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小故事 > 成语故事 > 退避三舍的典故范例

退避三舍的典故范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6K 次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退避三舍和门可罗雀这个两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来吧,下面就让本站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

退避三舍的典故

  (一)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这期间,重耳有一段时间住在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宾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会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你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你的福,果真能回国当国君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后退九十里。如果这样还是得不到你的原谅,我再与你交战。”与他们一同饮酒的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重耳的话,知道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建议楚王杀死重耳,以除后患,却被楚王拒绝了。

几年过后,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众将士们纷纷表示反对,晋文公则说:“行军打仗理直气壮方能获胜,如今我们主动后退,楚国便输了理。他们再主动进攻,我们的士兵反击时,必定心中有气,士气高涨,何愁打不赢这一仗呢!”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_@)-]

 (二)门可罗雀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传记,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

汲黯,字长 孺,濮阳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 后来又任“主爵都尉”。

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 帝时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 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 可是,由于他们太刚直了,汉武帝后来撤了他们的职。他们丢了 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

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 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 了。结果门口冷落得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了。官场多变,过了一个 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程公感溉万 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责一贱,交情乃见。”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