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千真万确”范例

“千真万确”范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6W 次

寓言故事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有些寓言故事反映了社会面貌和政治现实,有些寓言故事承载了人们的智慧和教训,而有些寓言故事本事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胜。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两则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进行阅读欣赏,更多精彩的故事尽在本站。

“千真万确”

(一)“千真万确”

天快黑了,东边农场里公鸡首领把所有的母鸡都唤回鸡舍。一只漂亮的芦花母鸡回到窝里一边懒洋洋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一边夸赞自己得美丽,一不小心梳掉一根羽毛落到下铺的阿黄那里,阿黄立刻叫醒临铺的一只黧色母鸡:

“哎,我说芦花是不是疯了,为了漂亮而拔掉自己的羽毛。”

“谁知道哪?可能是为了讨好公鸡首领”黧色母鸡酸溜溜地说。

“那也太愚蠢了……”阿黄继续说道。

恰巧它们地谈话被住在鸡舍后面一棵大树上的猫头鹰一家听到,猫头鹰妈妈立刻瞪大了眼睛,用翅膀拍了拍正在逗孩子们玩的猫头鹰爸爸:

“喂,你快听它们在谈论什么?”

“我不想知道别人的隐私,不想听,”猫头鹰爸爸漫不经心地说。

“傻瓜,它们在说一只母鸡正在拔自己的羽毛,是为了讨好公鸡首领,真不可思议。”猫头鹰妈妈神秘兮兮地告诉自己的老公。

“没听清楚,可别乱说,这样对教育孩子影响不好。”说着猫头鹰爸爸赶紧堵住了孩子们的耳朵,不满地乜斜着自己的老婆。

“和你没共同语言,我去和别人说去,”猫头鹰妈妈在老公那里讨了个没趣,抖动翅膀在夜幕中找别的伙伴去了。

正好碰见了一只出来觅食的猫头鹰,它们在一起谈得很投机,有说有笑。旁边树上的一窝小鸟被惊醒了,黑暗中吓得“叽叽咂咂……”乱叫,这时那只出来觅食的猫头鹰顾不上自己饥饿肚子,首先站出发话:

“别害怕,我们不是来吃你们的,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东边农场里有一只母鸡拔光了身上所有的羽毛,是为了在公鸡面前地展现自己身上的“美丽青春痘”,千真万确,哈,真是可笑!”说完自顾自地哈哈大笑。天快亮了,猫头鹰们只好饿着肚子回去睡觉了。

小鸟们瞪着眼睛等到天亮,它们纳闷极了,世上竞会有这样的事?于是它们找到附近牧场的鸽子大哥。

“鸽子大哥,您听说了吗?东边农场里有一只,啊,不,是两只母鸡为了讨好公鸡首领而拔光自己全身的羽毛。”一只小鸟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是真的吗?”鸽子惊奇地伸长了脖子。

“是真的,千真万确,现在正给公鸡首领显摆自己的“美丽青春痘”呢!”小鸟喘了一口气坚定地说。

“那我可要去告诉院子里的母鸡们。”话音刚落,鸽子已经从房檐上落在了院子中央。

“喂!我说母鸡们,东边农场鸡舍里发生了特大新闻,你们听说了吗?”鸽子故作玄虚地说。

“什么新闻?”母鸡们赶快朝鸽子围拢过来。

[-(@_@)-]

鸽子像个权威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压低嗓音(咕咕的)郑重其事地宣布:“东边农场鸡舍里有二十只,咕咕,不,是二十多只母鸡为了讨好公鸡首领全部拔光自己的羽毛,千真万确,它们现在全都赤身裸体向公鸡展示自己那!”哈,有趣极了。

西边牧场里的母鸡们听后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同族会干这样荒唐的事,瞪圆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公鸡首领。公鸡首领这时表现得异常激动,一个蹿跳爬上牧场里的一个草垛。用尽力气伸长脖子拉了一个响亮地“警报”,然后清了清嗓子,发出像播音员一样的音质:“牧场里的先生们、女士们,现在我要发布一条大家连想不敢想——但又确实发生了的事情,东边农场鸡舍里有二百只母鸡,它们全都拔光自己身上的羽毛,裸露全身的鸡皮疙瘩围着它们公鸡首领跳舞讨好,真的,请大家相信我,千真万确,现在有二百多只母鸡全都光着身子那!”

这一下,牧场里可就热闹起来了,全都在谈论这件事,牛儿们、马儿们、羊儿们、还有那几头肥肥的猪。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越传越玄乎,终于很快又传回到东边农场的鸡舍里。鸡舍里母鸡们包括阿黄和那只黧色母鸡都受到了极大得污辱,委屈极了。但又不明白这么荒诞的说法是从何流传开的?

编者按:以拟人化手法,叙说着动物世界的`种种,人类依然,不明真相的道听途说,终究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小说选材尚好,语言干净,寓意饱满,期待更好。

(二)学问的好处

从前,在一座城市中,有两个市民为不同的意见而发生争论。一个人贫困而有学问,另一个人富有但十分无知。富翁想贬低穷人,他认为一切聪明人都应该尊重他,说不尊重他的人就是傻瓜。但人们觉得没有道理去尊重一些没有价值的财富。

“我的朋友,”富翁对聪明人说道,“你觉得自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但请你对我讲,你举办过宴会没有?你这种人,断文识字又顶什么用?你们总是住在顶层的亭子间,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既无区别又没有变化,你的仆人就是随身的影子。我们的国家倒真需要像你们这种不需花费多少钱的人呢!不过要我说,只有多花钱过舒坦日子的人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老天在上,只要我们使劲花钱享受,才能保证手艺人、卖货郎、做裁缝的、做佣人的,还有你们这些把自己拿不出手的作品送给银行家的人有饭吃。”

这些极为狂妄的大话深深地刺伤了聪明人的心,有学问的人有满腹道理可反驳富人,但他不愿与他多费口舌。以后发生的战争报了这一箭之仇,而且比任何的反驳或讽刺效果都妙,战争摧毁了富翁和穷人的住宅,两人都背井离乡离开了家。没文化的富翁已沦为乞丐遭人唾弃,而贫穷的文化人仍受人尊重和款待,他俩之间的争端也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因此可以这么说,随便傻子如何贬低知识的价值,学问经得起考验,价值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