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5W 次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下面是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

  《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之一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而抗洪抢险对学生而言,应该说比较陌生、遥远,学生没有情感体验。教学这课怎样通过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唤起学生内心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怎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实现“言意兼得”?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加深情感体验,深入感悟文本

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地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来点燃学生的激情:

1.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如课中播放了《惊涛骇浪》的电影片断,影片中那滔滔的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可怕镜头,一幕幕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会到人民子弟兵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这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很快地就把学生带了课文。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震撼。

2.借助语言点燃学生的情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因此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想像,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情感的升华的作下铺垫。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等重点词语,,感悟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通过高声朗读战士们的豪言壮语,体验战士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大无畏英雄主义,使学生牢牢地被文中的人物吸引,自然而然,情感也随着英雄们一齐流露。课堂上,跳动的是学生们那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心,回荡的是那一份份激情四溢的情感。

3.借助体验升华学生的情感。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角色体验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丰富的过程。因此,要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角色体验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学到黄晓文的脚被一根铁钉扎了一下,忍痛拔出继续扛沙包时,问学生:“你们曾经因不小心被小刺儿或小钉儿扎过吗?请说一下当时的感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便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黄晓文被铁钉重重地扎进脚底后的剧烈疼痛,更能感同身受,体会他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二、关注语言形式,实现“言意兼得”

文章结构严谨,夹叙夹议,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学习写作的好素材。

1.点面结合的写法

学习了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后引导学生思考:同样写保卫大堤,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这是一种面的描写;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晓文一个人的行动,这是点的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既表现了全体解放军官兵奋力抢险的感人场面,又展示了典型形象奋勇拼搏的动人场景,全面而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子弟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2. 体会用词准确。

作者描写黄晓文这位典型人物时,运用了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充分显示了人物的可贵精神。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感受用词的准确。文中有6个表示他当时动作的词语:咬、拔、扯、捆、扛、爬,引导学生运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再注意这些词:猛地、随即、三下两下、二话没说、转身、又。为什么?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所谓“抢险”是从时间的紧急中救出人民群众的一切啊!这就是“全然不顾”!这就是“人民子弟兵”!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

3.体会句式特点。

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让学生感受句式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一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这一句深入理解。学生感受到,漂动的树梢上有危险,灭顶的房屋上有危险,摇摇晃晃的电杆上有危险,这些地方就有军旗飘扬,就有军徽闪烁。学生们从三个“飞向”感受到了我人民了弟兵为救百姓心急如焚,神勇无比的英雄本色,当他们再次朗读“哪里……”一句时,便有了更深的感受。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在朗读中感受特殊的句式表达的特殊情感,体会语言特色。

课上下来,有一些困惑:如:如何处理多媒体运用与文字阅读的关系?如何体会语言形式特点而又不冲淡课文情感?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仍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把每一个学生阅读体悟都当成可贵的资源,组织学生交流与沟通,相互表达和聆听,相互接纳、赞赏,以达成智慧共享。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体验、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一支创造的火把,它是一口“新活”的源泉。需要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引导,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经历了智慧的共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局部走向整体,由片面走向全面,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磨一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如何有准备地走进课堂。教案无痕,文章在心中,眼中只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个性和生命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个性绽放生命的光彩,在一种真诚平等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共同的成长。教学相长,这是学生给予我的启示。

  《大江保卫战》课后反思之二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类似于排比句的地方有三处,但只有一处是真正的排比句,其余两处都不是。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给明确地引导,学生自然会误认,这样,学生对排比句的掌握就会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第一句: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这一句很明显是一个地道的排比句,不仅三个分句的结构相似,而且“飞向”一词又连用了三次。第二句: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初初一看,类似排比句,但细细琢磨,就发现“破绽”。四个“哪里”并不是四个分句,而是“哪里……哪里有……”为一个完整的分句,这样对照,这一句只有两句话,不能构成排比句。第三处: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大救星。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其实,这一处属于分总关系,前两个“看到”是并列的两层关系,后一个“看到”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这样看来,它也不属于排比句。

课堂中,我们不需要非常系统地分析给学生,但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悟这几个句子的内在关系,在读中深刻领会排比句的真正意义。

本课课后还有这样一道作业题:用“惊心动魄”造一个句子,“惊心动魄”这个成语的意思: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用这个词语造句,光这样简单地理解了成语的意思,并不能够正确地用词造句,因为“惊心动魄”多用于场面宏大,有气势,让人看了后内心受到震动。它是用来形容场面的,而不是直接描写人的心情的,不同于“胆战心惊”的用法。如果,老师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说成“……真让人惊心动魄。”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真正领会词语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才是有实效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