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96K 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把握情节

2.理解小说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备课思路:

本课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掌握分析小说的方式方法,通过抓住小说的线索(到底是不是母校),重点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看似非正常的行为举止,来理解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质和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知人论事

2.理清故事情节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情节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当看到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当感受到那曾今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恐怕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战争对人生命肆意践踏的愤恨。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无尽的伤痛。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平息战争,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作者简介: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

 三.解题:

关于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是刻在温泉关石碑上的一句铭文,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四.关于文体: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要素的各自的定义和特点,为下文的展开分析作知识储备。

  五.文本研习:

(一)阅读全文、初步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

人物:受伤的“我”(中学八年级学生,德国伤兵)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环境: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参军仅三个月)

地点:战地医院。(三个月前离开的文科学校)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包括“我”在内大批伤员被运往战地医院,许多人死去)

(二)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

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设计意图:理清情节线索,初步感知全文

(三)深入研读:

思考:

1、课文中的“我”在受伤后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一个生活了8年的母校,应很熟悉,为何“我”竟需要费力辨认?

①因为学校在战争中变得面目全非。

②不止是面目全非,是面目全非至雷同。

3、什么地方的雷同让“我”难以确认母校呢?(学生小组讨论)

①统一的学校布置规定。示例“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的老弗里茨像,他身着天蓝色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

②批量生产的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示例:“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③雷同的恶作剧结果。多哥的香蕉上恶作剧地写上了“多哥万岁”,文章特别指出,这样做的“不会就是我一个”。

4、这些看似雷同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①统一的学校布置规定

统一布置规定中的政治军事人物人像的多次出现在一个美术学校的走廊上,流露出强烈的军国主义情趣,体现了纳粹政治独裁对学校个性教育的干预。

②通过默然的表述口吻叙述阵亡将士纪念碑,隐含着比直接的控诉更震撼人心的效果:个体为战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战争却对个体生命极度冷漠,牺牲毫无价值。

③“我”和“同学们”恶搞纳粹殖民意向代言的“多哥风景画”就是恶搞纳粹政治;同时,文章呈现了集体叛逆性的存在,表达了对军国主义教育的本能的不认同,但作为学生,却又没有明确的行为与意识去对抗。

小结:

三个“雷同”的环境描写,表面看来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学生战士受伤“发烧”“做梦”时的幻像,实际是对纳粹战争的强烈嘲讽与批判。

设计意图:分析环境,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业安排:

思考:1.小说为什么花如此多的笔墨去着力刻画学校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2.这里倒是是不是“我”的母校,哪些是“我”证实母校的依据?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的知识重点,为下节课的展开作预习工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理解小说主旨

2. 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理清了本文的情节和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这里是不是“我”的母校一直是重伤中的“我”所迷惑的。那么,又是什么使得“我”最终证实这就是自己的母校的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证据。

明确:十字架印痕

“我”的手迹所写下的希腊烈士纪念碑上的铭文

  二.深入研读:

思考:

1.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经过苦寻终得答案时的心情往往是愉悦的。但是,“我”在通过对十字架印痕和希腊烈士纪念碑上的铭文确认了此处是“我”的母校之后的反应却并不是通常的狂喜、激动,相反,在看到自己亲手所写的铭文时内心却“惊骇万分”、“不安”,这又是为什呢?

明确:母校是对人生改塑起到重要作用的地方,这个让人有温暖回忆的地方,竟然是被强权政治改变,内心的“惊骇万分”显示了强权政治对个体心灵造成的巨大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了什么伤只是关乎身体;是不是母校却是触动心灵。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暗示:一次战争摧残的不仅是人的形体,更是人的精神与心灵,伯尔不遗余力的铺陈“我”寻寻觅觅母校的影子似在表达:纳粹战争是对人的从外到里的根本性的毁伤,前文中哪些装饰的变化正是“我”变化的深刻背景。

2.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设计意图:了解环境描写对于小说主题的揭示作用

3.小说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自己的想法,可各抒己见)

明确:小说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但“我”就在短短的三个月中为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付出了惨痛的低价。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4.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明确: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此刻“我”唯一的向往是门房比尔格勒的小屋和“牛奶”,文章最后以“牛奶”结尾决不是漫漫之笔,它和“绝望的日子”相参照,是顺应人性中对和平生活向往的一种象征。由这个起承转合的情节,伯尔呈现了人性的回归,深化了对反人性的战争的谴责。

设计意图: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门房比尔格勒的小屋和“牛奶”的重要的象征意义。

小结:

总观全文,伯尔站在一个众生平等的立场上,本文通过普通伤兵“我”的叙述,透过战争带来的暴力血腥、错综复杂的政治、被英雄成功的喜悦掩盖了的战争的恐惧,在更深的层面上获得了透视人性的深度,写出了生活在那个被战争的疯狂扭曲了的社会里的异化群体的命运,写出了正义的被扭曲、文明的被暴力,夺人耳目,撼人心魄。同时也揭示出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的灾难,也是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三.艺术手法:

1.本文的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设置悬念

通过叙述“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战争的残酷,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2.作者对于学校的环境的描写运用何种手法,有何效果?

明确:反复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3.本文的主旨在于批判战争,揭露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然而,小说的题目却运用了为保卫家乡英勇战死的斯巴达战士纪念石碑的铭文,这样处理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目的?

明确:对比

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我”则是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废人。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的教育的嘲讽与抨击,奠定了这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设计意图: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高考的重点之一,结合高考知识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手法的分析、积累作用。

  四.课后作业:

一.比较阅读、完成问题:

《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参考提示: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参考提示: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参考提示: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认识,同时,也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技能方法。

二.结合本专题内容,简单的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感悟。要求: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人物:受伤的“我”(八年级学生,德国伤兵) 对战争认识不清、麻木

统一的学校布置规定 对纳粹

相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 教育的

不是 雷同的恶作剧结果 嘲讽批判

三要素 情节: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母校

十字架印痕 战争给个人带

是 亲手抄写的铭文 来的精神、肉

体的双重伤害

环境:地点:战地医院(文科学校) 揭露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哀伤

主旨:战争扭曲人性、是个人不幸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