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记忆深处的三姨夫散文

记忆深处的三姨夫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7K 次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岁末年尾,三姨夫的形象这几天一直在脑海里萦绕,挥之不去。有些日子没见他老人家了,他是不是腰弯了,背驼了,发白了……我心潮难平,思绪万千,勾起许多回忆……

记忆深处的三姨夫散文

三姨夫姓秦,排行老三,大人们都叫他老秦,我们小孩子习惯叫他三姨夫。三姨夫的村子离我家十五华里的样子,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都是?着篮子步行去他家,总感觉路子很远、很累。尽管如此,小的时候,孩子们都喜欢去三姨夫家走亲戚,一来他们家有好吃的,可以打打“牙祭”;二来三姨夫嘴甜,会亲热人。

三姨夫家的南边是一方池塘,碧波荡漾,岸上茂盛的柳拉条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堂屋八仙桌上有一台老式收音机和一只漂亮的瓷猫。他家的院落很大,挨墙头栽了许多葡萄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进了他家,一阵寒暄之后,热情的三姨夫就会给孩子们分红薯糖,然后马不停蹄地系上围裙进厨房做饭。他的厨艺好,桌上很少剩菜。三姨和母亲他们坐在屋里唠家常,亲热不够。对我们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架上一嘟噜一嘟噜玛瑙一般的葡萄,惹得几个小家伙直咽口水。只可惜我们个儿矮,得不了手,找来板凳垫上,也还是够不到。见大家嘴馋,正在下厨的三姨夫腾出手来帮着摘,每人一串。其实那时节,葡萄还没熟透,葡萄浓郁的酸味吃起来捣牙酸心,我们的吃相很难看,个个挤眉弄眼,“丑态百出”。看到这些滑稽的“镜头”,三姨夫忍俊不禁,开心地笑了,你们这些小馋猫呀……

在我的印象中,三姨夫是一位心灵手巧、脑子活泛、从不惜力的人,似乎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曾经,三姨夫用头绳编成活灵活现的小金鱼和小水虾送给我们,成了孩子们的心爱,向人炫耀的资本。也曾用麦秸编成结实耐用的馍囤分送给亲戚,舅舅他们都叫好。为了生计,他在自留地种了一大片高粱。“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三姨夫把收的秋分类整理,在他眼里都是宝贝疙瘩,都能派上用场。用秫葶子做成锅盖,秫穗扎成炊帚,秫秸破了编成席子,拉到会上去卖。三姨夫用粗糙的双手,把岁月连同梦想一起编织进了他的物件。闲时,他还同别人一起倒过缸,贩过姜,拉过柳条筐。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三姨夫就专心做起了自行车行人(交易中间人),经常到四周的乡镇和县城里撵会,一天也不舍得耽搁。渐渐地,手头上攒了一些积蓄,他家的生活比其他姊妹们要优越得多。经济困难时期,热心肠的三姨夫常常惦记着亲戚们的冷暖,雪中送炭,不是送钱就是送粮,话儿暖心暖肺,那份亲情,那份热乎劲,以至于多年后舅舅、大姨和母亲仍然念念不忘三姨夫的好来。

我考上县重点高中的那年,有一次母亲带我到北镇赶会,在自行车行遇到了三姨夫。当时正值暑热,七月流火。见我脸上沁着汗,热得不行,三姨夫连忙递过来一条毛巾,又快步出去回买来一个沙瓤西瓜,让我们一边解渴一边在树阴下休息,并安排说等下会了一块去吃饭。其实我看到三姨夫的背心一样湿透了。他没停留,转身走进车行,只见他把毛巾搭在手上,买家的手也伸进毛巾,手比划着,谁也不吭气,买家摇头,他继续用手做“工作”,见买家点头同意后,三姨夫会走到卖家跟前,同样两个人的手指在毛巾下“私聊”,如果卖家点头,双方成交,三姨夫从中赚取适当的行佣。如果摇头的话,三姨夫还要去找新的对象。原来三姨夫在用他的肢体语言与双方交流沟通,像“七摄子,八别子,九勾子,十翻番”之类,是行人们惯用的肢体语言。我那时也看不明白,只知道这是他们的行话、规矩,很神秘。想来三姨夫能在这个行当混上几十年,靠的是智慧、良心与公平,这让他赢取了信任和机会。

下会了,三姨夫领我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他要了一些烧饼和狗肉,三碗肉丝面条。烧饼夹狗肉在那个时候是最美的美食了,堪比现在的猴头燕窝。灶上一口大锅煮的肉香不时飘来,刺激着我的肠胃。稍后,饭上来了,大家边吃,三姨夫边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当他从母亲嘴里知道我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时,很是兴奋,一个劲地给我夹肉,要我多吃些好长个,并掏出二十元塞进我口袋里,说上学是个费脑子的事情,叮嘱我一定要吃好,别亏了自己。过了一会,他问母亲,你们家祖坟北边是不是有条西南东北的小路?母亲说有啊。三姨夫说,你们家要出大秀才了!我和母亲都很惊异,不知道三姨夫何时学会了占卜,说出这样的话来……姨夫的这句话我后来还真信了,它成了我学业上的动力,鞭策着我。或许有祖上的祐护,通过三年的苦读,我如愿考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圆了我的.大学之梦。虽然不是什么大秀才,可在大学生如凤毛麟角的年代,我的成长和一点成就,着实让家人和亲戚们骄傲了一阵子。

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有一年的秋天,三姨夫和三姨一起来县城找我,说是村里搞了个村办企业,需要大量的玉米轴当原料,每家每户都分了任务,他们想住到我这儿,白天去乡下收购,拉来先放到我所在的单位院里,攒够一车后,村里再来车一起拉走。我听后有点为难,不是不愿帮忙,是担心领导不同意。幸好领导开明,成全了此事。我又把他们安排在办公室歇息,送饭送茶,尽我的能力提供方便。三姨夫嘴上虽没说什么,眼神里流露出感激。之后,他们白天早早出去,瞎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折腾久了,三姨夫实在熬不住,有一次从车上摔了下来,万幸的是没有大碍,只受了点皮肉之苦。就这样收购工作持续了一个来月才结束,此时的三姨夫和三姨脸黑了,眼眶塌了,身子骨瘦了。

中间遇上阴天下雨的,他们就呆在我家里帮忙照顾孩子。那时我的孩子一岁左右,因为带孩子没经验,着了凉,得了“毛支”,老咳嗽,我和妻子不敢让他出去。三姨夫见状说,孩子同庄稼苗一样,多晒晒太阳,经受点风,才长得壮实。并让我们经常给孩子搓搓背,撵撵寒。坚持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毛支”奇迹般地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健康了。

有一年暑假开学,三姨夫突然领着他的大孙子来了,还给我捎来几十个鸡蛋,一袋大蒜和一包蚕豆,说鸡蛋是自家的鸡下的,大蒜和蚕豆自家地里种的,都没毒素,安全。他的儿子、儿媳都外出打工去了,这次来主要是让我想想办法,把他的大孙子安排在城里上学。我明白三姨夫的心思,现在农村孩子辍学的多,三姨夫想让大孙子上好学,有个好的前程。最后费了点周折,总算让孩子在县直二中读书了,给三姨夫也有了交待。

逢五逢十县城会,姨夫都会赶来。以后的几年间,在县城的车行,我断断续续又见过三姨夫几次,上了年纪的他依然健谈,精神矍铄。但随着近些年电动车产业的兴起,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自行车市场的交易日渐清淡,年迈的姨夫不再四处撵会当行人,黯然退出自己热衷的行当,在乡下和三姨一起伺弄农田,饲养鸡鸭,打发着晚年的时光。姨夫的子女们秉承了他不怕吃苦、勤奋向上的禀性,现在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过得富足幸福。

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三姨夫近来过得还好吗?唯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