动作。

(2)澄清动作,理解歌词。

(3)观察变化,创编动作。

2、逗逗小狐狸,创编B段动怍。

(l)创编逗狐狸动作。

(2)分角色表演B段。

3、玩领头人游戏,感知游戏模式。

(l)教师做狐狸,示范游戏玩法。

(2)幼儿做狐狸,熟悉游戏规则。

4、增加领头人任务,替换动作。

5、讨论:有什么办法让狐狸吃到葡萄呢?

三、友情提示

1、在幼儿游戏熟悉了音乐和玩法后,教师可以逐步让幼儿替换动作。如:先替换一个动作,把A段的拍手的动作替换成狐狸走路的动作,再替换两个动作……这样逐步替换,直到幼儿可能把原来预设的动作根据歌词内容全部替换掉,变成孩子自己的作品。

2、活动延伸:可让幼儿在活动后将自己想到的帮狐狸摘葡萄方法画下来跟朋友分享。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响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学习强调句头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体验多种形式集体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幼儿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节奏卡一张、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引导语:(出示面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将要举行欢乐的假面舞会,我要邀请一个朋友作为我的舞伴哦,听,舞会的乐曲响起来了!

教师随着音乐做三拍子的邀请动作 (重音拍手,后两拍邀请),让幼儿直观

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师:看清楚我是怎样邀请舞伴的吗?一起来学一学。

二、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A、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欢乐的舞会自然少不了优美的歌声

师: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图卡)

B、第二遍倾听歌曲,学习歌曲。

师:现在我要跟着优美的.歌声来邀请舞伴咯。(教师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请舞伴)

师: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请”的动作?

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邀请舞伴学习歌曲

师:在舞会上每个人都要邀请一位朋友作为舞伴。谁学会邀请舞伴了?请他来试一试。(其他幼儿小声跟着唱)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四.创造与表现。

1.幼儿为歌曲编配邀请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唱,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示出来。

五.集体表演。

幼儿自由选择歌、舞、乐的表现形式,全班进行表演唱,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富有情趣地演唱,能唱足4拍连音。(难点)

2、会听间奏,尝试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重点)

3、在感受与演唱歌曲中体验开心、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了解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对猪八戒的形象有一定认知。

2、物质准备:钢琴、木鱼在间奏处进行伴奏;幼儿座位围大半圆坐,座位前有空场;课件共4页:第一页,猪八戒形象图片。第二页,第一段歌曲图谱(吃西瓜、东甩西扔等)。第三页,第二段歌曲图谱(抹嘴巴、仰八叉等)。第四页,完整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自由表现猪八戒动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播放歌曲《猪八戒吃西瓜》旋律,鼓励幼儿自主表现猪八戒的形象与动作。

引导语:猪八戒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在音乐中与幼儿共同回顾猪八戒的形象、动作特征(大耳朵、圆肚皮,走路摇摆,贪吃懒惰),鼓励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进行表现。

二、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教师清唱第一遍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哪里最有趣?

教师清唱第二遍歌曲,结合图谱理帮助幼儿解歌词。

提问:听听歌曲有几段,每段唱了什么?

2、引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充分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1)教师营造小猪八戒吃西瓜的氛围,组织幼儿学唱第一段歌曲。提问:大热天吃着“甜掉牙”的西瓜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把吃到西瓜满足、开心的心情用声音表现出来。

提问:西瓜皮,放到哪?

启发幼儿体验猪八戒懒惰、随便、怕被发现的心理,鼓励幼儿用声音表现。

(2)教师设置猴哥要回来了的情境,激发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第二段的兴趣。

提问:为什么要抹嘴巴?

引导幼儿体验猪八戒吃了西瓜满足又高兴以及怕被发现的矛盾心理。

提问:什么是仰八叉?

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直观的了解仰八叉,并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三、鼓励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大胆表现歌曲的幽默、诙谐

1、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鼓励幼儿注意声音的变换,大胆表现。

提问:吃西瓜时的心情怎样?被自己扔的瓜皮摔个仰八叉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引导幼儿体会偷吃西瓜的得意洋洋和摔跤时的懊恼和疼痛,四拍连音的表现可以不同。

2、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间奏幽默、诙谐的特点。提问:你想怎么啃?还可以怎么扔?怎样抹抹嘴巴?

3、集体演唱歌曲,自由表现间奏的'创编动作,共同体验歌唱的快乐。

课后反思:

歌曲《猪八戒吃西瓜》具有形象鲜明、幽默诙谐的特点,活动中,我时刻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吃西瓜的高兴得意与摔仰八叉的生气懊恼。幼儿被我的情绪所感染,通过我的引入式教学,将幼儿融入歌曲的学习之中,在和老师一起趣味模仿猪八戒吃西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会歌曲。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并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声音表现诙谐幽默的曲调与歌词,并有意识挖掘幼儿创造性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但是鼓励引导还有所欠缺,幼儿大都存在模仿教师的问题,是今后活动中应该注意调整的。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伴奏,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

2、学习用填唱和打响舌的方法,演唱二声部。

3、学试看指挥进行二声部合唱、体验二声部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钢琴

经验准备: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小燕子》并有合唱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律动《小燕子》

2.练声《问好》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认真倾听琴声,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

3.复习歌曲。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

4.幼儿分段学唱二声部

(1)幼儿学唱第一部分合唱。用对话的形式为第一部分填词并练习歌唱。

(2)幼儿学习第二部分合唱。用打响舌的方式为歌曲伴唱。

(3)幼儿学习第三部分合唱。区分与第一部分的不同唱法。

5.幼儿分声部合唱

(1)幼儿练习分声部演唱。

(2)互换声部演唱。

(3)邀请客人老师们一起合唱。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

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

2、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学习二声部轮唱

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

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

(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教学反思:

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第2环节,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教师将故事,同时让幼儿通过动作参与,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第3环节,教师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的讲述故事。第4环节,教师应积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故事内容。

在最后一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以致于幼儿的思想开小差,活动无法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多加强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学唱并创编歌曲。

2、在敲一敲、玩一玩中发现因击鼓轻、重而产生物体在鼓上跳跃不同的现象。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鼓四个、米粒、蚕豆、黄豆等。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主题。

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呀?边说边出示小鼓。

师敲小鼓“咚 咚 ︱咚—︱”(重的),请幼儿模仿学一学。

师再敲小鼓“咚 咚︱咚—︱”(轻的),再请幼儿学一学。

提问:你觉得老师两次敲的'鼓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两次鼓声一次响,一次轻。

二、感受节奏,理解记忆歌词。

●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师敲节奏“咚 咚 ︱咚—︱咚咚 ︱咚—︱ⅹⅹ ⅹⅹ︱ⅹ—︱”,问:这种声音好像小鼓在干什么呢?学习歌词第一句:咚咚咚, 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 师出示一杯小米粒说:它是什么?我们把小米粒放在鼓上再来敲鼓,看看会怎样呢?(提醒幼儿说出“蹦蹦跳跳”)谁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

●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小米粒是怎样在鼓上跳舞的?幼儿分组在鼓上做实验,师指导幼儿随节奏轻、重敲鼓,幼儿观察两种现象并回答。(引导幼儿说歌词: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三、感受旋律,学习歌唱。

● 师:老师把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鼓上的小米粒”。

师清唱歌曲。问:你听到了什么?

●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

师在伴奏下歌唱。说:小朋友也来唱唱看。

● 幼儿跟着伴奏轻轻歌唱。师指导幼儿在歌声的变化上歌唱。

还可采用男女幼儿分开唱,男女幼儿分句唱等形式歌唱。

四、创编歌曲。

师:小米粒会在小鼓上跳舞,那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在小鼓上跳舞呢?

老师还准备了几样东西,请小朋友去试着放在小鼓上敲一敲,然后我们来把它编到歌里去。

幼儿分组实验。

师幼合作创编歌曲。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体验演唱副歌部分“来来来”的欢快情绪。

2.能根据第一段歌曲图谱结构图来推断第二、第三段歌词内容。

3.会跟着教师的指挥自然的接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过的秋天的.农作物,有条件的可参观农科院种植基地或农村田野。

2.纸(与挂图同大)、笔。

3.《秋天多么美》音乐CD(盒带)。

4.《秋天那么美》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1幅。

5.幼儿学习资源③第6~7页。

活动建议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欣赏。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第一段,知道用图谱可以帮助记忆歌词。

(1)教师清唱第一段,请幼儿说一说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画出第一段图谱,(参照幼儿学习资源

③第6~7页的画法,有拟人化的秋

风吹、棉桃露出白牙咧嘴笑的样子)。(4)教师带领幼儿看第一段图谱并完整演唱一遍,引导幼儿发现副歌部分两个乐句的不同之处。

3.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1)重点引导幼儿比较发现第二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相同地方的规律。

(2)教师逐句与幼儿讨论第二段歌词,边讨论边出示挂图。

4.学习第三段歌曲。

(1)预测——根据第一段、第二段的规律尝试推理第三段的歌词:它可能是什么?它和前面两段歌词可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可能什么地方不同?

(2)教师清唱第三段歌曲,请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

(3)教师就歌词提问,并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一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尝试看着挂图完整地演唱歌曲。

5.看挂图分工唱三段歌曲(教师唱前面的,并指挥幼儿唱每一段的副歌部分)。

6.幼儿完整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一组唱前半部分,一组唱副歌部分。

活动延伸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可尝试变换演唱形式。歌曲前半部分可由个别幼儿演唱,歌曲后半部分“来来来·······……秋天多么美“可由大家合唱,初步学习领唱与合唱的形式。

2.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第6~7页,哼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