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5K 次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说到写工作计划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1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做好中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自本学期开始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坚持“自愿选择、学校实施、安全第一”的原则。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教师自愿参与,学校根据实际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学校加强监管,家校协作,共同确保学生安全。

一、实施原则

安全第一;家长同意学生自愿参与;活动开展在校园内部;学校统筹、班级组织。

二、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校长

组员:中层领导、年级组长、课改组长、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科室负责人

三、领导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内容

1、制定好活动方案,落实具体的活动开展,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及时调整有关社团小组。

3、每天查看各组活动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及时总结交流。

四、实施情况

(一)前期准备

正式开展前,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教师座谈,充分认识课后服务的意义,营造工作推进的有利氛围。就课后服务的出发点、目的、宗旨、实施办法等相关问题,发出《致家长一封信》,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进行电话访谈,开展摸底调查;召开家长会,回应家长相关需求,进行个别互动,深入交流。针对家长愿意参加而孩子不愿或孩子希望参加而家长不愿等少数情况,协调出更妥当的安排。解读相关文件要求,协商学校课后辅导工作的具体安排等。

(二)活动时间安排、课程安排、管理及监督

1、时间安排:

七、八年级每天下午17:40-18:30(周三是下午七、八节课),九年级每天下午18:30-20:30。

2、课程安排:

七、八年级周一、二、四、五每天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课程主要以“一课一小测”、作业辅导、结业科目加强为主;每周三下午的课后服务工作,课程主要以社团活动为主。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具体安排有:乒乓球班、篮球班、足球班、电子钢琴、围棋班、书法班、象棋班、国际象棋、国学班、衍纸班、现代舞、冰雪画、厨艺班、国画班。

九年级每天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课程以查缺补漏、强化练习、为中考做准备为主。

3、管理及监督:

学校安排专人检查,带班领导巡视督管,落实过程巡课,维持良好的组织秩序。各班主任或负责人负责学习、纪律、卫生、秩序等,做好应急事件的妥善处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管理学生出勤,组织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学科活动等。活动期间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由学校政教处及保安负责,组织学生安全离校。

(三)初步成效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初见成效。

1、在课后服务期间,我校精心安排各班的科任教师轮流跟班,以便在服务过程中及时解决孩子们遇到的共性和个性化问题,提高了课后预习、复习效率;解除或减轻家长辅导作业的大部分负担。

2、为学生提供的课后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着成长的快乐,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老师、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课后活动时间与教师的工作时间有冲突。

2、学生对有些活动不感兴趣,需要及时调整。

3、有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还需要与家长多沟通。

4、班级性的活动,个别家长不够支持,对孩子需要的物品不能及时供给。

5、某些兴趣班缺少专业的教师,如国际象棋班等,急需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或外聘专业教师。

六、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中,我校将以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以家长需求和学生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在上级监管部门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聘请专业老师参加我校的课后服务(主要是辅导社团活动),为我校课后服务工作注入新鲜而富有朝气的血液,拓展课后服务资源。扎实开展工作,用心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学生们在课后服务中有所乐,有所得。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我校课后服务工作将更加精彩、更加丰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搭建有利平台。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指导下,我校组织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帮助家长解决俩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缓解了学生家长实际困难。

二年组积极响应教育局和学校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备课,启动课后看护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具体课程安排

时段

3:20—3:50

周一

红色课堂

周二

绘本创编

周三

艺体审美

周四

个性时空

留白课

周五

经典诵读

时段

4:00—4:30

周一

汉字天地

周二

课文剧场

周三

艺体审美

周四

口语交际

周五

智慧游戏

时段

4:40—5:15

周一

课后看护习惯养成

周二

课后看护习惯养成

周三

课后看护

习惯养成

周四

课后看护

习惯养成

周五

课后看护

习惯养成

二、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1、自愿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

2、丰富多样原则

课后服务内容的设置必须根据“双减”精神的指导。活动内容是为了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们秉承着丰富性、多样性原则,安排了多样的活动课程。

三、具体工作实施

1、提高意识,履行职责

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课后服务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参与教师必须提升意识,切实履行职责,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本项工作。

2、内容详案,必不可少

二年组全体教师承担课后服务的内容编写工作和服务工作。全体教师要做到统一服务课程内容,服务进度,专人专案,群体讨论。每项课后服务计划在年组群共享,采用班级日记的方式记录服务内容,便于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检查管理。

3、推优推先,取长补短

在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宣传推广典型经验。本组结合自身情况在集体备课时交流课后服务典型经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备课氛围,加强了教师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一个真理就是:集体的力量永远好于单枪匹马的单干。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从实际情况来看,今我校的课后服务开展顺畅,学生获得发展,家长获得了幸福感。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有了成果,虽苦却满足。课后服务工作实施以来,学生创新能力、精神和综合素质有了长足发展。乘着改革的东风借力前行,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勇往直前!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3

一、自开展“双减”、五项管理工作以来,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专项工作:

(一)建立长效机制

探索“双减”落实落细机制,分层递进落实,完善责任落实、制度保障、家校协同、督导检查、社会监督机制,深化教育教改。着力抓好配套措施落实,确保“双减”工作顺心气?“双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必须坚持协同各方、统筹推进,切实形成推动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家长学校为载体,

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宣传解读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育儿观、人才观,凝聚教育共识,缓解教育焦虑。

(二)制订了作业设计的原则

1、作业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口头、书面或实践性作业等形式。

2、优化题目结构,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迁移旧知识,内化新知识,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作业的过程是检查学生学习新知效果的过程,更是不同阶层内化理解知识、探索新知的过程。所以,在设计学生作业时,内容上我们要关注全体,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得到提升和发展,体验到解法的多样性和学习成功的乐趣。

3、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和内容。每学期期中、期末共2次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考试命题应当由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要求,科学把握试题的难度不出偏题、怪题。

(三)强化作业布置研究

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深度教研,依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和学段要求,科学设计作业,做到一科一案。不得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不利用手机布置作业。

(四)创新监测体系,在“控量”上下功夫。

彻底扭转学校作业数量过多、机械重复过多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首要任务。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标本兼治,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双减”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4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为了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在放学后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后看护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年组积极响应学校要求,认真备课,全面启动课后看护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具体课程安排

时段

3:20—3:50

周一

红色课堂

周二

绘本创编

周三

艺体审美

周四

个性时空

留白课

周五

经典诵读

时段

4:00—4:30

周一

汉字天地

周二

课文剧场

周三

艺体审美

周四

口语交际

周五

智慧游戏

时段

4:40—5:15

周一

课后看护习惯养成

周二

课后看护习惯养成

周三

课后看护习惯养成

周四

课后看护

习惯养成

周五

课后看护

习惯养成

二、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根据“双减”精神,为了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课后服务内容秉承着丰富性、多样性原则,安排了多样的活动课程。

三、具体工作实施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学校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育人教书,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一年组全体教师承担课后服务教案编写工作和服务工作,年组统一服务课程,服务进度,每个星期制定课后服务计划年组群共享,采用班级日记的方式记录服务内容,便于学校统一检查管理。

经过探索与实践,本组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见成效。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5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回应广大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 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发〔2018〕36号)和《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黑教联〔2019〕70号)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际,提出相关意见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课后服务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出发,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公益性原则。坚持公益普惠属性,合理确定运行成本,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增加家长过重经济负担。

(三)自愿性原则。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四)服务性原则。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

(五)公开性原则。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收费事项等,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因校制宜原则。学校可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及办学实际,采取合班、走班等方式组织实施课后服务工作。

二、具体安排

(一)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优先保障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学生等亟需服务对象。

(二)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一般为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及家长需求情况确定。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 17 时 30 分,小学和初中非毕业年级不晚于18 时 30 分,初中毕业年级和高中阶段原则上不晚于 20 时 30 分(以有老师在班在场服务时间为准)。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高中学校可在20点30分后为学生提供校内晚自习环境,学生离校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行弹性离校政策。

(三)服务内容

1、集中完成作业。安排学生按年级或班级,在指定场所(教室)完成作业,并可进行学生作业个别答疑,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

2、组织特色活动。安排学生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组织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

3、自主阅读交流。安排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等区域自主阅读或开展学生自主交流。

4、开展社会实践。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学科潜质培养。普通高中课后服务内容可以根据学情及学生意愿确定,可以是看护、辅导、答疑、组织复习、教学检测等,也可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进行学科潜质培养开发等。

(四)服务方式

1、学校自主开展。学校可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场馆等资源场所,发挥在职教职工、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退休老教师、大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等作用,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项目,采取分类编组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

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劳务报酬。要妥善解决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与课后服务时间上的冲突问题,不得增加教师过重工作负担。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鼓励家长自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及管理。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质量观,不要额外给孩子增加作业或练习。

2、引入公益性机构。学校可与公益性机构合作,由学校提供课后闲置的场所、设施设备等资源,由符合条件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等公益性专业机构派驻工作人员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场地、人员资源整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把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后服务推进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课后服务收费的指导和监管;财政部门负责课后服务财政资金的筹措,并加强教育、公安、卫生、消防、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 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共同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工作。不得把课后服务情况作为学校、教师考核评比指标。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地各校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政府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设定课后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应当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收费标准由各县(市)、梅里斯区发展改革部门、教育部门核定,报县(市)、梅里斯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市直和市区(梅里斯区除外)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小时5元,服务时间超过或不足1小时的按此标准进行折算,当天低于30分钟的不可向学生收取费用。各高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此收费标准基础上,可上浮10%,下浮不限。收费的课后服务时间必须有老师在场服务。课间休息时间和学生自习时间不得向学生计时收费。学校和老师应该设计、安排、指导学生有效用好课后服务时间,科学安排好课后服务内容,保障学生课后服务效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要建立免收费政策,免收费额度的 50由同级政府统筹解决。

(三)加强安全管理

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要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公益性机构资质的审核和监督管理,探索建立符合资质的公益性机构目录。要严格审核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政治、品德、健康等情况。鼓励建立校园伤害风险,尤其是损害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健全学生的校园伤害保险、学生意外商业险等制度,为课后服务提供安全保障。学校要安排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行政人员和教师负责课后服务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确保课后服务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四)加强监督检查

要把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规范办学行为重要内容,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作,严禁引入经营性企业或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三方机构,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超标准、超范围乱收费。要严格审核公益性机构资质,并经县区教育局核准,报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实行课后服务公益性机构黑白名单制度。

(五)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要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和家校联系机制,有效进行家校沟通,在广泛征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内容详尽、操作性强的《课后服务工作管理办法》,经教师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通过后实施,明确学校、服务人员和学生及家长的权利和义务,理清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学校与家长要签订服务协议、安全责任与保障协议。学生退出课后服务同样要提交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退出。

(六)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课后服务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实工作责任,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及时报市教育局。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一〔20xx〕329号)、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豫教基〔20xx〕56号)精神,在认真总结20xx年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鹤壁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暂行)。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落实减负为目标,积极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构建机制健全、保障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破解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满足学生多样化课后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主体,统筹管理本区域的课后服务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课后服务的管理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课后服务管理工作。

(二)学校为主。学校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针对确实有接送困难的家庭,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各项制度,确保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三)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内容、时间、场地、师资、费用等事项,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

(四)公益惠民。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各县区根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性质,坚持成本补偿原则,由政府和家长共同负担服务成本。要对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

(五)稳妥推进。要统筹考虑城乡差异、学段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好事办好。

三、课后服务主要内容

(一)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本校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一般在上学日下午正常放学后进行,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小学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初中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30。具体服务时间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所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确定。

(三)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中小学校要积极主动开放体育、艺术、图书等场馆,提供体育艺术器材、设施和图书等。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以团队活动、体育艺术科普活动、课外阅读、综合实践、作业辅导等为主。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借课后服务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初中阶段以体育艺术活动、科技创新、作业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综合实践、团队活动等为主。严禁中小学校将课后服务办成变相集体教学或变相补课。作业辅导和答疑解惑等学习性活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课时。

(四)服务程序

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原则制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以学期为节点,以需求为依据,认真组织开展针对性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1、摸底调查,征求意见。学校结合本校各类场馆、功能室、活动场地、仪器设备、师资等资源设计课后服务项目,并向全体学生发放课后服务意向调查表,广泛征求学生课后服务需求。

2、编制目录,告知家长。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结构,编制课后服务内容目录,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将课后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事项、费用开支、安全措施等告知家长。

3、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向班级提出课后服务申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后服务项目。在审核时,对于家长申请不能满足的,要加强协调,安排其参加其他适合的课后服务项目。

4、明确责任,分类实施。学校与家长签订课后服务协议,明确课后服务权责问题。学校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结构,对所有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进行统筹安排,分类组织实施,并根据服务条件的变化及学生需求对服务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5、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学校要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积极开发课后服务内容,创建课后服务精品课程,推动课后服务工作深入开展。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组织家长代表全过程参与,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推进各方面信息公开,规范和监督课后服务工作。

(五)服务组织

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所需师资要以本校教职工为主,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师资力量确实不足的.,可以临时聘请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长志愿者等校外专业人员参与校内课后服务。临时聘请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学校要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按合同或协议支付劳动报酬和保障相关待遇。严禁有不良记录人员参与课后服务,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课后服务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市级层面将成立鹤壁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管理、监督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见附件1)。市委改革办负责统筹指导课后服务改革工作;市发改委负责会同教育部门提出收费标准指导意见;市人社局负责保障课后服务师资权益;市财政局根据《鹤壁市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采取财政补贴形式予以支持;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强对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的监管;市教体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区、各中小学校也要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课后服务工作方案。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各县区要建立完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制度,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确需收取课后服务费的,具体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由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执行。对学校外聘的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专业人员,可由双方协议确定劳务报酬。课后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必须纳入学校财务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参与课后服务人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并适当用于水费、电费支出,消耗品购置,场地器材维护等,不得挪作他用。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和单位开展课后服务因素;学校和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三)健全机制,确保安全。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要坚持把学生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制定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切实消除场地、设施设备、消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人身安全。要建立损害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科学、规范、安全、有序开展。

(四)强化监督,注重宣传。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督导检查。各中小学要严格上下学制度,严禁将放学后的课后服务时间作为正常教学时间集体上课或以各种形式变相集体补课,严禁借课后服务之名乱收费。要加强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挖掘学生艺术天赋,满足新时代家长对丰富多彩课后服务的需求。

二、服务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课后服务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顺利开展课后服务项目。

2、坚持自愿选择原则。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学校要先征求家长意见,并签订《自愿服务协议书》。

3、坚持服务公开原则。课后服务公开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4、学校统筹组织的原则。课后服务由学校统筹规划,组织安排,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全面落实课后服务。

三、服务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2、对每位学生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四、确立组织机构

为确保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课后服务工作小组。

五、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内容:

1、制订好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具体的课后服务开展,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有关课后服务。

3、每天查看各课后服务是否开展,活动是否正常,存在什么问题,定期,进行交流、总结,努力使课后服务开展的富有成效。

六、相关事项安排

1、召开课后服务筹备会。每学期开学前召开课后服务筹备会,完成课后服务注意事项及相关工作的安排,保障开学后课后服务的顺利进行。

2、完成相关通知发放,协议书的签订。按时间节点,完成《自愿服务协议书》的签订,发放《关于课后服务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开展课后服务社团活动项目的通知》和《室外“素质拓展”项目学生安全责任协议书》。

3、课后服务家长自愿报名。课后服务由学校统一实施服务,服务协议每学期签订一次。社团活动本着“自愿选择”的原则,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统筹安排”的“四步走”工作流程组织实施。

4、课后服务内容。以班级和社团为单位进行课后服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作业辅导、阅读、习字、绘本阅读、科普知识、趣味英语、数学绘本、课桌操等课后服务和足球社团、美术社团、轮滑社团、口才社团、跆拳道社团、合唱社团、田径社团、舞蹈社团、棋艺社团9个兴趣社团。

5、课后服务开展时间和地点。各课后服务,于周一至周五下午3:30至放学开展。

6、课后服务开展地点。各班级和专用教室。

7、课后服务教师做好服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服务地点、服务教师、服务内容,服务效果。

七、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课后服务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课后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计划8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X教发〔20xx〕X号)文件和《XX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自愿参加原则

自愿是实施课后服务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尊重家长、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既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也不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劝阻学生参与。

(二)安全运行原则

课后服务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要好事办好,从策划到实施都要把安全放到最前面,要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避免安排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活动。

二、服务对象:

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优先保障低年级学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需求。

三、课后服务时间:

从20xx年9月1日开始,为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正常放学后,每天2小时,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8:30。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四、服务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答疑解惑、阅读欣赏、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实践,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1)?快乐游戏课程。鉴于放学后学生刚从课堂出来,需要放松,缓解疲劳,因此要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游戏课程。

(2)自主学习课程。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

(3)社团拓展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式多样、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课外拓展训练。社团课程共分三大类,即艺术类:唱歌、绘画、书法;语言类:演讲、朗诵等;体育类:围棋、足球、乒乓球、田径等。

(4)社会实践:我校合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村委会、周边农场联合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研学旅活动,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五、师资安排:

课后服务师资主要由本校在职教师组成,学科辅导教师一律在本校教师中安排。出于学生特长培养需要,可以聘请外校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来我校走教。

六、服务流程:

调查摸底---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合理安排服务教师---无缝衔接。

1、调査摸底。学校在6月中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了有关课后服务的文件精神,各班通过微信群继续宣传,班主任对学生放学无人看管、家长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情况进行调査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服务的,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8月24日——8月26日在家长微信群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课后延时服务申请书》,家长在微信群表明意愿,班主任做好统计。

3、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属实后,8月31日报名期间学校与自愿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家长签订《课后延时服务申请书》及《课后延时服务协议》《课后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延时服务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服务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在8月31日合理安排出每日服务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无缝衔接:当天延时服务结束后,由第二节服务教师负责整队送学生离校,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七、收费标准:

学校严格依据富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富平县教育局《转发关于我市公办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XX发改发〔20xx〕X号)精神,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2.3元/课时·生,每天不超过两课时收费,即最高不超过4.6元/天·生。

八、放学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班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査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