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共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共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教案(共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准备:山洞背景图、大灰熊头饰一个

◆动作建议第一句: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第二句:小朋友轻轻的走来了。

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轻轻摇了L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来发怒了。

◆游戏玩法建议

1、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大灰熊发怒时(低八度音乐响起):幼儿扮演木头人,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灰熊"在其中来回走动,发现是一群木头人又回去睡觉了。

3、大灰熊睡着了,幼儿悄悄的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几次后,大灰熊苏醒了,和幼儿一起跳舞、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教学层次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的轻重,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2、知道大灰熊醒来时静止不动,初步学习控制自己。

3、体会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理解歌曲

l、教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2、熟悉歌词内容,边操作幻灯片边有节律念歌词。

3、学学图片中大灰熊发怒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不同的发怒造型。

4、教师念儿歌扮演小朋友,幼儿扮演大灰熊,表演大灰熊发怒的样子。

(三)动作学习

1、感知歌曲

(1)初步感知游戏,掌握小朋友走路轻轻的.动作。

(2)掌握摇的动作,知道唱到"如果你去摇醒它呀"才能去摇大灰熊。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练习。最后提醒幼儿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创编各种"木头人'造型并静止不动。

2、分角色,动作表现

(1)请一半幼儿来表演大灰熊,一半幼儿表演小朋友。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强调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

(四)情境游戏

1、游戏第一次山那边真的有一只大灰熊(配班教师扮演),我们去摇醒它和我们一起游戏,好吗?

2、游戏第二次大灰熊又睡着了,我们再去试一次,请它和我们一起游戏。

3、大灰熊苏醒了,和小朋友开心的跳舞。

教学层次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嗓音去表现歌曲的强弱及故事中的角色。

2.用身体动作自如合乐地表现歌曲的强弱轻重。

3、积极参与演唱,学会控制自己。

【活动过程】

(一)合着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大灰熊的故事

1、跟着音乐看着指挥,表演故事。

2、根据教师的歌唱,表演故事。

(二)学唱歌曲《大灰熊》

1、请幼儿合着伴奏演唱歌曲,讨论分析哪个地方唱得重,哪个地方唱得轻?

2、尝试演唱,演唱发现唱到"走路轻轻"时特别轻,唱得"发怒"时特别重。

3、幼儿演唱4、提出歌唱的要求小朋友很会用身体动作来讲故事,其实我们还会用喉咙讲故事。用喉咙讲故事时就不要用太多的动作,更不能做动作忘记歌词哦。

5、请幼儿用演唱来讲故事。

(三)合着伴奏带歌唱提醒幼儿演唱时要注意轻重的地方。

教学反思: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幼儿从动作表演中逐步引导到歌曲演唱中,动作也要逐步变小。4、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如当幼儿还沉浸在游戏表演而没有按照歌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熊发怒的动作可在念歌词最后一个字“(生)气”时用一个造型定点。还要关注到幼儿动作是否合拍,这点很重要。交流后,我们于本周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流程与第一课时类似:谱图引题--师幼有节奏地念歌词,并表演故事--学习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强与弱。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进步很明显。首先教师准备充分,不但能熟练地演唱,还用钢琴录了伴奏音乐。环节的递进性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从动作还原到歌曲演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儿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图谱的摆放可以按照乐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学习中,动作的表演成分减少得还可以彻底些;教师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灵气;另外,要加强幼儿对动作节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势的要求

小百科:熊(英文名称:Bear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印的小手和小脚,幼儿照片。

活动过程

1、找一找:

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哪个小手和小脚是自己的。

2、学会儿歌:“小手和小脚”

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小手会做什么?

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

老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再念一遍。

我有两只小小手,会洗脸,会梳头,我的小手本领大。

师: 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

老师将小脚的`一段再念一遍。

我有两只小小脚,会走路,会跑步,我的小脚本领大。 师生一起念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3、改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照片

照片上的你在干什么?你的小手还会有什么本领?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小手的本领改编儿歌的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念。如:我有两只小小手,会画画,会穿衣,我的小手本领大”。

你的小脚还有什么本领?

幼儿说说小脚的本领,改编儿歌内容。

实录:

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我让孩子学习了“小手和小脚”的儿歌,目的让幼儿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并学会改编儿歌。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小手和小脚是你自己的?幼儿们一下就把自己的小手和小脚找到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让幼儿自己发挥,讲一下自己的小手会做什么事。(个别)学念儿歌:“小手和小脚”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小手会做什么?幼儿把会做的事讲出来,它的本领大不大?(集体念,个别念)

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洗脸,会梳头。

那么你们的小脚会做什么?

师: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会做什么?小脚会走路,会跑步,他的本领大吗?集体跟念儿歌。(个别)让

幼儿看看照片,改编儿歌:

如:我有两只小小手,会画画,会穿衣,我的小手本领大。你的小脚还有哪些本领?

如:会跳、会踢球。

反思:

因为小手和小脚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身体部位,平时老师、家长总是在说宝宝用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宝宝用小脚自己走路,自己走到幼儿园里去。所以幼儿学习这首儿歌接受较快,通过一次活动基本上掌握,会念儿歌,个别比较能力出色的幼儿还会编,教学效果比较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过程:

(一)边游戏边熟悉旋律。

1、师挂上乌龟壳:我是乌龟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乌龟。今天,妈妈和小乌龟一起来玩游戏。

2、小乌龟,你们是怎么走路的呢?(慢慢爬,幼儿做爬的动作)

3、背景旋律起,师带领幼儿在圈上“爬山坡”,节奏为一拍一下。(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

(二)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掌握歌词。

1、师:看这儿也来了一只小乌龟,它在干什么呢?(爬山坡)

2、小小乌龟走路慢慢地,要爬这么高的山坡,一定很累,你累的时候会怎样?小乌龟可勇敢了,它累的时候会做什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仔细听一听

3、你听见了什么?谁来学一学小乌龟的声音?(嘿嘿哟)小乌龟在用力给自己加油呢,我也来给小乌龟加油(拍两下手握拳),我是怎样给小乌龟加油的,谁来学一学?你怎样给小乌龟加油?谁还能做不一样的动作?(拍手拍腿),为了让小乌龟更加有力气,请个小鼓来帮忙,有力量吧!我们也来跟着小鼓学一学吧,要像小鼓一样有力量!

4、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小乌龟还带着好吃的东西呢?看看是什么?(出示面包和糖果图片)原来小乌龟带着面包和糖果呢,它要到哪儿去呢?给谁吃呢?这次我们再来听听,小乌龟发出了和刚才不一样的声音,仔细听,哪里不一样?这次的声音谁来学一学?对呀,小乌龟背得更重了所以用的.力气也更大了,我们跟着小鼓再来学一学(嘿嘿嘿嘿哟)

(三)学唱歌曲。

1、你们都给小乌龟加油,小乌龟可高兴了,它就唱起了歌。(师范唱一次)

2、这次我还要请小鼓来帮忙,为小乌龟加油!(再示范唱一下)

3、小乌龟来帮妈妈的忙,你们和小鼓一起唱。(师唱歌,幼儿唱嘿嘿哟)。重点是第二句“嘿嘿哟”要唱得有力、干脆。

4、听着音乐一起唱两遍

5、一边动作(爬)一边唱。(请能力强的幼儿来敲鼓)看看,山顶还没到呢,继续往前爬

6、教师退出,幼儿独立演唱。

(四)尝试创编。

1、到山顶了,小乌龟坐下休息会吧。

师:除了面包和糖果,小乌龟还喜欢带些什么好吃的呢?(幼儿每说出一种食品,教师用粉笔画在黑板上记录下来;一组为两种食品,可画3——4组。)

2、引导幼儿自己编唱以下几组,将原歌中的“面包”与“糖果”由新创编的食品代替即可。

3、师与幼儿边唱“下山坡”边“爬”回家,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熟悉歌曲旋律,并用身体动作感受一拍一下的节奏。2、能融入情境,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唱歌曲,乐意参与歌唱活动。3、初步尝试为歌曲创编歌词,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加以表现。

活动准备:1、幻灯课件;2、乌龟壳若干;面包与糖果图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2、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对儿歌的记忆及读音

活动准备

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教师出示老鼠的布绒玩具。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啊,真香呀!”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了?

——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

2、学习儿歌。

——教师边操作布绒玩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强幼儿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老鼠(见附文),请幼儿尝试配念儿歌。

——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

3、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如慢慢蹲下来,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活动延伸

1、通过直接的表演,幼儿能体会到“叽里咕噜”这一象声词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滚翻动作。

2、这一活动能使幼儿自然感知上、下等空间关系。

教学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比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诙谐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有很多家长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这首歌。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有个别孩子已经会唱了这首歌曲。

活动时,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让孩子在《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和小老鼠一起锻炼,活动活动身体,激发幼儿的情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接着我根据歌词内容,用手偶讲述故事,我边操作,幼儿边学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学唱时,我除了让幼儿完整欣赏以外,还和孩子们分段欣赏了歌曲。幼儿说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学唱哪句,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歌曲的难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练习歌曲。<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游戏是小班孩子的最爱,这个活动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戏《猫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师做猫,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有个别孩子还被大猫的出现给吓哭了呢!在游戏中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猫什么时候出现,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们边唱边游戏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孩子的注意点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猫给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活动虽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思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秩序,有先后意识,知道守秩序的重要性。

2、通过听故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在幼儿园及其他场合要守公共秩序。

3、乐意阅读故事,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倾听故事《我排在你后面》。

建议教师提下列问题:

(1)在汽车站,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在有秩序地排队等汽车。)

(2)汽车来了,小动物们排队上车,可是谁没有排队?他想干什么?

(3)大灰狼为什么不能站在松鼠的前面?什么叫插队?

(4)大灰狼插队,小松鼠怎么说的?小熊怎么说的?大象排队了吗?

(5)后来,大灰狼排队了吗?是谁说服了大灰狼的?大象是怎么说的`?

(6)最后,大灰狼是怎么说的?

二.迁移故事经验,组织幼儿讨论: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插队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3.在幼儿园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守秩序。如果不守秩序会怎样呢?想一想:如果做操时,不排队会怎样?如果大家同时都想上厕所

,大家不排队都涌进厕所会怎样?如果小朋友出去游玩走在马路上,不排队,大家随便在马路上行走又会怎样?

4.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能守秩序又会怎样呢?

5.平时,你还看见哪些地方,人们都是有秩序地工作的?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和父母外出时排队的经验,例如到银行、超市结算,去麦当老用餐的时候等。

三.阅读故事《我排在后面》。

教师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是生共同阅读画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苹果歌》音乐磁带、苹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教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的好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有谁?(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刚刚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可是没唱我,我们都等不及了。说说看,想唱谁?这个是什么颜色?它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动词,如:飞、跑、爬、游、跳、走等。

2. 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小运动会》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小运动会

1. 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好!(老师好!)

今天,树林里可热闹了,原来是小动物们正在举行小小运动会。小猪乐乐说:“你们人类去年举办奥运会,今年又举办亚运会,我们动物界也要开个小小运动会,比一比,赛一赛。”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2. 出示教学挂图,启发幼儿完成问题。

哇!这么多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好热闹啊!我都看花眼了,那谁看清楚了告诉我:

a.运动会上有哪些小动物?(小鸟、小马、乌龟、小鱼、兔子)

b.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小鸟在飞,小马在跑,乌龟在爬,小鱼在游,兔子在跳)

c.谁来表演一下:小鸟怎样飞,小马怎样跑······

3. 教师小结,即兴编出儿歌。

教师边朗诵儿歌边表演动作。

小鸟飞,飞得高。

小马跑,跑得快。

乌龟爬,爬得慢。

小鱼游,游得欢。

兔子跳,跳得远。

b.听音乐,大家一起来表演。

二.互动学习

1. 我来做,你来说。

教师室内转圈做动作,转到谁那里谁来回答。

(除了上述儿歌中的动作,还可适当增加小猫走、袋鼠跳等。)

2. 我来说,你来做。

教师说出动词,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拓展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做韵律操《我真的很棒》。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走一走,我走呀走呀走。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转一转,我转呀转呀转。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拍一拍,我拍呀拍呀拍。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扭一扭,我扭呀扭呀扭。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跑一跑,我跑呀跑呀跑。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跳一跳,我跳呀跳呀跳。

小班语言教案《小小运动会》反思

本课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方法多样性的处理上。学生通过操作与思考,探索出了退位减法的多种计算方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其一一进行理解,这个环节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思维的发散能力得到培养。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这就照顾到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他们没有能力掌握多种方法,那就掌握其中的一种,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获”的精神。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答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还结合班级分组教学的特点,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自己去提出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我又引导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走出来,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中,感受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