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作文汇总5篇

散文作文汇总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4W 次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作文汇总5篇

散文作文 篇1

活在民国年代,战火纷飞中一不留神,小说中血肉横飞的情节就会在自己身上上演。谈起那时文人的为人处世,虽说的确需要积极面对与投身变革,但在某些时节沉郁淡泊些或许能活得相对“轻松”和“舒坦”些。

这是我读罢《周作人早期散文选》的第一感受。

说起文才笔法,周作人未必逊于其兄鲁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却因对事物看得极为透彻的眼光以及生来易于烦躁激动的性格,字里行间总是透出一股独特的幽怨郁愤之气。其实他也曾做过鲁迅那样斗士般的文人,以满腔热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时代、社会或人民的痛处,为的是大众听到这些呼喊与击打能有所反应、想法甚至行动。而从这本书中,我恰好看出他蕴含着的或激愤或淡然的复杂情感。从头读过,通篇带着闲寂恢诡的日式幽默与变革时代的批判思想,彼此从思想上似乎是对立的,读来却顺理成章。

倘若排除时代与社会因素,饮茶听雨、尝鲜品酒、谈鬼说蝇,不经意间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经被周作人摹了个遍。以掩藏于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风花雪月,然后将其转换成袅袅婷婷的文字,宛若一叶随波荡漾的小舟,不紧不慢地掠过一处处山川草木,总要在某处有所停留,幽雅地打个怜惜而玩味的转儿,待吸够了香气、尝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经意回眸间又在某处风景留下一道浅而雅的痕。

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闲适杂感散文风格受到诸多好评的原因所在。从《初恋》中对“她”的“淡淡的一种恋慕”,到《喝茶》中“瓦屋纸窗下、可抵十年陈梦”的“清泉绿茶”;从《乌篷船》中充满旧江南风趣情味的明瓦乌篷船,到《谈酒》中感到喝酒之时“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无不以怜惜品味的态度、丰润雍容的京派笔法雕琢着每一个本不腴润的平凡物事,从中提炼出庸人体会不到的不平凡来。

比起平和冲淡来,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风格同样老辣痛肤,尤其在涉及封建礼教之愚昧、国民性格之丑恶及军阀统治之暴虐等方面,愈发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发深入骨髓。如《风纪之柔脆》一文中,看到报上“因有关风纪而查禁女孩入浴堂洗浴”的小新闻,即知封建道学者之变态堕落至于“非禁止女童入浴堂而不能维持这‘更嫩更脆,像骄养的小儿一样愈加怯弱下去’的风纪矣”,的确是“深可寒心乎哉”;又如《头发的名誉和程度》中,见到“因剪发女生投考者程度不佳”而不取剪发女生之大谬新闻更生发了“乌云覆顶则经书烂熟,青丝坠地而英算全忘乎”的痛怒感问……诸如此类,读来实在惊心震慑,让人心寒不已却无从反驳。

以比谁都清醒的状态看待当时黑暗的沉重,恐怕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周作人内心幽怨郁愤的情感,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了平淡与激越交织的独特风格。平和冲淡,老辣犀利———仿佛在地下贮藏了多年的陈酒,留在敏感味蕾上的是交织了辛辣的醇厚。这些文字就像反光强烈的镜子一直高悬墙面,以便那些自以为醉生梦死的人们随时随地从中映照出真实的自我。

散文作文 篇2

邻居爷爷名字叫成柱,记忆里是胖胖的身子,胖胖的脸,大大的眼睛只有,据说另外一只是小时候因为嘴馋,自己去掀正在火上蒸着的馒头锅,锅盖边滴出来的水进到了眼睛里,眼珠被烫流了,所以那只眼没有了眼珠,只有深陷的眼皮。也因为这个,几代的小孩可能都知道这位成柱爷爷,因为他的名字经常会响在孩子的耳边,母亲都会说,小心点,离锅远一点,烫到了就变成成柱爷爷的眼睛,眼珠流掉很痛很痛,还难看。所以锅里的包子馒头快熟的时候,我就远远的站在墙的一角,眼睛盯着那口大冒狼烟的锅,是迫不及待,也是把娘危言耸听的话,反复掂量,反复想象烫到眼珠流掉是怎样的疼痛,想到成柱爷爷。

成柱爷爷,在我最早记忆里是个小老头,堂屋偏房加起来好多间,房子多,地皮也多。除了很多房子占用的地皮 ,还有很大的一个枣树园子,还有庄基加枣园子前面的很大的一个苇子坑。小时候我还见过洗洗长长的苇子上顶着白色的苇须呢。

成柱爷爷有这么大家产,我的记忆力就他一个人,家里没有奶奶,更没有小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娘跟我说,爷爷曾经有过一个老婆,可是后来不知咋的不跟他过日子就走了。

之前我曾经写过,成柱爷爷在我儿时记忆里,炒菜特别的香,吃起来也好吃。很多个爹娘下地晚归的傍晚都是在他家里吃的饭,有时候也会睡在我家没有的放在街门下的竹子床上,等娘回来再抱回去。

长大了,就很少去成柱爷爷家中,那些让我感觉很神圣的多多房子,也变得老去了,用土坯与泥巴堆起蓝转包边的房子也显得很旧很矮了。还有门也显得很小了。当然成柱爷爷也显得老多了。

成柱爷爷,总是乐呵呵的。多次听他在街头闲谈时对乡亲们说,他绝对不会像老李,老张想不开时喝农药,上吊死掉的,有啥过不去的坎,我这一只眼睛还没看够世界呢,成柱爷爷还说他娘给他算命过,能活到八十八呢。

可是成柱爷爷的死,却是很悲惨的,是很可怜的。

那一年我都上小学六年级了,那是一个刚进入秋但夏未退去的秋老虎天的日子里,听说那一边成柱爷爷七十七岁。几天没见成柱爷爷背着双手溜达街头了。听大人们说成柱爷爷生病了,可能是脑血栓,瘫痪了,不能出门了。

成柱爷爷的妹妹来看他,要送医院救治,可是早就定好的管爷爷养老送终的远方侄子不同意,说在家找个医生输几天液就好了,平时都没生病过,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妹妹毕竟也上了年纪,自己身体都不好,如果住进医院白天黑夜的侍奉也吃不消,所以就没坚持。

成柱爷爷虽然人不能走,可是不是肚子里的病,还是跟好的时候一样大碗吃饭。

老妹妹有事一走,轮到远方侄子照顾了。他们一家人也会每天买了吃的拎过去。出来的时候就把街门锁掉,说是怕家里没人丢了东西。

直到有一天,成柱爷爷家里有人吵架,人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爷爷家的门一锁,邻居都不好再进去看了。只有爷爷的那个相好的不放心,偷偷的从爷爷的破墙头爬了进去看看爷爷。

不巧被爷爷的侄子发现了,老太太在喂成柱爷爷吃饭,爷爷狼吞虎咽的吃着,还用不太清楚的话表示这几天根本就没吃过东西。侄子一见恼羞成怒,就骂老太太不要脸,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嫌害臊找野男人。。。。。

老太太也不示弱,说侄子心太黑了,为了早点得到遗产,居然要饿死这叔叔。

后来有人捎信给他的老妹妹,老妹妹来了,证明老太太说的是真的,那个远方侄子夫妻,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拿着东西送过去,但是饭是放到桌子上的,身体不能动弹的爷爷,怎么能吃得到。屋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只乘着倒了很多次的饭的塑料桶。

老妹妹喂了老哥哥一次饭,油条吃了三根,面条吃了一大碗。老妹妹又被侄子赶走了。

第二天成柱爷爷走了,永远的走了。

侄子说是添了新病突然没了。可是邻居们能猜出点什么了,他们说爷爷是几天没吃东西,一下子吃那么多撑死了。

不管怎么样,成柱爷爷离开这个世界了,还没活到八十八,今年是七十七岁呢?是算命先生瞎蒙呢?还是算错了?还是她的妈妈记错了?怎么就相差十一年的寿命呢?

这是一个孤寡老人的命运,这不是单一的例子,这是很多孤寡老人最终必须的结局。无奈呀,谁让他们没有妻儿老小呢?谁让他们不是为国立功的功臣呢?尽管多少老人不都是活活饿死,可是每个村子数数这样的孤寡老人有几个不是类似结局?

这仅仅是继承者的狠心不仁道吗?政府有没有真正的为这些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想个法子呢?

什么敬老院,老年幸福院盖了几年,住进去没有,住进去的又是什么样的人?

如此生命的结束,算不算谋杀,还是要冠冕堂皇的找个理由这是自生自灭呢?还是把责任推卸到当事人那里谁让你没出息没有生儿育女呢?

散文作文 篇3

在无数个风雨呢喃的夜里,凝望卧室里的那一幅“水墨江南”,心不禁被恬静悠然的画面所诗化。那“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意境,早已成了梦中的仙境,氤氲成内心深处销魂的向往。

于是,怀着一份眷恋的守望,披一袭薄如蝉翼的青衫,撑着一把古色古香的纸伞,邀一城丝缕迷离的烟雨。站在时与空的交汇点,任思绪随风远飞,去寻觅内心深处的向往,入那“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烟雨江南。

流连在古韵悠长的江南石板古巷,细雨霏霏,暗香盈袖。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原来是谁家调皮的红杏,翻过静谧中透着水墨情趣的马头墙,绽开在古巷的烟雨摇曳中,正闹着满脸的春意呢。惊奇的刹那,突发奇想,何不去寻找戴望舒笔下的那位丁香伊人,与她邂逅在这迷离的烟雨中,倾听雨中的哀怨与彷徨……

在那水墨丹青渲染过的天色里,抚去岁月的浮华,静坐于粉墙黛瓦的画阁绣楼中。沏一杯淡淡的碧螺春,玉色的茶水袅袅淡出一缕缕轻烟,细细品尝“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份宁静与悠然。这正是江南的韵味!凝望屋檐,檐角流下的细密雨线,轻柔无声地,滴到天井的`水池中,或敲在碧纱窗外的芭蕉上,也敲出了一份天籁,那正是江南的清音!想来陶瓮津津乐道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过如此。

三月的江南,蝶舞莺啼,柳絮纷扬,风廉翠幕,似诗若画。踏上湿漉的青石板街,行于被烟雨柔软得快融化的苏堤。难怪乐天写出这么唯美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苏堤的杨柳,经历千百年风风雨雨,却依然淡定自如,让雨水缠绵着,轻烟缭绕着,清风牵引着。

抚摸着斑驳雕栏,轻踏着青灰色的玉砌。在杏花软雨的涤荡和柳絮春风的吹拂中,远眺亘古不变的断桥,思绪飘越千年。西湖里,断桥上,一伞让许仙与白娘子在此相遇,定下了此世美满姻缘,留下了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时,谁家的乌篷小船,伴着咿呀的橹声,划过烟柳画桥,轻泛于碧水红荷中,惊起一滩鸥鹭。一双玉手,玉弦古琴,红袖拂过,琴起曲成,伴着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那一船似烟若雾,若有似无的荷香,在烟雨中茫然荡开,消失在流水婉转处。

暮色四合,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落在江南小镇的凉夜春风里?

不由,作诗一首,诉说对你千年未改的怀想:

柳色烟雨千家暗,碧水延天荷自满。

苏州弹唱江南韵,不到苏杭人不还。

散文作文 篇4

春是一个脚步轻轻的画家,当你察觉它的到来时,它已经把每个角落都涂上了色彩——粉红、娇黄、雪白……当然更多的是嫩绿。

路边的小草吮吸着春的甘露,好像是心灵手巧的纺织能手,用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绿茵茵的地毯。迎春花不畏严寒,顶着寒风,以顽强的意志,泛绿、吐蕊、开花,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春的来临。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红了富饶的山川大地。春的朝霞宛如少女脸上的桃红,表现出那样的柔美,那样的纯净,那样的多姿多态,那样的烂漫而深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古人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啊,温暖的春风多么像一把神奇灵巧的剪刀啊!

我意犹未尽,又来到了校园里。中心路两旁,柳树的柳条上点缀着无数新绿色的细叶,在春风里惬意地摆动着,如少女飘逸的长发,如仙女轻柔的纱裙。月季花也开了,似乎不胜娇羞,香气袭人。在这春风和煦的时节里,红花,像太阳那样艳丽;蓝花,像天空那样明净。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的早晨空气清新,人们起得很早,有的在山上练气功,有的在公园里散步,还有的在读书……春里,人们可以外出旅游,去郊外野炊,春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啊!春,你不像冬天那样寒冷,也不像夏天那样炎热。你温暖、清新、充满活力,又是四季中最宝贵的一个季节。

我爱你,美丽的春!

散文作文 篇5

每年阴历四月间,正是家乡槐花盛开时节。

满山满野的洋槐树涨扬得无边无际,花开起来十分带劲,带着一种野性,开得放纵,开得疯狂,一点都不拘束,满枝满丫,团团簇簇,如同赶趟似的,一串比一串美,一串比一串娇,一串比一串雅,一嘟噜一嘟噜,坠得枝头弯了腰,低得一伸手就能摘到。远远看去,如团团白云堆积梢头,近看又象珠玉满枝,一不留神就会流你满怀。含苞未绽的,呈半月形,白里透着青,青里含着白,充分绽开的如同一只只白色小蝴蝶翩翩起舞,通体洁白,只有花的根部还留有一丝青,白得温馨,醉人心脾,令人留连忘返。槐花的香,是清香,不是那种浓浓艳艳的香,而是幽幽淡淡的香,虽不十分浓烈,却足以令你的每一个毛吼都张开。林子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满眼花团锦簇。此时的叶牙还未完全张开,只有一树一树的白,比梨花的白藏着一份娇和媚,比李花的白又多了一份素和雅。槐花吃起来分外清香,感兴趣的,不妨趁槐花似开未开之际摘些回家,用山泉水一浸,加上佐料和玉米面一拌,放灶上一蒸,于是灶间便流溢着槐花的清香。这时节,也是天南海北的放蜂人云集家乡的时候,那五湖四海的方言俚语,那嗡嗡作响成群结队的蜜蜂,连家里的吃饭桌上,都有蜜蜂光顾的身影,整个山村都沉浸在槐花的清香里。

如今,生活好了,可这些美好的景色却不见了踪影,每年的四月也只有记忆深处才会出现那一片“雪海”、那一缕花香……

每每回首过去的岁月,总感到有一丝槐花的清香,温暖着我渐行渐远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