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汇总十篇

高考作文汇总十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作文汇总十篇

高考作文 篇1

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四不像”作文——看起来像散文却无内在的神韵,像随笔却无内在的文理,像记叙文却无清晰的叙事脉络。这种“四不像”作文没有对问题展开集中的论述,找不到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缺少内在的逻辑分析,结构松散无序。这种文章与命题者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考查要求相去甚远,直接影响高考语文成绩。

仔细分析,“四不像”作文的通病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章的论证过程缺少逻辑推进,一是文章的层次结构布局不合理。

议论文写作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而所谓逻辑推进就是作者对问题展开论证的思辨过程。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布局到文章结尾,逻辑论证贯穿始终。许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对论点和论据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在文章开头就能够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然后罗列出一个乃至几个与论点相关的材料。但是,怎样利用材料对提出的观点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论证,不少学生做得不好,甚至没做。他们在提出观点后,基本上就在平面上打转,没有逻辑推进,没有层次递进,因而也就没有层次结构。

议论文的层次结构是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为了便于逻辑推进而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是作者对问题展开论述的思维进程路径。它不是简单的段落组合,也不是作者强加给文章的外在形式,而是便于作者思想观点表达,推动逻辑进程,最终形成自己观点的利器。一篇文章的结构常常是考生思维素质的反映,而要把自己所思考的问题、表达的观点、分析的思路、论证的逻辑过程全部包容其中,更显示出考生写作思维的发达程度与写作水平的高低。所以,高考中那些结构严谨完整、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往往更能获得高分。

议论文的层次结构是逻辑分析层层推进的需要,它为逻辑推进服务,合理的层次结构有利于逻辑推进的进行,散乱的层次结构就会影响到逻辑论证的推进。因而,选择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极为重要。

议论文总体上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写作中,最常见的基本结构有下面几种:

1、总分式结构。这种结构可简化为: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三部分,它要求“引论”与“结论”都要紧扣主题并前后呼应。本论部分的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层面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2、递进式结构。这种结构是纵向延伸、步步推进的。它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也可以简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是什么”部分可提出问题、指明问题实质、阐明论述范围、提出中心论点等;“为什么”是对“是什么”的说明,着重讲清观点成立的理由;“怎么样”则指出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这种结构和总分结构在写作时也可以综合使用。

3、对照式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简化为:开头(提出论点)——本论(正反对比)——结论(总结归纳)。对照式结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来突出深化文章的观点。

当然,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采用一些变式的结构,如针对某些材料作文,可以采用“引”(引材料、亮观点)——“议”(发议论)——“联”(联现实)——“结”(做结论)的结构。这些需要考生根据论述的方便而灵活变通。

议论文的逻辑推进与层次结构是相互依存的,逻辑论证随着层次结构而逐层推进,而结构层次又依照逻辑推进的需要而做合理的布局。写作之前,为文章谋划好布局,搭设好框架,这既保证了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又使得文章不会走题,更为作文取得好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作文 篇2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xx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

1.内容:关注生活

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

(1)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

(2)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3)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4)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

(5)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

(6)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

(7)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8)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

(9)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

(10)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

(11)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12)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xx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题型:稳中求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

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命题作文。

3.要求:限制增加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

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

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高考作文 篇3

很庆幸在欢笑之余还有泪水,要不满心忧郁不快岂不是无处排解?于是有泪就流。很庆幸在得意之余还有失落,要不从十六岁到六十岁岂不是平淡无奇?

于是接纳失落。很庆幸在热闹之余还有孤寂,要不纷乱的思绪岂不是难以梳理?于是忍耐孤寂。很庆幸在理解之余还有误解,要不一切都被知道得那么清楚,自己岂不是成了无味的空虚?于是善待误解。很庆幸在名著之余还有闲书,要不全是高深莫测岂不是难以呼吸?于是常看闲书。

很庆幸在动口之余还有动手,要不迂腐的字句岂不是灭尽青春的野气?于是偶有动手。

很庆幸在晴天之余还有雨天,要不 生活岂不是缺乏浪漫清新?于是深爱雨天。 很庆幸??

很庆幸在庆幸之余还有不尽人意,要不我的心将会只求庆幸而不思进取。于是,我珍视不尽人意。

高考作文 篇4

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贵在不虚此行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高考作文 篇5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阅卷老师点评:该文分别选取了两组人物,他们面对别人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通过自我认识,有的坚守自我,有的“走向辉煌”,充分地证明了“自我认识”在人生命运中的重要性,主旨突出。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丰富。

高考作文 篇6

曾经,“三闾大夫”怀抱巨石与江水同眠;曾经,“靖节先生”隐居山野采菊东篱下;曾经,文天祥英勇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曾经……不约而同地,他们选择了让心灵回家!

心灵是生命得以垒起的基石,心灵是灵魂得以宣泄的舞台,心灵是命运的主宰者……

记得有这么一偈:“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无净地……”我们的心灵所需要的正是这么一方净土,清净、纯洁、开阔——那是心灵永恒的家 。

宋金对峙时期,南宋的岳家军可谓勇猛善战,足以令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有如此之势,靠的就是岳飞那颗“精忠报国”之心。他勇战沙场,豪情壮志让后人为之惊叹,甚至连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都为他的精神折服。精忠、爱国、博大、爱民——原来心灵之家是如此的令人感慨。

姜太公钓鱼传为千古佳话,庄老夫子钓鱼也毫不逊色。一面是扁舟清波,独钓寒江,一面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庄老夫子毅然选择了前者。清心寡欲、坐享自然之美,也许就是心灵之所需吧。兴许庄老真有一颗圣人之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庄老夫子选择了让心灵回家。

让心灵回家,虽然通往心灵之家的道路蜿蜒曲折。也许你会因为一时的黑暗而迷失方向;也许你会因为偶然的诱惑而深陷泥潭;也许你会因为无知而茫然若失……但是心灵之家的上空有一座灯塔,无论是黑暗是诱惑是迷茫,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你就一定能让心灵回家,找回那些遗失的美好。

无论是功名利禄还是苟安享受,都不是心灵所祈愿的归宿。每一颗心灵都有自己真正的归宿——那才是它们的家。让心灵回家,就可以为灵魂插上翅膀,飞向唯美的地方;让心灵回家,就可以让生命彰显真正的价值,旅途不留遗憾;让心灵回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命运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宁静、恬淡也罢,高远、博大也罢,总之,家是心灵栖息的最佳港湾,让心灵回家吧!

柳絮般的风,将那缕缕炊烟,编织成一张大大的网,笼罩在天上,将天空氤氲成一幅古旧的水墨画,灰蒙蒙的`!

夕阳,淡淡的,将那万丈金丝洒向大地,河水被照得熠熠生辉,像一潭碎金!

我,懒散地走路回家。长长的影子,投在背后的羊肠小径上,孤独地向前进。路边的小石子被我踢得直窜,几个同学刚才说的话分明在耳边回响:

“你明天去逛街吗?”

“去呀!”

“叶紫,你去不去呀?”

“我……”沉默半晌,“不去了!”

“你还不知道哇,叶紫的爸妈管她可严啦,平常回家稍晚了几分钟,她爸妈就会打电话去找。”几个同学在背后窃窃私语,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悔与悟》。

不知不觉,石子已被我踢到了家门口。

“叶紫,你回来了,怎么又晚了?我和你爸正想去找你呢……”妈妈又像往常那样絮叨起来;我的忍耐力终于到了极限:

“为什么要约束我的自由,为什么要把我从头管到脚,我长大了,我不要你们管!”

说罢,我气冲冲地夺过妈妈手中的书包,冲向我自己的小天地!

天黑了!

就在我蹑手蹑脚地下楼拿书的时候,我听到了爸妈的谈话:

“孩子也的确大了,都十五岁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依赖我们的黄毛丫头了,我们也的确应给她自由了!”

“可我们不也是为她好吗?外面的天多大,社会有多复杂,她还不知道,万一……”

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了小时候爸妈牵着我的情景,回到了小时候用甜甜的声音喊“爸、妈”的情景……

回想起我刚才的举动,不禁颤栗:“这是我吗?是父母亲那千娇百媚的女儿吗?”

灯光下,爸妈头上的白发显得格外耀眼,望着已不再年轻的爸妈,我不觉心中一动:爸妈老了!

月光,很清很柔,如水似的从空中倾泻下来,铺满了庭院,空灵澄净。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坐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日子……

后记——

不知怎么的,突然想起了司汤达尔的《红与黑》,也许是因为我与主人公于连都经历了一场悔与悟的洗礼吧!

如果你是风,请吹开心中的死结吧;

如果你是雨,请熄灭心灵的火焰吧!

——宽容无价

多少个春秋,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的脑海里都在重复着这样的镜头:

一个女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在狭小的停车棚里,度过了一夜,患上了鼻炎,为的就是履行她和她的约定——一起去听雨。可是,她失约了。

“嘀嘀嗒嗒……”窗外的雨声轻轻作响,我抬起头,朝窗外望去:豆大的雨粒裹来了浓密的黑云,树木被击打得无处可逃,空中的小鸟惊慌失措地四处乱窜……

雨,好大,风,好猛。

“此时的她在做什么呢?”我自言自语道,“好些年没见了……不行,我怎么可以想她呢?我应该恨她。”

处理完一些事情,我钻进了被窝取暖。

“当当当!”嘈杂的风雨声中隐隐传出这一连串的声音,我翻下床,移到门前,慢慢地打开了门。

一个满身雨水和泥泞的人映入眼帘,待她擦净脸上的雨水——是她?!

我想把门锁上,可是我做不到,她笑脸迎进来。

“艳子,这些年真想你,我经常回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呢?”

“啊!……啊?我也很想你。”此时,一股莫名的温暖浸入心田。

“……那天晚上,我摔伤了腿,我隐瞒了你,你介意吗?”

“什么?那天……晚上?”

“难道?”她疑惑地看着我。

“瞧,窗外的雨好美,树叶在舞动,云儿在织绵,小鸟在欢歌……”我赶紧岔开话题。

我这才明白,宽容不仅是美德,更是做人准则。

我们应该宽心待人,容纳错失,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高考作文 篇7

1、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决不退缩;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扉,只要你坚持到底。

2、如果说,眼睛是心灵洞开的一对窗扇,是心灵涌出的两汪清泉;那么,秘密,就是心灵珍藏的一座宝矿,是心灵敛聚的一抹灵光。是不是,心灵中有了一个秘密,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是不是,人生经过了实践,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

3、家可以延伸到很远很远,包容大千世界;家可以缩得很小很小,仅两个人也可打得不可开交。家可以绿树成荫,繁华似锦,围起一个小鸟的天堂。家可以狼籍一片,血流漂杵,筑成一对男女的死牢。关键须每位成员既是国王也是兵,建设它守卫它,和谐地调整家的内政外交,处理好家的边关防务。

4、奔着幸福,我们苦苦寻觅。可是,幸福在哪儿?幸福该是沙漠中一片清凉的绿洲吧?我们跋山涉川,望眼欲穿,最终却只见到几丛沙棘;幸福该是大海中的一颗闪亮的珍珠吧?我们涉江探海,寻踪觅迹,末了却只捡到几只贝壳;幸福该是旅途中的一座舒适的城堡吧?我们饥餐渴饮,夜往晓行,最后却只找到一处陋室;幸福该是山那边的一处桃红杏黄的花果园吧?我们千辛万苦,气喘吁吁,终了却只见到几弯垂柳、几丛小草。其实我们不要把幸福太理想化了,世上本没有完整无缺的幸福。

5、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变得浑浊而枯竭,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变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发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

6、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辛弃疾、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7、有人不择手段地沽名钓誉,结果名声扫地;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却享誉神州;有人要写长留世上的文字,结果速被遗忘;鲁迅惟愿文章速朽,却光耀千古。问天下文章几篇能留住?繁星满天,只取一勾新月。有人千方百计地追求长命,结果一生平庸。王勃英年早逝,却留下千古绝唱。问世上几人声名传天下?恒河沙数,惟有钻石闪光。问古往今来几人垂青史?大浪淘沙,只剩些许真金。

8、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路却丰富细腻;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不堪卒度。

9、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了无限的希望。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万物的终极。秋之色为暖的黄,如金穗,如高粱,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10、懒惰者凌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狼狈不堪;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高考作文 篇8

【摘要】

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打破语言、思维的枷锁,给语言画个妆,让它时而明媚、时而娇羞、时而俊朗、时而憨厚。比如“枫叶红了”可改为“枫叶醉了”; “火苗托着烧水的瓦壶”可改为“火苗舔着烧水的瓦壶”; “一册地图,包容千山万水”改为“一册地图,跨跃千山万水”.这一改文字的魅力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让自己的语言动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正因这点睛之笔,就能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关键词】

作文 语言 文采

“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我想,文章要出采,文字也要动起来,同样该是真理。

《诗经·关雎》中的诗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流”“采”“笔”在整齐中富于变化,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年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神情动作。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王维的“竹喧归浣女”中最传神的莫过“浮”“啼”“喧”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白毛如行云飘浮、子规对着一弯冷月啼出鲜血、浣女的小舟叫笑着冲下溪流。李乔这样写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干尺浪,入竹万竿斜”,无形的风被写得摇曳多姿、动态万方。那么,想让自己的文字激起千尺浪,化解千钧石吗?就赶快让你的文采动起来。

首先,细化动作。让细节代替空洞的说教,一皱眉、一举手、一投足都详细刻画,分解动作,并且加上限制词。鲁迅先生深谙此道,在他的《药》中“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老栓的谨小慎微、卑微勤劳、爱子心切全在“接”“装”“按”几字中。康大叔“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一个蛮横凶残卑鄙的刽子手便在“抢”“扯”“塞”“抓”“捏”几字中活化了出来。

高考作文,学生虽多选择理化散文或议论文,但事实论据必不可少,写屈原不妨写他投汨罗时的神情动作;写苏轼不妨写他顶风冒雨、曳杖有声的具体情形;写鲁迅就写他灯下凝神,动笔的一瞬;写廖智就写她独腿起舞的动作。例如:写屈原“衣袂被江风吹起,慢慢挪着步子,拳头紧紧攥着,有时在空中猛地一挥,脚随着踉跄几步。登上巨石,遥望楚国,枯槁的身形如一片落叶飘坠到江中”.让传神的动作代替空洞说教,事半功倍。

其次,静中取动,让动词打破沉寂。动词的运用能打破沉寂的死水,让语言灵动起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寂寂落霞神采飞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为抚慰,形影互相安慰让我们黯然神伤。这些本来是一幅幅画,静中取动,却让我们倍觉,人来鸟惊飞。

在高考作文中,你写静态人物多用动词,会让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他生气了,一句话也不说”换种说法“他脸上喷着火,牙使劲咬着,嘴角的肌肉抽搐着,眼里喷张的血管仿佛要滴出血来”,这就让人真切感受到他的愤怒了。再比如写夜景“月与星相伴而出”,改为“月亮叫喊着,那近旁的星仿佛是它轻声的叹息”,月的叫喊与星的叹息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反射。

议论说理,也不可少了动词,要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形象的说明,让语言更有魅力。如, “懒惰啃咬着我的躯体,撕扯着的我的意志,踩踏着我的自尊我想,我该给你一拳,即使筋骨断裂,我也要击毁你。”这一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懒惰的负面效果。再如, “幸福是你的一个微笑,化解了迷路者的惆怅;幸福是你的一句问候,滋润了自卑者干涸的心田。”“化解”与“滋润”都是幸福的神奇功效,运用动词让语言流动着清新与活力。

再次,动作牵移,天马行空,提升境界。运动比拟、联想等手法,沟通世间万物,让我们的语言清丽脱俗。如,三毛在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说“我仿佛又突然置身在那座空旷的大厦里,我一在那儿,惊惶的感觉便无可名状地淹了上来,没有什么东西害我,可是那无边无际的惧怕,却是渗透到皮肤里,几乎彻骨”“心里一陈哀愁漫了出来,喉间什么东西并上来卡住了”“淹”“渗透”“漫”这几个动词把三毛失去丈夫后痛彻心扉的思绪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再如, “湖光捧起一轮朝日,大树抖落昨日的星露,我痴望着湖水的涟漪,不知是想打捞童年仰或打捞春天。”人生的感慨全沉淀在了“捧起”“抖落”“打捞”几个动词上。要使用比拟,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远距离想象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蕴味。

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打破语言、思维的枷锁,给语言画个妆,让它时而明媚、时而娇羞、时而俊朗、时而憨厚。比如“枫叶红了”可改为“枫叶醉了”; “火苗托着烧水的瓦壶”可改为“火苗舔着烧水的瓦壶”; “一册地图,包容千山万水”改为“一册地图,跨跃千山万水”.这一改文字的魅力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当写作遇到瓶颈时,不妨让自己的语言动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正因这点睛之笔,就能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高考作文 篇9

【作文材料】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立着”的角度:论述“立着”的内涵、意义,阐述我们为什么要“立着”,怎样才能“立着”,或叙述关于“立着”的故事、经历、见闻。立意参考: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

(2)“靠着”的角度: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无可厚非,适度的“靠”是智者的行为,肯定“靠”的必要,强调“靠”在人生、生活、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范文

立着,却不靠着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种种成年子女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却不靠着。

立着却不靠着,绝不是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是像顶峰上的松柏,借你的高峰来张显自己;也绝不是像飞扬的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倚靠。

立着却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份倚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被当作社会垃圾而淘汰。站在别人屋顶看星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星空的浩瀚与辽阔,当别人的屋顶不再让你倚靠,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壮年的你的倚靠时,你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荫,走出我人生,秀出我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种种资助,坚持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的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

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付出关心,分担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刻意;学写作教自己料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学会……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增添对生活的领悟。帮助你成为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

立着,却不靠着!

高考作文 篇10

站在历史洪流的浪头,我们不禁感叹世界变化发展之迅捷。时代的潮流不可抗拒地推进,人类大脑也随之不断更新思维。高速发展的现实,就必然导致了意识、幻想的进步。网络、虚拟现实,这些看似虚幻的存在因现实与幻想的矛盾而诞生,也因之走向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我们出生于信息时代,早也对这些科技幻想耳濡目染。感受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体味虚拟世界的异想天开。面对这般虚实交错,我想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应当理性地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

何谓虚拟?《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便是一种虚无,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参透道教虚无哲学的老庄之流,逍遥于天地,淡泊于生死,似乎是在虚实之间穿梭自如,有如云中翔龙、水中潜蛟。圣贤智慧之中的虚实不分,恰恰是看穿了虚实之间的本质,辨别其中的奥妙。可见认知虚实的本质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在休养学习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此虚无非彼虚无,当今世界之中以科技为核心诞生的虚拟世界充斥着商业、利益和物欲,我们生于俗世之中亦非圣贤之士,仅是一念偏失,便可能沉沦其中。观世道,有太多人已经在其中断送一生。疯狂的电商竞争,造就的只有一个马云,以及在他的阴影之中无力挣扎的败者;急剧膨胀的游戏营销,带来的只是胜负一瞬的愉悦,却用青春年华来奠基、以荒废学业为基石。虚拟世界犹如漩涡,面对这般诱惑和残忍,我们虽无老庄之通透,但也要懂得自我克制,思知足以自戒,思谦冲而自牧,主动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

何谓现实?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大则昊天瀚海,小则微尘蝼蚁,我们生于现实,死于现实。人类在现实之中思考问题,理性思维得到张扬,才使我们从过去被宗教、封建所禁锢的生活之中得到解放,成就今天的多彩。然而,冰冷的心显得过于坚硬,人间亦需要幻想的浮华和浪漫的渲染。有时,人的内心在现实中的郁结可以通过虚拟得到释放。歌德几乎是以自己的情感生活为原型刻画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年维特,十二点的钟声,痛苦的内心呐喊出最终的告别,维特用陨落的生命书写一段悲情之歌,然而这虚幻的生死,却又让歌德自己走出了他的悲怆,脱离自杀的烦恼,否则,人类文学史上将再无浮士德的传奇。现实纵然为生存之本,但是虚拟可以让我们看清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自己”这个标签下的意义,虚实之间,互不可缺。

人生在世,变化无穷,命运捉摸不定,而虚实之间的我们,不可仅仅追求冰冷的现实,也不能沉溺于无际的虚拟。我们需要取其中庸,交融虚实,通达人生智慧,穿梭虚实之间。这,才是人生之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