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宋其涛散文集《坐在大门口》有感大纲

读宋其涛散文集《坐在大门口》有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18K 次

母亲节前,宋其涛的散文集《坐在大门口》问世,在赠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写着动情的肺俯之言:“永远的情怀,一生的牵手,铭刻的感激,永远的向您学习。”

读宋其涛散文集《坐在大门口》有感

我与其涛在创作上的交流早有些年月了,他对文学创作那般倾心和热忱,我早被感染,他在海内外和高品味报刊所登载的作品和影响,我早有倾慕。当我一气读完《坐在大门口》后,满是欣喜和感动,便情不自禁地说些看法和想法。

《坐在大门口》是饱含乡情和亲情的一部散文集,它对于故土亲情作了牵肠挂肚和刻骨铭心的表达,读后令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心灵震颤。

在《坐在大门口》这篇文章里,这样描写终于盼母亲下晌回来的情景:左邻右舍陆续放晌回了家。我的眼看得有些模糊。忽然,远处一个瘦小的身影风一样走过来了,愈来愈清晰,那不是我的母亲么?那不是我勤劳的母亲么?母亲提着锄,背着一大捆草,压得腰弯弯的,像一座桥,又像一张弓。我跑过去,喊:“娘!”细密的汗珠从母亲脸上滚下来。母亲腾了一只手,抚摸着我,说:“娃,乖,回家。”

作者姊妹四个,排行老四,从小受到父母的偏爱,由于自己很聪明,又得到母亲得天独厚的供养,考上师范,就爱上文学,在学校想念母亲就给她写信,没料到只高小毕业仅识的几个字也早忘光了的母亲,竟然写来了回信,说娘把你写的信都背下来了……多少年过去了,在《悠悠娘亲情》这篇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盈盈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娘戴上老花镜,一字一板地读着我的信,我的文字,便再也不敢懈怠,拿起笔,在时代的灯影里继续做起我爬格子的梦。”

在《我与哥哥》这篇文章里,作者倾注了兄弟之间无言而淳厚的亲情:“比我大六岁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先进厂当工人,由于家庭生活的需要,只好回家早早结婚,担负起俯首甘为家庭牛的重担,父母的'数落,生活担子的压力,使哥哥开始抽烟,而且常常一个人坐着,一根接一根地熏。”文章最后说:“转眼我已是而立之年,在机关工作也十年有余。哥哥如今三十六,沧桑却写满了脸。想他的时候,我就回老家,坐在哥哥对面,抽出烟,递给他一支,自己也点上,我俩对坐着抽,一直到天黑。”

《坐在大门口》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篇幅简短,文字精练,叙述清爽。目前,有些盲目崇拜长文大作的人对短文不屑一顾,误认为短文章是小见识,微不足道。殊不知,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坐在大门口》这部散文集长短52篇文章,最长的也不超过千字,但内容却十分精辟充实,都是经过反复打磨,多次删改的浓缩精品,有思想,有创见,有新意,有情趣。《心灵之约》刊登在1994年12月14日《邯郸日报》上,在这篇只有267个字短文里,写出了如痴如迷的恋情:“……是否你亲切的足音缓缓步入我心灵的门?……望你摆扭着纤细的腰肢翩翩走来……黑夜,粗暴地掠夺了我的爱情,黄昏溶你的身影入它的洞房,而我,仍静静站成一座含泪执首的雕像,等你再一次走近我心灵的门。”《小路》这篇文章,刊登1995年5月4日《邯郸日报》上。在这篇只有96个字的散文里,把小路幻化成人生之路,总是“弯弯曲曲,曲曲弯弯,艰难伸向遥远。路面坑洼崎岖,旁有杂草丛生,荆棘交错。”接着叙述:“一人,两人,三人走过……小路被一双双大脚磨得光光亮亮。”最后说:“人生,不就是一条小路吗?”人生,向来是文学的主题,在这里,没有大道理的说教,而把人生比喻成小路,富有哲理地告诫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勇于开拓,敢于追求,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读后令人深受启迪和感染。

宋其涛写小说是很有功底的,而散文集《坐在家门口》的问世,表明他在文章体裁上作了尝试。《女孩的手指》这篇短文刊登1995年10月19日《邯郸日报》:

纤纤如弦,捻响一根,便荡出如美的温柔。

结结如网,漫漫张开,束锁你流落的羁情。

荫荫如伞,晴朗雨雪霏霏的陌路。

女孩,掌心开满花朵,滑过她仙逸的指,我去采摘神诋的蕊。

诚然,文学体裁固有各自的特征,但仅以“女孩子的手指”为例,又不易截然分清界限。《坐在大门口》具备了小说的情趣,散文的意境,诗歌的韵致,可谓: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升华,宋其涛的散文一定愈加凝重和丰厚——我们《坐在大门口》,静静地守候和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