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2017加强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2017加强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3W 次

积极把加强城市管理作为巩固成果、深化创建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从严从细,进一步抓好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加强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2017加强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市政协副主席曹东方率市政协办、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于2016年7月上旬深入到凌云、乐业、田林、隆林、西林等县(简称“西北五县”)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走访交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基本情况,重点调研发展生态经济的资源、区位优势、思路对策和“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等,并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西北五县在《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表述中属于“桂西北山地生态区”,地貌主要为山地,是全区地势最高的区域,气候较干凉;生态区位重要,是南盘江、红水河、右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建有8个自然保护区;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建有天生桥特大型水电站。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西北五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可开发利用水电资源500万千瓦以上,现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达80%,是我国“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立体气候分布明显,适于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农林产品类型多样,特别适于对海拔高度比较依赖的作物如茶叶、野生竹笋、中药材等的生长,农林产品成片分布有利于基地建设和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适于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多年来已形成了千家万户养殖业的传统,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副产品,盛产桐油、茶油、八角、八渡笋、白毫茶等;发展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如凌云县中山纪念堂,西林县岑氏庄园和普驮铜棺、铜鼓墓葬,乐业县古造纸术,隆林苗族村落和传统九龙壮寨等,还有奇特的地质地貌,以乐业大石围为代表,集天坑群、地下溶洞、地下河系统、地下森林为一体的天坑溶洞群,堪称世界奇绝。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西北五县既是我国西南出海通道的“桥头堡”,处于国家确定的南(宁)、贵(州)、昆(明)经济区地带和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东盟经济国,又是华南和西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项目、资金正在向西部地区倾斜,这对西北五县发展生态经济十分有利。目前,西林、凌云、乐业县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市入选的试点县有4个,其中就有3个位于西北五县。凌云、乐业县是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生态县,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田林、西林、隆林县也同属全区29个国家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份,享受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所有这些优势,为西北五县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西北五县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状况,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机茶叶生产稳产增收,生态有机农业不断扩大。据统计,去年西北五县种植茶叶面积约35万亩,年产干茶1.12万吨,实现产值6.5亿元。其中尤以凌云白毫茶较为著名,凌云县去年茶叶种植面积11.2万亩(有采面积9.1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6.1万亩、有机茶叶面积1.39万亩),年产干茶4909吨,实现产值3.04亿元。

乐业县于2014年3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经过多年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该县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近3万亩,获得欧盟认证面积超6000亩。

二是实施“优果工程”,做强做优特色水果产业。2002年以来,西林县结合实际,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以砂糖桔、贡柑、西林甜橙等为主的优质柑桔水果。经过多年发展,西林砂糖桔等水果产业已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目前,西林县已获得“中国砂糖桔之乡”称号,西林砂糖桔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县砂糖桔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遍布8个乡镇,今年挂果面积预计可达10万亩,产值达6.3亿元。乐业县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工程,以发展猕猴桃种植为主导,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同乐镇、甘田镇、逻沙乡、幼平乡、花坪镇发展猕猴桃1万多亩,惠及果农300多户。去年挂果投产的猕猴桃面积达1000亩,采收鲜果600吨,产值达1000余万元。隆林县高度重视西贡蕉产业发展,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投产面积1.06万亩,年产量达3.72万吨、产值2.23亿元,纯收入1.49亿元。仅西贡蕉一项就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2元,已成为该县脱贫致富重点农业产业之一。

三是大力发展林产经济。在百色,甚至在广西全区范围内,田林县是森林覆盖率最高和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比较早的县份。充分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下产业经济,成为田林县打造生态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该县已建立49个林下养鸡集中区,去年林下养鸡出栏1519万羽。以林下养鸡为带动,食用菌、中草药、养蜂等林下经济也得到有序发展。到去年底,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17.1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16.13万亩,林下养殖面积4.96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加工35万亩,森林旅游61万亩,涉及农户3.2万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2.1亿元。林下经济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新亮点,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田林县的八渡笋已发展到30万亩,远销往台湾、日本等地。2010年5月,田林八渡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1年5月,田林八渡笋生产基地获得广西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据统计,2015年八渡笋投产面积26.5万亩,产鲜笋3.1万吨,加工干笋1.5万吨,产值0.6亿元。

2013年3月,西林县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是对速丰林工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十二五”时期林产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提升国内木材供给能力、构建木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已落实人工造林土地2.59万亩、森林抚育土地8.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0.91万亩,完成森林抚育2.8万亩。

四是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隆林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猪养殖、隆林黄牛、隆林黑山羊、隆林菜花鸡等地方优良品种特色养殖产业和大水面渔业开发。经过多年发展,该县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水产畜牧产业链,建成隆林黑猪养殖示范基地2个,规模养猪场37个、养牛场24个、养羊场350个,养鸡场442个。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存栏生猪18.8万头、牛7.3万头、羊8.3万只、家禽224.4万羽;出栏生猪22.2万头、牛2.5万头、羊10.8万只、家禽668.5万羽;大水面养殖面积52740亩,集约化标准网箱5650箱。肉类总产量3.2万吨,渔业总产量达2.6066万吨,水产畜牧业总产值超12亿元。

乐业县充分利用龙滩库区水面宽阔、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单个网箱面积达几万平方米大型网箱生态养殖,逐步从原先成本较高的集约化小型网箱养殖,向成本较低不需投料的大型网箱生态养殖发展,找出一条适合大水面养殖方式。2015年,该县累计发展大网箱生态养殖0.4万箱,水产品产量达0.5万吨,实现产值0.47亿元。目前,网箱生态养鱼已成为该县一项新兴富民生态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生态经济理念有待加深

我市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经济”概念模糊、认识不足,“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没有形成,对县域独有的生态资源优势缺乏战略性的认识。全社会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比较淡薄,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氛围不浓,工作实践过程中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以牺牲生态平衡为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危机意识,工作举措缺乏前瞻性,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平衡发展,致使经济建设没有创新,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生态经济长远规划、考核体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