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6W 次

  《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首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有自己的话讲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有关乞巧节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古时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谈话,导入新课

1、师:谁知道哪些民间故事?(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嫦娥奔月)

2、检测课外阅读情况:《“七夕”的由来》,指名说

【教学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既强烈刺激学生视觉感官,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学习古诗奠定下情感和知识积累的基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就跟牛郎织女民间故事有关,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乞巧,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认记“乞”字。(区别“气”)

2、理解“乞巧”(指名说:乞求一双巧手),再齐读课题。

3、认识诗人。(唐代诗人林杰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4、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指2名读)

(2)区别“宵—霄”

(3)谁能读出:读准字音,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首诗?(指1名读)

(4)同桌间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读不懂的地方请作好标记。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一)学习第一、二行诗。

1、自由读诗第一、二行,你能读懂什么?(出示 “七夕”“碧霄”课件)

2、师: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牛郎织女在这天晚上渡河桥相聚。)(板书:鹊桥相会)

3、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4、师:每年只有一次的相会,对牛郎织女来说那是?(板书:美好愿望)。 如果你是王母,你会怎样做呢?(指名回答)

5、师:在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人们望着深蓝浩瀚的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此时人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感情读一读第1、2句)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

1、了解织女:(出示课件)

2、乞巧的方式有哪些?(自读)

【教学意图:学生先从表达诗句中表面获得的初浅感知,接着结合学生自我的生活实际,在自我生活体验中,引情感共鸣。学生能对乞巧这种民风民俗有深刻充分的认识。】

3、自由读,想想人间的少女们在举行一个怎样的仪式呢?(指名说)

4、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那些姑娘少女们多吗?哪里看出人多?读出诗句。

(2)她们穿了多少条呢?(生: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生: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在这里是虚指。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尽)

(3)师: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5、师:这些姑娘少女们在月光下穿着红丝线,乞求什么吗?(板书:幸福追求)她们还在乞求着,知道她们在乞求什么吗?“(出示课件:《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自己读一读,他们可能在乞求着什么?(指名说)

一首《乞巧歌》表达了她们的心声。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教学意图:巧妙地利用古诗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热爱古诗,培养学习兴趣。】

6、配乐朗诵。

7、背诵课文。

四、快乐阅读:

同学们,像《乞巧》这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请同学们打开拓展阅读材料p133-134页,结合小问题用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读。

1、出示阅读内容p131-134页《“七夕”的由来》、《元日》、《元宵节》。

2、自由阅读,指导督促阅读。

3、检测。

五、拓展写作:

1、出示写作内容:请想象七夕节或其它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那天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请写一写!

2、自由写作。

3、指导,展评。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乞巧

天上 鹊桥相会 美好愿望

人间 对月穿针    幸福追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2、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打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传情中国传统文化。

2、愿意与小伙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3、愿意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习俗。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阅读网站资源,诵读、理解古诗,体味中国传统文化,并热爱自己的祖国。 拓展阅读节日诗,了解节日诗的特点。掌握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观察图画、说话训练,陶冶诗情,培养语感,提高对诗词的理解。

2、诵读、情景的创设和扩展阅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讲关于嫦娥的故事。互相启发、促进,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四人小组交流汇报:

学习朗诵古诗的基本方法。并且朗诵《嫦娥》这首诗。

三、练习背诵、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按要求学习。 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

五、快乐写话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乞巧——穿尽 几万条

嫦娥——悔 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