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2015农村低收入家庭调研报告

2015农村低收入家庭调研报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5K 次

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存在,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目前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与低收入家庭的状况如何?造成他们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和对策?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2015农村低收入家庭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村低收入家庭状况分析

据调查,淳化县2005年未农业人口18.04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56.6%,在1000元至625元之间的4.07万人,收入在625元以下的3.76万人,分别占农业人口总数的22.6%和20.8%。全县低收入家庭中孤寡人员有34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0.9%,因残或缺少劳动力致贫的家庭人数有12184人,占贫困人口总数32.4%,因灾致贫家庭人数有2.39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63.7%,其它原因致贫人数有1107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的原因有多样性和客观性,例如自然灾害导致的贫困,地域条件客观原因和少数农民自身素质条件的缺陷等原因。综合分析,导致全县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因病、残疾而缺乏劳动力是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家庭中因病、残疾或家庭劳动力缺乏导致家庭收入减少,由于长期因病负债高的人数约1126人,占贫困人口的3%。这类家庭中都有1—2人长期卧床不起,长期患病治疗不愈,医疗费用不断累积,债务居高不下,而其他家庭成员则长期陷入照料护理,无法腾出精力去创造条件来生产,改善家庭困境,摆脱贫困。由此可见,因病、残疾而导致家庭贫困是该县贫困家庭的主体。

二是孤寡人员无依无靠,能力弱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全县贫困户中,孤寡人员34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0.9%,这类人一无劳动能力,二无经济来源,三无赡养人和扶养人,单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贫困,是民政部门长期救助的重点。

三是天灾人祸损失大导致的贫困。这类人口在全县占比例不是很大,约占贫困人口的0.5%,如城关镇南柳沟村罗志华,本人长年患病卧床不起,女儿又不慎跌崖腰锥骨折,无钱治疗;固贤乡谈村汪洋姊妹俩父母相继病故,生活仅靠年迈多病的祖母来维持,无经济来源,日子非常艰难。

四是受教育少,文化素质低,无技术专长,难以摆脱困境。据调查:低收入群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层次相对较低,特别在偏远山区大店、南村、石桥、安子哇等地,来自山东、河南、陕南逃荒留落者较多,身居山区,自然条件差、接受教育机会少。劳动力现在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素质的占被调查人口的24.7%,因贫辍学致穷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生产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在农村低收入群体中仍然普遍存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而低收入群体最高为625元,比全县农民人均低63.3%。由此可见,落后的生产方式,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效益,制约着他们脱贫致富。

  二、思考与对策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对体现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进一步完善政府救济体系,扎实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今年以来,淳化县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全面扎实地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采取摸底调查,逐户审核,张榜公布,第一季度已将全县3479户12173人纳入了保障对象,共发放低保金58万元,人均47.6元。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

2、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应用社会资源关爱贫困群众。去年以来,该县全面建立和落实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集中两次安排大病救助奖金35万元,为768名急需住院治疗的特大病患者和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患者予以救助。今年又由民政部门一次为全县1492户3700名农村特困户缴纳新型合作医疗金3.7万元,保证每个特困人口享受到合作医疗保险,有效地缓解了农村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

3、建立社会贫困救助基金,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开展“献爱心”捐赠月活动,为关爱农村低收入家庭(或受灾户)捐款捐物,去年捐资5.01万元,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4、继续强化政府扶贫的主导行为,加强农业开发与政府扶贫相结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贫困人口优惠政策,给他们最大的政策空间,创造条件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再就业,给优惠政策,如免税、帮助培训、寻找致富项目,充分调动社会积极力量共同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合力,提高扶贫脱贫的效率,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面。

5、文化素质与科技结合式扶贫。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文化素质低是造成人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采取减免培训费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低收入家庭劳动力走进课堂,学习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而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逐步加快摆脱贫困的步伐。

6、发挥剩余劳动力优势,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县委做大做强“果、蓄、草、劳”四大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到发达地区外出务工、创业。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贫困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