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摘抄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摘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6W 次

天上一轮圆月明,古今何处不中秋。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月圆时刻,不知有多少思乡和团圆的思绪相伴,悲欢和离合,笑声和泪水,演绎了多少人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摘抄

  【最好还是中秋月圆时】

昨天,孩子带回一盒月饼。看着精美的包装和金黄香甜的月饼,着实有点馋人。但我血糖高,又不敢吃。过去是想吃没有,现在是有了不敢吃,真是世事作弄人呐!过中秋节不吃月饼,酒肉也要限制,也着实没了情趣。真不如小时候过中秋节,虽然穷,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的,但却过得有滋有味,很有乐趣,总是令人难忘。

过去农村的穷人,最喜欢过的就是中秋节。穷人过春节说成是过年关,过关当然很难过。而中秋节就不一样了,棉花摘下来了,可以到集市上卖掉,换钱买酒肉月饼等过节的东西。瓜果蔬菜是自家地里产的,小鸡是自家喂养的,端午前买的小鸡崽儿,到八月十五,正好可以宰杀,正是好吃的时候,又嫩又香,又都不用花钱去买的。

中秋节是个收获、喜庆的季节。它代表光明、甜蜜和团圆。这个节日,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春节虽然好,但天气寒冷;中秋时节,不冷也不热。白天,遍地里的稻子,随风翻卷着金色的波浪。棉花乐开了嘴,笑开了花,一片连着一片,远看过去,像一片片的白云。穿着五颜六色衣裳的摘棉花的妇女,像是白云上的仙子,说笑声在旷野上回荡。装满收割庄稼的牛车、马车、拖拉机在乡间大路小道上向村里流动,赶车的庄稼汉子粗犷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与农村鸡鸣狗叫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曲曲绝妙的交响乐。

中秋节的晚上,是孩子们早已期盼并最高兴的时候。当一轮杏黄色的满月,从东方悄悄爬上房顶,像灯笼挂在树梢上的时候,院子里摆放上供桌,瓜果、月饼、小鸡儿等都摆在供桌上。老人开始洗手焚香。香燃不完,供桌上的东西是不能动的,只有等“月奶奶”吃过后,人们才有资格分享。长期吃素、很少见荤腥的孩子们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月饼和满桌子的瓜枣梨桃,闻着刚出锅的香喷喷小鸡肉,总觉得香燃烧得太慢,围着桌子转来转去,就是不敢伸手,心里却像猫抓似的。

忙累一春一夏半个秋天的庄稼人,很少能一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吃顿团圆饭。只有这时才有机会,聚在朗朗明月下,吹着徐徐凉风,听着蛙叫虫鸣,老人是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孩子们都偎依在父母的怀里,尽享着家的关爱与温暖。只有此时,才能感受到农家其情融融、其乐融融的情景。

中秋的月,特别具有诗情画意。像苍天上最智慧与最美丽的女神,眼睛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柔润的,心底是平和宽厚的,魂灵是宁静淡泊的,早已看彻了人们的心性与心愿。尤其是我们的祖先更具有想象力,想象出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想象出了桂宫、玉盘、银钩、蟾宫、婵娟等。赋予了月亮以团圆、爱情、相思的更多的内涵。我们中秋夜仰望晴空,欣赏明月,不禁让人产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令人萌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之情;叫人倍感“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怅惘情怀;并牵惹出“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望”的思乡情结,都彰显出中秋月夜的无穷魅力。中秋的月色,因为美丽而富有诗情画意;又因为富有诗情画意而更显得皎洁如玉、美丽无比,令人千百年了常看不厌,赋予它更多的愿景与情谊。

月光如水,日光似火;月最钟情,日可明志。所以,做人要如月似水,做事要如日似火。做事应该如日中天,有火的热情和速度,有火摧枯拉朽后的创造力,如凤凰涅槃。做人更多的应该像明月流水,一泻万里,普照天下,包容万物,哺育万物。故明月总需要众星拱卫,绝不做孤家寡人;又总是那样富于变化,或隐或现,或缺或圆,或如银钩,或如玉盘,更显现出一种朦胧的美,不像太阳那样裸露与刺眼。裸露不全是美,如肌肤不该露的露透了并不美;看不透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故古今中外、才子佳人,一直在描写月,但至今乃至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美。

日与月相关照,昼与夜相轮回,人与事相表里,组成了大千世界的色与空、形与理、现实与象征。犹如中秋月,此时离人最近,最亮,最圆满,这不就是象征着人们一生追求的内心亮堂、含蓄而又真善美吗?不正是人们渴望的亲人最亲近、人生最圆满、生活最美好吗?

追求、渴望,是人生的源动力;追求、渴求都有一个标的。这个标的有梦想的、理想的、别人经历过的或者自己经历过的事物。如过去品尝过月饼,今天虽因病不能吃,但回忆过去全家共同分享月饼时也是一种享受;如过去欣赏过中秋月,今年虽有雨不能观赏,但回忆起过去一次次的赏月,也能让人回味无穷。回忆可以放松神经,微闭双眸,仿佛又回到过去,找回久违的纯真,在朦胧中幡然追回往昔的美好。尤其是中秋节,更是让人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代表我的心】

今天是中秋节,也有人说是圆月节。因为姓名谐音的缘故,我很小就习惯了人们喊我圆月亮,我自己通常也喜欢把圆月作为我的别名,因此我的博客名字就取为“圆圆的月亮在地上”,也有了经常的以月赋诗,大学时期用过的几个笔名中有一个就是圆月,甚至我个人的人生梦想中,能去月球旅行一次也是我终极的世俗梦想。其他人对于月亮不知有怎么样的联想,在我看来月亮是很好品性的象征,守信如常、借光照人、明亮低调。一个人如果有月亮的这些特征,男的不是很可以算一个君子,而女的大可以算一个淑女了的。

中秋月圆,在中国人是赋予了很强的家庭团聚的意义的。在战乱年代,聚少离多,就是那为了功名利禄的,很多时候让自己与家人空对明月,所以自古就有了那么多传唱的悲凉的月亮诗。我自己也常常发现,在大好的月夜通常特别有感慨,是对于人生的过往与未来大有反思与沉吟的时刻。在未名湖的月夜,我有过爱情;在镜月湖的月晚发过感慨;在马尔代夫与古巴巴拉德罗的月夜,我享受过同游朋友的酒唱。

人的一生能看到多少次月亮呢?或者说,月亮已经看到过多少次人生的悲欢离合了呢?今天晚上,我们有一群友人在月亮下聚集,我们谈谈生意,谈谈生活,谈谈理想,谈谈风月,忽然我想到古代的名士们没有今天这样的奢侈与物质,他们是大大借助了日月自然的风华物产的,在那个时代人们与月亮更多照面。我们现在大概再也没有“床前明月光”那样干净的诗句了。而且那种只有清清天埂上才有的“月亮走我也走”的感觉,在浓浓的汽车尾气排放着的都市里面是不容易感受的了。而说到古今诗篇中对于圆月的崇拜,我觉得是非常的盲目的,而把圆月等同于团圆的彩头实在也很勉强。老实说,我觉得中国古人对于月亮完全就是一些意淫,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啥艺术,大半把月亮作为自己情绪的发泄物了。很多的诗篇中明显地表达了人与月亮的距离感,所以在很多时候月亮与其说是大家关注的中心,不如说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而且还要高雅文学一些的才行。而我是亲近月亮的,在我的星月居所里面,LED做的大月亮与天上的月亮同圆同曲,在家里如同在野外一样感受月亮的盈亏变化。所以,我把自己的房子也变成了月亮的居所,加了点想象,加了点艺术,加了点用心,也加了点自然稳存的设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