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9K 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习题(冀教版)
单元教材分析: 组长: 主备人:
本单元教材以“童年的足迹”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精读课文:《古诗词二首》《天窗》《芦叶船》《 女孩儿乌塔》,一片略读课文《快乐的足球赛》以及阅读链接《儿时游戏》和综合学习一。
《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是古诗词,记录的是孩子们的童年趣事,留下的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天窗》中那被关在乡下屋中的孩子,是那一方天窗让他们的想象丰富起来,也让他们的渴望丰富起来,天窗虽小,但是,却把他们的心引的好远好远。略读课文《快乐的足球赛》是诗歌,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孩子的群体形象,阅读的过程就是快乐在迅速地传递。《芦叶船》中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把戏,芦叶船就是其中之一。《 女孩儿乌塔》中的乌塔的世界要大的多,而且,她的这个大世界是自己闯荡出来的,他看起来非常潇洒,也让许多的中国孩子羡慕。女孩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位的。阅读链接《儿时游戏》让人又回到童年时快乐的时光。
本单元课文对儿童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1、 掌握会写的生字,了解认识的词语,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感悟文章的事理。
3、 学习作者准确、生动地用词,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的修辞手法,积累优美词句。
4、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会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思路:
在教学本单元教材时,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掌握知识,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并在读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快乐。
课题:1、古诗词二首 组长 张树梅 备课人 许志红 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2个生字,会认“疏”等4个生字,会写“徐”等12个生字。理解“檐、媚、莲蓬”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3、 了解古代的词和词牌。
过程与方法:
1、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理解诗词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古诗词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的“孩子”童年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想象、背诵,感受古代的“孩子”童年的快乐。
教学重点: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古代的“孩子”童年的快乐。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本课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这首词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写的。《清平乐》为宋词常用词牌,双调四十六字,八句。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教学思路:
以读促思,以思促读,读写结合,深刻体会诗人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同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阅读古诗的能力。 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
1、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导入:
第一课时: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很多,谁知道哪些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如:《咏柳》、《绝句》《春晓》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南宋诗人杨万里暮春时节所写的古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第二课时: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一下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谁愿意读读课题? (板书:清平乐)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1、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1、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
1、小组内互查预习作业情况。
2、分组学习生字,小组展示。
第二课时:
1、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2、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答出现的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1《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悦的春意图,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画面。
2《清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根据古诗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收获:
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课外拓展:
1、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和儿童追捕黄蝶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
2、请结合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内容,为古诗配上一幅画。(提示:可从诗中提到的颜色、景物入手。)
3、你觉得《清平乐》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嫩茎(jīng jìng) 小径 (jīng jìng) 已经(jīng jìng)
2、 形近字。
赖( ) 蓬( ) 锄( ) 疏( )
懒( ) 篷( ) 助( ) 蔬( )
3、《宿新市徐公店》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第二课时: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急走: 处:
径: 深:
篱落: 疏疏:
2、默写《宿新市徐公店》和《清平乐》两首古诗。
教学反思:

课题:2天窗 组长 备课人 2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慰藉、一瞥,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2、知道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
2、 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1、理解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的意思。
2、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
本课教材分析:
《天窗》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课文叙述的是一个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他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教学思路: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对重点词句加以揣摩、体味;从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表情语言去体会情感;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深入人物内心,实现作者与人物心灵的相通,以课文的“情”为基调,以自身真挚的“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习文中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到世界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2课时
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吗?是呀,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的《天窗》一文要告诉我们的。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第二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心灵,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
2、小小的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3、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
1、小组内互查预习生字情况。
2、分组学习生字,课堂展示。
第二课时:
1、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2、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2、在孩子们的眼里天窗是什么?
3、在你无奈的时候,你是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让自己感到慰藉的?
我的收获:
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课外拓展:
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阅读茅盾先生的其它作品。
3、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1、默读课文,分别用“ ”和“~~~”找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2、比一比,再组词。
晴( ) 蝙( ) 神( ) 惟( )
睛( ) 偏( ) 伸( ) 维( )
第二课时: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孩子透过天窗看到了雨脚和闪电,又怎样会想到雷和风呢?
(2)作者不仅想到了雷和风。还想到了什么?是从哪些方面想到的?
---------------------------------------------------------
2、通过风声、雨声、雷声、闪电,展开想象: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到 ,想像到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到 ,想像到 ,——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教学反思:
课题:*3、快乐的足球赛 组长 主备人 1 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裁判、暂停、捧腹大笑、摔跤、前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联系文中的精彩片段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描述的这场球赛的情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能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
2. 体会孩子们在比赛过程所享受的快乐,感受诗歌所描述的这场足球赛的情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足球的魅力,感悟足球赛带给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这场足球赛带给孩子们的乐趣,理解“我们的球赛”“在足球史上也难找“。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事儿童诗,共有11小节。叙述了孩子们在小河边的草地上进行足球赛的热闹场面。语言通俗,运用押韵的诗歌形式表现,琅琅上口,形式新颖。风格上处处洋溢着幽默、风趣,充满了童真、童趣,尤其是几个精彩镜头的细致描述,给这场足球赛添加了别样情趣,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很有感染力。
教学思路: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谈感受获得情感体验。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表达出快乐的气氛,使听着受到感染。 复备:
学习目标:
1、 掌握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举例说明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
3、 体会孩子们在比赛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快乐。。
导入:
同学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场足球赛,看了课题知道它是怎样的一场球赛了吗?
自学导航:
1. 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2. 谁在踢?在哪儿踢?他们玩的怎么样?
小组交流:
1、 对学生字词。(生字的部首、偏旁、扩词)
2、 各小组提出疑难,互相解疑。
合作探究:
这场足球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谈谈理由。

我的收获:
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拓展练习:
1.可以尝试让学生为诗歌配解说词。
示例
各位听众,各位观众,今天为大家转播的是一场特殊的儿童足球赛。说它特殊是因为:一、人数不定,随到随上;二、场地无界,只要你跑得够快够远,无所谓出界不出界;三、没有裁判;四、……你看,没有宣布,球赛已经开始了!让我们还是马上关注球赛吧。……
2.你能像宋世雄、黄健翔那样为这场球赛当解说员吗?请学生为自己感性的小节配解说词。
达标训练:随堂小测验: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裁 判 暂停 捧腹大笑 凌空飞射
( ) ( )
前锋 摔 跤
2.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
捧腹( ) ( )的足球赛
凌( )( )射 满( )乱(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捧腹大笑:
凌空:
教学反思:

课题4 芦叶船 组长: 主备人: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
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
教学思路: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自主感悟法。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小的芦叶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而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 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所带来的欢乐,体味愉快的童年生活。
导入:
(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1.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2.“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互查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1. 对学、组学预习问题。
2.各组推荐想象合理的同学与全班交流。
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上节课的作业要求: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和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2. 想象芦叶船到底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课外拓展:
1.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2.芦叶船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你呢?什么东西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动笔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提示: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
作者简介:
吴珹:上海崇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北京新华社工作人员,中共安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河北歌声》副主编,河北省文化厅研究室副主任、副厅长。河北省歌词研究会首届会长,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第二届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关作品有<<红尘思絮>>等。
著有长诗《登天颂》,儿童诗集《萤火虫》,童话集《欢乐的牧场》、《有趣的蚂蚁社会》,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荷叶上的露珠》、《蒲公英》、《乡野的童话》、《豆花庄的小家伙们》(列入《世界华文少儿文学》丛书系列),游记《亚澳美欧见闻》、《吴峎儿童文学选》,电视剧剧本《宁宁》等 。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获中国1979年-1988年新时期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一等奖,儿童表演唱《足球赛》获全国五届群星奖金奖。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
见同步上本课基础知识题。
第二课时:
一、加标点。
1.大阔叶折成大篷船 小窄叶做成小舢板 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2.我们上学路过的是竖河 是直通长江的呀 那我们做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 长江是通向东海的 那我们的芦叶船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 )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 )。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 )。
2.表兄说着,( )采来三片芦叶,( )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 )上口唾沫,( )地放进江水中。就见这只芦叶船( )着风,( )着浪,(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教学反思:

课题:5女孩儿乌塔 组长: 主备人: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摊、款”等12个生字,认识“恤.、衫”等12个生字。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渐渐养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2.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本课教材分析;
《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写的是12岁德国女孩乌塔,用自己挣到的钱和父母资助的钱,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展现了她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我”认识乌塔后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可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乌塔给“我”的第一印象。第二部分写十二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用自己挣到的钱和父母资助的钱,按照计划独自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第三部分,写“我”向乌塔解释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单独出去玩,但她听了很不满意。
教学思路:
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是对比手法。引导学生在熟读中体会乌塔与中国孩子是怎样对比的,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什么? 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常规目标。
第二课时: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2通过读文感悟,体会乌塔思想的独立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她热爱生活的情怀。
导入:
1.与学生交流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好吗?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话想说?
2.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板书课题)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常规要求。
第二课时:
1.查看欧洲地图,了解乌塔的旅游路线及范围。
2.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乌塔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小组交流:
第一课时:互查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对学、组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合作探究:
1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为什么?
2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我的收获:
小组归纳整理,可以分条列出。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拓展
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想进去,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有所不同。避开我国的国情不说,单单与乌塔个人相比,我们之间还相差多大距离?不要说出国旅游了,只说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早上迟到了,是因为妈妈没有叫我;作业没带,是因为家长没帮我收拾书包;只要家长不提醒,不知道主动与客人打招呼……由此我想到了你们,老师想听听,你们平时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达标训练:
第一课时.把括号前边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体恤( )衫( ) 牛仔裤( ) 小摊( )儿
趁( )机 瑞( )士 自动取款( )机
一番( )解释 语塞( ) 餐( )馆 一摞( ) 书 衣柜 ( ) 号码( )
警( )察 奥( )地利 游览( )
威尼( )斯 佛罗伦( )萨( ) 介绍 ( )
反驳( )
第二课时.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乌塔一边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和我( ),一边( )地穿好黑T恤衫,牛仔裤和白球鞋,又从柜子里( )一大瓶矿泉水( )背包。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 )和( ),每到一地先查( )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 ),然后给( )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教学反思:

课题: 阅读链接 组长 主备人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的内容。
2、 锻炼学生口才,发展学生语言素养。
过程与方法
1、 课前组织学生玩跳绳、投沙包的游戏,亲身体会游戏的快乐。
2、 学生以读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感受儿时游戏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 通过长辈童年游戏调查,了解他们的儿时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玩游戏的积极兴趣。
重难点:
通过玩、阅读、调查等方式,感受儿时游戏给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次“阅读链接”从“享受童年的快乐”这一文化主题出发,安排了“儿时游戏”的系列内容。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们喜欢这样玩儿”以“跳绳”为例,把游戏的玩法与妙处作了介绍。二是以“昨天他们怎样玩儿”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更加广泛地了解过去的或者别人喜欢的各种各样的游戏。

教学思路:玩游戏,有快乐,也会也痛苦,每个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体验,大家要坦诚说出玩游戏的得与失,不要怕丢面子。主要目的是在大家的长谈中,学会 玩的技巧,提高生活情趣与质量。 复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的内容。
2.回忆自己玩的游戏并谈谈感受。
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做游戏时,感到快乐、开心吗?说说当时的感受。
自学导航:
1、课前组织学生玩跳绳、投沙包的游戏,亲身体会游戏的快乐。
2、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3. 开展“长辈童年游戏的调查”活动。
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讲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以及当时的感受。
合作探究:
1学生读读“我们喜欢这样玩儿”,并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开展“长辈童年游戏的调查”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的收获:
小组归类整理,并分条列。也可以板书形式出现。
拓展:
玩长辈们玩过的游戏。


达标训练:
用一幅画画出你最喜欢的儿时游戏。
教学反思:

课题:综合学习一 组长 主备人 4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更多地积累描写快乐的词语。
2、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意识与能力。
2、初步了解文化名人的作品,激发喜欢积累的情趣。
3、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巩固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验农村紧张的劳动生活,体会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教学重难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童年趣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习作做好准备。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学习在兼顾单元文化主题“享受童年的快乐”的基础上,安排了“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我的好方法”以及口语交际“让你我都快乐”和小练笔“童年趣事”五部分内容。
教学思路: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通过游戏、诵读、观察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积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复备: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 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 加强古诗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3、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善于发现、善于动脑,学会智慧共享。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不但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
第三、四课时
1、帮助孩子学会筛选突出的事例,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在习作中享受快乐的同时,享受语文活动带来的快乐。
导入: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我们的笑声多么爽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令人快乐的词语。
自学导航:
第一课时
“我的采蜜集”理解词语的意思。“读读背背”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的好方法”积累学习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1.帮助孩子学会筛选突出的事例,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在习作中享受快乐的同时,享受语文活动带来的快乐

小组交流:
1、根据词语进行表演。
2、小组交流保存书的好方法。
合作探究:
1、 如何让你我都“快乐”?
2、 说出童年印象最深的事,并突出“趣”字。
我的收获:
小组归类整理,可分条列出。
达标训练:
1.听写词语:妙趣横生 前仰后合 心花怒放 眉开眼笑
2.练习册第一单元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