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大纲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8W 次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1

现在大多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大人们个个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大人们开始逼着自己的孩子学英语、学钢琴,从小就只能和各种各样的书本打交道,甚至有的家长连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时间都要一并剥夺。我想,这就是让儿童生活在了儿童本身的生活之外了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个性就只能被完全束缚住了。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

但如若只是放任幼儿,恐怕也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正就如同书中所提到的鲁迅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之间的关联。显然儿童更好地成长一定程度上还是十分需要我们这些成人去指引他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将我们成人认为孩子因该发展的方向去强迫他们接受。就像我们成人所设定的三味书屋一样,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枯燥与乏味的,这样只会让他们变成一个缺乏好奇心、缺乏探究精神的木偶。特别是对于幼儿教育,适当地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在三味书屋中发现百草园的乐趣是必然的。

结合我们现在的幼儿园课程来说,我们能够发现现如今的幼儿教育也在一步步地像这个方向不断地靠拢。例如越来越多的教案中体现出了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讨论发现的重要性。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探索能力、探知欲望,这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作为一名在职的幼儿园教师想要让自己班级的孩子有个性地发展,更要深刻理解及内化这样的一些理论知识,将它们融入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之中,将它们普及与每一位孩子的家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孩子们那些可贵的东西吧!

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文化才能往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去进行儿童教育。通过这一次的继续教育,我也发现自己在了解儿童和如何进行教育的方面还是相当匮乏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汲取书中精华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方式更适于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样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各项能力。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2

寒假里,阅读了刘晓东博士的《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在作者走进夸美纽斯、卢梭、杜威、蒙台梭利等这些伟大的儿童教育思想家的理论和观念进行研读中,我也把学校里学得的理论温习了一下,进一步感受到了现代儿童文化与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全文从了解和研究儿童开始,进而联系到教育的现状,感受到了近现代立场之所以在中国缺失的原因。作者呼吁,我们既要积极地认识和宣传儿童教育的近代立场,同时又要对教育变革的逐步展开存足够的耐心。

可见作者对儿童的研究是很深入和迫切的。在全书目录的第一章——《儿童是谁》中便有“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成人之父”等小章节。其中在“儿童是自然之子”一章节中有一段美丽的辞藻深深的吸引了我。它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话语,他说:“我们教师们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东西,是小孩子的大脑。当你想到大脑时,就要想象这是一朵挂着露珠的娇嫩的玫瑰。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跌落,需要多么小心谨慎。”看了以后觉得这个比喻十分的贴切,玫瑰上的露珠是多么的精致,剔透。就像孩子的心灵和我们必须对每个孩子的耐心,爱心,细心和恒心……。可能我们在和孩子的接触中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孩子脆弱的心灵受到打击。记得曾在我工作刚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在操场上快整队的时候,孩子们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原来是在观察一只小蜗牛,我注意到孩子们很兴奋,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孩子也兴致勃勃。但是当时为了维持纪律,我强行的使用着我的“权力”,“命令”孩子们整队。当时看着两条队伍和孩子们眼中满满的失落,我突然意识其实我失去了很多。我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以及孩子的独特世界……。我反思:孩子的心灵我呵护了吗?答案是不仅没有呵护我其实还充当了“打击”的角色。在以后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很注重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细细的体会孩子,感受孩子,分享孩子的喜悦,发现。当每次孩子跑来兴奋的对我说:“老师,我发现了蜗牛的小触角”、“ 老师,怎么七星瓢虫的背上只有五个红点”、“老师,你看,小草上有美丽的露珠”、“”老师,春天到了,小草都发芽”……,我会支持孩子的探索欲,保护孩子们地好奇心,并主动和孩子一起探究,呵护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慢慢的孩子们会敢想敢说敢做了。确实孩子是一朵美丽的玫瑰,而且每个孩子形态各异,就像玫瑰一样让人充满想象。但是由于现在大社会的背景,每一个孩子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个性十分鲜明,就像是玫瑰上的刺,稍不注意就会扎疼手。老师就是园丁,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呵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定能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滋养,同时也是自己更加丰富。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3

寒假接到读书任务,就是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终究还是把书捧了起来。翻开书本,首先在目录里找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当第一行“儿童是谁”四个字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心想,和孩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难道还不知道儿童是谁呀。可是,当“儿童是自然之子”这几个字映入我眼帘的时候,却让我顿感新奇。

书中提到:人,尤其是儿童,与自然具有同一与统一的辨证关系。儿童是自然的造化,是宇宙进化历史的产物,因而可以称儿童是自然之子,又可以称其为历史之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老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他说:“我们教师们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东西,是小孩子的大脑。当你想到大脑时,就要想象这是一朵挂着露珠的娇嫩的玫瑰。要做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跌落,需要多么小心谨慎。我们时时刻刻需要的正是这种审慎的态度:因为我们接触的是自然界最精细、最娇嫩的东西——正在成长的有机体身上会思维的物质。”

我看了以后,很受震动,是呀,我们的孩子就像自然界中的嫩芽,需要我们悉心的呵护,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粗暴和草率而伤害了一个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记得有一次放学后,孩子们排着队来到幼儿园大门口等候家长来接,有一个班的孩子做了手工制作,都开心地拿在手里,相互还在不断议论着自己的大作,这时有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来接了,一边兴高采烈的奔到妈妈跟前,一边举起手里的作品向妈妈炫耀,可是这妈妈只瞟了一眼,说:“看看你的做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你肯定做的时候不认真吧,人家小朋友就比你做得好……”妈妈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的情绪已经是一百八十度的跌落,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我想,也许这个孩子以后对手工制作再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兴趣,也许妈妈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她可能不知道这句话也许会毁掉了自己孩子学习、锻炼的热情,最终耽误的是自己的孩子。

其实在我们现实教育中,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与态度真可谓是千姿百态,有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真正需要和兴趣认识不到和重视不够,使得孩子那多彩的世界备受压抑,给本来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抹上了阴影,失去了快乐。书中说,儿童的受压抑,实际上就是人性受到了冷遇或折磨。面对现实中的现象,进一步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是否也居高临下地看待我们的孩子呢?是否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独特世界呢?希望自己带着想这些问题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来悉心呵护我们的孩子。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4

眼看寒假将要结束,开学的日子即将来临。心中正有些忐忑之际,我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看到了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开学时的思考。

在书第五章“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之“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中笔者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接近开学的日子时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欢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每个人都有无尽的生活前程。在这个日子的前夕,最让我感到忐忑不安的是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幼儿之乐。”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快乐”是一切工作的底线。

那怎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失掉“快乐”呢。

书中直接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蓝天、白云、绿地的世界。在大自然中,孩子们环视四周,绿色薄雾笼罩,仿佛走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原来教育不需要关在围墙中,而是可以走入大自然。孩子是自然之子,他们天生是亲近自然的。大自然本身便是孩子们快乐的学校。

这让我想到,每逢春季踏青、夏季写生、秋季赏菊、冬季赏雪的`日子,孩子们总是表现的非常兴奋。以前只是以为孩子们在单纯的享受大自然的美。现在才知道,就是这样的单纯审美,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轻松获得了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虽然,现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还不可能把我们的课堂搬进大自然。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告诉我们儿童是自然的孩子,他们天生亲近自然。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保护孩子的自然本性提供帮助,为孩子营造快乐的学校氛围,这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将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无意识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

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5

寒假的午后,我静静的坐在窗前,沐浴着阳光,惬意的翻阅着书本,安静阅读、细细品味。平时的工作都过于紧张而繁忙,人也不知不觉变得浮躁起来。但是只有在阅读的时候,我的内心才是宁静的。作者二十几岁就出书,因为执着,所以他能领略到如此出色的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的研究。为此,我以一颗淡泊的心灵开始阅读的的旅程。简单的一本书,却囊括了儿童哲学、文学、历史学、精神学、心理学,顿时对作者的钦佩油然而生。作者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完成自己的作品阅读了多少,积累了多少:从古代的老庄到现代的贾先生;从外国的黑格尔到中国的杨适;从诗词散文到论文杂谈;从哲学、文学再到生物学、心理学。实则让人感慨啊!

福禄贝曾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朴、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教育界提倡“请蹲下来看孩子吧!”其实就是想让我们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和孩子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当我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中的第一章《儿童是谁》之后,对儿童却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我们不仅是要尊重儿童,更要以儿童为师,要读懂儿童。

儿童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心灵纯净而又善良,他们的思维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的世界充满想象。在一次美术课上,孩子们画了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大树。当我看到小宇的画时:画面凌乱,大树东倒西歪,颜色也不对,树叶居然用了灰色!“这是什么树啊?”我脱口而出。小宇似乎很委屈,弱弱的的说:“老师,我画的是刮台风时的大树……这些细线是大雨,还有……很多泥土,所以大树变得灰蒙蒙的,看不清楚了……”我愣了,赶紧拿起画来仔细看。是的,当我用孩子的眼光、以一颗童心来看他的画时,原来这是一幅多么形象生动、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大树被强劲台风刮得东倒西歪;泥沙淹没了树干;是多么生动和形象啊。其实,如果总是习惯用地用成人的思维和成人角度去要求孩子,则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快乐和丰富的想象力。有些时候,我们更应该靠近孩子一些,更天真一些,不要以主观臆断,多“请教”孩子。于是,我连忙拿起小宇的画,很诚恳的对小宇说:“小宇,老师错怪你了,原来你的画这么棒!”

但是现实生活总有些现象往往是背道而驰的,许多孩子的童年生活都是在过早的“成人化”教育中度过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将成年人的思维强加于儿童幼小美好的心灵中,而是反过来将他们的天真来浇灌自己,我们的确需要更走近儿童,读懂儿童的一言一行,读懂儿童的所作所为,读懂儿童的丰富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我们作为一个儿童的启蒙者,才能谱写出更美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