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有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九篇

有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九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九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三种颜色有规律地进行接龙,感知接龙的特点。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设情景:布置公园情景,装饰公园的龙灯(每节龙灯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三节为一小组,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

2、操作材料:

集体操作材料:造小桥的小石块(每块石块上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三块为一小组)。

分组操作材料:制作龙船的纸盒。

活动过程:

一、看龙灯。

1、看一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去玩。(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过节时公园真漂亮,看,那里有一只龙灯,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幼儿边看边说,老师引导幼儿将龙灯上的内容说清楚)

2、说一说:

师:走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该休息一下了,找块草地坐下来吧。(幼儿坐下)刚才我们在龙灯上看到的花是怎么样排队的?(幼儿回答)

老师引导幼儿看清楚接龙的方法。师:红红的花想找和它一样的好朋友拉拉手,黄(蓝)的花也想找和它一样的好朋友拉拉手。

二、造小桥。

师:公园的景色真漂亮,怎么没有小桥呢,我们就用这一堆小石头给公园造一座小桥吧。

1、引导幼儿看清楚小石头上图片上的`不同。

2、老师与幼儿一起造小桥:老师先搬起第一块石头放好,请幼儿说一说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然后请幼儿接下去操作。老师提醒幼儿找一样的好朋友拉拉手,这样造出来的小桥又结实又漂亮。

3、带领幼儿在造好的小桥上走一走,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三、做龙船。

师:公园里不光有漂亮的景色还有好玩的玩具呢,想不想要?不过今天的玩具要请那么自己来做。

1、老师介绍材料和简单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制作,老师指导。幼儿在制作时老师用语言提醒龙头放在第一个,龙尾放在最后一个,龙身上一样的好朋友勾在一起拉拉手

3、老师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给接龙正确的幼儿奖励穿有夹子的彩带,让幼儿夹在龙头上在公园里自由的玩一玩。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情境“大熊、小熊来做客”

大小熊、大小茶杯、大小椅子各一个,娃娃家桌子一张。

红气球一个。小红花贴纸若干。

学具:大小标记、篮子8个,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今天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来打声招呼!”

“两只熊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

“谁来跟大熊握握手?”“谁来亲亲小熊?”

“大椅子给谁坐,小椅子呢?”

“大茶杯给谁,小茶杯呢?”

2、按大小分类。

“熊宝宝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

介绍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它们觉得挤,请宝宝们把他们分开呢,怎么分呢?大球要放到这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一个大的标记,谁来送一送!”

“小球要那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个小的标记,谁愿意来试试!”

强调语言:大xx我送你回家,小xx我送你回家

请几位幼儿操作后,其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玩气球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吹气、打气)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如果你是一只气球,你会怎么变?”

(请个别幼儿做气球,教师和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

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并排序。

2、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丝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来到商店

师:我们来到了商店,里面有什么?(长短不同的裤子)图2(金箍棒)

师:金箍棒可神奇了,它可以干什么?(变长变短)

师: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变长,变短,到哪里去了?(耳朵里)

师:商店里还有什么?(丝带)

师:这些丝带是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的长短是不同的。

师:你还见过哪些不同长短的物体?

师:火车长,汽车短,火车是怎样鸣笛的,呜,汽车呢,滴滴滴。

师:从他们的声音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声音也是有长有短的。

二、买丝带

师:长颈鹿来商店买丝带,谁来帮它们选一选。

师:仔细观察,什么颜色的长,什么颜色的短。

师: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比一比)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比较长短时要一端对齐。(重叠法)

师: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也是一端对齐,这是变置法。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是蓝色的长黄色的短)

师:看来刚才我们小朋友观察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数123,让长颈鹿戴上丝带吧。

师:咦,又有谁来了,妈妈也来选丝带。还有丝带吗?

师:这条丝带是长的还是短的呢?(不长不短)

师:在比较长短时要注意什么?(一端对齐)

师:跟蓝色的丝带比一比,谁长谁短。

师:从上往下仔细观察,这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呢?(从长到短)

师: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呢?(从短到长)谁来排一排。

三、幼儿操作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3根长短不同的丝带,请你们按从长到短或者从短到长的顺序,给丝带排排

队。按什么顺序排小朋友再说一次(从长到短或者从短到长的顺序)

师:每条丝带上都有一个小秘密,用小秘密把丝带接在一起,变成一条长长的丝带。

师:接完的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谁的丝带比较长

四、玩丝带

师:谁的丝带长,谁的丝带短。最短的丝带来跟老师的丝带比一比,咦,谁长谁短。

师:为什么短的丝带跟老师的一比较就变长了呢?

小结:原来物体的长短是比较出来的。

师:我们手中的丝带不仅可以比长短,还可以玩游戏呢。

师:你想怎么玩?变成什么?(风火轮、小蛇、长龙、翅膀)

师:宝宝们,现在呀我们把丝带变变变,把丝带变短,变短,大风吹来,丝带飘喽。

师:好玩吗?想不想再来玩一次,小风吹来丝带轻轻飘,轻轻飘。大风吹来,丝带变变变,丝带飘喽。

师:我们拿着我们的丝带到外面去玩一玩吧,小风轻轻吹,轻轻吹,丝带轻轻飘,越飘越远,越飘越远。

宝宝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理论依据】

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儿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实现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从幼儿实际出发,设计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

2、玩中学。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

3、做中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4、循序渐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幼儿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仿真水果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猫捉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准备4个洞,每个洞里最多住4只小老鼠,大花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赶紧到洞里躲起来。大花猫打破一个洞,洞内的小老鼠马上分散到另外3个洞,最多住4只小老鼠。幼儿集体出洞,每人取4个沙包,把大花猫打跑。

7、结束。

欢送小猴子一家。

小百科:4,数字,是3与5之间的自然数,也是正整数、偶数、有理数、实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通过探究尝试有规律的排序,体验数学中的规律美。

2、训练幼儿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印有各种小动物(大灰狼、小兔、小鸡、小鸭)脚印的地垫若干。

2、音乐磁带一盘。

3、大灰狼头饰一个、小白兔头饰一个。

4、图形卡(圆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体验感知排序规律。

引导语:“今天我们班的‘小小救援队’成立了,我们要救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现在我们就到森林里去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背景音乐响起,幼儿跟随节奏律动)。

①设定花园、和池塘情景,请幼儿与花儿、青蛙打招呼,体验规律性排序。

A、以“红花好、黄花好,红花好、黄花好……”的规律与花园里的小花打招呼。

B、模仿池塘里青蛙的叫声。指导幼儿按照“见大青蛙大声叫、见小青蛙小声叫,见大青蛙大声叫、见小青蛙小声叫……”的规律与青蛙打招呼。

2、巧设情景,感知颜色的规律性排序。

①设定情景:呤……电话铃响,传来兔妈妈的声音:“小小救援队吗?我是兔妈妈,一只右脚受伤流血的大灰狼破坏了好多小动物的房子,抢走了我的小兔乖乖,你们能帮帮我们吗?”

②引导幼儿发现小动物脚印的规律性排序,通过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提问:哪个是受伤大灰狼的脚印?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推理。

【预设结论】:

黑脚印→红脚印→黑脚印→红脚印……的是抢走小兔乖乖那只大灰狼的脚印。

③幼儿亲身实践推理的结论。引导幼儿沿着脚印,追踪大灰狼救出小白兔。

3、情景探究,实践操作体验图形的规律性排序。

①帮助“小兔乖乖找家”幼儿观察寻找通往小兔家的路。(按路标指示牌:红方形、蓝圆形,红方形、蓝圆形的规律)。

提问:请找出通往小兔乖乖的家是哪一条路?

引导幼儿按规律找出去小兔家的路

②在实践体验中发现被破坏就的道路,进一步感知规律。(规律被破坏)

教师:通往“小兔乖乖家的路”已经被可恶的大灰狼破坏掉了,我们要帮助小兔乖乖先把回家的路修好,再送小兔乖乖回家。

幼儿共同讨论:怎样按照完整的路面找出缺失的图形?

【预设结论】:引导幼儿明确路标指示的'规律后找出缺失的图形,再动手操作。

③相互合作,共建“彩色路”。

A、相互合作共同搭建。

B、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重点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路标指示牌的规律,找出并完成缺失的路面。

④共同检验铺好的路,送小兔乖乖回家

4、教师小结:我们身边还有好多按规律排序的物品,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寻找更多的规律。

活动延伸:

1、娃娃家:给娃娃家按照规律排列的方式铺地板和墙纸,布置娃娃家。

2、美工区:画“衣服、毛巾”按照规律排序涂色,利用彩泥制作彩条“棒棒糖”,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三种颜色进行排列。

3、操作区:

(1)给“娃娃家”的娃娃按照颜色或形状、大小的规律排序穿项链。

(2)挂窗帘:利用形状、图案、颜色按规律进行。

4、建筑区:“給灾区的小朋友建新房”按图形、颜色的规律自由排序的方式进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分类。

2、复习3以内的数。

3、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大小红苹果若干、大小绿苹果若干。

2、大小篮子共4个。

3、操作板人手1个、果园场景。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感知苹果的颜色大小。

1、数一数这里有几棵果树?

2、树上有什么?苹果是什么样的?这些苹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树上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二)听指令摘苹果,教师要求逐步递进。

1、区分颜色

要求:小妹妹摘1个红苹果、1个绿苹果。

验证:你摘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区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个大苹果、2个小苹果,一起数数盘子里现在有几个苹果?

3、根据苹果的不同特征分类。

老爷爷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篮子,看看这些篮子有什么不一样?数数有几个?

要求:大的红苹果要放在大的红颜色的篮子里?小的红苹果要放在哪里?

验证:互相看看放对了吗?

(三)结束活动:把苹果送回去。

困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让幼儿同时按两种特征(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2、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3、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

2.启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和体验数数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会手口一致的数4以内的实物。

活动准备:老鼠头饰、猫头饰、ppt课件、歌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图片、1-4的数字卡片、鱼若干、老鼠若干、教学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影片《黑猫警长》,以猜谜的`形式引入课堂

1.播放影片《黑猫警长》,请小朋友细心观看。

2.提问幼儿"谁来了","黑猫警长来干什么"。

二、复习数字1-3,并学习点数4

1.课件出示一只猫,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几只猫?数字1像什么?

2.课件出示两只鼠,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2像什么?

3.课件出示三只鼠,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3像什么?

4.又来了几只猫,请小朋友数一数,在黑板上展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并认识数字4(重点强调手指指一个数一个,并且数到几停下,总数就是几)。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数字变变变。

三、幼儿操作:给猫喂鱼

1.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给猫喂鱼的方法。

2.教师交代规则(小朋友边从盒子里拿出小鱼边数数,并把猫吃的鱼摆在一条线上,数完的小朋友很快坐起来),请全班小朋友给猫喂两条鱼、三条鱼。

四、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1.教师充当黑猫警长给幼儿(猫警士)传授本领。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当猫警士?合格的猫警士需要听警长的统一指挥。

所以现在我(警长)说做什么,小朋友就跟着做什么好不好?

2.教师给幼儿配发警士帽,请幼儿辨认自己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和老师的数字宝宝对对碰。

3.教师请幼儿捉老鼠,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就捉几只老鼠。

4.教师请所有幼儿警士消灭课件中的老鼠,有几只就打几枪。

5.给勇敢的猫警士奖励红花。(猫警士打死几只老鼠,就奖励几朵小红花)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等分的含义。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两只笨狗熊》

2、圆形,正方形若干图片

3、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在活动之前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两只笨狗熊》。

2、教师简单重复故事内容。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

如果给你一个圆面包,你会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一下,一定能分得很很好的对吧!

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教师:有什么方法证明你分的两块是一样大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分出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

并且引导幼儿把分开的两份中的一份与原来的相比,理解分成的每一份都要比原来的要小。

3、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能把这些图形都分成两等分吗?

(1)把这些图形分别发到每个孩子手里,每人一个,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幼儿操作。

4、教师总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

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三、引导幼儿学习分得一样多--平均分。

1、教师:刚刚我们把正方形的面包分成了两等分,就可以分给两个小朋友,

如果有四个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分呢?

2、刚才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一个物体,分给两个或者四个小朋友,

现在呢,老师这里呀有些糖果,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分一下,怎么分呢?

班上有这么多小朋友啊,怎么办,老师想每个小朋友都分一点,你们来帮帮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小结。

(1)把糖果分别装到盒子里。(盒子里的糖有多有少)

(2)把幼儿分组,每组请一个幼儿来拿盒子,其余小朋友从盒子里自己拿糖果,

每位幼儿只能分两颗糖果。

(3)鼓励幼儿介绍平均分的意思,并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4)请幼儿相互检查是不一样多,对了就鼓励,不对就请其余幼儿帮忙。

(5)教师小结:平均分就是把一个或者一盒整个的物体分成一样大小或是一样多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