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55K 次

【教学目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及反思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读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

2、难点:

论据的理解──“中国的脊梁”;辨析文中“中国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预习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了解驳论文的知识。

 【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设计意图】

本文编排在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本单元是全套书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从单元要求来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本文的反驳势如破竹,无可抵挡,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品味、分析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论述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

2、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听全文的朗读,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呢?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是什么呢?

2、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根据呢?

同学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读书是非常认真、细心的,能够把握好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二、深入探究

1、作者是如何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请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⑴ 引导学生抓住“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直接批驳敌方观点;重点理解求神拜佛的本质:“玄虚之至”、“麻醉着自己”即自欺欺人。

⑵ 引导学生抓住2~6段三个“中国人”的不同含义,理解敌方以偏概全的论证错误。

(同桌两人讨论。)


1.人教版九年级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学设计

3.九年级上册字词资料大全

4.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附答案

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6.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水浒传》人物介绍

7.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16

8.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复习:词语解释

9.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第一单元复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