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选】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精选】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63K 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3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高考作文300字集合5篇

高考作文300字 篇1

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当然是诚信和道义的象征,但光“信义”两字还无法诠释他们价值的全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元素,“伪诚信”、“伪道义”在我们国家比比皆是。我记得大名鼎鼎的史玉柱“重出江湖”做脑白金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诚信典型”,其实目的还是获得银行的信任。所以,其后来被曝出的“漏税”丑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不同,他们的信义行为因为哥哥一家五口的灾难而凸显出来,更因为弟弟的主动接力而得到彰显。中国人讲究“人死账消”,但孙水林一家五口都死了,但他的账不但没有消,而且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由民工凭良心领工钱。这说明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而不是为了信义而信义。这种内心的信义之心、责任之心和良善之心,才是我们社会的最珍贵宝藏。

高考作文300字 篇2

纵观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在形式上、主题上与往年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特别是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话题占很大比重。

一、继承性:

形式上依然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几大类,尤以前两者为主,如全国卷、北京卷、辽宁卷等等。而重庆卷、江苏卷则是命题作文。

基本要求诸如文体、字数等限制则没有改变。

二、新特点:

1.大量取材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话题。如全国卷1、四川卷、陕西卷均直接或间接与之相关。

2.更加注重地方特色和现实生活。如江西卷的“洞庭湖鼠灾”、浙江卷的“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体现地方的实际生活,更为生动可感。

3.抽象式话题依旧占有重要地位。如山东卷、安徽卷、重庆卷等,特别是作为高考大省的地区,其影响不可小觑。

4.大量运用常见材料。如全国卷2、北京卷均采用常见材料,没有选取较为晦涩难懂的作文材料。

综上,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在大量沿袭往年作文题目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凸显时代性,更具地域性和多样性。

高考作文300字 篇3

高考已经进入到计时,我不知道该一怎样的心情面对剩下的时间,我很无奈也很茫然。自己天天那样度过真害怕失败的那一天。我对它的到来我想挽回,但我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那么的疲惫。曾经歇斯底里的呐喊此时也已经变成了永远也无回音的无底深渊。

自己的路总要自己走,总是很怀疑这句话是否正确。也曾怀疑自己选的路是否会通向成功的彼岸。没有怨言自己的无能为力,毕竟经历过就不应该后悔。

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可有谁知道自己究竟怎么想的,我想找到答案,但现实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额摇头。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你是将一天重复一万次还是经历一万次不同的每一天。

有时遥望窗外仿佛看见曾经那个了无牵挂的自己。此刻的我竟是那么的意外,和现在的自己天差万别。自己看书但不会用,作很多的题竟不能拿很高的分数。

第一次的考试已经结束,对于自己无疑是个打击,看着寥寥的几分竟苦笑自己的无奈,苦笑自己曾经的得意。在分数面前仍然不想放弃最后的挣扎,自己也曾经梦想拿全班第一,可从来没料到现实与梦想还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每次从满怀希望到彻底绝望。

高考作文300字 篇4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有两个农夫上街寻找食物。一个聪明,一个愚蠢。他们发现一些烧焦的羊毛,便说这些羊毛有用,便一人一包背在身上。

路上,他们看见街上有许多布匹,聪明的农夫便扔掉羊毛,捆一捆布背在肩上,愚蠢的农夫说:为啥要扔掉羊毛?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他一点布也没拿。

他们往前走,看见一些扔在街的衣服,聪明的农夫又把布扔掉,拾起衣服。愚蠢的农夫说:我为啥要把羊毛扔掉?

继续往前走,看见扔在地上的一些银餐具。聪明的.农夫把衣服扔了,尽可能把银器收拾好带走,但愚蠢的农夫还是不肯丢弃他的羊毛,因为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

再往前走,他们看见路上有金了。聪明的农夫扔掉银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农夫却说:羊毛已经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了。

回家的路上,下雨了,羊毛淋得响透,愚蠢的农夫只好把羊毛全扔掉,两手空空回家;聪明的农夫却因得到金子而富裕起来。

高考作文300字 篇5

身尚存,心不死;

个性如岩石,精神是红日。

席幕容如是说: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是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与未来之路是靠着如岩石般的个性不得不挺过来的。

个性如岩石,成就个人价值。

余秋雨先生曾评价他说:因为太有才,太响亮,所以引得同时代的人有点尴尬,有些狼狈。

他正是苏轼。

遭遇了“乌台诗案”,他仍坚强,面对权贵打压,他仍不低头;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各种不测,各种磨难,他仍用他的坚韧给世人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正是他有着如岩石般的个性,所以无论生活给予他什么,他仍傲然屹立,留给后人仍是他不朽的诗作,为古代文学史中涂抹了最浓厚的一笔,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个性如岩石,所以陶渊明毅然离开了官场,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云淡风轻的生活;正是因为个性如岩石,所以文天祥才有了“巨心一片磁针石”的铿锵誓言;正是因为个性如岩石,所以才有了苏武持旄节定格在历史的画卷。

个性如岩石,笑着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