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六年级作文 > 劝说六年级作文示例

劝说六年级作文示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2K 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说六年级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劝说六年级作文

劝说六年级作文1

我的爸爸酷爱喝酒。炒了好菜就要喝酒;高兴时要喝酒;朋友聚会更要喝酒……记得有一次他喝醉了,面色苍白,呕得挺难受的。可没隔几天,又端起了酒杯。

一次偶然,我在电视节目里了解到长期饮酒过度,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很大,于是下定决心劝说爸爸戒酒。

这天,爸爸又在喝酒了,我对他说:“爸爸,您知道吗?当人体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血液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控能力;如果达到0。2%时,人已经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呢!”

话音刚落,爸爸打了个寒颤,可仍然无动于衷。于是,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个计策。

我迅速跑到爸爸那里,他正喝酒呢,我说“爸爸别喝酒了,你陪我玩一会儿吧!”

“别闹让你老妈去陪你玩儿呗!”他一边说一边把我唬弄开。

妈妈在抱小彤呢!”我在极力劝说爸爸停止喝酒来陪我玩。

“那…那你去看书!”爸爸还是在推辞。

“书都看过了!”我还是不甘心。

“呃……你去玩手机吧!”爸爸做出最后妥协,因为平常怕影响我学习,从不让我玩手机。唉,由于意外收获这难得的机会,我终于忍不住诱惑,只好乖乖缴械投降。

虽然这次禁不住诱惑导致了失败,但我并没有放弃。

机会来了,趁爸爸去上厕所了,我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经验,要抓住重点才能解决问题,爸爸之所以那么爱喝酒,就是因为觉得酒很好喝,于是又一计诞生了。偷偷把爸爸的'大酒瓶抱走,往里面灌了些白开水。整个下午,我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生怕爸爸发现后骂我。只见他像往常一样喝了一口,眉头一皱,感觉发现没那么好喝了。怕爸爸看出端倪的我赶紧对他说:“爸爸,今天的小炒牛肉真好吃!”爸爸看着我怪异的眼神,仿佛明白了什么。

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说:“好吧,下次就算你不想让我喝酒,也不要用这种方法嘛,太浪费了!知道你是关心我,老爸向你保证,以后一定尽量少喝酒,为了我的身体和一家人的幸福!”

耶!太好了!看来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加上我的“锦囊妙计”为我这次成功劝说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啊!

劝说六年级作文2

小时候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身边有一个随身的物品,那就是烟了。从小我就很奇怪,爸爸身上为什么会有烟?难道是从小爷爷遗传了爸爸吸烟吗?当然不是。

是因为爸爸20岁就学会了吸烟,现在40岁了,就养成了习惯。

在这时我就想帮帮爸爸戒烟。

有一次我趁爸爸不注意我跑进他的房间偷偷拿了一根烟,点火吸了起来,呛死我了。爸爸突然回来了,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我什么都没有干。爸爸又说你什么都没有干那,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就跑走了。第二天我又偷偷到爸爸房间,我要把他的烟和打火机藏到我的秘密之处,我要帮助爸爸戒烟。

藏好了,我就出去玩了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到了我的秘密之处一看,呀!烟和打火机没有了,怎么回事?难道是爸爸拿走了吗?他怎么会知道我的秘密之处?我又偷偷把头探进房间,看见桌子上有一盒烟。

爸爸看见了我的小脑袋就说:“小妞,是不是你把我的烟藏起来了,我找了一天,憋屈死我啦。”

我说:“我只想帮爸爸戒烟而已。”

爸爸说:“女儿,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经吸了20年,一时是戒不成了,这样吧,我你和我一起戒烟好不好?”

我爽快地答应了,可是爸爸从此以后吸的更厉害了。

劝说六年级作文3

我要劝说的一个人是一个我不知道名字的小朋友。他是我在校园里偶尔遇见的一个小弟弟,但他所做的行为严重损坏了我们文明校园的称号,所以让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他大约上三年级,个子矮矮的,胖乎乎的,眼睛乌黑发亮。

当时,大约是下午上学的时间。我看见他带着一包零食来上学,走到大鱼池旁,用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往四周看,一看没有老师,就习惯性地把零食袋扔进鱼池。

这种习惯多么不好啊!我心想:学校这么干净,就说明全校师生大多数都不乱扔东西了,可他为什么要乱扔东西了?我想应该是他习惯不好的原因。我决定再遇见这个小同学,我一定要好好劝劝他,不能让他把这个文明校园的称号给抹去。

一天,我又遇见了那个小同学。我看他又想乱扔东西,于是我大叫一声:“小弟弟,你等等。”随后,我跑到他跟前,气愤愤地说道:“你这样乱扔东西,校园还能被称为文明校园吗?其他人都不乱扔东西,就你乱扔,是成心来给学校抹黑的吗?”那个小同学脸红了,后悔地对我说:“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随后,他跑走了。他的身影,是悔过的身影。

我要向大家说:“行动起来吧,让学校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