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反思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5W 次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本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去感知文章内容,以此来继续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其次,我主要从“分析人物”入手。引导学生把直接描述藤野先生的部分提出来分析,帮助学生从藤野先生的声音、神态、语言、行动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了解作品的其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随着本课教学的结束,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在分析传记类文章时从感知内容到分析人物到了解文章这个教学思路是科学的,这也为后边的教学工作开了个好头。

不足之处我认为本课教学所用时间较长,如何做到深入浅出、长文短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藤野先生》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极善于把握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准确地遣词行文。教学《藤野先生》(初中第五册)这一课,如能将里边的近义词适当地进行辨析比较,则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他们准确选词造句的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为了配合这一课的教学,笔者选取了几组近义词,着重在词义和用法的主要方面作些辨析,并辅之以一定的练习,供有关老师作备课参考。

[熟悉熟识]

课文例句:

①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

辨析:

这两个词都兼属动词形容词,都含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熟悉”是指“知道得比较清楚”,可用于人(如“熟悉学生”)和事物(如例①,指抽象事物;又如“熟悉山路”,指具体事物)。“熟识”是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一般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得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如例②),很少用于事物,即运用范围比“熟悉”小。

练习(从本组近义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填在横线上):

1他曾经在这一带地方工作过,所以对这里的情况比较。

2这样边干边谈,等把抬筐收拾好,他俩已经成了很的朋友了。(《普通劳动者》)

[疑心疑惑]

课文例句:

①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辨析:

这两个词都含有“怀疑某人某事可能怎么样”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疑心”常作名词用,是指“怀疑的念头”(如“我完全是好意,你不要起疑心。”);还可作动词用,相当于“怀疑”(如例①)。“疑惑”是形容词,是“心里不明白”或“不相信”的意思(如例②)。在句法功能上,“疑心”常作主语、宾语和谓语;“疑惑”多作谓语用。此外,“疑心”可构成“多疑心”、“疑心病”、“疑心重重”、“疑心生暗鬼”;“疑惑”却不能。

练习:

1我他把地址记错了。

2这个问题为何老是不得解决呢?我实在不解。

[学问学术]

课文例句:

①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②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名词,都指知识。

主要区别是:

“学问”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如例①),也指一般的“学识、知识”(如“这个人很有学问”)。“学术”指“有系统的、比较专门的学问”,在程度上深于“学问”(如例②)。在词语的搭配上,“学术”可构成“学术界、学术团体、学术思想、学术报告、学术研究、学术讨论、学术水平”等偏正词组;“学问”可构成“有学问、做学问、研究学问、掌握学问、积累学问”等动宾词组。这些词组中的“学术”和“学问”,调换过来就不能搭配。

练习:

1谚语说得好:灯油越耗越少,越积越多。

2他的论文,已经在报上发表了。

[陌生新鲜]

课文例句: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辩析: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刚出现、不熟悉”这类意思。主要区别是:

“陌生”指“初次见到,以前从未接触过”,多用于人和地方,运用范围较小。“新鲜”有“清新、不干枯、不陈腐、刚出现、不多见、有趣味”等含义,使用范围较广。如“空气新鲜”里的“新鲜”跟“浑浊”相对,“青菜新鲜”里的“新鲜”跟“干瘪、干枯”相对,“鱼肉新鲜”里的“新鲜”跟“陈腐”相对,“新鲜事物”里的“新鲜”跟“过时、陈旧”相对,“新鲜消息”里的“新鲜”跟“寻常、没趣”相对。课文例句中的“新鲜”是指讲课的内容对鲁迅来说是前所未闻的,觉得有趣味。

练习:

1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似乎并不感到。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事……(《故乡》)

[斥责诘责]

课文例句:

①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②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责备”的意思,主要区别是:

“斥责”是“用严厉的言语指斥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诘责”是“用盘问(或追问、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的意思。在强硬的程度上,“斥责”深于“诘责”。

练习:

1他破坏了公物,受到父亲的严厉。

2这个决定不是我作出的,你们不应该我!

[当然自然]

课文例句: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②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辨析:

这两个词都可作副词、形容词用,都含有“合乎事理或情理”的意思,常可通用作状语(如例①②)。主要区别是:

“当然”常表示“情理所必然”,“自然”常表示某种现象的发生是合乎规律顺乎情理的。在词语的搭配上,“当然”可以说是“想当然”、“理所当然”、“当然代表”,“自然”则不能;“自然“可以说“自然村”、“自然数“、“自然段”以及“自然界”、“自然常识”等(很多属于名词用法),“当然”则不能。此外,都作副词用时,“自然”比“当然”更富有口语色彩。

练习:

1俗话说,“铁杵磨成针,功到成”。

2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睡不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练习答案]依次是:

1熟悉2熟识‖1疑心2疑惑‖1学问2学术‖1陌生2新鲜‖1斥责2诘责‖1自然2当然(填“当然”也行,但不及“当然”贴切)

教学反思:

教学《藤野先生》,我发现学生难以理解的不是本文的主旨,而是本文所选的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作者的选材。

本文从事件上讲,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途经的两个地名;写了在仙台受的优待;写了为“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写了“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这此事件写在一篇记叙文中,是否累赘?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

我在教学中发现这个问题,就仔细分析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1、本文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四件事:为“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2、在仙台受的优待,“匿名信”事件是从正反两面衬托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的原因,是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缘起;

4、看电影事件是离开仙台的直接原因。

5、途经的两个地名勾起鲁迅的忧国之思,表明鲁迅的爱国情感;这是鲁迅三次地点转换的根本原因。

根据这些联系,我及时调整教学立足点,立足于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以这四件事为中心,体会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然后再由此为中心点向两边发散,分析每一件事与文章这个中心点的关系,这样画莲花一样,弄清全文的线索思路。

我发现这样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这篇有难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