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文言文 > 文言文阅读解答题《纵囚论》

文言文阅读解答题《纵囚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8W 次

纵囚论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解答题《纵囚论》

《纵囚论》是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

纵囚论①

欧阳修

【原文】

信义行于君子②,而刑戮施于小人②。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④,而视死如归⑤,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⑥,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⑦,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⑧。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 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⑨,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⑩;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 曰: 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耳,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⑾?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⑿。

【注释】

①纵囚:释放囚犯。唐大宗(李世民)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把二百九十名已判死刑的囚犯释放回家,并规定于第二年秋天就刑。到时候, 纵囚来归,皆赦之。

②信义:信用,礼义。

③刑戮:刑罚,杀戮。

④不苟幸生:不苟且侥幸地活着。

⑤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这里指为了信义,不惜牺牲生命。

⑥录:取,选择。大辟((bi):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后指死刑。

⑦难能:难以做到。

⑧期:希望。

⑨冀免:希望赦免。

⑩贼:揣摩,揣度。

⑾常:经常,长久。

⑿逆情:违背人情。干誉:求取名誉。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以能也 期:要求

B. 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录:审查

C.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 贼:揣摩

D. 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干:干涉。

答案 D [干:谋取,谋求,追求。]

2.下列句中可以作为欧阳修反对纵囚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②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③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④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⑤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⑥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 B [①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③太宗纵囚的目的。⑥欧阳修同意偶尔纵囚。]

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

B. 文章的每段议论均顿挫有致,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C. 作者认为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D. 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答案 C [君子与小人在难易之间,而没有说小人不可能做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2)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3)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答案

(1)宁愿为(或 因 )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

(2)哪里有什么皇帝施给犯人恩德和那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

(3)如果屡改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经常的法律么?

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