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南昌瓷板画的布道者散文

南昌瓷板画的布道者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6W 次

梁兑石:南昌瓷板画的布道者

南昌瓷板画的布道者散文

梁兑石,别号石庐

这个名字叱咤一时,对于老南昌百姓来说如雷贯耳,几乎家喻户晓。奇怪的是许多文献上竟查找不出他准确的生卒时间,常以“不详”或“?”来表述,甚至其师是邓碧珊还是王琦亦各执一词。

南昌瓷板画在梁兑石时代上演了一幕五味杂陈、高潮迭起的悲喜剧,充满戏剧化色彩。梁兑石的活跃期在二三十年代,以教父姿态出现的梁兑石成为当时南昌瓷板画的艺术领袖和布道者,使这门艺术深入人心,空前繁荣,俨然进入南昌瓷板画的黄金时代。

梁兑石勾起一个城市的集体怀旧,这种深情的怀旧要追溯到九十多年前,一身志气的梁兑石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即饶州陶业学堂学成归来,规划着自己和南昌瓷板画的前途。

艺术的敏感与商业的嗅觉兼备的梁兑石,让南昌瓷板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在景德镇之外创造了瓷的奇迹。梁兑石给南昌瓷板画赋予“经营”这个关键词,涵盖经营人才和市场,他的经营法则无疑具有超前性。

他盯住南昌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以及这里的便捷和繁华,而且把“肖像瓷像”的牌子挂在车水马龙,如今的中山路上。

梁兑石是民国时期瓷器彩绘的名家,更是商业的奇才。他的名号与丽泽轩的堂号密不可分,他不惜店面的昂贵,更不惜大量从景德镇购进白胎瓷,用自设的红炉烧制,从此在丽泽轩这个平台上践行着自己的运营理念。

丽泽轩成为这门艺术在南昌的第一个金字招牌,梁兑石和他的团队将瓷板画的欣赏功能扩延到实用功能,从奢侈品过渡到必需品。同时他的丽泽轩不但是产品营销的集散地,也是诸艺人的工作室和培训基地,丽泽轩对南昌瓷板画艺术的发展居功至伟。

其一:梁兑石的人才意识。

丽泽轩集结了梁燮亭、吴月山、杨树藩、游家发等工艺名家的豪华阵容,并采取师徒制为南昌瓷板画的未来准备了后备骨干,杨厚兴、邹昆仑、杨知行等一批日后的.大师在这里踏上南昌瓷板画的艺术征途,梁兑石本人也在百忙之中创作及授艺于晚辈。

如今南昌瓷板画的艺术家多少都免不了与丽泽轩瓜葛,一个消亡多年的瓷庄依然保持着它的余威,它显然是这门艺术的黄埔军校。

其二:梁兑石的品牌意识。

在梁兑石看来,工艺美术品也要有品行和良知,他努力把“梁兑石监制”打造成一种信任。

从丽泽轩出来的产品价格不菲,却依然求购如云,订单不断,这就是品牌的号召力。梁兑石对产品的要求是严格的,以解决南昌与景德镇的差异性,确保丽泽轩的瓷版画是质量的完全保证,为此不惜用上自己的名字,他不允许任何劣质来玷污自己。“梁兑石监制”尤同合格证,代表着精细的做工和上佳的品质。

其三,梁兑石的联合意识。

他的胸襟是宽阔的,正是这种胸襟使得南昌瓷板画作为小画种却没有缺失它的宽泛,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气质的商人罕见的品格和高度。

梁兑石深知合力的优势,正是这种力量和优势使瓷板画成为南昌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他不忌讳同行的竞争,反而大力扶持,毛涤然及其父在梁兑石的丽泽轩进入南昌前后也在子固路开设了肖庐瓷像馆,稍后又有周绪宏的留芳瓷像馆、喻道明的丽芳瓷像馆,规模较大的还有西大街的中华瓷庄,这些瓷像馆应运而生,且呈燎原之势。

尽管这门手艺在景德镇、九江、上饶等地均有,但因为南昌的从业人员、规模、普及性和对外影响力首屈一指,故称谓:南昌瓷板画。

梁兑石的公子少石先生想恢复当年丽泽轩的荣耀,抗战之后筹建了新丽泽轩,但都无法超越丽泽轩的辉煌,它是南昌瓷板画史上永远的丰碑。梁兑石活在每一块“梁兑石监制”的瓷板上,他给南昌瓷板画朴素的文化元素,依然让我们内心萌生绵绵的怀想。

不可忘却的:一是瓷上肖像画成为南昌瓷板画最重要的体裁,以至相当长的时间,人们把瓷上肖像画等同于南昌瓷板画;二是艺术竟然与寻常百姓没有了任何隔膜,深入到千家万户,南昌瓷板画旺盛、蓬勃的生命力,象种子找到了泥土,在消费者的虔诚中加速度地传播,伸展着密稠、粗壮的根系;三是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上,逐渐确立南昌瓷板画的概念。

日本军队逼近南昌,搅乱了这座城市的安宁,夭折了梁兑石的艺术理想和商业雄心,南昌瓷板画草草结束了它的第一次风潮,梁兑石也不幸在逃往巴蜀的途中遇难。

一个南昌瓷板画的布道者,被日本人的投弹粉碎,这是梁兑石个人的悲剧,也是南昌瓷板画的疼痛。

不过,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日本人的战机仍下炸弹将这个艺术生命终结,但瓷画像的艺术并没有因为梁先生的去世而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