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荐】关于高考的作文

【推荐】关于高考的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1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关于高考的作文

关于高考的作文1

林志颖在一首歌里面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赛车就像人生,掌握好自己的方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只要有这个可能就全力以赴的去实现它,因为人生可以后悔,但绝不能有遗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每个人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肯定是在17、8岁那年的雨季。这一年我们参加了高考,这便成为我们人生中的转折点之一。我们曾经为了这一场考试,为了自己的理想,忍受寂寞与汗水。在这一年,我们用泪水去浇灌,用努力与自信去造就。期待着我们的梦想之花可以绽放的绚烂。而就在那一天我们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战场,站在了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这一年我们太青春,踮起脚尖就能靠近阳光,就在我们走上考场的那一天,烈日炎炎。仿佛一伸手就能碰到太阳。就在这一天,我们离我们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迈出这一步,我们就成功了。过了十几天,我的努力与汗水得到了验证。这一天我或许无助的流泪,或许为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之后,感动的流泪。总之这一天我们流泪了。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开始了加速模式般的成长,一番折腾下来,我们都发现自己变了。这就是高考之后的我们。

高考之后的我们,开始变得不同。失利的我们,变得稳重了,变得成熟了。金榜提名的我们,有了进一步的目标,但这次追梦的步伐更加稳重有力。高考过后,我们开始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真正的人生。但高考不是世界末日也不是人生最好的追求,他只是历练我们的一个考场而已。也许我们失利了,但我们的收获并不比金榜题名的他们少。只是收获到的果实不同而已。甚至我们应该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次磨砺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就会正确认识自己,走上更适合自己的路。经过这一次磨砺我们可以在给自己一次,走向考场的机会。我们也可以另辟蹊径,用另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塞涅卡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高考之后,我们从伤心、迷惘中走出来之后,我们便会知道我们应该驶向哪一个码头。高考给我说说们的增加了方向感,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们更加容易成功。我们应该感谢高考,是高考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是因为经历了高考我们才会蜕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让我们摆脱幼稚。

回头想想,看看我们走过的脚印,觉得高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因为我们经历了高考,我们从那条路走过。一场高考检验了我们的青春,检验了我们的梦想。所以今生经历一次高考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高考的分数会使我们铭记永生。

珍惜高考,高考之后,我们能化茧成蝶。

关于高考的作文2

高三学习忙,几个月没有回家了。前天妈妈来校,闲谈中我才知道跛足爷爷过世了,心情顿时非常沉痛。虽然他不是我的亲爷爷,但像他这样的好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震惊、哀悼之余,眼前不由浮现出跛足爷爷那张古铜色的脸以及刚认识他时的往事。

“老瘸子,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瞥了一眼轻蔑地骂道。

“你骂谁呀,雪儿?”妈妈问。

我噘起嘴向左边一翘。

妈望望左边,不由拍了一下我的头说:“啥呀,你疯啦?竟敢骂跛足爷爷!”

“骂他,就骂他。讨厌!”我气恼地说,“丢点纸屑、果皮,他也啰啰嗦嗦没完没了,还假正经地弯腰去捡,一瘸一拐地放入垃圾桶里……”

“对呀,讲究公共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美德!”

“哼,老瘸子爱管闲事。一次,我将剩饭倒在沟里。他见了,唠唠叨叨不说,还拿扫帚扫起来,又一瘸一拐地送到猪圈里……”

“是啊,像你这样不知节约,又毛毛愣愣的,就得管教。”

“管教!他又不是我爷爷,管得着吗?”

“不仅我,学生们大都讨厌他:男女同学拉拉手、说说话,谁烫了发,穿件奇特的衣服,他都管;还说什么‘小孩子要爱惜学习机会,生活要朴素自然’!真是淡吃萝卜咸操心,也不怕操心大了烂肺子?”

妈妈把我拽了过来,严肃地对我说:“跛足爷爷可是百里挑一的大好人。别看他现在白发苍苍,腿脚不灵便,可在上甘岭战斗中,勇敢杀敌,立过三等功;他腿脚不好,是因为小腿中还留着弹片的缘故。转业回乡后,舒适的工作他不要,偏偏要当个清洁工,年年都是市里的先进。退休后,儿孙要他坐享清福,可他就是闲不住,戴上‘环卫义务值勤员’的袖套,厂区上上下下,社区前前后后,大楼里里外外,全被他包管了。厂里多年受到省市卫生部门的表彰,都是跛足爷爷的功劳。”

“真的吗?”我惊讶起来。

妈妈又讲了跛足爷爷很多动人的事迹,使我不禁改变对他的印象。那以后,我经常和伙伴们到跛足爷爷那里玩,他像亲爷爷一样关怀我们,还经常给我们讲要孝顺、做善事的故事。

如今,跛足爷爷去世了,本想周日回家到墓前祭拜他,可妈妈说他没有墓——因为死于一种怪病,他决定死后把遗体捐献给省医院,以供对这种怪病的科学研究;还特别嘱咐儿孙们:自己虽然年老,但眼睛非常好,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盲人也能看到今天的好日子。

唉!我那跛足爷爷走了,从他批评我到现在已有六七年了,他虽然不是我的亲爷爷,可我像亲爷爷一样地敬重他爱戴他。因为不能到他墓前拜祭,就写这篇作文表示对他的哀悼和敬意吧!

关于高考的作文3

从小,父母和亲戚们都非常关心我的学业、成绩。当我因名列前茅而得到一份份父母赠送的小礼物时,当我因成绩好而被老师和同学称赞时,我一度认为,学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然而,直到半年前我才发现……

那天傍晚我的心情低落,满脑子都是被划了一道道叉叉的试卷。那鲜艳的红色否定了我的努力,让我从被人羡慕的天堂跌落到了深渊谷底。

回到家,母亲在客厅布菜,父亲笑着摸着我的头,叫我赶紧入座吃饭。我沉默地拿出这次的成绩单递给他们,忐忑地等待着责骂的到来。犹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作业也不做。等到期末成绩出来后,母亲拿起鸡毛杆子就往我身上招呼,疼得我眼泪直掉。自此之后,我发奋学习,就是为了躲避这种疼痛。没想到这次非常可能又要往事重演了。

“傻盯着面前的菜看什么,吃呀!”母亲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的手有些发软,对疼痛的恐惧让我浑身提不起劲。

“这是怎么了?他爸,赶紧的……”

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医院特有的消毒药水味道钻入我的鼻孔,我不自禁地打了个喷嚏。

“你终于醒了,真是快吓死母亲了——来,喝口水,肯定渴了吧。”母亲端着一杯温水温柔地照顾着我,父亲也请假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这种温情的生活我似乎总觉得离我的世界特别遥远——母亲不是应该痛骂我这次成绩的下降吗?父亲不是应该站在母亲那边,沉默地不帮我吗?

“告诉母亲,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医生说你受了刺激。”面对着母亲严肃的表情,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次我成绩下滑了,没考好……”

“就为这?”父亲听了后皱紧了眉头。

“……你们不打我吗?”我心虚地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成成都是大人了,我们怎么会打你。”母亲不解地看着我。

“可是,小时候你们打得可狠了。那会我成绩一下降你们就骂我,成绩好就送我东西。还有同学们也是,我成绩好的时候就说我聪明,这次成绩出来却理都不理我……”我破罐子破摔,决心把自己的委屈都哭出来。

“阿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看,胡老师听到你的话眼睛都红了。我们不理你,是怕你敏感,觉得我们在笑话你。你别生气啊。”我吃惊地看着同桌的到来。他的身后是班主任胡老师。

“成成,小时候打你是怕你学坏,现在你长大了,我们从来都是以你为傲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你快不欢乐……”

感受着他们的关怀,我眼泪又掉了下来:其实,我知道在我的潜意识里,别人能够爱我、关心我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关于高考的作文4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

点评:精选例证结构清晰。本文有四个特点:一是贯串全文、令人信服的辩证思维,结尾以形象化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揭示了感情、理智在认知事物中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精选例证,用邹忌和康德、爱因斯坦例分别论证理智、情感的认知功能,典型贴切,给人启迪;3是思路严密,结构严谨。文章由理智到情感,运用"总—分—总"结构,都显示出作者较高的谋篇水平;四是善用比喻、借代,"天平"、"7弦琴"、"数字化生存"、"诗意地栖居"等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关于高考的作文5

安·别雷目光伸向俄罗斯春夜的远方,他说,“远方是另一种生存,星星的呼吸那么明净……”。汪国真将远方喻为“迷人的错”,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远望为诗,他说,“远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于是,我们不禁一次次望向远方,一次次眼含热泪。

望向远方,因为远方是美。“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远而望之,已皎若太阳升朝霞。“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蟾宫月华下,鹊桥为媒的婵娟已让七夕乞巧的女儿们心驰神往。“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川烟草,色如碧玉,因为朦胧在远处,依稀不可辨,便可任人用想象为其增色,那平凡如小草也美得“绝胜烟柳”了。

望向远方,因为远方是心灵之依。“露从今夜白,清光千里同”,客居他乡的游子谁不曾把明月举头望,将满腔忧思难任寄于皓月?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远方那心心念念何时才能在我远眺中归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远山悠悠。多少人不忍登高望远,却又情难自已;又有多少目光含着心中的悲鸣,一次次将“长淮望断”,却只见霜风劲、猿啸哀,山河破碎;还有多少在高台悲风中,远望山河誓与国同在,这渺渺河山承载也见证了他们毕生的抱负。

远方寄托了太多人太多的向往与怀想,一次次看、一次次望,其实都只望向心里。爱也罢,愁也罢,远方于他们只是心的倒影。只是望只是看,远方还那么遥远。然而,却有人将“远方”真正收拢于心,真正情系“远方”。爱之深,不惜拼却一切地走向远方。

那是柏拉图。正如他的对话录中记载,柏拉图不满足于石壁上模糊的阴影,他独自转过身,却发现身后那春风沉醉的“理想”世界。他本可以在其中蹈舞,但他却回到“远方”的洞穴。前路多舛,踬踬踣踣,他声嘶力竭的呼喊,只为唤醒沉睡的“远方”。

那是鲁迅。他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不只期待周遭光明,更愿大地同辉。由此他高举新时代的火炬,亟于将曙光带向“光明未至的黑暗”,唤醒沉睡的远方。纵逆风执炬,火焰灼手,他仍大踏步走向远方。

遥望远方的人,也许都是渴望走向远方的。远方是美是诱惑,然而近处的安适不也让人依恋吗?前行的路,或许道阻且坚之时,遥远的远方依旧不可企及,此时不会令人退却吗?所以,对于太多人,远方的美只是镜花水月,可感可知却不可构及。只满足于对远方的一切美的设想,却不敢用脚步踏上征程。

然而我多么希望,年轻的我们可以勇敢的走下遥望的高台,踏上走向远方的路。一步一步,让曾遥望的远方终可以构及。多么希望我们前行的路,就像《日内瓦医生》中所写的:我们走着,不停的走,一面唱着“永志不忘”,歌声休止的时候,我们的脚步、马蹄和微风仿佛接替起这只赞美的歌……

关于高考的作文6

在中国,茶是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历史的。有言曰:“品茶,品人生也。”一壶好茶,香醇而掺着些苦涩,苦涩中又透着几分甘甜。人生亦不过如此。

一段精彩的人生,在那光鲜的表面下是无尽的汗水,在那灿烂的笑容下是失败的苦痛,在那显赫的业绩下是磨砺的伤痕;而无论路途多么坎坷,也一样充满了欢乐的言语和幸福的面容。

见过茶树吗?

它没有青松翠柏那般高大挺拔,也没有冬梅秋菊那般婀娜多姿。看起来,茶树似乎很平常,与其他灌木无异,但,透过那青翠欲滴的茶叶儿,却有一股无法言喻的、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令人感到那般温雅、清新。那葱郁的枝叶所散发的清香,轻巧而缓慢地滑过你的嗅神经,轻轻敲击你的大脑皮层,不禁耳目一新,顿觉心旷神怡。

看过茶山吗?

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茶树一排排地站立着,由下而上,环环相接,层层递进,一片茶山便可清晰伫立眼前了!再看那茶树的排列,近观,是参差不齐;远望,却又是罗列整齐。别有一番风格。山,是座座相连的,却并不高,是所谓的“江南丘陵”。到了春天,那个采茶的季节,你不难看见,门前、屋后的片片茶山,满是新绿。当阵阵春风拂过,看见的,便是碧海中舞动的绿波,刹那间,便有了春的活力。

清明前后,若到茶山上走一走可时常看到那些采茶女的身影,那一个个妙龄少女,就如百花园中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巧妙地在茶树间穿行,用那纤长的手指在枝叶间拨动,借指尖灵活的运转,将片片茶叶摘下,放在竹篮、背篓中。侧耳细听,是那采茶女轻盈的脚步踏着头年的落叶、枯枝覆盖的新发草儿的窸窣声,还有那采茶女灵巧的手指采摘茶叶触碰了枝叶的沙沙响声。

不论是茶树、茶山,还是采茶女,都不难看出,茶,是如此的清雅、脱俗、圣洁而超凡。

再看那茶叶,一片片绿得清新;拾一片放于鼻前,用手扇扇,一股清香便扑鼻而入,闭上眼,仿佛置身于满是绿阴的高山之颠,呼吸了世上最纯净的空气。

拿一口杯,投入一小撮晾晒好了的茶叶,再倒下烧开了的沸腾的水,看吧,那原先沉于杯底的茶叶,遇水则化开,随之飘飘然浮上水面,渐渐化开,叶片也愈来愈大,色泽也由青黑而转为深绿。不知过了多久,化开的茶叶又渐沉入杯底,悠扬而缓慢地下沉,最终,全都轻巧地落在了杯底。再看看那水,也不再是原来的白开水了,而是被茶叶染绿了的水,是茶水。

端起杯,抿一小口,一股清香便立即飘入你的鼻腔,随之,那茶水便流进你的咽喉,淌入你的肠胃。起初,是那茶的苦涩之味在舌根徘徊,像采茶女穿梭茶树间那轻盈的脚步,轻点你的味蕾;然后,你会感到苦涩之中那份甘甜沁入你的心脾,令你回味无穷,余味犹存。一口过后,便是耳清目明。

这便是茶,一种对时代进步、人类文明都有着深远影响的物质,一种与古老中华有着不解之缘的物质,一种带给人清新感的物质,一种上天恩赐的纯净的物质,一种包含文化和艺术美的物质,一种可以借此看透人生的物质……

不需浪费太多言词,要想领悟其中奥妙,就请品一壶好茶!

关于高考的作文7

高四,一个特殊的名词,它意味着更大的压力,的汗水,它预示着更严峻的现实,蕴含着更巨大的勇气,它甚至就代表着别无选择,绝无退路。高四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

高考,一个敏感的词汇,它可以让人恐慌,也可以让人疯狂,它可以让人闻之色变,也可以让人斗志昂扬,它能让人如折翼的鸟儿,也可以让人成为天之骄子。它残酷而现实,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高四与高考相遇,就意味着有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异常悲壮的战斗,而这场战斗,也似乎惨烈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谓之PK。

我是高四的一员,在经历过高考的我的眼中,考试,已可折射出人生。

考试,是在高中生,尤其是高四学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老师每天抱着试卷笑语盈盈而来,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张试卷而去,空留我们低着头,演绎一幅“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壮观画面。而在考试前后,那漫天飞舞的试卷总能让人感叹:谁言补习甚乏味,且赏此刻雪纷飞。这应该是考试带来的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考试也是考心态。其实,考试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人生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考试是一种历练我们心志的工具。由最初的愁眉苦脸叫苦连天到后来的面无表情波澜不惊,如此的改变,应该也可以称为一种成熟,而这也正是考试的魅力。考试能帮助我

们找到学习甚至是为人处事上的不足之处,平时或大或小的考试,对我们某一方面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而作为高考前的“练兵“,考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验过高考,才知道它其实并不可怕,但是面对它一定要细心谨慎,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必败无疑。而这种细心谨慎必是来自于对平时考试的总结和积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的考试正如“跬步“和“小流“,战胜高考正如“至千里“和“成江海“,说平时的考试举足轻重并不过分。

高考可以称为一门艺术。它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只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PK高考的过程中,我们已是在不只不觉中打造了我们人生的基石,很大程度上,它将影响今后人生的走向。PK高考,也是对我们意志与人生品质的洗礼,是对我们精神与人生意义的升华,这才是这门艺术的真正精髓。PK高考,实质是PK人生,人生也是一门艺术,是由无数次的“高考“组成。是将这门艺术糟蹋还是让它熠熠生辉,全在于如何对待人生中一次次的“考试“。

高考如人生,人生亦高考。端正态度,细大不捐,反思升华,由“考试“做起,认真把握,才能赢得PK之战的胜利!

关于高考的作文8

高考,是我们无可选择,更不可缺席的一次成年礼。

——题记

高考,便是父母、老师口中所常言道的“前途光明的出口”。为了父母所谓的前途,我们不顾一切地一直走着。

小学努力六年,为了考上个理想的初中;初中奋斗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高中;高中拼命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大学;大学修读四年,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人们都好像计算机般运行着,都在按照着上帝所编制的程序,一步步无法抗拒般走着。

如今的应试教育制度毁了多少个孩子的梦,成了无数华人的痛。如今的中国人一直都在千般损万般骂这样的制度,却仍然骂不醒我们心中的那道“伪梦想”。好像江成博说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喜欢什么,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而不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喜欢什么,让我们从事什么。我们努力地学习,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大学,为了一纸文凭,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吗?难道,我们的12年青春就只能拿来做这样的一场交易吗?

高三的学生,花了12年,就只为了顺利地写完两个半小时的语文,两个小时的英语,两个半小时的文/理综和两个小时的数学。原来,渐渐地,他们的12年青春就这么轻易地被世界等价为了9个小时。看着身为高三学生的哥哥,我真的很想问他,这个12年与9个小时之间的等号,他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划下?

但是,一切并不是口头上说得那么动听,现实毕竟是现实,总让人无奈的现实。

即便我每次考试失利,总会重复着韩寒的那一句“不上大学,照样活得很好”。可是,我知道,韩寒的成功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无法复制韩寒的成功的。所以,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是屈服于应试制度下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都似乎有着共同的潜规则:先敬罗衣后敬人。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那一纸文凭,即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从基层做起。而且,为何现在就连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呢?如果他们是真的有本事、能吃苦耐劳的话。那么,还会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们没有背景。他们没有个“李刚”做老爸,哪管你爷爷是李鸿章啊。如今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你认为你能退得翻吗?

说真的,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父母、儿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考好自己人生中的高考。我们平心而论,难道这一条被数万国人千般损万般骂的应试教育制度,不就是对我们最后的公平吗?现在的社会,没有高考,我们能拼得过官富二代吗?

其实,从另一面看高考,高考不就是我们自己救自己,一次自我证明的机会,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高考,也有另一面发光的地方,我们也是朝着那一方面奋斗着的。

我们这些中学生也迟早即将用12年的青春去换那9个小时后的微笑,我真不知道,那样做究竟值不值,可我很清楚地知道,除了那样,我没有别的路可选择。我不会抱怨,也不会不甘。我已经走了下去,回头也没用,只能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迎接我的成年礼。

所以,我会努力下去,很努力地走下去。

关于高考的作文9

我在找一个出口,事实上,我一直在躲避着什么。并不是因为疼痛无法忍受,而是无论你怎么想念,她都一无所知。这是一堵墙,什么都无法穿越;空间是如此的空旷辽远,思念不过是一条独行的光束,有时强烈得耀眼,还是免不了消散,消散。

我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昨夜,我和母亲在梦里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我们说了很多,说说笑笑的,一如从前。醒来茫茫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你就这样离开了我,甚至不打一声招呼。

心空下来的时候,我坐在老家的门楼下。风从南面静静吹过,院子里新洗的衣服晃来晃去。父亲里里外外忙着,干瘦的身体仿佛就要被风吹倒。有时,他也坐下来,和我面对面说上几句话,也总是说着说着就停了,头低垂在突出的肩胛骨之间,打一会盹。

时间过得真快,按照老家的规矩,你的“头七”,一家人要在新坟前默默祭拜,而你,是否看得到?我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一个人的屋子,默默地读给你听,而你,是否听得到?

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是一切都真的会过去吗?

当我乘快车六七个小时赶到家里的时候,你穿戴得整整齐齐躺在大炕上,是这几年里我能看到的你最安静的睡眠。我长跪在你的身旁,疼痛,愧疚。我摸索着你的渐冷的手,拂去你脸上的一根线头,扶摸着你淤血的胳膊,埋下头紧紧贴在你的胸前。妈不孝儿子回来了。

死者长已矣,从此以后,我就真正失去了你。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再也不会有你的身影和笑声。

但是那些笑声,却一直在,并且越来越清晰。

记得最后一个春节吗,妈妈?因为我要在除夕夜赶回去,你在医院里待了还不到三天,就自己拔了针,坚定地要回家去。等我冒着风雪赶到家里的时候,你用力支撑起自己骨瘦如柴的身体,脸上永远是那种温暖的笑容。妈,你知道吗?我心有多痛,但是我也知道,我一定要像你一样坚强,要微笑着面对你,这样你才能感觉安心。

你坚持要亲自为我包水饺,但是你的手指已经严重变形,再也捏不住水饺皮了,下在锅里的水饺都露馅了。你骂自己说老了不中用了,而我是含着热泪吃完的,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水饺。

而现在,你永远地离开了,再也吃不到你包的海鲜水饺了。

我努力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是一切永远都不会过去,它们已经深入骨髓。

院子里栽满了花,都是并不娇贵的月季,蚂蚱菜花,就连厕所和鸡窝的旁边都开得满满的。我数了数,六朵大红的丝绸般的月季,酽酽开着。父亲这几天给它们浇着水,它们愈加盛放起来。大门口一溜儿的墙根,也种满了姹紫嫣红的野花,远远看去,就是人微笑的样子。

院子里有一盆花开得最美,妹妹说样子像康乃馨。

我坐在门楼下,一抬头,看到天蓝得碧透,一如湛蓝深邃的海洋。

关于高考的作文10

站在历史洪流的浪头,我们不禁感叹世界变化发展之迅捷。时代的潮流不可抗拒地推进,人类大脑也随之不断更新思维。高速发展的现实,就必然导致了意识、幻想的进步。网络、虚拟现实,这些看似虚幻的存在因现实与幻想的矛盾而诞生,也因之走向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我们出生于信息时代,早也对这些科技幻想耳濡目染。感受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体味虚拟世界的异想天开。面对这般虚实交错,我想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应当理性地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

何谓虚拟?《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便是一种虚无,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参透道教虚无哲学的老庄之流,逍遥于天地,淡泊于生死,似乎是在虚实之间穿梭自如,有如云中翔龙、水中潜蛟。圣贤智慧之中的虚实不分,恰恰是看穿了虚实之间的本质,辨别其中的奥妙。可见认知虚实的本质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在休养学习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此虚无非彼虚无,当今世界之中以科技为核心诞生的虚拟世界充斥着商业、利益和物欲,我们生于俗世之中亦非圣贤之士,仅是一念偏失,便可能沉沦其中。观世道,有太多人已经在其中断送一生。疯狂的电商竞争,造就的只有一个马云,以及在他的阴影之中无力挣扎的败者;急剧膨胀的游戏营销,带来的只是胜负一瞬的愉悦,却用青春年华来奠基、以荒废学业为基石。虚拟世界犹如漩涡,面对这般诱惑和残忍,我们虽无老庄之通透,但也要懂得自我克制,思知足以自戒,思谦冲而自牧,主动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

何谓现实?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大则昊天瀚海,小则微尘蝼蚁,我们生于现实,死于现实。人类在现实之中思考问题,理性思维得到张扬,才使我们从过去被宗教、封建所禁锢的生活之中得到解放,成就今天的多彩。然而,冰冷的心显得过于坚硬,人间亦需要幻想的浮华和浪漫的渲染。有时,人的内心在现实中的郁结可以通过虚拟得到释放。歌德几乎是以自己的情感生活为原型刻画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年维特,十二点的钟声,痛苦的内心呐喊出最终的告别,维特用陨落的生命书写一段悲情之歌,然而这虚幻的`生死,却又让歌德自己走出了他的悲怆,脱离自杀的烦恼,否则,人类文学史上将再无浮士德的传奇。现实纵然为生存之本,但是虚拟可以让我们看清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自己”这个标签下的意义,虚实之间,互不可缺。

人生在世,变化无穷,命运捉摸不定,而虚实之间的我们,不可仅仅追求冰冷的现实,也不能沉溺于无际的虚拟。我们需要取其中庸,交融虚实,通达人生智慧,穿梭虚实之间。这,才是人生之最啊。

关于高考的作文11

各地高考录取已近尾声。有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透露,他在调查中发现,被录取却不报到的情况日益增多,一些名校也难幸免。有些考生在高考前就已拿到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并决定到国外读书,却继续参加高考,填报志愿。

这些学生是想体验国内高考吗?未必尽然。有的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据称是应中学和老师的再三要求,希望他们报考并填报志愿,为母校的一本升学率和名校考取率作出贡献。而且,对于这些学生,中学和老师还会把获得的奖励分一部分给他们。换句话说,就是利用这些准留学生的高考剩余价值。

为提高一本率和名校率,竟想出这样的招数。这表明,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都宣称不再用升学率、名校率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但实际上,升学率尤其是一本率和上名校的人数,还是评价一所中学办学最重要的指标,主管部门也是根据这一指标,对学校和老师论功行赏。

围绕升学率,基础教育已经演绎出了很多故事。而就在高考这个环节,除了学校动员已经决定出国的优秀学生参加高考,以提高一本率之外,还有的中学则动员那些平时成绩不佳,上一本、二本无望的学生干脆放弃高考报名,这样也为学校的升学率作出贡献。此外,我们还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有些地方的高中,用重金收录高分复读生,就是希望他们来年能上名校,而上了名校之后,还有学校动员学生继续复读。

对于准留学生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却不去报到,很多考生很不满:既然你已决定不在国内上大学,为何还要去抢录取名额?而大学也感觉自己被玩弄了,并建议采取办法限制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对于考生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很难限制的,因为报名参加考试、录取了而不去报到,是考生的正当选择权利,教育部门和学校无法剥夺。要治理这种现象,还是只能在我国的考试录取制度上做文章。

从根本上说,我国高考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制造了本科率、一本率、二本率这类功利的高考概念,也导致基础教育完全围绕高考目标展开教育教学。要让基础教育不再关注一本率、二本率等功利的办学目标,靠政府部门发文是解决不了的,惟有探索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推行教招考分离的教育革新方式。

另外,考生被录取而不报到,就导致高校招生名额闲置,根源也在集中录取制度。由于只有一次集中录取,因此,当学校按招生计划数发出录取通知书而学生却不来报到时,学校已无能力和机会再进行招生。对此,比较妥善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多次招生。在美国,像耶鲁大学这样的学校,发出100张录取通知书,也只有60多个学生去报到,而由于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可以根据学生报到情况调整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数量,以及可以多次录取。因此,就不存在所谓的招生缺额问题。

总之,集中录取制度不调整,上述情况还会继续发生,甚至愈演愈烈。相应地,我国基础教育也仍会继续围绕这一制度办学,从而出现更多不合理的现象。

关于高考的作文12

桌上放着的两盏香茗,袅袅地向外漫着热气,氤氲了说书先生半张脸。那先生将手中折扇一页页打开复又合上,敲了敲桌面,道:“这世道终是善有善报,且听小老儿再啰嗦一阵。”

说是《后汉书》中有载,杨震的父亲杨宝九岁时出外游玩,于华阴山北处救下一黄雀,黄雀为老鹰所伤,奄奄一息,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弱肉强食本天经地义,杨宝却蓦地心生怜悯,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便将那雀儿带回家饲养,每日喂以黄花。

百日后一天,那黄雀腾跃而起直入云霄。杨宝当夜便梦到一黄衣小童造访,童子拱手长揖,自言乃上天小仙,属西王母座下,因敬慕杨宝一片善心,特来拜会;并赠以白环四枚,可佑杨家后世为政清廉。果不其然,杨家儿女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深得人心。

一段讲完,座下一阵欷歔。说书先生面带微笑道:“先有因,后有果。且再说一则。”

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说的便是眼下这景。有书生姓罗,单名一个“琅”字,自小便天资聪颖,又有颗悲天悯人的心,端的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日,天色也暗了,似有风雨大作之势。烛火被那风吹得摇曳不定,罗琅倒扣了书,起身欲将门掩上,倏地一道闪电正劈在门口,借着那幽光,见一白狐卧在门口不住颤抖。他心下不忍,唤其进来。许是那狐真有灵性,犹豫少时便缓步跟上。等关了门,灯光一照,发现那狐的后腿竟是血肉模糊一片,忙取了药来包扎,见无甚大碍,才复又坐下读书。

再次醒来已是天色大亮,烛火燃尽,滴了一桌的红蜡。罗琅暗恼,昨个不知怎的竟是困极,迷糊间趴在桌上睡去了。再细一回想,睡意去了大半,待四下环视,已不见了那灵狐,许是天色既白时自行走了,昨日相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且当行一善事,也未多在意,只笑笑作罢。日暮时分,抬眼惊鸿一瞥,忽见外院墙角异动,定睛一看,方知是那本应离去的白狐。罗琅心想,兴许是兽类不亲近人,便日日将吃食远远地抛去。

一日晨读后,忽闻叩门之声,他忙上前迎门,见是一陌生的白衫男子。男子自言路过此地,财物被盗,冒昧借宿几日。罗琅未作多想,口上便应了。不想这一住便是月余,期间男子对罗琅照顾有加,罗琅只觉一见如故,相识恨晚。

又是数日,罗琅有要事出门,行至半路忽忆起有什物落下,便折了回去。门一推,便见一只白狐从眼前一闪而过。罗琅何等聪明,前后一合计,便晓得了事情原委。也不恼,对着那白狐行了一礼。

只见白狐就地一滚,化做成年男子。男子敛衽而拜,道:“多谢恩人前些日子救命之恩,此番前来谢恩,不得已隐瞒良多,还望原谅则个。”

说书先生合上最后一页扇,轻抿凉茶,然后说道:“刘玄德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个传奇笔记灯火人间,也不过是为了教人反本修古,荒村夜语耳,我姑妄言之,列位姑妄听之。就此打住!”

关于高考的作文13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

退后半步

不过只是听闻虚拟现实技术罢了,还没能切身地体会它的便利,但仅仅在脑中做一个设想,躺在家里购物看病、足不出户就环游世界,岂不美哉!我们仿佛已经看见VR技术所构建的美好未来。

然而所谓的便利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如果VR技术普及,如果虚拟不再是虚拟,如果人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不禁怀疑它的价值与意义了。我所以为的“适当远离”,是认可它、接受它但不依赖它,一如我对于VR技术的态度。

人类对于超出他们认知的事物总是怀疑大过好奇的。手机、电脑、汽车、飞机,哪一样诞生的前后不是充斥着质疑声。可这些在当时看起来了不起的以至于令人无法相信的新新产品,现已全面覆盖了我们的生活。那我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推论,VR技术也终将融入我们,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也无法缺少的一部分。

这种想法令人激动,但激动过后难免涌上担心。担心是两方面的,一是技术的难以掌控,二是人心的难以预料。三月人机大战的余热还未完全褪去,世界级的围棋大师李世石以1:4惨败给人工智能。这似乎是个警示,技术纵然美妙,却宛如带刺的玫瑰。虚拟现实技术会有怎样的突破尚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知与风险一直存在。

当然,对于VR技术,我本身是始终认可并支持的,但谈不上依赖。它确实能为我的生活带来便利,甚至当它应用于医学教学及军事模拟等领域时,其益处远大于弊端。可凡事都要讲究“度”。如果喜爱上升到了依赖,其性质将大大改变。在虚拟世界里待太久,便再也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了。沉溺网游的少年,一旦接触VR游戏,便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远逃不出虚拟世界;执着于足不出户的青年,物质上的便捷与满足只会增添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时间一长,便郁郁寡欢。所以说,评价VR技术的好坏还是取决于个人。在虚拟中成就一个人,往往意味着在现实中毁掉一个人。

不仅仅是VR技术,虚拟世界早已悄然步入我们的生活。显然,我们不能只活在现实里,但更不能沉溺于虚拟中。所以退后半步吧,让它在你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既能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又不至于过分依赖。

关于高考的作文14

和往年一样,各省市新出的高考作文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一些取材自微博的真实事件类题目,如重庆卷作文题《等待》,就取材自两年前的一条热门微博;而新课标全国一卷的材料作文题,则取材自去年一起孩子举报父亲违法的真实新闻事件。这种现象发出一个信号:高考作文正在变得更加贴近现实。

对于这种从网络热点、新闻时事中提炼高考作文题的做法,不乏有人心怀疑虑,认为这种出题思路流于肤浅,过于超前。但依笔者之见,高考作文贴近现实的趋势绝对不是过于超前的,恰恰相反,当下高考作文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离现实太近,而是离现实太远。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现实的趋势,值得肯定和鼓励。

语文作文题在考试中所占分值高,而且在考生未来的人生中,母语写作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理想的高考作文题,一方面要满足筛选人才的宏观要求,能考察到考生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考生的需求,让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写作知识与能力。结合这两方面来考虑,高考作文贴近社会现实,是理所应当的。

高考考生一旦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就将从青少年蜕变为成年人,就将经由大学进入现实的社会。对他们来说,认知现实和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可或缺;对于大学选拔人才来说,理解现实这一能力远比文采飞扬重要;而对于社会来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水平的准绳之一。高考作文引入社会热点,正体现出了命题人对于考生思考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视,既能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贯务虚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以今年为例,从现实中取材的作文题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大多数省市要么用一些延展性极强的抽象话语做题目,要么拿一些文学性有余,而实际意义有限的寓言与哲理让考生写作。在这样的考题面前,考生不得不想方设法地体现自己的文采,却很难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认识,鸡汤文也就在这类考题盛行的环境下大行其道。

考生热衷炮制能得高分的鸡汤,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在教导考生进行鸡汤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务虚倾向造成的恶果就是:高考作文成了一种脱离实际的考试专用文体,学生们苦心修炼的写作能力,也成了一出考场便难堪大用的屠龙之技。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要走的路还很长。

高考通过作文所要考察的,是涵盖考生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而绝不仅是运用文字技巧的能力。社会需要更多宽广视野的综合型人才,高考作文命题的理念还没跟上社会需求。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为这些敢于在命题上突破,贴近现实的命题叫好,以期待高考作文命题理念脱胎换骨,更加亲近考生和社会现实。

关于高考的作文15

“只差两天就高考了,语文还没背,数学公式忘光了,英语完型还不会,文综作业还没补……”两年前的高考似乎还触手可及。

考前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在校放读,高考就隆重地拉开了序幕。第一天早上的语文比较轻松,走出考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比较尴尬的一点是,我没发现同学嘴里所说的其中文言文素材刚好是以前双十练习卷里的,但这并没影响我的心情,我满怀自信迎接即将面对的第二场考试。

到了下午,似乎一切都变了。当铃声敲响,发下来的卷子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无论是考卷的难易排序还是题目的类型,和之前熟到倒背如流的印象都不一样。至今还记得当时卷子里还出现了似乎是初中数学才会有的快艇追击、隔着条河给三个点估计对面距离的问题。

虽然平时通过每天都有的作业、每周一次的考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锻炼了良好的心态,但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免慌张。最后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考砸了,而且周边人的脸从早上到现在的“晴转阴”也说明了抱有这种心态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有的女生甚至都哭了。毕竟十年磨一剑,谁也接受不了这个时候“翻船”。

“考一科放一科”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走出考场,我的脑子里还惦记着倒数第二题。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所以在回到考场休息室的时候,我就继续埋头做题,关系很好的前桌回头想找我聊天时发现我在做题,瞬间被吓得脸色铁青地走了。没几分钟就证明自己确实做错了,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结果会让我难以接受,但事实上,我有种心里石头落地的踏实感,尽管有些沮丧。那天晚自习大家比平时更安静,空气中似乎可以闻得见泪水的味道,以至于后来校长都不得不发了一则广播安慰大家。我则趁老师轮班的空当找了平时就把我当弟弟似的历史老师“小曹”聊了会天,然后还和往常觉得自己考砸了时一样,和家里通报一声:“爸,数学好像考砸了耶,不过,没事,我很牛啊,明天继续!”我的心态调整得很快,第二天,我感觉文综、英语考得很顺利,结果两门分列全省第一和全省第二。

从高考成绩出来那时起,我就知道,这次波澜起伏的高考经历注定会在我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发酵弥漫越发迷人的芬芳。现在再回头看看,其实最吸引我的是高考前铺垫的一个个奋斗的夜晚和一整年充实的高三岁月。每个人都有过热血的青春,大多数人会在学校里度过,正如我每次给学弟学妹们建议时总会提到的,珍惜一路以来的风景,最终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回忆。高考不是的出路,但那样的年华,却一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