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山市》知识归纳大全

《山市》知识归纳大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K 次

  一、课文翻译

《山市》知识归纳大全

  奂山山市, 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 年恒 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见不到一次。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

 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 念近中无此禅院。

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这样的寺院啊。

  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 碧瓦飞甍,

不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高高翘起的屋檐

  始悟为山市。

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了。

 未几, 高垣睥睨, 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

 中有楼若者, 堂若者, 坊若者, 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忽大风起, 尘气莽莽然, 城市依稀而已。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隐隐约约、模糊不清了。

 既而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过一会儿,大风停止,天空清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没有了,

 惟危楼一座, 直接霄汉。

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

 楼五架, 窗扉皆洞开;

(每层)楼有五间房,窗户都大开着,

一行有五点明处, 楼外天也。

每层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层层指数, 楼愈高,则明渐少。

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楼层越高,亮点越少;

 数至八层, 裁如星点。

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大了;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不可计其层次矣。

再往上就变得昏暗不清,若有若无,计算不出它的层次。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或凭或立, 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各干各的事情),还有的靠着(栏杆),有的站立,姿态不一。

 逾时, 楼渐低, 可见其顶; 又渐如常楼;

过了一会儿,楼房渐渐低矮下来,低得可以看见楼顶;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了;

  又渐如高舍;

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

倏忽如拳如豆, 遂不可见。

突然,楼房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豆粒一般大小,最终完全消失。

又闻有早行者, 见山上人烟市肆,

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和集市,

 与世无别, 故又名“鬼市”云。

跟尘世上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叫它“鬼市”。

 二、文言归纳

1、通假字:

(1)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 , 没有。

(2)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裁”通“才”, 仅仅。

2、一词多义

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 ( 数:几 。)

层层指数 (数:点数 数数)

3、近义词

无何、未几:不久,不一会儿。

逾时:过了一会儿。

依稀 缥缈: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4、词类活用

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

5、词语积累:

历历在目 碧瓦飞甍 风定天清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三、阅读要点

(一)文学常识:

《山市》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内容及中心:

课文抓住山市虚无缥缈、瞬息万变、奇异神秘的特点,描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

(三)结构特点:

全文以时间为序描述山市的变化过程: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四)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忽、无何、未几、忽、既而、愈时、倏忽

  四、阅读理解

(一)“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答题要点:回答此题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孤塔—宫殿—城市—危楼)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按要求“用文章的原话回答”。

(二)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山市的繁荣景象。

(四)找出文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并分析表达效果。

答:表现心理的词有:“惊疑” “念” “悟”。

文章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能很快就把读者带到文中的情境,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