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暑假家访随笔

2017暑假家访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6W 次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2017暑假家访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2017暑假家访随笔

  【2017暑假家访随笔1】

“親”,亲的繁体字。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也方便了学校和家庭之家的联系:移动电话、家校通、博客、微信……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始终相信“家访”,这种经过时间的洗涤所遗留下来的家校之间联系的一种产物,是永不过时、不可废弃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同时积极响应教育局开展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在学校、年级组的精心组织下,3月12日晚,我和本班的任课教师一起对本班10位同学进行了家访。

对于学生,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想说爱你不容易“。但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那份爱与责任似乎从我走进那个教室,看到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时就相伴而来。也因为这份爱,让我愿意走进学生的内心,期待他们茁壮成长!

你一直很优秀

在班里有这么一批孩子,家长长年在外地经商、打工,不能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甚至有些家长一年都难与孩子相见。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疏远,虽然有的学生懂事乖巧、成绩优异;有的学生叛逆厌学、行为习惯不佳,但他们努力与同学打成一片来掩饰内心的孤独无助,他们对亲情渴望却佯装不屑,他们用看似坚强的外在隐藏内心的脆弱。

在我班有这么一个男孩儿,聪明而不努力,个性鲜明却略显叛逆。父母长期在外地做生意,将其兄弟俩托付给外公外婆,虽然经常会打电话,但一年难得与兄弟俩见上一面。这次家访我的第一站就来到他的家,外公外婆很热情,早早在家等我。老人慈祥而朴实,言语间流露着对孙子满满的疼爱。二老年事已高,他们尽心尽力的照顾两个孙子的日常起居,但对于孙子在学习上消极懈怠、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成绩不够理想等问题表示有心无力。二老反复叨念着:“初中时成绩还好,为什么到了高中成绩就差了这么多呢?”“我们也管不了他,麻烦老师对他严厉一点。”之类的话。听着这些我既心疼又略感无奈,心疼孩子常年不能呆在父母身边的孤独无助,经济是补偿永远无法弥补亲情的缺失;心疼两位老人对两个孙子倾尽全力的付出;同时因不知该如何解决叶某某的问题倍感无奈。在交谈间,我发现他们家客厅的背景墙非常特别,墙上挂着满满一排奖牌,奖牌下贴着一排奖状,提起奖牌奖状,外婆脸上挂满了笑容,她高兴地说:“这些都是他得来的。”我兴奋地看着他,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兴奋的对他说:“你一直都很优秀,老师希望你可以继续优秀下去。”他略显不安的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了他眼中的.信心与勇气。这次家访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不乖”的男孩儿,我期待他的突飞猛进!

他们因缺“爱“而不安,我们因有“爱”而走进,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三方约定

学生XXX,当我们来到该生家时,孩子非常有礼貌,知道我找不到他家具体位置,便主动下楼来接我们。父母亦很重视,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谢。我一进门看到这孩子的表现,便说一句:真不错,情商高,人又长得帅,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 话音未落,一个大大咧咧的大男孩儿居然不好意思,腼腆的笑了。孩子的父母告诉我们,由于家庭环境还算可以,父母怕孩子吃苦,很多力所能及的是都是父母包办,导致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毛毛糙糙,习惯不好。这几年为了做生意,对孩子照顾不周,又恰巧碰上了孩子青春叛逆期,缺乏沟通与交流。在交谈中,我发现妈妈健谈,爸爸相对寡言,虽然二人讲的非常有道理,但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现状还是不够了解,讲得最多的还是孩子初中时的情况,言语间流露出对儿子满满的的宠溺。借着这一家访的机会,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坐在一起,就该生在校的表现,特别是其不爱劳动,畏难情绪严重及由此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进行了详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最后我们和家长达成共识,对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要加强,让孩子成材更成人;家长与学生达成共识,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热爱劳动;我们与学生达成共识,好好努力,从上课不迟到、不睡觉做起,努力考上大学。通过家访,该生在校表现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

是什么让孩子一夜长大?仅仅是三方之间的一场约定吗?

教师和家长因为“爱”着同一个人,走进彼此,促膝长谈;家长和学生,因为彼此的那份“血浓于水”的爱,消除隔阂,以情相待;教师和学生,因为感受到彼此的爱与尊重,打开心扉,真诚相约。一场三方约定,因爱走进,为爱期待,期待学生、期待孩子、期待自己的快乐成长,期待有朝一日的振翅高飞!

家访结束回到家已经快22:00了,虽然很累,但想着家访中充满爱的点滴,看着手机里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觉得温暖而欣慰。我的到来,学生和家长热情迎接,笑脸相迎。 当我离开,学生和家长热情挽留,真诚相送。行动中、话语间、眼神里,我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这份信任、放心和期待源自我们共同的“爱”,共同的“期待”!

  【2017暑假家访随笔2】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 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7月15日利用休息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黄庭航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最后我说到:“我们武商小学办得红红火火,学校大门要挤破,班级容量也很大,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秦前辉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黄庭航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李小如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