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关于古人的作文

关于古人的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古人,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我想说,古人离我们并不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人的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古人的作文

  关于古人的作文1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刘备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蜀王。刘备曾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江山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来春去,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可他结义的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叫到:“如果他不来,我就用麻绳把他捆来。”刘备生气地说:“你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景色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住处,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孔明先生正在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动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到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自己站在那里等候。等了半响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忽悠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原本“不求闻达于诸侯”,见刘备宽厚仁慈,于是向刘备分析了群雄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床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和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使自己“如鱼得水”。我们应当学习刘备的“三顾茅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关于古人的作文2

从现实中醒悟过来,让我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回到过去,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把酒言欢,学习古人的智慧!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又写李清照这颗多愁善感,支零破碎的心,虽为女流,却吟出一首首如此扰人心扉,使人心乱的曲子,醉了!它是愚不可及,还是大智若愚?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观望着这一颗支零破碎的心!能写出这么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词,也称得上是大智慧了!

前人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正因有此,才有贞观之治。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让我们走进岳飞的内心世界,看一看他的智慧,那是一种爱国大义的.智慧。“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对国事胜过一切,为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何人又有如此智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一英雄形象,恐怕就已烙在大家心中了吧!誓死不降,为国而死的智慧谁又能够真正懂得呢?

所以说古人的智慧都是大智慧,又怎么是耍点小聪明,小伎俩所能比拟的呢?他们的智慧又怎么是区区现代人可以并驾齐驱的呢?

我们要学习古人的自强不息,爱国为民,还要学习古人君子之为。

从书本中走向古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古人的内心情感,和古人把酒言欢,学习他们的大智慧,学习贤者的品德,和古人一起或喜或悲,走进内心世界,学习古人的智慧!

  关于古人的作文3

历史已去,带走多少风流人物,然而不变的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题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种悠然的境界。我想,陶渊明性格的本质是心灵的自由与心态的闲适悠雅。他心中有着一份清廉,于是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远离黑暗官场,挂印归田。从此过着无欲无求,归隐田园的生活。

他的无名利之观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洒脱的生活方式真让我钦佩不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东坡历经风雨后的坦然,是他真情告白。苏东坡一生坎坷,一生风雨,但他那多情、豪放、豁达的性格,造就了他风雨无阻的一生。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更是道尽了他的乐观、从容,让人明白为人处世需要宽容、豁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他被贬至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甘甜去冲淡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愿去做趋炎附势的官场小人。

苏轼,你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汩罗江畔,身着白衫的你——屈原,失去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心,纵身一跳,只留下了波涛怒吼声……

那时,你的心中充满了委屈吧,你身处在那样一个“凭君话诸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年代人们都误会于你。但你有爱国之心我不会忘记,你的爱国之情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历史,定格在汩罗江畔。

陶潜、苏轼、屈原,虽然历史已经逝去,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爱国之情、豁达、开朗、悠然的生活态度,永远烛照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