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9W 次

《消失的地平线》是由詹姆斯·希尔顿著作的小说。主要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人闯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3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一

“一些人在青年时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会变老,他们在40年后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认不出那些人。另外,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触;他们往往是并排待着,但每个人都在一条不同的时间走廊里。”。

莫迪亚诺在《地平线》中构建的时间走廊,让生活在同一个现在的人彼此隔离,却让同处一条走廊的人“交流”,丝毫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这种超越过去和现在的对立,而创造出的永恒的世界,或许就是作者本人一直追寻的吧。

小说呈现出来的,是模糊而真实的画面,主人公博斯曼斯在寻找他一生中的“暗物质”,而故事场景却又那么真实。时间走廊让博斯曼斯从现时不确定的印记中回忆起40年前的一次偶遇。

男女主人公在不断逃离中短暂相遇,“这种相遇没有未来,如同在夜里的一列火车上”。仿佛结局早已注定,一年的短暂相恋,女主人公最终远去,消逝在地平线上。

忽然想起聂鲁达的诗:“爱是那么短,遗忘是那么长。”40年都已过去,仿佛所有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时间的走廊里,这40年却显得微不足道,只要有这一年的幸福,就足够了。小说结尾处,博斯曼斯又踏上了柏林的道路,去寻找心中她的踪迹。

最终两人是否重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怀疑时,至少还有一种希望,有一条逃逸线朝地平线逝去”。

时间的走廊连通着未来和地平线。“未来”,这两个字对于处在永久的现时之中的博斯曼斯,是令人心碎而又神秘莫测的。20岁时,它是地平线在我们面前展现的种种许诺和希望,而在小说中,所有人都迷失了方向,失去未来,无法达到这地平线。

但未来是令人向往的,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希望是追求地平线的唯一源泉。

时间的逝去会带走不安与犹疑,给予未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过去幸福的回忆。

40年后,地平线是那遥远而又幸福的过去,是失去的时间。正如博斯曼斯对地平线的怀念,总有一些事物深藏在我们心里,从未改变。这美妙的淡蓝色的逃逸线,在时间的走廊里勾勒出迷人的记忆,也给我们留下一生长久的怀念。

无论我们在时间的走廊里置身何处,始终不变的,是心中的那条地平线。

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二

消失的地平线这篇文章,单说剧情,我个人觉得好像没什么看点,就是四个来自白沙瓦战区的异国人,被一个假的图片飞行员“绑”到了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一个类似人间仙境的地方,人们长生不老,无忧无虑,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康维在那里遇见喇嘛张,满族公主罗珍,活佛佩劳尔特……他爱上了那里,可最后,却不得不离开。

我觉得,文章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结局那一小部分。康维在马林森的苦苦哀求下,和他还有满族公主逃离了香格里拉。康维,是活佛看中的接班人,他爱这片土地。可为什么,最终敌不过马林森的那一个诡辩?康德对马林森道出事实,而马林森却对这些事实嗤之以鼻,什么长生不老,什么仙境,科学上来说,可能吗?肖邦未发表的练习曲?活了上百岁却貌若十八岁少女的人?荒谬至极!这里也不难让人思考到:现实主义。

以科学为基本,以眼见为实为准则。科学是可以让我们擦亮被蒙蔽的双眼,但是对于任何东西,我们都报以一种机械般冷酷、公式化的做法,我们都要知根知底,找到一个真实可靠的依据证明它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那么生活的意义何在?我有时候想,现在的人们没有古时候的人们活得潇洒了,古人没有太多能力探索世界,但他们对大自然抱有一种敬畏,一种崇拜,对未知的东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很美很美的梦。而现在的人,对世上的东西,只把它们当作东西罢了。那份信仰,那份单纯的崇拜消失了。即使是康维那样对活佛深信不疑的人,他的坚信最终也因为马林森的冷酷剖析而分崩离析。为什么,我们不能再保留下那份幻想?让心底保留一份温存?庆幸的是,最终,失忆的康维想起了那份美好,他踏上征途,重新去寻找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悲剧,很让人难过。满族公主罗珍她逃离了香格里拉,最终她不复当年美丽,变得垂垂老矣,伤寒而死。我扼腕叹息,为她的做法所不值。香格里拉那样一个人间仙境,无拘无束,她什么要离开?为什么要拿命去赌这一场出逃?她就像天山上圣洁的雪莲花,不该开放在平庸的人间。可她赌了,我转念一想,“天堂,永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有时候永生就会是一种折磨,像《格列夫游记》里那个长生殿,里头都是喝下永生水的人,他们活着,可聋了,瞎了,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他们还是要被迫活着。他们对格列夫说:“来吧,加入永恒之国。”可声音却如此凄惨。既然有了天堂,要人间何用?人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正因为世界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才让人深切的意识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让人们心底深处生出对生活最热切的期盼。人们渴望,渴望将一切未看尽的看尽。时间谋杀了生命,却也使我们对生命欲罢不能。也许,这短短几十载只能让我们“庸庸碌碌”,初尝生活的甜头,满足我们心底的七情六欲,但是,这比香格里拉的“仙人”年复一年皓首穷经于某种学术、精神领域的求索来的有意义多了。因为我们经历过,我们得到过,我们失去过。我们品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它不是超脱一切的淡然,而是对这个世界最深刻的最复杂的情感。这个满族公主大概就是为了心底的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才勇敢的付出生命的代价。她得到了什么?还不是倒贴上一条命!我有时候会这么功利的想。可是得与失,又有谁能说的准呢?自己无悔,那就值了。

虽然我是不大喜欢这个像苦修院一样的香格里拉,不过,有一点,它让我震撼:它存在的意义。它存在的目的,就是去保存一个没落时代的光华,并寻求那种人在激情耗尽时所需要的那份智慧,并且珍藏下它们,并尽力让它永世流传。在纷乱的世界中,他们不算伟大,只偏安一隅,甚至有些狭隘。但是他们对文化、对精神的那一份珍视,那一份执着的守护,真的很令人敬佩。香格里拉,就像尘封在神秘境地的一部古书,静静的,记载下时代的影子。那的人,正用睿智的眼,温和的看着时代变迁……他们守护的,只是时代的一小部分温存,却足矣。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三

一盏台灯伫立在书桌上,一个星期后,一切依旧,桌上的《消失的地平线》还在那里,只不过多了些感受,感受到了现实与心灵两个世界的碰撞与交融,感受那份找到心灵归宿的欣慰和得而复失的沉重,

“香格里拉”,这梦幻般的世外桃源,美妙绝伦的人间乐土,她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荡漾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每一次解读我都会随作者的妙笔神游一番“香格里拉”,从而逐渐明白《消失的地平线》这一书的深刻内涵。

本书描写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历险故事:英国外交官和他的助手,女传教士小姐及一个正在潜逃中的美国经济犯,为逃避印度革命的风暴,他们不约而同乘上一架用来撤离小飞机,准备飞经巴勒斯坦回国,然而飞机却出乎意料被劫持到云南地带的一个神秘所在——一个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世外桃源”。这个被小说家冠以“香格里拉”的神奇乐园处在一条长长的山谷之中,而这个被称作“蓝月亮”的山谷的正前方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金字塔似的雪山,那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山峰。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山谷非常巧妙地被小小的草地和漂亮的花园所点缀,溪水边栖息着涂过油漆的茶馆和玩具的房屋;他们觉得这里的居民似乎非常成功地结合了汉族和藏族的文化。

很有幸在读完这本书后,怀着好奇心游览了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在几天的游玩里,这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颇多的是山水风光优美,生态植被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的雪山以及雪山下古朴、宁静的田园村庄,茂密的原始森林,圣洁的高原湖泊,开野花的草地和众多不同藏传佛教教派的寺院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香格里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里,月亮是蓝的,雪山是蓝的,处处都能感受到蓝月山谷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消失的地平线》里那个理想王国之中。这里有高山大川,有千顷良田,有翠绿的湖泊,还有辽阔的牧场。

读完书,游完景,不仅仅是感慨,更明白了书中的道理:或许没有真正的“香格里拉”,或许只是希尔顿的一个梦,又或许是像陶公的“世外桃源”一样,是一种渴望,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我们从容不迫地生活,坚守内心最初的信念,我们终会发现,“香格里拉”从未消失,它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我们梦里,一直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是永远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