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门与锁散文随笔

门与锁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01K 次

忘了防盗门是什么时候锁定百家门的,只知道而今门锁的性能越来越高级精密,而门锁的对手也越来越技术精湛了。

门与锁散文随笔

据说防范越尖端,越能招来盗贼。这话应该不错。篷屋茅舍,反而少有盗贼光顾。

就说我家吧。我家的门直到1972年5月才正式加锁。那锁当时叫什么“司必灵”,感觉非常的现代化。而这之前,我家搬过四五处地方,无一例外的都是有门无锁。

那是一个小小台门,所有人家白天都不关房门,即使关,关的也是用竹片钉成的像篱笆一样的所谓摇巴门。摇巴门的功能决非防贼防盗,它只能阻止鸡鸭猪狗进屋。

我家住楼上,平时出门,只随手把房门一合完事,从来不会想到有不该进的人进屋生事。后来,无意间撞见有人偷挖我家放在楼梯口坛子里的鸡饲料,碍于情面,我没有当场捉拿,只向父亲作了汇报。

父亲经过一番联想引伸,意识到了某种更大的危险。但他并没作出买锁的决定,只在房门木板上钻了两个小孔,然后在门闩上钉上两枚钉子,用绳子系在一个钉子上,再将绳子依次穿过小孔,最后回头系上另一个钉子。这样,人在门外拉一下右孔的绳子,门闩闩上;拉一下左孔的绳子,门闩打开。

父亲的这个发明,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这发明只防君子防不了肖小。

这个半自动门闩,我们用了整整十年,从来没有遭过贼偷。

1966年后搬过几回家,也都是只关摇巴门的`小台门格局,感觉依然是那么安全。

时代进步了,人的防范意识相应的也会有所加强。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家住的那个小四合院叫红台门。红台门就有一种十分独特的门户安全措施。我家住的是“大间”,也就是所谓的厅堂,房门上还是没有门闩没有锁。不过,台门大门却有一根非常粗大的门闩。台门里住着六户人家,那时几乎天天有政治学习之类,晚上家家都有人出门,回家时间参差不齐。为了解决闩门问题,余大伯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在大门背后挂了六块小木牌,上面写着各户家长名字。平时,木牌全背朝外挂,晚上有人出门,将自家牌子翻过来名字朝外;回家后,先看一下牌子,倘若只剩自家那牌子还名字朝外,那就得由你关大门了。

能不能说红台门的措施是一种文化?起码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推崇的。可惜如今早已没了这样的氛围。

只是希望会有那么一天,门与锁可以再回归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