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3W 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盛产茶叶的国家。

2.在观看茶叶制作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3.尝试利用各种叶子和花泡制各种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并乐于品尝。

活动准备

1.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2.幼儿用的配料: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茶叶、竹叶。

3.幼儿用品:茶壶5个、纸杯若干、记录单5张、托盘5个、手绢5块。

4.场景布置:茶水屋、各种茶水杯、音乐、暖壶、托盘。

5.视频两组:美丽的茶园、茶叶的加工。

6.示范记录单:“茶博士”茶饮料记录单。

活动过程

参观茶水屋: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观察茶叶展区,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气味怎么样,猜测一下味道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观看茶水屋微电影:介绍茶园和茶叶的制作工艺及过程

幼儿观看视频,对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茶叶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是深受国人喜爱的饮品。

(评析:幼儿对茶叶的认识由近及远,从对眼前茶叶的观察,到通过镜头一下子推及到茶园和加工厂。对茶叶的认识也不仅仅局限在成品茶叶上,而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茶水屋品茶:感知茶叶的种类和味道

教师冲泡茶水,并讲解冲泡的方法。请幼儿分别品尝绿茶、红茶和茉莉花茶,对比观察茶水的颜色,闻一闻茶水的清香,说一说三种茶水的不同味道。

(评析:教师对冲泡方法的讲解是对茶文化的一个小小展示,也为下一步幼儿自制茶饮料打下了基础。茶水颜色、气味的差异,会让幼儿对茶叶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看到茶叶泡水前后的变化,对后面的调制混合茶饮料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香飘茶水屋:幼儿自制茶饮料

1.品尝“茶博士”的自制茶饮料,激发幼儿自制茶饮料的愿望。

猜猜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幼儿交流之后,“茶博士”介绍自己的茶饮料的配方。

2.介绍泡茶饮料的原料,幼儿分组商量:打算泡制什么口味的茶饮料,用哪些叶子和花。

3.幼儿将小组商量好的用料情况填写在记录单上。

4.幼儿根据记录单的内容领取配料,泡制茶饮料。

(评析:“茶博士”出示的茶饮料配方,是对幼儿如何使用记录单的一个示范。在操作记录单的同时,幼儿知道茶水和茶饮料是不同的,凭借对常见的茶饮料的经验,开展自制活动,巩固对茶叶的认识,学着调配与混合,自制出与茶有关的茶饮料。)

茶水屋茶展:幼儿品尝交流自制茶饮料

1.幼儿品尝自制茶饮料,说一说茶饮料的颜色和味道。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饮料。

3.幼儿品尝其他小朋友制作的茶饮料,评出最好喝的茶饮料。

活动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独具特色,我们这里不是茶乡,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闻、品,对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闻茶叶的香味;品——品尝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感知和了解。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也调动了他们的基础经验,因为他们大都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与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这里将各种材料冲泡的茶饮料作为幼儿尝试操作和记录的主体,让幼儿对茶、茶饮料的认知更加具体形象,从而对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仿佛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门,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富有韵味的形态会吸引孩子们继续去探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1.对序数的认识: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时或排行时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是在基数前加“第”来表示。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大班幼儿在该课程内容上的发展目标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理解数字的序数意义,懂得数字可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3.幼儿基础分析:初入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位经验,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对数字表示的序数意义(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经验认识(小区楼房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等);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运用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本节活动的学习,是对幼儿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2.理解序数的意义,能够用“第几”准确表示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教学活动

一、设疑导入,呈现基础经验

情境设计:现场请三位小朋友在幼儿的前面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中间(或在XXX的旁边,或在第二个)。

师:你怎样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来的(或我是数的)。

【注:若出现“第几”的资源,教师要呈现孩子对“第几”的认知思维过程,若孩子只能说出“中间”等概括性方位词,教师也表示认可,随即进入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老师能很快地发现幼儿现有的经验基础。他们会用“在中间”,在xx的旁边来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们大多是不会用“第几”来表示。同时,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幼儿的思维,是幼儿思维启动的阶段。关键是要孩子能够在脑海中思考三个孩子位置的排列情况。)

二、二次设疑,引发新经验

1.情境设计:现场再请一位小朋友加入队伍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现在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XXX的旁边。

师:他站在第几个?(当孩子说不出第几个的时候)

幼:第2个(或第3个)。

师:都同意吗?谁的想法跟她不一样?

幼:第3个(或第2个)。

师:你是怎么确定的?

幼:从那边数起他是第2个,从这边数起他是第3个。(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会用“这边”“那边”并且用手势来表示方向。)

师:从XXX数起,XXX在第几个。

(请幼儿在表述的过程中尝试说出这样的语句。)

2.经验梳理:教师设疑,引发幼儿讨论。

师:同一个人,同一个位置,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表示结果?

教师总结:哦,确定位置时起点和方向不一样时,表述方法和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当幼儿的人数从三个增加到四个的时候,中间孩子的位置显然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很快发现,原来的`表述方法已经不能清楚的表述那个伙伴的位置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需要新的经验的帮助即“第几”。教师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经验,并且让孩子把新的经验运用到活动中。该活动的关键是要开始建立幼儿的思维路径——定起点,明方向,即从谁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三、三次设疑,巩固新经验

情境设计:另请五位小朋友站成横向一排,幼儿辨认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游戏:说一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师:请每个小朋友在五个人中间找一个伙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几个,但是不能说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个。

师:请你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样确定的?

第二次游戏:把幼儿平均分成2组

教师把所有幼儿分成面对面坐好的A、B两组。如:请A组的xx孩子说出自己在B组的好友,再请A组其他的孩子来猜。其他孩子进行补充。

师: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几个?

幼:第二个。

师:请你们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巩固新经验,在前面的环节幼儿已经习得了表述伙伴位置的新经验。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并且自如地运用这种新的经验。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的表述上,没有真正去思考起点和方向的问题。其次,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里面,并且尽量调动,再现每一个孩子的思维:从xx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四、四次设疑,拓展经验

情境设计:根据自己照片标示的楼层数,把照片送进对应的楼层里。

1.呈现操作思维。

师:请把标有楼层序号的照片送进相对应的楼层。

师:你把照片放在“第几”楼层里,你是怎么想的?

2.回归生活,引发新思考。

师:你家住在几楼?

师:第1楼在下面还是在上面?

师:在数楼层时,我们该怎样数呢?

3.拓展经验。

教师总结:用“第几”表示排列位置时,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表示结果。但是数楼层,我们在生活中都是从下往上数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需要遵守大家认同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尽量的给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机会,让孩子通过操作锻炼思维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为“活”教具,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显然,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孩子去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把难点放在建立幼儿良好的思维途径:定起点和方向上。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XXX开始,他在第几个。”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维过程。但绝不是要孩子来学说这句话。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不是特别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脑海中已经知道:“我需要找到起点和方向。”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自己语言的修炼,努力做到“精准,精炼。”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间——表述。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孩子的思维。“教师后退了一小步,幼儿前进了一大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鱼儿的不同神态、表情,让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等词语描述图意。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教育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图片、录音机、磁带、图书。

2.课前参观附近河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师生学做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2.师:老师这里有一部小电影,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鱼儿生活得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一)提问:

(1)这两幅图上河水的颜色和鱼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2)幼儿讨论并回答。(丰富词:污染、愁眉苦脸、清清的河水)

2.教师小结: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兴。

一条河的河水又脏又臭,河水被污染了,鱼儿愁眉苦脸,它们难受极了。

3.为什么这条河的水会这么脏?(出示活动片:是人们倒脏水、扔垃圾造成的。)

4.鱼儿活动在这么脏的水里,它们该怎么办?(出示图片二)

5.鱼儿搬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再搬回来吗?

6.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干净起来,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鱼妈妈吧!(鱼妈妈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搬回来了。出示图片三)

7.鱼妈妈一共搬了几次家?请小朋友把鱼妈妈搬家的经过讲出来。

(1)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为图片取名。(2)教师规范地讲述一遍内容。

8.刚才老师讲了一遍内容,老师是怎样讲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9.每个幼儿一本图书,集体讲述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学了这个故事,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要从小懂得保护我们的环境,人人讲卫生)

2.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水会被污染,空气也会被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以后再看录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 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儿歌《树叶真美丽》,这首儿歌为我们讲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叶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二、 阅读图画

1、封面(遮挡封面)这本书叫做《植物的叶子》,作者会在封面上花什么呢?(揭开验证)

2、第1页:这里有什么叶子?它们是什么颜色?说说它们的形状。树的叶子和草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3、第2页:(遮挡下半页)这是什么形状的叶子?它们看起来像什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他们的样子吗?

4、第3页:出示完整画面,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并用句式“有……形的叶子”,让幼儿初步感知句型。

5、第4、5、6、7、8页:指导方法同上。

三、 总结分享,进一步梳理

第1―8页问题:1、植物叶子的形状:圆形、心形、扇形、针形、像手掌等。

教学活动反思:今天的分享阅读课《植物的叶子》知识性比较强,孩子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为了丰富孩子这方面的感性经验,我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叶子图片,供幼儿观察,通过本节课,孩子们了解了叶子是多种多样的,有圆形的叶子、有椭圆形的叶子、有的叶子像针,有的叶子像羽毛等,并了解奇特的叶子,如:会害羞的含羞草、能捉虫的猪笼草等。

孩子们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叶子都很兴奋,有的说像鱼刺,有的说像小花,有的说像大山,有的说像扇子......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无穷无尽。

分享阅读:《上床睡觉〉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熟悉文字,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呈现的细节 ,能根据图画中的线索合理推测故事发展。

活动准备 :

大书、故事光碟、书中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书中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模仿表演。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逐一出示书中动物图片,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模仿每种动物的动作或者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大书画面。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师:今天,这几个动物朋友结伴到海南旅游,他们玩得很累了,想上床休息一下。看,这就是动物睡得床。

(出示第一页,遮住小蛇和枕头)

提问:这个床跟小朋友睡得床有什么不一样呢?

总结:这个是用两根绳子吊在树上的床叫吊床。

出示枕头部分。

提问:

(1)猜猜谁会第一个上床睡觉?

师:狮子也来睡觉了,它也要到床上找自己的位置。

提问:(1)小朋友你们先想一想你们上床睡觉的时候是怎么找自己的位置的?

(2)你们觉得狮子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看到狮子上床睡觉表情是什么样?我们一起学学。

3、出示第三页(遮住斑马)

提问(1)猜猜谁又会上床睡觉呢?

(2)你们觉得斑马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和狮子看到斑马上床来睡觉表情是什么样?我们一起学学。

4、出示第四页(遮住河马)

提问(1)猜猜谁又来睡觉了?

(2)你们觉得河马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狮子和斑马看到河马上来了表情是什么样。

(4)河马这么重,上床睡觉后吊床会有什么变化?

总结:动物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弯,床也越来越重,被压弯了)

5、出示第五页(遮住大象)

提问(1)最后谁又上床来睡觉?(大象)大象长得怎么样?

(2)你觉得动物们欢迎它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动物们的表情怎么样?我们一起学一学。

(3)如果大象也睡在这张床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6、出示第六页。

师 :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砰,吊床。。。。。。动物们都好害怕、好紧张,我们一起学一学动物们摔下来害怕的样子。动物们摔下来会怎么样呢?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呢?

7、出示第七页。

提问:动物们都怎么了?他们哪里受伤了?

三、猜测书名,师生共同阅读大书文字。

四、播放光碟,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跟读。。

五、小朋友,我们想个什么办法能让动物们睡觉不受伤呢?

结束: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小动物们说谢谢小朋友,动物们受伤需要休息,我们也该休息一下了,跟动物朋友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这节课是在本班进行,由于上次两节课各位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所以这节课上的还算顺利,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上次出现的的难点问题上,由于我让孩子回忆以往自己找床的经验,所以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只是在语言的节奏、语速问题上富有变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小树叶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小树叶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4、在感受歌曲小树叶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

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4)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反思:

在欣赏歌曲《小树叶》时,我引导孩子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我富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树叶飘的动人画面,使孩子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刻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与意境美。

由于之前开展“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孩子立马对“小树叶离开妈妈”该句歌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创编了许多树叶飘落的动作:有螺旋飞舞式、有慢悠悠飘落式、有轻盈起伏飘扬式、有狂飞乱舞式……通过创编表现叶子飘落的不同状态,孩子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很快地学会演唱。

反思本次歌唱教学,给我留下的启示:歌唱活动不应只将掌握演唱技能作为最终学习目标,通过整合社会、语言、游戏等相关课程领域内容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充实音乐活动,让音乐更具生气与活力。这样,孩子在整合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心、开口、开窍,获得情绪情感,从而快乐地学习。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是平展的,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初步学写数字1、23、养成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1—10的数字,并理解1—10的数序物质准备:

教具:新房图片,1—10的数卡学具:《幼儿用书》P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欢迎数字宝宝1、欢迎数字教师(依次出示1—10的数字):数字宝宝要搬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大家一起拍手欢迎数字宝宝好吗?

2、感受数序教师:数字宝宝是怎么排队来到我们班的/请幼儿认一认、读一读数字。

二、帮数字宝宝搬家1、教师(出示新房图):谁愿意来帮它搬家?请幼儿将数字按数序放入新房中,并依次说说每个数旁边的是几。如:1住第一个,2住在1的旁边,3住在2的旁边……2、找朋友教师:数字6想找住自己旁边的朋友一起玩。住它旁边的朋友是谁呢?请幼儿找出数字6的相邻数,并说说为什么是5和7。

3、数字比大小教师:数字5住在6的前面还是后面?5和6谁大谁小?数字7住在6的哪儿?6和7谁大谁小?

三、根据幼儿情况,教师再引导幼儿说说其它数字的相邻数四、小组操作活动1、给西瓜涂颜色。教师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有几块西瓜?想一想:上面应该给几块西瓜涂色?下面应该给几块西瓜涂色?鼓励幼儿边涂色边说。如:4比5少1,6比5多1,4和6都是5的好朋友。

2、应该画几个。观察图片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在空格中画出相应的邻数。

3、学习写数字1、2五、活动评价1、重点评价涂色游戏,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是如何进行操作活动的,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操作正确、书写整洁的幼儿。

2、表扬能够安静、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简单的医疗器件,初步了解看病时的程序。

2、激发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白大褂、护士帽、听诊器、体温表、医药箱、药瓶胶布、处方、病历卡及各种药盒

玩法:

由2-3名幼儿做医生和护士,几位幼儿按顺序看病,幼儿可扮妈妈抱着布娃娃看病,看病时仔细医生询问病情,病因,治疗方法及注意问题,医生则要细心为病人看病。教师加入到角色中去。

游戏时要将用过的针管,药盒清理消毒,不要让幼儿用嘴接触药盒和其他材料注意卫生安全。

活动反思: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医院里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了解到了医生、护士的职责,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在游戏时体验了看病的简单流程,只是还需教师介入提醒。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应通过视频、亲身体验等方式丰富幼儿经验,让角色游戏开展的更有效!幼儿玩的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4.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5.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 ···· 圆圆的 有角的 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们摸摸看 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 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1 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四 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华中师大版大班英语教材《Expressions 表情》一课。生活中,幼儿对于常见的表情(高兴)Happy、(哭)Cry、(生气)Angry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戏剧脸谱,尤其是川剧中的绝活“变脸”,更是兴趣浓厚,并自发地在角色游戏中玩起了“变脸”的游戏.。为此,我针对幼儿对《表情歌》非常喜爱的现状,通过“变脸”的游戏,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做,让幼儿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起来,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设计理念:

1、我班幼儿大多活泼、开朗,表现欲望强,许多幼儿经过两年来英语课的学习和培养,已基本熟悉了教师的课堂用语,对于作为我园园本课程的英语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就是引导。导出是“引”的过程,而非灌输。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幼儿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展开,充分体现了新《纲要》所强调的: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创设学习英语的宽松、愉悦的周边环境和学习英语的氛围,通过手、脑、口、眼在活动中并用的学习方式,加深幼儿对新知识的记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并会读单词:Happy 高兴、Cry 哭、 Angry生气;发音清楚、准确。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3、通过游戏,使幼儿活学活用的掌握新知识,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单词Happy、Cry、Angry,发音清楚、准确,能正确理解其意义。

难点:活学活用地掌握新知识,将单词Happy、Cry、Angry灵活的使用在日常用语中。

五、教学准备:

幼儿:圆形卡片若干(比幼儿人数略多)、彩笔,

教师:春天的背景图,Happy、Cry、Angry的表情娃娃(贴绒)各一个;蝴蝶、蜻蜓的贴绒各一只、各色花朵、草丛若干,Happy、Cry、Angry的花姐姐脸谱各一个。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1、拍手做律动,随音乐《表情歌》边跳边唱进入活动室,随意席地而坐。

2、相互问候:(师)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

(生) Good morning Miss Jiang。

(师)How are you?

(生)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师)I’m fine, Thank you.

(生)You are welcome.

3、(Warm _up) Listen a song: 《 Hello 》, 集中幼儿注意力.

【通过歌曲《表情歌》,营造幼儿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自然、顺利地过渡到英语教学中.师生席地而坐, 随意而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了师生平等、和谐而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结合季节特征,讲故事《小猫钓鱼》,导入新课。师边讲故事,边出示贴绒。(蝴蝶、蜻蜓及生气、哭、

高兴的表情娃娃)

2、结合故事提问:猫弟弟没有钓到鱼,心情怎样?生气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⑴自然引出单词:Angry ;

⑵师范读,并结合肢体语言教读;

⑶幼儿集体、分组、个别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发音。

3、同样的提问,学习单词:Cry 、Happy;

⑴提问:猫弟弟被妈妈责备了后,心情怎样?表情呢?引出单词Cry

猫弟弟钓到大鱼后,心情怎样?表情呢?引出单词:Happy

⑵师结合肢体语言教读单词:Cry 、Happy;

⑶采用大声读、小声读、口型联系等多种形式进行发音练习;

【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天性,将语言与英语进行整合,结合季节特征,通过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小猫钓鱼》引入新课,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导入新课过渡自然,练习方式生动、活泼、变化多样,充分抓住了幼儿好奇、好模仿的天性,增强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避免了传统的说教、练习的枯燥无味。】

4、游戏:

变脸(结合季节特征,将脸谱变成了花儿姐姐)

⑴师快速出示表情娃娃脸谱,复习所学单词Happy、Cry、Angry

⑵个别幼儿快速出示表情娃娃脸谱,巩固、复习所学单词

【通过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变脸”游戏,师幼互动,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做,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巩固、复习了所学内容。】

5、游戏:“看谁对又快”(师幼互动——贴小红珠)

⑴“英、汉互译”

师用英语说表情单词,幼儿则用中文说出相应的表情,并辅以肢体语言;反之,师说中文,幼儿则用英语说出该表情的单词;

⑵“我来说,你来做”

师说单词,个别幼儿做相应的表情;反之,幼儿做表情,师说单词;

⑶“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幼儿间相互做表情,对方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利用游戏对所学单词进行及时巩固,培养了幼儿安静倾听、快速反应的能力和

习惯;同时,针对幼儿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了竞赛,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游戏中增加了师幼互动,使幼儿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

6、画一画,说一说

花姐姐送了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将自己的表情用画笔画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自己的表情是Happy、Cry或Angry。

【动静结合,布置作业与美术、语言相联系起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动手操作中,运用了新知识,通过手、耳、口、脑、眼等多种感官的合作,有利于有意记忆力的培养。】

七、结束部分:

1、Listen a song and dancing :

唱《表情歌》(英语单词替换中文),并随音乐,边跳边唱,自然出场。

2、将自己的表情娃娃的表情用英语说给家长听,并说出为什么。

【《表情歌》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幼儿非常喜欢,又十分贴近本次活动内容,且做到了首尾呼应,结束自然,同时,重视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使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到叶子的美。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创新印画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大胆创新拓印的基本方法、步骤,拓印并添画出个性化的作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1、亲子活动:请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走出家门亲手捡落叶、清洗叶片、晾干叶片、给叶片分类(按大小或形状);

2、叶子分装框内;

3、个人画纸若干、长幅画纸三条;

4、水彩笔、广告色、调色盘、排笔、海绵块若干;

5、废旧报纸(铺垫)、卫生纸(擦手)

6、范例作品:老师作品、同龄幼儿作品选

7、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拓印作品欣赏。

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老师提问:

1、看到这些画面时,你最想说什么?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2、看到了什么颜色?

3、有什么图案造型?

4、这些漂亮的话是怎么做成的?

二、幼儿自主探索拓印的方法、步骤。

老师巡回观察并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的需要进行适当引导、适时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幼儿第一次自主探索活动)

三、幼儿作品展示并欣赏

师幼一起选出较好的作品,并请出作品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分步示范拓印方法与步骤,老师小结、提升。(老师第一次小结提升)

四、将范例作品和幼儿作品对比欣赏,

老师讲解:

1、画面布局安排

2、添画变身

五、幼儿第二次自主探索活动。

在幼儿示范、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在长幅画纸上进行再一次地探索、拓印并添画。

六、幼儿第一次、第二次的作品对比着欣赏评价。(老师第二次小结提升)

七、欣赏同龄幼儿的贴画作品。

激发幼儿下次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美术活动的组织做有效的铺垫。把范画投入到美工区,让幼儿自主探索贴画方法。(孩子们会更加主动地邀请大人一起进行捡树叶活动)。

活动反思:

1、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活动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指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本着目标确立的有效性原则,在确立目标时特别注重新《纲要》中关于艺术的总目标,科学地体现了幼儿情感、幼儿主动性、幼儿主体性的目标确立方向。

2、内容的选择

以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幼儿兴趣为依据。(1)拓印手法以其魔术般的魅力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2)大班孩子通过小班、中班二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拓印手法作画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树叶本身又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材料。

3、教学方法上,我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幼儿模仿为主”的传统的方法,运用了本次研修中推广的“幼儿主动探索、幼儿示范、教师讲解提升”的新的方法,进行了一次自主性美术探索活动。在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引导不同水平的幼儿制作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作品。幼儿二次探索中,孩子们还通过自己的想象添画勾勒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环节的设计上,我也是紧紧围绕着大目标,一环一个小目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来进行的。

4、对幼儿的作品的评价,我用最简洁的语言肯定了幼儿的作品,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5、延伸活动,我采用了让幼儿欣赏同年龄段幼儿的《树叶拼贴画》的作品的方法,使幼儿了解了树叶的另外一种玩法,激发幼儿期待参与下一次美术活动的愿望。

这仅仅是我研修后设计组织的第一次教育活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将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升自己,服务于幼教事业。

小百科: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又分单叶和复叶。