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

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34K 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

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1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于是下令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造不好就要杀诸葛亮的头。可诸葛亮自称三天就可造成,周瑜欣喜若狂,以为诸葛亮是在找死呢。

第三天清晨,诸葛亮带着鲁肃,开着二十条装满草把子的船开往曹营水寨。曹兵们不断向他们射箭,一个时辰后,船上都装满了箭,诸葛亮吩咐把船驶回东吴,曹操要追也来不及了。

周瑜看了看这二十条船上的箭,细心地数了数,然后带着狡猾的笑,对诸葛亮说:“很遗憾,诸葛亮先生,你自己看看,每条船上只有三千支箭,二十条船上共有六万支,那,剩下的四万支是要留给我做的吗!”“啊!都督息怒,都督息怒。”诸葛亮心生一计,说:“都督,我是说三天完成没有错,但是,这时候还是第三天的早上啊!你若在现在就向我要箭,岂不是耍赖吗?”周瑜听罢,半晌无语,只好让诸葛亮再去借箭。

诸葛亮明白曹操已经不再上他的当,就从二十条船里选了一支快船,叫身边的几十个护卫使尽力气,往上流的蜀国开去。见到刘备,就说:“大哥,周瑜小人嫉妒我的才能,要让我造出十万支箭,可我没有完成任务,我就找了个借口回来。其实,这也是我的计谋,你只要在东吴没有人看守的时候进攻,那么东吴就是我们的'了。”刘备万分不解,心想:东吴往日都防守得十分严密,怎么可能会没有人呢?

再说东吴这里,鲁肃已经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告诉了周瑜,周瑜立刻跟曹操串通好,只要见到有人来攻,立刻率水兵出击。不料曹兵已等候多时,诸葛亮还是没再来借箭,曹兵也就一直没有再派人给周瑜传信。周瑜万分焦急,只好亲自去曹营水寨看看情况。谁知道曹操以为来者是诸葛亮,便派水兵全力出击。结果周瑜没有防备,吴兵被打得一塌糊涂,周瑜火冒三丈,走出船舱,大喊:“喂!不认得我是谁了吗?”话音刚落,一支箭正中周瑜的心脏,曹操这才看清楚:“啊!是周瑜!……”

周瑜死后,吴王和东吴的所有大将、士兵都去墓地安葬周瑜,正在举行祭奠活动时,有一名吴兵来报:“大王,蜀兵趁大王和武将不在,闯进了东吴,现在东吴已经被蜀国占领了。“什么!”吴王火冒三丈,导致旧伤复发,倒地而亡。

从此,吴国消失了。蜀国和魏国关系越来越好,最后,蜀国和魏国合并起来,创立了秦国,统一了天下

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2

话说上回,诸葛亮趁大雾弥漫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当众军士从船上卸箭时,周瑜在一旁看得很不甘心,便走到诸葛亮的跟前,说:“这些船上的箭不一定有十万支,本都督要验证一下到底有没有十万支箭!”,面对周瑜的无理取闹,诸葛亮并没有生气,而是摇摇羽扇,笑着说:“那好啊,都督,请数箭。”

周瑜走上前,对着正在搬箭的五百军十下令道:“众将士听令,本都督命你们数箭,每个人数一捆,看满不满200支。”周瑜的语气很明显底气不足。

而那五百军士一听到周瑜的军令,马上放下手中搬箭的活儿,齐声答道:“是!都督!”这一下,原本各种吵闹的声音交杂在一起的营寨没有了往日的嘈杂,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整齐有序的数箭声。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五百名军士陆续来到周瑜和诸葛亮面前报告箭数。“报告,箭数满二百支!”“报告,箭数满二百支”……随着数箭的军士一声声的报告声,周瑜的心也随之慢慢地跌入低谷,他想:这下洋相可出大了!在一旁的诸葛亮脸上的笑意却愈来愈浓,他悠闲地摇着羽扇,心想:周瑜啊周瑜,你想存心找茬?哼!门儿都没有!!!”当最后一名数箭的'军士跑过来报告时,诸葛亮显得胸有成竹,别看他脸上没有一点紧张的神色,其实他也紧张得很呢!而周瑜的心却绷得紧紧的,这可是他最后的希望了。“报告,箭数为一百九十九支,有一支箭在运输途中破损,无法使用。”周瑜一听,顿时心花怒放,不由得高兴得手舞足蹈,不一会儿,周瑜又绕着寨子狂奔起来,嘴里还在一直喊着:“我终于打败诸葛亮啦!我终于证实我比诸葛亮强啦!诸葛亮要被我砍头啦!哈哈哈……”周瑜的部下见周瑜这般疯态,便上前拦住周瑜,关心地问道:“都督,都督,您这是怎么啦?”周瑜一听,脸色马上阴了下来,说:“别叫我都督,我是文武大将!哈,文武大将,好极了。”说完,又大笑着跑了起来,周瑜的部下都无奈地摇着头走开了。这时,一个将领突然大叫起来:“对了,诸葛亮没借来十万支箭,还没砍他头呢!”“对呀!杀了诸葛亮,为都督报仇!”众将想起诸葛亮时,诸葛亮早就跑得没影了。

诸葛亮站在船头,望着乱作一团的吴国营寨,感慨地叹息道:“水能载舟,焉能覆舟啊!”这时,一只破拖鞋从远处飞来,正砸中诸葛亮的头,作者的声音从远处飘来:“覆你个头啊,到唐朝了吗?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