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散文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17K 次

感恩节,一个由来已久的名字,每年的到来,会让心海深处的突然念起喷薄而至,迅速霸占记忆的闸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格外会想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最值得记忆的事。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散文

(一)治疗内痔的草药从临沂飞过来 “五一”节到来了,当喜悦的人群出行在路上沿途观光、尽兴游玩时,却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借用假期去山野里砍“外甥槐”的粗枝、细枝,还须挑拣出新枝和树叶配成偏方,遥寄至另外一座城市,给另一个不曾相识的人,用以治疗内痔的病理。

关于内痔,两个月前曾急于找药方而神情紧张,在网络好友中间纷纷求教。来自网海里陌生的呼应会被不知名的网友记录在心,等这个季节到来时,让新树繁茂之后情系疾病。

难忘这一天,短信:“树枝已于昨天速递过去了,这种树叫家槐也叫国槐,可能你们那里也有,粗细枝搭配用最好,白矾少许(核桃般大小)两种放在水里煮开,然后倒进上口小的罐子里对准屁股坐在上面,主要是用热气熏(注意别烫着)也许三五次就会好。如果你们那边没有这种树,可将煮好的水用两次再扔。说明:这种树枝必须是断枝之后重新长出来的,如果是树砍掉后从根部长出来的最好,我们这里叫这种树--外甥槐。”

煤炉的火苗旺盛地燃烧着,药水里依然存留着淡淡的草香,散发出沁人的味道,青绿的枝芽和粗长的树枝不知道用了多少力气才将其折断?遥想远方的友人此时此刻正在忙什么?可否能感知到我由衷的惦记?任何语言,都解释不了内心真正的热烈和澎湃。这份遥远的人情,何时才能回报?

诚如我友自己所言:“此事微不足道,不必客气。”可来自内心的感激和全家人的啧啧称赞却不绝于耳,一季草方,并非能适应各类人群,可贵的是这种精神和来自遥远的陌生,被不熟悉的面孔刻画得真实而结实。外甥槐,最终治疗并阻止了这种许久以来寻医问药都没有结果的疾病,给生命带来了试试看却有所收获的惊喜,终将成为记忆里闪烁的亮点,伴随匆忙的脚步繁华人生。

(二)让我保有我的真实,铭记你的真 两年前的5月6日,一场因自己把握出错、方向失控的车祸发生在西宝高速上。当时,还留有意识的我不敢出声呼吸,胆怯地看着这个世界,吓傻了。呼啸而过的车声疯狂地从眼前飞驰而过,缩小了瞳孔的视觉,增添了恐惧的内容。能听到“嗖、嗖”的车声伴着风声从身边经过,约二十分钟,从遥远的隔离带下上来了一群人,急速赶到现场,将浑身哆嗦的我抢救出来挪至护栏外的安全地带,又一次迅速地跳进车里拿出我的手机,让求救并告知家人。

等到高速交警赶到现场时,他们就默默地消失于人群中,头也不回。时至今日,保有记忆的,是那位四十出头、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没有姓名的大哥,头顶少了黑发,不求索取的真实挂在脸上、双目的焦虑清晰地再现眼前。

一条简短的保存了两年之久的信息:“得知你是安全的,我很欣慰,以后开车注意。”(这位好心人在二次寻找我的手机无果,拨打号码时无意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或许,他们永远都没有想到这个在高速上行驶的驾驶员竟然还活着。一句问候,饱含着多少没有解释的欣慰和欣慰之外的荣幸?让空虚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安抚,伴着心声走了很长一段路,终将直至尽头……

那场大难不死的车祸让我学会了感恩惜福,学会了容忍和谦让更多的人和事。他们的行为就那样顺其自然地裸露在外,彰显真诚。

(三)感动,就在身边 昨天中午,在工商银行的窗口排队办理业务,站在我后面的那位老人用河南话给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因为听不懂反倒引起了我的注意,转身观察,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记忆在翻转,哦,对了,她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那位老人。

兴奋之余,我上前笑着叫了声:“阿姨您好!”。老人没有拒绝陌生人的问候,仔细地看着我。“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您,您的事迹真的很感人。”听我说完,老人用双手握住我的手高兴地说:“原来你也看到我了?我是为了她,才上电视的”。老人用眼神告诉我站在我前面那个亭亭玉立的小女孩就是她的亲人。孩子上身穿一件黄色的夹克,搭配一件黑色的牛仔裤,显得很可爱也很活泼,背对着我,扎着个马尾辫,约摸十六岁的样子。她在认真地办理业务,没有觉察到我的注视。

长久的时间里,老人一直没有松开握在她手心里的我的双手,那双手,除了温暖,还有力量。我们片刻间已经非常熟悉,无话不谈。老人关切地问我住哪里?家里都好吗?等等。虽然我只有一米六零的个头,可这位老人还不到我的肩膀高,说话需要明显用力地抬起头,仰着脸,我真切地看到她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岁月深深浅浅的皱痕,肤色黝黑,两鬓斑白,可气色精神,神情专注,无不显示着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魅力。

因为要去补班,也因为排着长队在银行内部,我只有告诉老人我要先走,她又急切地问我在哪里上班,工作还好吧?我一一作答并说谢谢,就这样从偶然中遇见,在匆忙中离开。

一路上,回顾着老人热情的问候,给心深深的感动,如果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她,走在人群中,依然那么普通、那么平常、那么不起眼。这个原本陌生的面孔竟然会对我保留着如此深刻的印象,是被当时屏幕上的场景打动的太久了?我的脑海中清晰地回忆着前几天在家养病时我区电视台的报道,没记住名字,只知道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她是上山下乡期间从河南逃荒过来,后一直定居在铁道旁的宝鸡人,我见到的那个小女孩是老人捡到的一个弃婴,孩子管老人叫奶奶。老人在老伴离世、家人反对的局促下独自将孩子抚养成人,途中经受过的很多磨难在屏幕上一一展现,家境贫寒自不必说,老人的工作就是拾破烂换取零钱供孩子上学,因着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可以有自己每个月80元的低保救济,昔日呱呱坠地的幼小生命摇身变成一个美丽如花的学生时,真实是如此奇迹般地令人感动。

归结灵魂深处的一个问号:老人为什么要将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弃婴捡来,在那么多年里不管遭遇任何困难和环境,都不放弃地坚持着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去完成这样一个极为光荣的使命?在这样的提问里,我没有答案,只有再一次的感受和理解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记忆深处有着对她更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崇敬。

(四)人走,茶不凉 同样地,在工行门外的南墙边,有个收破烂的老人将自己带着两个大框子的自行车停靠在那儿,自己坐在地上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充饥。

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他。在我以前的单位里,他经常会来收垃圾捡破烂,每次称重时,总会在一毛钱上争来争去,喋喋不休,所以大伙儿都不屑理会他,或者说特反感,但他总会定期地受着别人的冷眼、执着地出现在同一个地点,忙着自己的工作,然后帮人家收拾好现场,倒掉垃圾再离开。

那天路过,老远地,老人跟我打招呼:“怎么好久都没有见到你了,最近跑哪里去了?”那一刻,有种感觉叫做“人走,茶未凉”,来自几近陌生的问候。

在树荫下,我学着老人的样子尊坐在地上两手搭膝攀谈起来,在我的提问下,老人掏心置腹地告诉我,他今年65岁,在离家20公里以外的地方住着,每天早上坐最早的班车赶到收购站推上自己的自行车沿街收捡,到中午就在这里歇一阵,每天两趟交完货之后就赶回去,天天如此。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孙子也已七、八岁,老人说不愿意给孩子增添负担,自己谋生自己养老,并不辛苦,习以为常,并有笑容相伴……

感动,就在瞬间成形,笼罩了我头顶上空的整个时空,审问心声,在无言无语中独自领悟生活的味道。是的,每个人都会面临自己慢慢衰老的现实,生命就是在这样的诞生中一次次地承受旅途的经历和磨难,日渐懂得生活的各种味道。

不远处,忙碌了一天的清洁工人,伴着路灯的指引,在整齐工作服的光影中于黑夜前结束忙碌的喧闹,独自归家。将重新出现在清晨月亮未眠的第一时间里开始继续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创文、创卫需要他们的操劳,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毕生的精力,给城市的街角带来一道别样的风景。

深秋,一个收获了最多硕果的季节,静静地解读着生命的种种心迹,微寒的秋风将落叶吹散一地,金黄的叶片随风舞动,层层叠叠,深情地诉说着重生的轮回和坦然。

感动,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没有呼吁什么,只是在做;他们没有要求什么,只是在做;他们没有渴望什么,只是在做,他们用行动在证实着自己生存的价值,与千姿百态的市井生活、社会现象无关。

(五)又回儿时 两年前的同事昨晚欢聚一堂,倔强调皮的组织者王主任,个头低还持有B2照,他的可爱和各位亲朋的到来,使整个包间两大桌的气氛截然高潮,大家建议他搬个凳子站在上边讲讲拥有新汽车的感言,(我在脑海中想象着王主任站在凳子上的高傲和自我夸张的言辞,是否还留有当年的坏,却不做作?结果他没站)这个主任的名字是我之前最喜欢称呼的,大家说现在变成正的了,纯属善意的戏弄。

举杯共盏时,似乎寻回了当年我们喜形于色的前俯后仰、能言善辩、大大咧咧和心无遮掩。其间数我最典型,欢笑声不断。好久都没有这样放任地去享受生活了,搬出了当年的一幕一幕,梦回秦川故里。

留下此文,是为了记住这些难忘的日子和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给心一个可喜可贺的交代。陌生的人用爱的举止诠释着生存的喜悦,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炫耀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心焕发出灿然的光环。

感谢每一条短小的评语,即便是一段激烈的争执,都会伴着生命的灵性和可爱成为真切的记忆;感谢父母养育,感谢公婆健康,感谢孩子快乐成长,感恩生命知足常乐,感谢百姓人生朴实无华。感谢生命中每一个感动!

感恩的心,有时与孤寂相伴,深刻着人生的内容,终将,溢于言表。心存感激时,几乎每年的每一天都是节日。感恩,来自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收揽众人之长、容纳众多所见,感谢这个特殊的节日,给未来留下记忆。记忆永远感恩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