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四年级作文 > 【精品】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汇编七篇

【精品】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汇编七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汇编七篇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1

小小的蚂蚁微不足道,它小的连一个三岁都不满的孩子轻轻一脚就能夺走它的生命。但是,在蚂蚁的身上,却有一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宝贵精神——合作。 有一次我出去玩,在家门口看到了一只小蚂蚁在一块大饼干前站着,我好奇地蹲下静静地观察着它。它先用触角去顶饼干,可是饼干动也不动。它又用前脚去推饼干,饼干还是不动分毫。最后,它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后背扛饼干,但是饼干实在是太重了,怎么也扛不起来。

小蚂蚁虽然没有离去,但看得出它很失望。在饼干前来回转圈圈,它很想把这块饼干搬走。终于,小蚂蚁悄悄地离去了,我心想:“这小蚂蚁肯定是放弃了,真是不自量力。” 正当我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却见那只小蚂蚁领着一大群蚂蚁向饼干爬来。我惊讶地看着这群还没我手指甲盖大的蚂蚁们,它们在小蚂蚁的指挥下,在饼干左右排成“二”字形,小蚂蚁一甩触角,它们使出浑身的力气,大的蚂蚁用后背扛,小的蚂蚁用触角顶。终于,蚂蚁们齐心协力,搬起了这块重量是它们每只身体重量一百多倍的大饼干。我出乎意料的看着这群小家伙,它们终于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我一直盯着它们的背影,直到它们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不见。 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大饼干,但当许多蚂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时候,就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团结合作的力量,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几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怎么也折不断”,这就告诉我们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2

大自然是美妙的,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起“庞然大物”那是在教我们团结;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奋。

早上,我在卫生间里发现了一只小蜘蛛。我正准备一脚踩死它,这时,我看见它正在织网,于是,我就坐下认真观察起来。小蜘蛛开始织网了,她从嘴里吐出一根白丝,从墙的这边拉到那边,就这样,第一根线完成。小蜘蛛就这样一下一下的把蜘蛛网织好了。就在这时,淘气的风弟弟“呼”地吹了一口气,小蜘蛛马上就要织好的网“嘣”的一下断了。小蜘蛛只好重新织网了。小蜘蛛一直织,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断。这时,我不耐烦了,一下子走出了卫生间,可心想,人家小蚂蚁都没有烦,还在坚持不懈的织网,我怎么能烦呢!想着,就又回到卫生间,继续看小蜘蛛织网了。小蜘蛛一直织网,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最后一次,小蜘蛛终于织好了一张完好的网路小蜘蛛终于织好了一张完好的网了。我也打心眼儿里替它高兴。

小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大自然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好老师,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爱护它。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3

大自然很美妙,它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启示。就比如蚂蚁搬运食物。

阳光明媚的春天,一大早我就从家里拿了面包屑扔在地上引诱小蚂蚁。不一会儿,只见几只小小的'蚂蚁从它们家里走了出来,似乎闻到了一股香味。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扛着面包屑努力的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一只小蚂蚁匆忙地从面包屑底下跑了出来,快速钻进蚁窝,接着,一只强壮的蚂蚁也跟着小蚂蚁爬了出来,原来这只小蚂蚁是来找帮手的呀!

在大蚂蚁的帮助下,小蚂蚁们的速度快了很多,我猜他们也像我们拔河比赛一样地喊:“一二!一二!一二!”精神抖擞!十几分钟过去了,小蚂蚁他们终于迎来了一个最辛苦的阶段——上小土坡。对蚂蚁们来说这个土坡非常陡,要想上土坡是要非常团结的。

小土坡上面就是蚁巢。只见小蚂蚁们努力的一步一步往上抬,我看着蚂蚁们这么辛苦,我瞬间心软了:我得帮帮它们。于是我用树枝把蚂蚁和面包屑轻轻地推了一下,这样它们经很快就到达蚁巢了。

经过这次观察,我认为蚂蚁虽然是小小的昆虫,但是这小小的昆虫却给我了重要的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新时代的少先队员需要这种精神!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4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例如: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āng)。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仿生与高科技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前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企鹅王的启示下,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大自然的启示作文荧火虫

——“企鹅王”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的宽阔的底部,直接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撑动着前进,行驶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

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大自然的启示作文荧火虫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5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认真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一天下午,我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只大蜘蛛网,不过,这网的“主人”却不在网上。这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蜘蛛不在网上呢?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大人,但爸爸说:“啊?这我也不知道呀,你去观察一下吧!”无奈的我只好自己去观察了。

我拿着放大镜左瞅瞅,右看看,终于被我发现蜘蛛网中间有一根长长的细丝,我小心翼翼地沿着细丝走,到了尽头竟然发现了一个小洞。这时一只小飞虫一不小心粘在了网上,我仔细看,终于发现小飞虫粘在网上之后,那根细丝会马上振动一下。难道蜘蛛躲在洞里,就等着细丝的振动吗?我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许多资料。

我拿起一本《动物百科全书》中看见了一个标题为“蜘蛛是怎样捕捉的猎物的”。我可开心了,急忙看了起来,噢!我发现我的想法还真是对的。书上说:“蜘蛛网是它的捕猎道具,但不是它的家,蜘蛛织完网后会躲在一个小洞里,用一根细丝连着。这样,有猎物粘在网上,那根细丝就会马上振动,蜘蛛在洞里就会知道有饭吃了。”

我马上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把细丝弄断,蜘蛛还会感觉到振动而来吗?好奇心驱使我继续往下看,但如果把线弄断,可想而知,蜘蛛当然感觉不到振动了啊!我合上书本,向父母报告了我的“丰功伟绩”他们连连夸奖我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

看,大自然中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6

大家是否注意过蚂蚁?是否看到过蚂蚁搬家?你也许从没注意过这不起眼的“小黑点”,但它们可是会预卜先知的。

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小区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在躲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大堆蚂蚁在搬家。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充满好奇心的我来到了一棵小树前,发现蚂蚁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了一队,爬进了一楼窗台下面的洞里,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们为什么要把家搬到这里呢?想着想着,天色就由晴转阴,又过了一会儿,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又想:蚂蚁搬家为什么就会下雨呢?

渐渐地我就忘了我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下子被逮了个正着,我只好投降认输了。但我还是解不开心中的谜团,带着这三个疑问回到了家。要想知道答案,必须得用电脑了。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我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蚂蚁在下雨前体内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而蚂蚁们感应到将要下雨了,就会搬到高一点的地方,防止被雨水冲走。原来蚂蚁搬家是感应到天将要下雨了,怪不得我在下雨前都可以看见特别多的蚂蚁呢!

通过细微观察,我懂得了蚂蚁搬家是下雨的先兆,所以以后我都不会被大雨所淋湿了。

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大自然就会给你很多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 篇7

在以前,人们都想树木长得很好,所以把树木旁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连树木旁的枯枝烂叶也没有。大家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几年过去了,树木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人们异想天开的想法给树木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平衡。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他们腐烂之后,能增长土壤的肥力。这里有许多鸟儿,可是, 人们把树木的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害虫就向森林攻击了,树木就渐渐给毁了。

荷叶的启示

人类自古就能拿着雨伞来遮风挡雨,这都是人类通过大自然的仔细观察而发明出来的。

很久的时候,一些孩子头顶着一片大荷叶,冒着雨走,这种启发让人们发明了帽子。但是,人们每天出门的时候常常被雨水淋湿,这种启发了人们建起了亭子,可亭子不方便人们出行,天气一日三变,人们还是经常被雨淋湿,最后,人们依照亭子给帽子安上了一个架子,装上手把儿,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第一把“雨伞”。

科学是很难学会的,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不断的努力就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