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学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7K 次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思路、改进模式,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脱贫攻坚事业新局面,连续两年完成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学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

羊肠险径上的探索,乱石荒坡旁的谋划,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苹果树下耐心的身影,凝聚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优秀的精神品质,刻印了一个共产党员“合格”的印记,也留下了扶贫一线“旧貌换新颜”的脱贫智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员干部是攻坚力量。啃下硬骨头,打赢脱贫仗,就要不断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

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攻坚之志。作为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一心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有了他35年的坚守与努力,使得穷沟变富,荒山变绿。党员干部当始终把扶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坚之志、激发拼搏之力,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瞄准目标干、盯着问题改,不达目的不罢休,摆脱贫困、拔掉“穷根”。

要有“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李保国的名言。无论是“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还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背后都是他克难攻坚的真实写照。扶贫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攻坚克难啃“硬骨”、一以贯之挖“穷根”,就是要学习李保国那样的执着与坚守。

要有“埋头苦干实干巧干”的创新能力。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为致富专家,以科技创新之手,李保国点亮了整个前南裕生态经济沟。在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体现出创新的精神,用好科技的力量,有效对接谋划、因地制宜解难,在“做”中强化脱贫攻坚的本领、打出辨证施治的实招,当好地方发展“主心骨”、走出科技扶贫创新路。

  【学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

目前新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基础队伍力量薄弱,产业扶贫到户难度大等问题,并提出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合力、将“访惠聚”住村工作组作为精准扶贫的骨干人才队伍等建议。回顾2015,自治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贫困人口仍然存在,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要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距离这一目标只有5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要继续坚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为未来五年的扶贫工作、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开个好头。

有了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九三学社提出的这些建议的确一针见血,贫困县不是所有人都贫困,非贫困县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富裕,要因人因地施策,分层扶贫,避免“大水漫灌”,以此提高扶贫实效,实施精准扶贫。眼下存在的贫困户或许分布在全疆各个城市大街小巷、村村落落,脱贫难度大、任务重,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自治区上下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贫困户的贫困切实放在心上,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戮力同心精准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努力。

在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扶贫的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越是攻坚决胜阶段,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访惠聚”工作组就是与老百姓深入交流的骨干人才队伍,“访惠聚”工作组要把贫困户的疾苦当成自己的大事、国家的大事,要对社会、对国家尽职尽责,为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致富。同时为了督促脱贫攻坚战的进程,可以逐级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履职尽责,既要有严格的督察制度保障,以问责压力激发实干动力,也需完善激励措施,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干部选任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能力强、作风正、有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在脱贫攻坚中成就一番事业,营造崇尚实干、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相信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会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使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推荐:

1.关于学习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得体会

2.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3.关于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4.坚定高尚道德坚守优良作风学习心得体会

5.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